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篆刻,就现在来说哪个实用性更强,哪个更有价值?

小国宝917


书法为础,纂刻为用。国学为础,书法为用。

我们首先要理解国家的战略,今年2020年,国家要求中小学提高国学学习,进入课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5000年的历史,积累的文化结构,人民素养是重新提到课堂的,如果有人去过日本,就知道日本学习中国唐朝文化,历史古诗词有多少的积累,台湾一直持续学习国学和诗词。那么书法就是表达我们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纂刻更是专业的顶峰的表现形式,我个人认为大众学习书法,金字塔的攀登者学习和传播纂刻!



链证币研习社


书法已经失去它的实用性,之所以现今书法展览起此彼伏,连连不断,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之高。篆刻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在书画印章的上篆刻始终保持它的使用价值。可篆刻的艺术价值大于它的使用价值。二者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不可失传的文化。

一:从价值来说。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艺术品,从甲骨文,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到草书经过历史演变,人们的努力,一代一代发现到今天。它们的价值是价值连城的。现在好的作品拍卖千万很正常。《兰亭序》原迹有价价格吗?既然是祖上留下来的瑰宝,价值是一样的。我们都得珍惜历史留下来的这些珍宝,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二:实用性。现在社会高速发展,毛笔,篆刻刀早已经退出了它的真正使用价值。可它们艺术的美,艺术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之宝。篆刻仅有的实用价值是刻印章,算是艺术和实用的双重身份。可喜可贺。值得骄傲。

艺术价值也好,实用价值也罢。都是祖国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后代人都得珍惜,都有责任把祖国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王喜全


其实不要说现在,就算有以前,书法的实用性也是远远大于篆刻。

篆刻源于甲骨文,至春秋时期印章出现,以篆书作为表现型式的印章便称篆刻,逐渐成为了一项专门的技艺。唐代始,印章使用范围日益广泛,除了代表身体的官印、姓名印外,又相继出现了书柬印、收藏印、堂馆印等。最重要的是“闲文印”的问世,标志着篆刻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在书法、国画上也开始加盖代表作者身体的姓名印和表明作者意味的闲章,至些,篆刻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审美价值和学问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

而书法的历史要悠久一点。书法源于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几个阶段。书法开始只是作为人们记录当时社会事件和当时人们互相交流的载体,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应该始于先秦李斯而成于秦汉,如蔡邕的飞白书就是。至魏晋钟繇,二王始,书法大盛已成为最具中华意味的艺术体系,历代名家辈出,如唐代的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明代的王宠,文征明等等。

至于说到那一个更好,我则认为艺术无分形式,只有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而已,书法也好篆刻也罢,能达到所在领域的顶峰都是好的艺术品。

如果要论实用性,我则认为书法的实用性稍微好点。书法一直延续了其“记事”和“交流”的特性,所以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在以前人们靠之与远方的亲朋戚友交流,商家靠之书写招牌,文人靠之修养心性等等。

时至今日,篆刻已经沦为非常小众的艺术体系,只在有相当艺术修养或有一定社会地位中的人群中互相流传、欣赏;书法虽然也相对式微,但处境稍微好点,人们在办公室摆设,家居装修,店面挂牌,春节挥春等等方面也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小林探花


书法和篆刻,本属于一个范畴。但狭义的书法,是指毛笔或硬笔书写的艺术品。篆刻也是书法类的,只是其工具特殊,需用篆刻刀,刻字的石头等,所以,没有一定功力或者强烈的爱好,一般人是弄不了的;还有,篆体字,现在许多人都学习的少,认识的少,就更别说写了。

所以说,书法的实用性强。如书写春联,标语,作品展的参与。而篆刻,专业性强,所以受限制就多。





落凤人


詩書畫印,完美人生。🌹





用户5057245324672姜


同样重要,没有轻重。











书道迹


作为艺术,不过于考虑实用性。但是,书画篆刻到一定层次,是相通互补关系。作为一名书画家,当然应该涉猎不辍。可凭喜欢,不停地改变主功内容,如两只脚走路。交替向前。











竹叶篆


作为一名书法和篆刻的爱好者,对书法和篆刻可以说已经贯穿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之余,练习书法是必修课,篆刻时间相对少了许多,但对他们的功用,我是这么理解的:

1. 公司应用 比如招聘广告,年会舞台背板,员工活动的奖券,公司会议室墙画的布置,宣传材料等,书写请柬等,生日贺卡,周年贺卡,这些日常的设计中都可以融入书法的印迹,因为有书法的印迹,所以也会多几分书卷气息,含蓄而不落俗套,且具备中国特色。最简单的例子,向每年的台历设计,现在都是电子的文件的,这里面加入书法和篆刻的元素,如某天的日历格子需要输入 除夕,白底红字,充分运用篆刻中白文章的一些规范,做出来的即使是365天中的一天的日历格子,也会透出传统文化的芬芳。用毛笔亲自书写的请柬,也会透出邀请人的真诚。

2. 文化交流 因为现代电子产品的出现,确实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沉下心实践书法和篆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一些书法和篆刻的实践,对于与国外的客户朋友交往多了一些主题,且是对方感兴趣的主题。外国朋友的中文名字,亲自设计并篆刻下来,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客户。开一些书法入门课程给公司的外方,也有助于双方沟通。

3. 文化理念 实践书法篆刻,或者了解并认同书法和篆刻中的一些理念如留白含蓄,中正均衡等,这些理念的部分也会渗透到一个人的内心,从而当其付诸行动时,日常工作的交流沟通,为人处事,也会外圆内方,多几分平和,和谐的人际也会带来职业发展的稳定与提升。

至于书法与篆刻的功用没有大小之分,只有根据自己喜好与工作或生活结合,相得益彰。


徐梦建


现在最流行的就是行草啊,美工的基本没有市场。




布衣风水文化


书法和篆刻,就现在来说哪个实用性更强,哪个更有价值?

首先从艺术角度而言,书法和篆刻在艺术家看来是不分家的,诗书画印四门功课对于一个成功的国学艺术家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更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有很多书画大家都是具备这四门学问的,比如近代的齐白石大师,作为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巨匠”,他对自己成就的评价是“我诗第一,印次之,书再次之,画更次之。”再如近现代大家吴昌硕先生是一位集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等艺术成就于一身的大成者。其篆刻艺术之成就则是“四绝”中凸显最早且被认为成就最高者。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相结合的,即有书法笔意,又有绘画构图,更有刀法生动的雕刻。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故两者在艺术上都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很高的学习且研究价值。

其次从现在普通人在学习工作中的实用性来看,书法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从小学生写的一篇作文到成人后写的一份入党申请书,都要认真都要求书写的字形匀称规整,这就需要练习书写一手好字。现在人练字的方法很多,但归根来源于都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书法家们的碑帖书法中吸取营养的。而印章篆刻就相对用的较少了,如果需要使用印章如合同各种证书证件等,现在也都使用机器刻章这样更便捷。

所以就这个层面上看来书法的实用性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