2019版《小妇人》讲述了什么故事?有何观影感受?

蛋糕仔小小明


你好,我是@一分钟读电影

很高心能够回答您的问题,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2019年上映的这部电影改编自世界名著《小妇人》电影本身就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直击现代女性的痛点


2.同样的,这部电影也斩获了无数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提名,可以得知这部电影是受到了很多的肯定


3.电影讲述了当代女性的困惑,从片段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不用结婚,婚姻不再是必须品,只要你热爱自由,你也可以选择不结婚,尊重现代女性选择的多元性


4.但是这部电影如果是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来看的话,观点截然不同,处于女性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直所追求的女权,而在于男性观众来看的话,这是一部媚女权主义的电影


5.在于原著上,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所以2019年上映的这部电影注入了很多新世纪的想法以及情节在里面,所以导演也很容易的捉住了新世纪女性的心里状态


结尾:女权每年都有,比如香奈儿有一期的走秀就是让模特宣誓女权主义,我们什么一直有这个问题存在,因为社会上还是存有一些女性歧视,所以才有这类型的女权主义者存在,存在即非偶然,既然是必然,就得去解决,希望以上的回答你能够帮到您<strong>


一分钟读电影


《小妇人》根据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了英国乡村四姐妹,在父亲离家打仗期间,与母亲相依为命,为生计拼搏的故事。故事因为从女性角度出发,突出了女性对自我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女权色彩的故事。鼓励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在新版中依然是不变主题,但影片在2019年诞生,恰逢好莱坞正推崇女性权益,即便是之前故事中受到时代限制而无法呈现的潜在内容,也通过格蕾塔·葛韦格的改编得到了更加完全和透彻的诠释。葛韦格也加入了更为直白的台词,让片中角色表达心声更为简单直接。它就像是冰冷世界里能让你保持温暖的一张毯子,其中所歌颂的精神——勇气、善良、以柔克刚,到现在也依然觉得领先时代。

2019版《小妇人》

1994版《小妇人》

1949版《小妇人》

1933版《小妇人》


雪落静候花开


最让你怀念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对于许多人,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当然是最值得怀念的。那时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清新的和风,以及,让你情窦初开的少年,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甚至那时的小伤感如今回忆起来都带点甜蜜。

2019年新版的《小妇人》就是这样一部会让你忍不住回忆年少时美好时光的电影,即使回看第二遍,仍然觉得不胜唏嘘。

《小妇人》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个贫穷家庭里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跟母亲的温馨快乐的少年生活,以及女孩们的成长历程。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极具生命力,从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柯特创作《小妇人》这部小说至今100多年里,这个故事几次被改编成电影。

2019版的《小妇人》既尊重原著、又更具时代特色,今天我将从叙事结构、人物成长、情窦初开三个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

一.叙事结构

新版《小妇人》没有采用常规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采用双时间线并行、交叉剪辑进行讲述,还巧妙利用冷暖色调对比。

1.双时间线并行、交叉剪辑:

电影分成“现实”与“7年前”两条时间线齐头并行,两线巧妙地交叉融合,让事情的前因后果巧妙连接。比如“现实”中的乔从纽约回家,未进家门就先跑到家附近的小树林,掏出一条钥匙打开挂在树上的信箱。然后镜头一转回到“7年前”,讲述信箱和钥匙的来历。

其中最巧妙的交叉剪辑是7年前三妹贝丝感染了猩红热病重卧床,乔不眠不休照顾妹妹后累得在沙发上睡着,醒来后见到贝丝的床空空如也,她极度担心妹妹不在人世了,于是满含热泪急急冲下楼梯,却发现妈妈和妹妹坐在餐厅,瞬间满眼的泪都化作了笑容,紧紧抱住贝丝。镜头一转到了7年后的现实进行时,贝丝旧病复发,依旧贴身照顾妹妹的乔像7年前那样从沙发上睁开眼睛,床同样空空如也,乔难过紧张,又带点希望地缓步从楼上下到厨房,餐厅却只有母亲在默默垂泪。

这巧妙的两幕让贝丝的结局不言而喻,也更刺痛人心。

2.冷暖色调对比

电影在讲述7年前的情节时,用的是温暖的色调,镜头中有种橙黄的光晕,很多场景都美如油画,正如那时她们那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的她们就像一阵快乐的风,走到哪里都携着欢声笑语,鲜活了死寂的劳伦斯家的豪宅,温暖了贫困的胡梅尔夫人的木屋。

而7年后的镜头则使用了阴郁的冷色调,突出惨淡的现实:大姐梅格已婚但家庭贫困,三妹贝丝旧病复发生命垂危,小妹艾米随姑妈远赴巴黎学习绘画,乔拒绝了劳里的求婚为了逃避只身前往纽约。童年的幸福生活,就像吹过原野的那一阵风,早已远去再无踪迹。

二、人物成长

“女性成长”是这个故事被讨论得最多也最值得探讨的部分,四姐妹性格迥异,她们深爱彼此,但也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引领着她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活。

大姐梅格:梅格温婉美丽动人,年少时的她憧憬上流社会的生活,也憧憬爱情。当她遇到属于她的爱情,即便对方是贫穷的家庭教师,她依然没有犹豫就嫁给了他。她确知自己想要的生活:结婚,有一个自己的家。婚后生活仍旧贫困,连一条漂亮裙子都买不起,虽然也曾虚荣,但她还是坚守最初的想法,勤俭持家,用心相夫教子。

二姐乔:乔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也是那个年代里难得一见的女性先锋。她视阅读和写作如生命,性格充满男子气,热爱自由,独立有个性,坚强勇敢,永远将家人摆在第一位。当母亲要离家到华盛顿照顾生病的父亲时,乔剪掉自己一头美丽的金发,换了25美元给母亲用度。在那个年代,她的这个举动充分显示出她充满个性的一面。母亲离家后贝丝染上猩红热,众人皆不知所措,只有乔坚定地说:我们会照顾她,她会好。即便她心里也完全没底。

她一直有着先锋的思想,她跟母亲谈心时说:“我觉得女人有思想、有灵魂、有心灵,她们有天赋、有雄心也有美貌,我讨厌人们说女人只适合去爱。”她女性独立的思想以及男女平权的意识充分地觉醒,她想要像男人一样平等地生活,追求自由、追求梦想,但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尤其是女人实在太少了,所以谈心的最后她忍不住说:“我太孤独了。”即便是如此坚定地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也忍不住摇动了。

就算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乔的思想观念也完全不落伍,即便是我们大多时候也没有乔的坚强和勇敢,能像她那样忍受孤独和不被理解,坚持自己的梦想,正因如此,我实在没有办法不爱她。

三妹贝丝:电影对贝丝的刻画比较少,是一个内向害羞、温柔平和、善解人意、喜欢弹琴的姑娘,当这个与世无争的女孩意识到自己即将离世的时候,她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勇敢地直面死亡,平静地接受现实。

小妹艾米:这是整部电影中蜕变最显著的一个女孩,她性格任性,但有非常清晰的追求和目标:嫁个有钱人,进入上流社会。她深知这是女性在当前社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所以跟随姑妈到了巴黎之后用心学习绘画,出入上流社交场合,蜕变成了端庄得体、美丽大方的女子,最后如愿嫁给了贵公子劳里。艾米虽然年纪最小,但是性格却最为成熟,对现实有非常清醒的认知。

三.情窦初开

乔和劳里的感情一直是电影中牵动人心的一条线,就如多数人的初次动情,注定难有完美的结局,但是回忆起来,一切却都历历在目。

初次见面,热闹的舞会两人却不约而同躲在了僻静的休息室,率性的少女,矜持的少年,就此相识,他们伴着舞会的音乐笨拙肆意、潇洒快活地跳舞,从幽暗的休息室跳到走廊、阳台,这个孤寂少年在这一瞬间,被乔投来的阳光照亮,他的心自此牵系于她。

他小心翼翼地珍藏乔随意送给他的一枚戒指,他们一起滑冰,一起在海滩奔跑,一起排练话剧,她是唯一一个称呼他为泰迪的人,他陪伴乔在她每一个伤心难过的时刻,他不再打台球只因乔不喜欢。

他如此热烈地爱着她,一直等了几年才表白。可是热爱自由的乔,却断然拒绝了他,她觉得自己不够爱他,觉得他俩在一起会是一场灾难。劳里黯然地离开了。

然而乔真的不爱劳里吗?若然不爱,怎会从纽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信箱查看有无劳里留给她的信件?若然不爱,怎会再次写信向劳里表白,真的只是因为孤独吗?若然不爱,当劳里告诉他自己已和艾米结婚后,她为何如此伤心难过?

年少时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感情里有太多的错过,他们亦不例外。乔默默地从信箱里取回表白的信件,撕成碎片扔进了小河,让一切随流水飘逝吧,如果可能的话。

也许留有遗憾才是最动人的,就像得不到的那朵玫瑰永远最美丽。

乔将自己家庭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出版商问她:“乔为何没有嫁给邻居?”乔回答:“因为他娶了她的妹妹。”是呢,不是她不爱他,只是他已经娶了她的妹妹。

电影版的结局,导演有个很有意思的安排,出版商告诫乔,女主角的结局要么是死,要么结婚。所以乔在自己的书里安排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但这样的结局是乔自己的结局吗?这个开放性的结局设定留给了观众很大的思考空间。

在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个酷酷的乔,她才没有那么容易嫁给谁呢


LiLiAn漫说


2019版本的《小妇人》,在上映前就倍受瞩目。不仅因为其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小妇人》,更因为它强大的卡司阵容而先声夺人。果不其然,该片自2019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以来,就广受好评,更是入围2020年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奖在内的6个奖项。

电影围绕姐妹的亲情展开:马奇一家的四姐妹性格迥异,却彼此相爱。在南北内战的背景下,她们经历种种挑战,由女孩逐渐成长为女人。在这些过程中,她们经历了亲人离世,也遭遇了生活的挫折。但好在一家人始终团结在一起,并且变得更加勇敢而珍惜彼此,姐妹们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影片延续了原著小说中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勇气、善良、刚柔并济。虽然再次翻拍经典,但导演格雷塔.葛韦格让这个被大众 熟知的故事焕然一新,赋予了属于这个时代新的意义。或许由此也印证了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妇人”。

在我看来,从嬉笑打闹的童年时代到冷暖自知的成年生活,四姐妹的经历其实是想表达努力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的处事态度。因此,如果仅仅从四姐妹的人物性格的差异来解读,无法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真正魅力。

所以,我今天将从“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这三个层面来深入解读《小妇人》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谈谈《小妇人》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01、人物成长: 导演通过“童年”和“成年”两个时间段的刻画,丰富成长经历,凸显马奇家浓厚的亲情

在最新的翻拍中,导演在叙述过程中把时间线打散,用了倒叙的方法表述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影片以四姐妹成年后离家各自遭遇的人生课题来做切入,并且穿插她们年少时的美好回忆,一一对应,让观众更能理解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做出的妥协与选择。

而在影片画面呈现上,导演用充满温暖饱和的颜色,来刻画童话般美好的童年,用冷调、灰阶的色彩,来描述成长后面临的现实痛苦。我们会看到,年少的四姐妹相爱相杀,却终会和好如初。成年的四姐妹有的背井离乡,却终会回归温暖的马奇之家。

① 童年时争吵不可避免,但血浓于水是亘古不变的事实

四姐妹性格迥异,但按好动与安静之分,可以分为两类。大姐梅格和三妹贝斯,温柔恬静,与世无争,属于安静的姑娘。而相比之下,二姐乔和小幺艾米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因此也常常针锋相对,免不了日常争吵。

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因乔拒接带艾米一起去看话剧,任性的艾米烧了乔写了半年的书稿。乔是个特立独行的姑娘,与其他姑娘不同,她不看重华美的服饰,却有一颗文艺女青年的心。所以当看到心血付之一炬时,她哭喊着对艾米说:“我恨你。”

对于这两个倔强的姑娘,和好哪那么容易啊。就在我为她们的姐妹亲情担心时,下一幕镜头就发现我想多了。跟在乔后面溜冰的艾米,意外跌入了冰窟窿里,危在旦夕。乔二话不说回头去就她,抱着救上来的艾米失声痛苦,还自责因为自己的坏脾气差点失去了艾米。瞬间,乔对艾米犯的错释怀了。原谅很难,可有什么比得上姐妹之情呢?

在我看来,姐妹间没有隔夜仇,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力量吧。她们会在阁楼里演着闹剧,会互相打扮参加舞会,也会聚在一起欢度圣诞。所有幼稚的朝气和相聚的温馨,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中。尽管四姐妹性格迥异,却能相互陪伴和扶持,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吧。

②成年后相继离家,阅过千帆,才发现家才是最终的港湾

影片中,成年后的四姐妹因为追求不同的生活,而相继离家。大姐梅格因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住进了自己的小家。二姐乔离家独自到纽约,只身对抗着人人觉得正常的“女性宿命”,靠着写作赚钱养家。三妹贝丝,因为健康的原因,留在家中,却终究敌不过病痛,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家。小幺艾米,跟着姨妈游历欧洲,在巴黎学绘画。

曾经无时无刻不在一起的姐妹,以为家人在一起永远不会散,如今却天各一方。导演用回忆和现实穿插的画面,形成昔日团聚与今日分离的对比,犹如一杯苦咖啡,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主角一起体会到了成长的无奈与苦涩。

随着贝丝的病重,离开家的姐妹们也逐渐回归。大姐梅格舍弃小家,全身心照顾贝丝。二姐乔结束了纽约客的生活,火速赶往家中。小幺艾米虽然没有在贝丝病重时赶回,却在携手劳拉,回到这个成长的地方定居。最后结局一家人在团聚在一起,将姨母留下的房子改造成学校,生活又有了欣欣向荣的面貌。

在我看来,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温暖的童年与寂寞清冷的现在进行对比,突出昔日的欢闹,却也让最终久别后的团聚,显得更加可贵。导演想表达的,或许不是一味沉湎于过去的虚妄,而是在亲情的依托下,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力量,可以使生活充满希望。

02、故事主题: 通过女孩们的逐梦故事,揭示梦想无高低之分,家人的支持,是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

《小妇人》整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就是让看影片的人,都能在主角身上找到认同,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作为一部古典版的成长类型电影,虽然故事已经历经了150年,但导演试图用现在的观点去调整角色们的心路历程,使观众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懂得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鼓励和尊重。

①每个人的梦想都独一无二,没有高低之分

四姐妹个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梅格对爱情充满憧憬,期待相夫教子的生活,哪怕生活清贫。二姐乔个性独立,充满干劲,从小梦想成为作家。三妹贝丝温柔善良,关爱他人,就想留在家中为家人分忧。小幺艾米同二姐乔一样,富有野心,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从她们各自的理想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态度的两极分化,即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的不同态度。

这两种态度,哪怕在如今发达的现代,也同样困扰着不少的女性,更别说当时的乔了。所以在梅格出嫁之前,乔会极力劝说梅格离开。在乔的心目中,梅格不应该被家庭束缚,而应该成为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追求自由的生活。但梅格却回答说:“不要因为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就觉得它不重要”。

诚然,像乔这样敢闯敢冲的女性固然好,但真正的女性自由,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种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选择,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有人愿意仰望星空,但有人愿意脚踏实地不是么?

梅格和贝丝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我看到了她们的甘之如饴。梅格拥有体贴她的丈夫,愿意在她照顾贝丝时为她分忧解难,全力扛起照顾儿女的重责。贝丝虽然年轻早逝,但她一生都拥有家人的关爱,了无遗憾。

在我看来,《小妇人》传递的重要意义在于: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之间不再有孰高孰低,那些在梅格和贝丝身上找到认同的女孩们,她们无需觉得惭愧,因为她们的理想同样值得被肯定。就像影片中的每个角色一样,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前进,生活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② 梦想难免遭遇现实的阻碍,但亲人的支持,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推动力

影片中,乔的逐梦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自己努力写出的稿子,会被报社老板要求进行修改,以迎合战后美国人民的阅读兴趣。自己费尽心思写出的小说,不被教授所喜爱。经历了这些的乔,对于她的写作业失去了信心。

所以,当乔和艾米聊起了自己的新书记载着四姐妹的日常生活时,原本消极的认为这种家庭琐事不会有人看,因为内容毫不重要。但是艾米却鼓励乔,认为这些只是没有人写才会被看作不重要,如果乔把它写了出来,就会变得重要了。也正因为这样,乔才继续创作她的故事,也有了剧中《小妇人》这本书的问世。

同样的,在大姐梅格如愿步入婚姻殿堂时,姨母认为梅格进入了深渊,因为她的丈夫并不富有,只是一个清贫的家庭老师。但母亲马奇夫人却从没有反对过女儿的婚姻,因为她认为嫁给爱情,比嫁给爱情更重要。而嫁给爱情,一直都是梅格的愿望。虽然乔和梅格的梦想不同,追求梦想的方式也大相径庭,但她们都从家人身上获得了力量,勇敢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在我看来,追求梦想从来不是水到渠成,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都有梦想,却总是为现实妥协。但帮助我们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给予我们勇气的,永远是那些爱我们的人。

03、电影价值:基于《小妇人》的剧情内容和观影体的价值验,谈谈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小妇人》这部影片,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却寓意深远。虽然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叙事背景,至今已过去了150多年,但影片中传递的普世意义,仍然可以引起当代人们的思考。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影片背后的深刻寓意,了解其中的价值,我会结合《小妇人》的情节内容,谈谈我的的几点思考:

① 父母的处世观,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马奇家的四姐妹对生活永远抱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她们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她们身上优秀品质的培养,马奇夫人可谓功不可没。

马奇夫人表面柔弱,实则坚强。在丈夫参军之后,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女儿们的抚养责任,并教育她们要关怀她人,热爱生命。可以说,马奇夫人对女儿们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她用她的人格魅力,强化了女儿们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电影背后的隐藏的家庭教育真谛就是如此,父母是孩子看待世界的放大镜。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这也正是《小妇人》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把作品提升到探讨成长的层面,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树立典范。

② 欲望是诱人的,但自尊自立,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大姐梅格美丽优雅,身姿窈窕。深处不富裕的家庭,虽然她并不拜金,但在成长过程中仍然会对上流社会充满渴望。在名媛的派对上,梅格因爱慕虚荣而身穿华服。也会为了讨好别人,不惜接受别人给她取的绰号。她靓丽地出现在了楼梯处,却丢失了自我。

幸好,梅格没有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世界,找到了朴实纯真的自我。她最终克服了爱慕虚荣的特点,为了爱情嫁给了清贫的家庭教师,收获了属于她的小幸福。

在我看来,欲望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被物质吸引。但可怕的是,有的人为之沉迷,丢失自我,鲜少有人能像梅格这般回归自我。《小妇人》强调的自尊自立的观点,与现今社会崇尚的拜金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警醒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永葆初心,方得始终。

③ 人生苦短,珍惜亲情

马奇一家的生活,大多是其乐融融的,但在成长的经历中,姐妹中也有摩擦。影片中,从欧洲游学归来的艾米,已经变成了劳拉的未婚妻。而在年少时期,劳拉曾向乔告白,却遭到了乔的拒绝。亲情之中夹杂着爱情,难免让人觉得尴尬。所以艾米再次见到乔时,小心翼翼地与其说话,担心乔会生气。但乔送上了衷心的祝福,拥抱着艾米说:“人生苦短,不要花时间在与姐妹的争吵上。”

其实不只是姐妹,对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对他人宽容,而将自己的坏脾气就给最亲的人。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有句话叫世事无常。人生匆匆而过,与其花时间与亲人置气,不如花时间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

总结一下:

新版的《小妇人》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在双时空的叙述下,让观众遵循着主角们的成长路径,体验属于当下最纯粹的感情。虽然故事平淡,但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和爱,呈现出努力生活、努力接纳彼此的状态,就足以打动人心。我想,这也是《小妇人》经久不衰的原因。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通过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三个层面,对影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达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所思所感。愿每个女生心中的都有一个小妇人,勇敢自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粤影粤精彩


首先很高兴能回答下面问题,这个事实我的一些见解,觉得同感的可以点个赞。

对于这部最新翻拍的影片,很多人都从四姐妹不同的性格与处世观来解读故事内容,这不免显得有些局限。想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2019版本的《小妇人》,在上映前就倍受瞩目。不仅因为其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小妇人》,更因为它强大的卡司阵容而先声夺人。果不其然,该片自2019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以来,就广受好评,更是入围2020年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奖在内的6个奖项。

电影围绕姐妹的亲情展开:马奇一家的四姐妹性格迥异,却彼此相爱。在南北内战的背景下,她们经历种种挑战,由女孩逐渐成长为女人。在这些过程中,她们经历了亲人离世,也遭遇了生活的挫折。但好在一家人始终团结在一起,并且变得更加勇敢而珍惜彼此,姐妹们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影片延续了原著小说中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勇气、善良、刚柔并济。虽然再次翻拍经典,但导演格雷塔.葛韦格让这个被大众 熟知的故事焕然一新,赋予了属于这个时代新的意义。或许由此也印证了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妇人”。

在我看来,从嬉笑打闹的童年时代到冷暖自知的成年生活,四姐妹的经历其实是想表达努力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的处事态度。因此,如果仅仅从四姐妹的人物性格的差异来解读,无法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真正魅力。

所以,我今天将从“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这三个层面来深入解读《小妇人》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谈谈《小妇人》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01、人物成长: 导演通过“童年”和“成年”两个时间段的刻画,丰富成长经历,凸显马奇家浓厚的亲情

在最新的翻拍中,导演在叙述过程中把时间线打散,用了倒叙的方法表述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影片以四姐妹成年后离家各自遭遇的人生课题来做切入,并且穿插她们年少时的美好回忆,一一对应,让观众更能理解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做出的妥协与选择。

而在影片画面呈现上,导演用充满温暖饱和的颜色,来刻画童话般美好的童年,用冷调、灰阶的色彩,来描述成长后面临的现实痛苦。我们会看到,年少的四姐妹相爱相杀,却终会和好如初。成年的四姐妹有的背井离乡,却终会回归温暖的马奇之家。

① 童年时争吵不可避免,但血浓于水是亘古不变的事实

四姐妹性格迥异,但按好动与安静之分,可以分为两类。大姐梅格和三妹贝斯,温柔恬静,与世无争,属于安静的姑娘。而相比之下,二姐乔和小幺艾米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因此也常常针锋相对,免不了日常争吵。

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因乔拒接带艾米一起去看话剧,任性的艾米烧了乔写了半年的书稿。乔是个特立独行的姑娘,与其他姑娘不同,她不看重华美的服饰,却有一颗文艺女青年的心。所以当看到心血付之一炬时,她哭喊着对艾米说:“我恨你。”

对于这两个倔强的姑娘,和好哪那么容易啊。就在我为她们的姐妹亲情担心时,下一幕镜头就发现我想多了。跟在乔后面溜冰的艾米,意外跌入了冰窟窿里,危在旦夕。乔二话不说回头去就她,抱着救上来的艾米失声痛苦,还自责因为自己的坏脾气差点失去了艾米。瞬间,乔对艾米犯的错释怀了。原谅很难,可有什么比得上姐妹之情呢?

在我看来,姐妹间没有隔夜仇,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力量吧。她们会在阁楼里演着闹剧,会互相打扮参加舞会,也会聚在一起欢度圣诞。所有幼稚的朝气和相聚的温馨,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中。尽管四姐妹性格迥异,却能相互陪伴和扶持,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吧。

②成年后相继离家,阅过千帆,才发现家才是最终的港湾

影片中,成年后的四姐妹因为追求不同的生活,而相继离家。大姐梅格因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住进了自己的小家。二姐乔离家独自到纽约,只身对抗着人人觉得正常的“女性宿命”,靠着写作赚钱养家。三妹贝丝,因为健康的原因,留在家中,却终究敌不过病痛,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家。小幺艾米,跟着姨妈游历欧洲,在巴黎学绘画。

曾经无时无刻不在一起的姐妹,以为家人在一起永远不会散,如今却天各一方。导演用回忆和现实穿插的画面,形成昔日团聚与今日分离的对比,犹如一杯苦咖啡,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主角一起体会到了成长的无奈与苦涩。

随着贝丝的病重,离开家的姐妹们也逐渐回归。大姐梅格舍弃小家,全身心照顾贝丝。二姐乔结束了纽约客的生活,火速赶往家中。小幺艾米虽然没有在贝丝病重时赶回,却在携手劳拉,回到这个成长的地方定居。最后结局一家人在团聚在一起,将姨母留下的房子改造成学校,生活又有了欣欣向荣的面貌。

在我看来,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温暖的童年与寂寞清冷的现在进行对比,突出昔日的欢闹,却也让最终久别后的团聚,显得更加可贵。导演想表达的,或许不是一味沉湎于过去的虚妄,而是在亲情的依托下,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力量,可以使生活充满希望。


02、故事主题: 通过女孩们的逐梦故事,揭示梦想无高低之分,家人的支持,是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

《小妇人》整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就是让看影片的人,都能在主角身上找到认同,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作为一部古典版的成长类型电影,虽然故事已经历经了150年,但导演试图用现在的观点去调整角色们的心路历程,使观众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懂得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鼓励和尊重。

①每个人的梦想都独一无二,没有高低之分

四姐妹个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梅格对爱情充满憧憬,期待相夫教子的生活,哪怕生活清贫。二姐乔个性独立,充满干劲,从小梦想成为作家。三妹贝丝温柔善良,关爱他人,就想留在家中为家人分忧。小幺艾米同二姐乔一样,富有野心,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从她们各自的理想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态度的两极分化,即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的不同态度。

这两种态度,哪怕在如今发达的现代,也同样困扰着不少的女性,更别说当时的乔了。所以在梅格出嫁之前,乔会极力劝说梅格离开。在乔的心目中,梅格不应该被家庭束缚,而应该成为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追求自由的生活。但梅格却回答说:“不要因为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就觉得它不重要”。

诚然,像乔这样敢闯敢冲的女性固然好,但真正的女性自由,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种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选择,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有人愿意仰望星空,但有人愿意脚踏实地不是么?

梅格和贝丝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我看到了她们的甘之如饴。梅格拥有体贴她的丈夫,愿意在她照顾贝丝时为她分忧解难,全力扛起照顾儿女的重责。贝丝虽然年轻早逝,但她一生都拥有家人的关爱,了无遗憾。

在我看来,《小妇人》传递的重要意义在于: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之间不再有孰高孰低,那些在梅格和贝丝身上找到认同的女孩们,她们无需觉得惭愧,因为她们的理想同样值得被肯定。就像影片中的每个角色一样,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前进,生活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② 梦想难免遭遇现实的阻碍,但亲人的支持,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推动力

影片中,乔的逐梦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自己努力写出的稿子,会被报社老板要求进行修改,以迎合战后美国人民的阅读兴趣。自己费尽心思写出的小说,不被教授所喜爱。经历了这些的乔,对于她的写作业失去了信心。

所以,当乔和艾米聊起了自己的新书记载着四姐妹的日常生活时,原本消极的认为这种家庭琐事不会有人看,因为内容毫不重要。但是艾米却鼓励乔,认为这些只是没有人写才会被看作不重要,如果乔把它写了出来,就会变得重要了。也正因为这样,乔才继续创作她的故事,也有了剧中《小妇人》这本书的问世。

同样的,在大姐梅格如愿步入婚姻殿堂时,姨母认为梅格进入了深渊,因为她的丈夫并不富有,只是一个清贫的家庭老师。但母亲马奇夫人却从没有反对过女儿的婚姻,因为她认为嫁给爱情,比嫁给爱情更重要。而嫁给爱情,一直都是梅格的愿望。虽然乔和梅格的梦想不同,追求梦想的方式也大相径庭,但她们都从家人身上获得了力量,勇敢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在我看来,追求梦想从来不是水到渠成,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都有梦想,却总是为现实妥协。但帮助我们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给予我们勇气的,永远是那些爱我们的人。

03、电影价值:基于《小妇人》的剧情内容和观影体的价值验,谈谈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小妇人》这部影片,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却寓意深远。虽然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叙事背景,至今已过去了150多年,但影片中传递的普世意义,仍然可以引起当代人们的思考。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影片背后的深刻寓意,了解其中的价值,我会结合《小妇人》的情节内容,谈谈我的的几点思考:

① 父母的处世观,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马奇家的四姐妹对生活永远抱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她们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她们身上优秀品质的培养,马奇夫人可谓功不可没。

马奇夫人表面柔弱,实则坚强。在丈夫参军之后,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女儿们的抚养责任,并教育她们要关怀她人,热爱生命。可以说,马奇夫人对女儿们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她用她的人格魅力,强化了女儿们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电影背后的隐藏的家庭教育真谛就是如此,父母是孩子看待世界的放大镜。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这也正是《小妇人》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把作品提升到探讨成长的层面,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树立典范。

② 欲望是诱人的,但自尊自立,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大姐梅格美丽优雅,身姿窈窕。深处不富裕的家庭,虽然她并不拜金,但在成长过程中仍然会对上流社会充满渴望。在名媛的派对上,梅格因爱慕虚荣而身穿华服。也会为了讨好别人,不惜接受别人给她取的绰号。她靓丽地出现在了楼梯处,却丢失了自我。

幸好,梅格没有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世界,找到了朴实纯真的自我。她最终克服了爱慕虚荣的特点,为了爱情嫁给了清贫的家庭教师,收获了属于她的小幸福。

在我看来,欲望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被物质吸引。但可怕的是,有的人为之沉迷,丢失自我,鲜少有人能像梅格这般回归自我。《小妇人》强调的自尊自立的观点,与现今社会崇尚的拜金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警醒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永葆初心,方得始终。


③ 人生苦短,珍惜亲情

马奇一家的生活,大多是其乐融融的,但在成长的经历中,姐妹中也有摩擦。影片中,从欧洲游学归来的艾米,已经变成了劳拉的未婚妻。而在年少时期,劳拉曾向乔告白,却遭到了乔的拒绝。亲情之中夹杂着爱情,难免让人觉得尴尬。所以艾米再次见到乔时,小心翼翼地与其说话,担心乔会生气。但乔送上了衷心的祝福,拥抱着艾米说:“人生苦短,不要花时间在与姐妹的争吵上。”

其实不只是姐妹,对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对他人宽容,而将自己的坏脾气就给最亲的人。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有句话叫世事无常。人生匆匆而过,与其花时间与亲人置气,不如花时间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

总结一下:

新版的《小妇人》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在双时空的叙述下,让观众遵循着主角们的成长路径,体验属于当下最纯粹的感情。虽然故事平淡,但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和爱,呈现出努力生活、努力接纳彼此的状态,就足以打动人心。我想,这也是《小妇人》经久不衰的原因。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通过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三个层面,对影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达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所思所感。愿每个女生心中的都有一个小妇人,勇敢自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皮皮哈撩影视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妹),我是一个热爱电影,热爱中国影视的影迷,同时也是一位影视领域创作者,目前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所以对影视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我总结一下:在美国内战期间,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做了随军牧师,四个女儿和母亲在家里过着清苦却坚强乐观的生活。她们虽贫穷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赫梅尔一家。女人都有着虚荣心,她们希望得到漂亮的衣服,吃到可口的食物,过着如公主一样的生活。尽管充满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一直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憧憬;二女儿乔独立自主,矢志成为作家;三女儿贝丝则是传统乖乖女,柔弱而惹人怜爱;小女儿艾米则钟爱绘画。

我个人感受:这四位女性由女孩成长为小女人的岁月里,她们不羁的爱情经历及她们各自追寻不同理想与归宿让人感慨。

以上就是我在影视面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有更好的影视也可以告诉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原创行业中来,为中国娱影视行业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阿妹讲电影


你好,我是呦呦影视园,很高兴我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影片简介

本片讲述的是,马其家是镇上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外打仗,留下坚强的妻子和四个女儿。Meg十六岁,俨然一个窈窕淑女。Jo(薇瑞娜•赖德)十五岁,喜爱写作,发表的文章为家里付清了各种费用。Beth温柔乖巧,羞怯地爱好着钢琴。Amy最小也最漂亮,也有点 爱出风头。马其太太的坚强给了四个女儿力量,她们时常接济贫穷的居民,圣诞节也不例外。当她们的邻居劳伦斯先生听说此事后便准备了丰富的晚餐给这群可爱的小妇人们。

而劳伦斯的孙子劳里也跟Jo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马其家的一员。他的家庭教师约翰爱上了Meg,Beth在照顾生病的邻居孩子时感染上了猩红热,在最危险的时候,去华盛顿照顾受伤父亲的妈妈回来了,把父亲也带回来,他们一家团聚。  

四年后,Meg和约翰终于喜结连理,大学毕业的劳里也向Jo求婚,却惨遭拒绝,打击太大的他愤而离家,辗转欧洲,偶遇在欧洲旅游的Amy,此时的Amy早已改掉了虚荣的毛病,她对劳里的关切打动了劳里的心,他们决定结婚。然而此时却传来了Beth病危的消息,还没赶到家Beth已经离开了大家。心灰意冷的Jo去了纽约,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观后感

这是一个美国版的简奥斯丁故事,不过向观众透射着典型的美国式的傻傻的说教气。故事与人物都轻而散,情节上用满是温暖氛围取悦观众的商业味。薇诺娜瑞德柔弱纯美的相貌固然也适合历史剧人物装扮,但还是喜欢她颓废不羁的冷美人形象。


呦呦影视园


作为19世纪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2018年、2019年对于《小妇人》(第一部出版于1868,第二部出版于1869,习惯上将两部作品统称为《小妇人》,讲述了康科德镇一个虔诚的清教家庭马奇四姐妹的成长和婚恋故事)颇具有纪念意义,是其出版150周年纪念。2017年BBC就将《小妇人》拍成三集迷你剧来纪念这部作品。

读者对《小妇人》的通常印象莫过于以下几点:温情脉脉,充盈着光明与甜蜜(这句话出自海明威的评价);为乔与劳里最终的分开而意难平;对乔和艾米,如同“拥黛派”和“拥钗派”一般几挥老拳……

从小学到研究生,对《小妇人》的偏爱常使我很难保持绝对的客观和公正,比如我实在是太爱乔,太为乔和劳里愤愤不平……但这只能是读者层面的,属于自然流露出的情绪。而与作品保持距离,以更加严谨的学术语言去论述也是必不可少的。跳出读者的舒适区,去发现文本以及作家背后一些有趣的,更有意义研究的问题。

《小妇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家庭小说,而非爱情小说。在家庭小说兴盛的美国19世纪,《小妇人》这类家庭小说不是个例,但却是家庭小说的浪潮中幸存下来的,至今仍经久不衰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它有着这一时期家庭小说的共性,即关注女性的成长,宣传清教价值观,注重女性的道德规范……“小妇人”本身就代表了对女性的要求——成为虔诚的清教徒和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好妻子。

而《小妇人》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除了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外,它刻画了一个颇具反叛的女主角——乔。较之其姐妹,乔从小渴望成为一名男性,走出家庭这一局限的区域,通过自己的写作才华实现经济独立。她长期排斥婚姻,想成为一名老处女。但乔的反叛是有限的,她依旧与其他姐妹一样,沿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妇人而努力。她渴望冒险,却最终受制于性别以及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女性的要求。她渴望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却也“当写作亵渎了自己的女性品质”时放弃煽情小说。她渴望婚姻之外的另一条出路,却最终被孤独打败,选择了婚姻和家庭。乔作为奥尔科特的理想代言人,表达其反叛,也体现了其妥协。奥尔科特本人一直在写煽情小说,却受制于当时的文学市场和道德规范,让乔放弃写煽情小说。奥尔科特希望乔是一名老处女作家,却受制于出版商和读者,“让我的女孩们以愚蠢的形式嫁人”。

奥尔科特终身致力于实现女性在选举权、教育、工作上的平等,这种努力也体现在《小妇人》之后的两部续书《小男人》和《乔的男孩们》。特别是后者比《小妇人》晚20年,当时的女性运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乔的后辈们如南、乔茜和贝丝便可实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读大学,拥有自己的工作,也有权选择不结婚。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当时的女性仍隔绝于政治活动之外。

《小妇人》和奥尔科特的其他作品都是反叛和妥协的融合,光明与阴影的结合。《小妇人》看似大团圆的结局里,有贝思的死亡阴影,有浪漫幻想的破灭,有乔和劳里的各自婚娶,有姐妹社区的坍塌,有必然结束的少年时光,有乔放弃了写作和自由的妥协……

回到2019的改编里,今天的预告片给我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不得不说,美国对《小妇人》的每一版改编都是很重视的,出演的都是各时代的豪华阵容。2019版也不例外,西尔莎.罗南饰演乔,艾玛.沃特森饰演梅格,甜茶饰演劳里……可以说是当下青年演员里颇具演技和影响力的,同时还有梅丽尔.斯特里普这种多次获得奥斯卡和奥斯卡提名的影后饰演Aunt March。


小小电影客栈


2019版本的《小妇人》,在上映前就倍受瞩目。不仅因为其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小妇人》,更因为它强大的卡司阵容而先声夺人。果不其然,该片自2019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以来,就广受好评,更是入围2020年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奖在内的6个奖项。

电影围绕姐妹的亲情展开:马奇一家的四姐妹性格迥异,却彼此相爱。在南北内战的背景下,她们经历种种挑战,由女孩逐渐成长为女人。在这些过程中,她们经历了亲人离世,也遭遇了生活的挫折。但好在一家人始终团结在一起,并且变得更加勇敢而珍惜彼此,姐妹们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影片延续了原著小说中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勇气、善良、刚柔并济。虽然再次翻拍经典,但导演格雷塔.葛韦格让这个被大众 熟知的故事焕然一新,赋予了属于这个时代新的意义。或许由此也印证了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妇人”。

在我看来,从嬉笑打闹的童年时代到冷暖自知的成年生活,四姐妹的经历其实是想表达努力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的处事态度。因此,如果仅仅从四姐妹的人物性格的差异来解读,无法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真正魅力。

所以,我今天将从“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这三个层面来深入解读《小妇人》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谈谈《小妇人》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01、人物成长: 导演通过“童年”和“成年”两个时间段的刻画,丰富成长经历,凸显马奇家浓厚的亲情

在最新的翻拍中,导演在叙述过程中把时间线打散,用了倒叙的方法表述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影片以四姐妹成年后离家各自遭遇的人生课题来做切入,并且穿插她们年少时的美好回忆,一一对应,让观众更能理解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做出的妥协与选择。

而在影片画面呈现上,导演用充满温暖饱和的颜色,来刻画童话般美好的童年,用冷调、灰阶的色彩,来描述成长后面临的现实痛苦。我们会看到,年少的四姐妹相爱相杀,却终会和好如初。成年的四姐妹有的背井离乡,却终会回归温暖的马奇之家。

① 童年时争吵不可避免,但血浓于水是亘古不变的事实

四姐妹性格迥异,但按好动与安静之分,可以分为两类。大姐梅格和三妹贝斯,温柔恬静,与世无争,属于安静的姑娘。而相比之下,二姐乔和小幺艾米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因此也常常针锋相对,免不了日常争吵。

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因乔拒接带艾米一起去看话剧,任性的艾米烧了乔写了半年的书稿。乔是个特立独行的姑娘,与其他姑娘不同,她不看重华美的服饰,却有一颗文艺女青年的心。所以当看到心血付之一炬时,她哭喊着对艾米说:“我恨你。”

对于这两个倔强的姑娘,和好哪那么容易啊。就在我为她们的姐妹亲情担心时,下一幕镜头就发现我想多了。跟在乔后面溜冰的艾米,意外跌入了冰窟窿里,危在旦夕。乔二话不说回头去就她,抱着救上来的艾米失声痛苦,还自责因为自己的坏脾气差点失去了艾米。瞬间,乔对艾米犯的错释怀了。原谅很难,可有什么比得上姐妹之情呢?

在我看来,姐妹间没有隔夜仇,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力量吧。她们会在阁楼里演着闹剧,会互相打扮参加舞会,也会聚在一起欢度圣诞。所有幼稚的朝气和相聚的温馨,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中。尽管四姐妹性格迥异,却能相互陪伴和扶持,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吧。

②成年后相继离家,阅过千帆,才发现家才是最终的港湾

影片中,成年后的四姐妹因为追求不同的生活,而相继离家。大姐梅格因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住进了自己的小家。二姐乔离家独自到纽约,只身对抗着人人觉得正常的“女性宿命”,靠着写作赚钱养家。三妹贝丝,因为健康的原因,留在家中,却终究敌不过病痛,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家。小幺艾米,跟着姨妈游历欧洲,在巴黎学绘画。

曾经无时无刻不在一起的姐妹,以为家人在一起永远不会散,如今却天各一方。导演用回忆和现实穿插的画面,形成昔日团聚与今日分离的对比,犹如一杯苦咖啡,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主角一起体会到了成长的无奈与苦涩。

随着贝丝的病重,离开家的姐妹们也逐渐回归。大姐梅格舍弃小家,全身心照顾贝丝。二姐乔结束了纽约客的生活,火速赶往家中。小幺艾米虽然没有在贝丝病重时赶回,却在携手劳拉,回到这个成长的地方定居。最后结局一家人在团聚在一起,将姨母留下的房子改造成学校,生活又有了欣欣向荣的面貌。

在我看来,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温暖的童年与寂寞清冷的现在进行对比,突出昔日的欢闹,却也让最终久别后的团聚,显得更加可贵。导演想表达的,或许不是一味沉湎于过去的虚妄,而是在亲情的依托下,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力量,可以使生活充满希望。

02、故事主题: 通过女孩们的逐梦故事,揭示梦想无高低之分,家人的支持,是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

《小妇人》整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就是让看影片的人,都能在主角身上找到认同,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作为一部古典版的成长类型电影,虽然故事已经历经了150年,但导演试图用现在的观点去调整角色们的心路历程,使观众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懂得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鼓励和尊重。

①每个人的梦想都独一无二,没有高低之分

四姐妹个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梅格对爱情充满憧憬,期待相夫教子的生活,哪怕生活清贫。二姐乔个性独立,充满干劲,从小梦想成为作家。三妹贝丝温柔善良,关爱他人,就想留在家中为家人分忧。小幺艾米同二姐乔一样,富有野心,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从她们各自的理想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态度的两极分化,即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的不同态度。

这两种态度,哪怕在如今发达的现代,也同样困扰着不少的女性,更别说当时的乔了。所以在梅格出嫁之前,乔会极力劝说梅格离开。在乔的心目中,梅格不应该被家庭束缚,而应该成为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追求自由的生活。但梅格却回答说:“不要因为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就觉得它不重要”。

诚然,像乔这样敢闯敢冲的女性固然好,但真正的女性自由,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种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选择,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有人愿意仰望星空,但有人愿意脚踏实地不是么?

梅格和贝丝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我看到了她们的甘之如饴。梅格拥有体贴她的丈夫,愿意在她照顾贝丝时为她分忧解难,全力扛起照顾儿女的重责。贝丝虽然年轻早逝,但她一生都拥有家人的关爱,了无遗憾。

在我看来,《小妇人》传递的重要意义在于: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之间不再有孰高孰低,那些在梅格和贝丝身上找到认同的女孩们,她们无需觉得惭愧,因为她们的理想同样值得被肯定。就像影片中的每个角色一样,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前进,生活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② 梦想难免遭遇现实的阻碍,但亲人的支持,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推动力

影片中,乔的逐梦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自己努力写出的稿子,会被报社老板要求进行修改,以迎合战后美国人民的阅读兴趣。自己费尽心思写出的小说,不被教授所喜爱。经历了这些的乔,对于她的写作业失去了信心。

所以,当乔和艾米聊起了自己的新书记载着四姐妹的日常生活时,原本消极的认为这种家庭琐事不会有人看,因为内容毫不重要。但是艾米却鼓励乔,认为这些只是没有人写才会被看作不重要,如果乔把它写了出来,就会变得重要了。也正因为这样,乔才继续创作她的故事,也有了剧中《小妇人》这本书的问世。

同样的,在大姐梅格如愿步入婚姻殿堂时,姨母认为梅格进入了深渊,因为她的丈夫并不富有,只是一个清贫的家庭老师。但母亲马奇夫人却从没有反对过女儿的婚姻,因为她认为嫁给爱情,比嫁给爱情更重要。而嫁给爱情,一直都是梅格的愿望。虽然乔和梅格的梦想不同,追求梦想的方式也大相径庭,但她们都从家人身上获得了力量,勇敢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在我看来,追求梦想从来不是水到渠成,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都有梦想,却总是为现实妥协。但帮助我们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给予我们勇气的,永远是那些爱我们的人。

03、电影价值:基于《小妇人》的剧情内容和观影体的价值验,谈谈这部影片的普世意义。

《小妇人》这部影片,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却寓意深远。虽然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叙事背景,至今已过去了150多年,但影片中传递的普世意义,仍然可以引起当代人们的思考。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影片背后的深刻寓意,了解其中的价值,我会结合《小妇人》的情节内容,谈谈我的的几点思考:

① 父母的处世观,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马奇家的四姐妹对生活永远抱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她们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她们身上优秀品质的培养,马奇夫人可谓功不可没。

马奇夫人表面柔弱,实则坚强。在丈夫参军之后,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女儿们的抚养责任,并教育她们要关怀她人,热爱生命。可以说,马奇夫人对女儿们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她用她的人格魅力,强化了女儿们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电影背后的隐藏的家庭教育真谛就是如此,父母是孩子看待世界的放大镜。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这也正是《小妇人》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把作品提升到探讨成长的层面,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树立典范。

② 欲望是诱人的,但自尊自立,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大姐梅格美丽优雅,身姿窈窕。深处不富裕的家庭,虽然她并不拜金,但在成长过程中仍然会对上流社会充满渴望。在名媛的派对上,梅格因爱慕虚荣而身穿华服。也会为了讨好别人,不惜接受别人给她取的绰号。她靓丽地出现在了楼梯处,却丢失了自我。

幸好,梅格没有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世界,找到了朴实纯真的自我。她最终克服了爱慕虚荣的特点,为了爱情嫁给了清贫的家庭教师,收获了属于她的小幸福。

在我看来,欲望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被物质吸引。但可怕的是,有的人为之沉迷,丢失自我,鲜少有人能像梅格这般回归自我。《小妇人》强调的自尊自立的观点,与现今社会崇尚的拜金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警醒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永葆初心,方得始终。

③ 人生苦短,珍惜亲情

马奇一家的生活,大多是其乐融融的,但在成长的经历中,姐妹中也有摩擦。影片中,从欧洲游学归来的艾米,已经变成了劳拉的未婚妻。而在年少时期,劳拉曾向乔告白,却遭到了乔的拒绝。亲情之中夹杂着爱情,难免让人觉得尴尬。所以艾米再次见到乔时,小心翼翼地与其说话,担心乔会生气。但乔送上了衷心的祝福,拥抱着艾米说:“人生苦短,不要花时间在与姐妹的争吵上。”

其实不只是姐妹,对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对他人宽容,而将自己的坏脾气就给最亲的人。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有句话叫世事无常。人生匆匆而过,与其花时间与亲人置气,不如花时间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

总结一下:

新版的《小妇人》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在双时空的叙述下,让观众遵循着主角们的成长路径,体验属于当下最纯粹的感情。虽然故事平淡,但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和爱,呈现出努力生活、努力接纳彼此的状态,就足以打动人心。我想,这也是《小妇人》经久不衰的原因。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通过人物成长、故事主题、电影价值三个层面,对影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达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所思所感。愿每个女生心中的都有一个小妇人,勇敢自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桔子剪辑


得知2019版《小妇人》是去年的事,作为《小妇人》多年忠实书迷,其改编让我期待也有些许不安。这也是很多名著改编面临的共同问题,即沦为了一部单纯的爱情电影,而失去了小说本身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作为19世纪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2018年、2019年对于《小妇人》(第一部出版于1868,第二部出版于1869,习惯上将两部作品统称为《小妇人》,讲述了康科德镇一个虔诚的清教家庭马奇四姐妹的成长和婚恋故事)颇具有纪念意义,是其出版150周年纪念。2017年BBC就将《小妇人》拍成三集迷你剧来纪念这部作品。

在此之前,《小妇人》已拍过三个电影版本,其中最出名的是1994版,由薇瑞拉饰演乔,贝尔饰演劳里。

读者对《小妇人》的通常印象莫过于以下几点:温情脉脉,充盈着光明与甜蜜(这句话出自海明威的评价);为乔与劳里最终的分开而意难平;对乔和艾米,如同“拥黛派”和“拥钗派”一般几挥老拳……

从小学到研究生,对《小妇人》的偏爱常使我很难保持绝对的客观和公正,比如我实在是太爱乔,太为乔和劳里愤愤不平……但这只能是读者层面的,属于自然流露出的情绪。而与作品保持距离,以更加严谨的学术语言去论述也是必不可少的。跳出读者的舒适区,去发现文本以及作家背后一些有趣的,更有意义研究的问题。

《小妇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家庭小说,而非爱情小说。在家庭小说兴盛的美国19世纪,《小妇人》这类家庭小说不是个例,但却是家庭小说的浪潮中幸存下来的,至今仍经久不衰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它有着这一时期家庭小说的共性,即关注女性的成长,宣传清教价值观,注重女性的道德规范……“小妇人”本身就代表了对女性的要求——成为虔诚的清教徒和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好妻子。

而《小妇人》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除了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外,它刻画了一个颇具反叛的女主角——乔。较之其姐妹,乔从小渴望成为一名男性,走出家庭这一局限的区域,通过自己的写作才华实现经济独立。她长期排斥婚姻,想成为一名老处女。但乔的反叛是有限的,她依旧与其他姐妹一样,沿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妇人而努力。她渴望冒险,却最终受制于性别以及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女性的要求。她渴望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却也“当写作亵渎了自己的女性品质”时放弃煽情小说。她渴望婚姻之外的另一条出路,却最终被孤独打败,选择了婚姻和家庭。乔作为奥尔科特的理想代言人,表达其反叛,也体现了其妥协。奥尔科特本人一直在写煽情小说,却受制于当时的文学市场和道德规范,让乔放弃写煽情小说。奥尔科特希望乔是一名老处女作家,却受制于出版商和读者,“让我的女孩们以愚蠢的形式嫁人”。

奥尔科特终身致力于实现女性在选举权、教育、工作上的平等,这种努力也体现在《小妇人》之后的两部续书《小男人》和《乔的男孩们》。特别是后者比《小妇人》晚20年,当时的女性运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乔的后辈们如南、乔茜和贝丝便可实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读大学,拥有自己的工作,也有权选择不结婚。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当时的女性仍隔绝于政治活动之外。

《小妇人》和奥尔科特的其他作品都是反叛和妥协的融合,光明与阴影的结合。《小妇人》看似大团圆的结局里,有贝思的死亡阴影,有浪漫幻想的破灭,有乔和劳里的各自婚娶,有姐妹社区的坍塌,有必然结束的少年时光,有乔放弃了写作和自由的妥协……

回到2019的改编里,今天的预告片给我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不得不说,美国对《小妇人》的每一版改编都是很重视的,出演的都是各时代的豪华阵容。2019版也不例外,西尔莎.罗南饰演乔,艾玛.沃特森饰演梅格,甜茶饰演劳里……可以说是当下青年演员里颇具演技和影响力的,同时还有梅丽尔.斯特里普这种多次获得奥斯卡和奥斯卡提名的影后饰演Aunt March。

抛开热闹的外表,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在论述不如意之前,先系统分析一下预告片的利与弊。预告片以乔为讲述者,向编辑表明自己想写关于姐妹们的故事,编辑说:“故事中的女孩们必须结婚。”这是以奥尔科特的经历为原型,奥尔科特受编辑Nile委托,“写一个关于女孩的故事”,但她表明:“除了自己的姐妹外,她不认识几个女孩,也不喜欢哪个女孩。”她起初认为女孩们的故事是极其枯燥的,更多把它当成一种尝试。在写作的过程中,她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市场上十分缺女孩们读的书,也许我可以弥补需求。”

《小妇人》第一部结束于圣诞团圆,奥尔科特受编辑提议,在结尾添加了一句:“马奇家故事的大幕是否再次拉开,将取决于观众们。”毫无疑问,第一部大受欢迎,她快马加鞭地创作第二部,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停有读者询问女孩们嫁给了谁,急切地希望乔嫁给劳里”,这让她厌烦和愤怒:“好像结婚是女孩们唯一的出路。”

希望对小伙伴有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