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 拐點沒到,千萬別扎堆!千萬別把別人的故事變成自己的經歷

這幾天看過幾條新聞,著實有些後怕。

隨著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個別地方出現了“扎堆”場景,人與人之間距離短的令人震驚。

鏡頭這樣記錄:

河南鄭州餐館恢復營業引來門口排長隊。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河南鄭州,知名胡辣湯店“方中山”恢復營業,人山人海的排隊場面讓網民調侃這是“用生命在喝胡辣湯”“為了方中山,負了鍾南山”。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四川廣元城市廣場眾人圍坐喝起壩壩茶。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浙江杭州某商場銷售額暴漲,商場里人潮湧動。

同樣,江西贛州瑞金出現了更誇張的情景,已經開始趕集!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眼下大家也都看到,各地根據疫情實際,開始有序復工復產。

但大家也要知道,至於復工復產在中央的部署裡,“復工復產”前面還有四個字呢——“有序推動”。

但上述地方來看,似乎在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從上述“鏡頭”中可以清晰看到,很多人已經思想鬆懈,開始不戴口罩。這顯然與一副疫情警報解除樣子。

為啥放鬆了警惕?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老師,給出的總結就相當到位。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他在評論中說,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出現,但一些人的“心理拐點”已迫不及待地到來。

苗頭背後,原因有三: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宅不住了,眼見春光大好,不由得心裡長草;二是一些人誤以為復工復產就等於疫情已過,看著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動了機器,就覺得餐館集市等等也應馬上“復工復產”;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現了不應有的鬆動。

楊禹強調,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部署裡有一句很關鍵的話——“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那些在餐館、商場、廣場、集市等場合又悄然重現的扎堆聚集,恐怕就是一種與疫情防控不相適應的秩序吧。這個苗頭,必須打住!

實際上,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國內已經出現不少聚集傳染病例。

目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防控思想狀態絕不能放鬆。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把別人的故事變成自己的經歷。

目前,吉林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效果槓槓滴。

還有好消息,根據吉林發佈最新消息,全省連續三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不過,好消息背後,切記不可大意。

從這幾天公開信息中,也可以找到一些鬆懈的“苗頭”。

看看這個,網友“君名北斗”留下信息,小區管理開始鬆懈。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再看這個,扎堆聚餐頂風上!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還有這個,網友給中國吉林網發過來的一段視頻截圖。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長春某大型賣場,重新開業後,湧入大量顧客。

針對這些,廣大網友給出理性評論。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21日,長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我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的通知》。

通知要求,保障城市運行的水、電、氣、熱、市政、通訊等公共服務類企事業單位,以及市級(含)以下國有企業要全部復工復產。藥店、便利店、各類超市、水果店、蔬菜門店、生鮮專賣店、雜貨店、快遞、五金店、理髮店等要儘快開業,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面對面接觸和人員聚集。

通知要求,有序恢復商場、商業街、步行街等正常經營,開放室外公共設施、公園,以及滑雪場、冰上運動場所等室外經營的文體產業項目,必要時可採取預約、限流等措施防止人員集聚。

“細品”通知內容,中心思想說得很清楚——“拐點未到,莫要扎堆”。

最後,中國吉林網有個小提醒:明天就是“二月二”了,按照民間習俗,廣大市民會在這一天“剃龍頭,圖吉利”。不過,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仍在繼續,扎堆剃頭千萬不要,莫讓抗疫努力付東流。

在此,中國吉林網向廣大吉林人發出倡議:“今年二月二不理髮。”

吉林人 拐点没到,千万别扎堆!千万别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经历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任何集聚行為都可能使過往努力功虧一簣,望廣大吉林人齊心協力,共同守好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注:部分內容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