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病例数下降,我们就能掉以轻心吗?

观点对碰


并不行,因为难免会有一些潜伏期较长,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出现,做好日常防护还是挺重要的。


泛域杂谈


新增病例下降,说明这段时间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担心:

1.新增病例的下降,不意味着病毒不再传播。前期疫情积累的感染患者基数大,全国还有七万多患者还没治愈,每天死亡人数还是一百左右,特别是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城内共有4万多人感染,完全治愈还得好长时间。另外,还得千方百计确保剩下的894万多人不要被感染。武汉市长之前说过目前留在武汉的还有900万人。

2.目前出现治愈患者出院后复查核酸呈阳性,病毒十分狡猾。治愈后核酸检测复阳,还有报道湖北恩施出现一例超长潜伏期38天患者。这些消息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大意。现在武汉这边从昨天规定治愈出院的患者还要到指定地点接受14天的隔离,隔离时间若出现症状要再次复查。

3.特效药和疫苗还没有。没有特效药和疫苗,治疗方案和防御措施还是很被动。这就像打仗一样,没有有利的武器,出击就很被动,只能立足于做好防守。

4.复工潮在即,有潜在感染的风险。复工意味着更大挑战,每个行业,每个工厂,每个工人都得做好防护,不然前期的努力就功亏于溃。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一定继续严防死守,一起努力,最终战胜病毒!


黄药师999


你好,我是王药师,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新增病例数下降,我们就能掉以轻心吗?

2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7例,新增死亡病例109例(湖北106例,河北、上海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361例。

2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48例,新增死亡病例97例(湖北96例,广东1例),新增疑似病例882例。

通过这段时间的疫情数据通报,我们可以看出,近期的疫情明显出现了好转,新增病例数下降,但是我们能掉以轻心吗?

不能!

尽管疫情出现了好转,但是不代表疫情结束了,就在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而且,钟南山院士也曾经多次强调,现在谈疫情拐点仍然过早,网络爆的疫情拐点到来,都是谣言。相关专家也一再表示,抗疫之战是一场持久战,现在还没有胜利。

尽管大家为了抗疫已经在家隔离了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生活回到正轨,可是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拐点还没有到来。并且新型冠状病毒非常“狡猾”,有些人感染了之后没有任何的症状,有些人仅有一点症状,其潜伏期也有长短,甚至治愈了都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并且我们对其的传染方式也在一步一步的认识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松懈,都会给疫情扩散提供可怕的空间,让此前所做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并且我们一定要理解一个问题,现在的良好局势它需要政府的科学统筹决策,相关单位的贯彻落实,一线工作者的全力奋战以及每个人的审慎行动,如果现在就掉以轻心,恐怕会对疫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疫情防控的最终成功,不是新增病例递减,而是全部清零。在已有确诊病例全部清零前,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所以对待病毒,我们仍旧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strong>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新冠病毒疫情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导读: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不同角色,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感染的人员不断下降,治愈的人员不断上升。慢慢的疫情将会彻底消失,我们将把疫情按在地上摩擦。



就当前疫情好转的形式,我们能掉以轻心吗?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生命可贵,疫情防疫重于一切。目前距武汉封城快一个月,马上又要迎来第二个重要的14天。人们待在家太久,对疫情的防疫似乎开始松懈。但是,目前疫情没有彻底消失,病毒有变异的可能。同时,也没有研制出特效药,对病毒一网打尽。所以说,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做最坏的打算,随时提高警惕。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到处乱跑。




其次,生命只有一次,在没有将疫情打败的时候。要对自己,家人的生命负责,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在家等钟南山院士他老人家的权威解读。他说可以解除疫情的时候我们才能走动,出门打工。特别是我的老家湖北。



最后,我们要保持对病毒的敬畏之心,提高警惕。支持疫情防控,让疫情早日消失。


荆山朵朵


新增病例数下降,我们就能提以轻心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增病例直线下降,这是个非常好的局势。也说明了举措得力,把控有效!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加强预防,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一,新增病例下降,不代表疫情彻底解除!

大家都知道,这个疫情病理潜伏期长达十四天,第一个周期十四天过去了!接下来,第二个周期,又是十四天会怎么样呢?

目前,从新闻反馈来看,是新增病例数下降,而不是新增病例是:0,这两者区别很大!

如果是:近十四天来,新增病例数是:0,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还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



二,这场疫情跨时较长,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跟疫情作斗争!

随着疫情新增病例的减少,这说明了采取措施非常的给力!那么这个时候,还是少出去,少聚会,带口罩,勤洗手,继续以预防为主!

毕竟,这种疫情跨时较长,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打赢这场疫情的斗争!而且时时刻刻把预防放在第一位!直到疫情彻彻底底的解除!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要重视和正视疫情!一点都不能含糊!


媚之夭夭


绝对不能。目前重庆、内蒙、江苏等地出现复工企业聚集性感染;成都出现出院病人再反复;无症状感染人数增多;国家卫健委强调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面对如此诸多的不确定性,疫情真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尤其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医疗资源、物资保障、应急措施都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我们应当毕其功于一疫,如果发生反复更加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目前各地应当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继续坚持。我们每个人也应做好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直接互动。再过1~2个观察周期后情况应该明了!希望得到大家积极响应[祈祷][祈祷][祈祷]





安然公益


新增病例数下降,我们就能掉以轻心吗?

这个题目好,简洁明了,启发性强,不管什么时候,告诫我们只要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时刻保持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防控疫情,我们每个个体都要听从安排,不要给防控疫情添乱,只要我们每个人健康了,我们的疫情才能结束。

我们来看看今天出台的新数据:

昨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是649例,新增疑似病例882例,新增治愈2235例,新增死亡97例,这样看,我们的疫情数据是在下降,这也是说明疫情在向着积极方向发展了,但是,这不是我们掉以轻心的资本,我们还是需要严格认真对待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到现在,我们对于它的认识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还是有新的问题出现,就在前两天,就出现了治愈后又复发的患者,这给我们的疫情防控出了难题,现在各地也是迅速行动起来,治疗出院的患者还是要到定点地方隔离14天,这样对自己、家人、对社会都是负责任的做法,我们要多多理解。

现在是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也是人们思想容易出现松懈麻痹大意的时候,通过这个题,我想给所有人说明,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坚持,再坚持。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这次“疫情”的病毒,由于潜伏期较长,在没有完全控制之前,切勿掉以轻心。就在前天(2月21号),离我村仅3公里多的村子里就确诊了一例。

放松警惕就会惹病上身

自正月初二封路以来,除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外,村民在家关上大门,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年”的滋味,虽然不能到处闲逛,但有电视、手机陪伴也乐此不疲。但过了正月15后,村民们坐不住了:有的想外出打工,有的想下地干活。但由于喇叭上宣传病毒的传播性和外出的危险性,电视上播放病人增长信息,只能望而却步。

但随着肺炎病例的逐惭下降,加上很多单位复工等,村民们再也沉不住气。不管喇叭上怎么宣传,仍有一部分人我行我素,戴着口罩在大街上转,或者下地干活。但仅松懈了两天,就传来了邻村有确诊肺炎病例的消息。于是,村民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因为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一不小心就惹上。

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以我临村这位患者为例:年龄65岁,且为女性。在我们当地,春节期间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别说今年有“疫情”,就是没有“疫情”也很少出门,基本都是晚辈来看望。她的活动范围自然很小。这期间因为正常的看了几次病,儿子回家了一趟,让我们看似也很正常、无所谓的情况,但就感染了病菌。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危害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门,不和外人接触。因为你所接触的人,你和他关系好,认为没事;他接触的人,也认为没事,但就是在都认为没事的情况下,才出了事。


泰山农家人


新冠肺新增人数下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知道,新冠肺的潜伏期是14天,但是目前有报道有人长达30多天才发病,虽然少数,但是决不能认为在家里已经过了几个14天,要解放了!

新冠仍有很多不确定。近几天的报道,相信大家也看到过,1.目前重庆、江苏等地复工,出现了商业聚集性感染,可能有携带病毒但没有症状,这时候就传给其他人了;2.有地方出院病人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无症状感染人数目前并不确定, 可能会外出就传染给其他人;3.而且核酸检测结果即使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为核酸检测与取样、取样部位以及操作等很多因素相关,即阴性里面可能有阳性但是未检出。

存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疫情还需要继续观察。

目前医院都存在医务人员疲劳、防护物资短缺,如果因为数字上的减慢,就掉以轻心,万一反复,可能比现在都难以把控。

我们还是根据要求,尽量少出门,做好个人防护,等疫情真正过后,待春暖花开,在自然界放松自我!




叶药师


新增数目下降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也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因为原定的隔离期14天,现在看来并不科学,完善。一再有和病毒携带者接触后突破14天才犯病的。基本都是25天左右才发病。如此说来我们的节后返工潮后的第二个隔离期还未到期,这其间还会有带病毒者在潜伏期内。他们还有传染的可能。另外最近时而反弹的发病数目也说明现在仍在高爆发期内。所以大意不了。一个疏忽,一个大意都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爆发,事实已经证明了好几起。

什么时候疫情不再爆发,已经没有病患,我们才到了安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