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何还要去送死?

杨晨予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一下子收了两个,可想而知刘备这个人多么有魅力。

庞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何?

一、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二、让刘备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攻下西川。


(剧照)

第一种是为了报刘备知遇之恩。

庞统,字士元。

这个人在遇见刘备以前,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

本来想在东吴某个差事,但是却没有人有此慧眼。等鲁肃反应过来了,人早跑远了。

后来辗转反侧,来到刘备账下,因为样子长得丑,同样不得重用。

后来还是张飞发现了庞统的大才,居然能够在半日之内把月余的公文处理完。

这一下可是惊着张飞了,人才啊。打仗需要他们这等武将,但是仗总有打完的一天吧。到那个时候,治理天下还是需要文臣。

这一看,马上像刘备报告。刘备听了以后,自己的下面有这么一个人才都没有发现,真是不能在上面待久了,这才有了地盘几天呀,人才都看不见了。

要是以前,自己巴结还来不及呢。

顾不上收拾,赶紧快马来到耒阳县,不曾想,庞统要离去。

刘备千方百计挽留,依然没有用。想来爱才的刘备此时内心多么跟自己眼镜不够亮。

既不能留,那就想送十里吧。



这个时候其实庞统多少也有一些端着。他又试探了一下刘备,借口自己的马跑不动了,想借走刘备的的卢马。

要知道,这个的卢马可是救过刘备的命呀。但是刘备没有任何犹豫,马上把马牵给了庞统。

最后,庞统走了几步,终被刘备感动,转身下跪,愿效犬马之劳。

后来,庞统和诸葛亮一起,被拜为军师中郎将。

二是为了让刘备师出有名,直取西川。

刘备号称仁义之君,被刘璋请过去相助共抗张鲁,转眼快两年了,还没有得到西川的地盘。

庞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公太仁义,这样取西川遥遥无期。

恰巧这个时候和刘璋有了隔阂,再返回荆州的路上,刘璋派兵伏击刘备。

庞统自然是一清二楚了,也知道这就是取西川的好机会。

于是,借口和刘备换了马,让敌将以为自己就是刘备。



最后,果不其然,在落凤坡中箭而亡。

刘备大怒,一面命人前去请诸葛亮、赵云相助,一面自己先行进攻西川。

西川那些兵,哪里是刘备这个常年征战,手下算是老兵人的对手,没有多久,便得了西川。

其实,刘备心里清楚,这是庞统给他的机会,取西川的机会。

只不过遗憾的是损失了一位大才,左膀右臂。

庞统用生命给了刘备机会,同时也是感谢刘备给自己机会。看来一个领导,要有腹黑的精神,这样或许能够避免一些损失。


观复一鉴


庞统是个著名的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与刘备分兵进击雒城时,主动选择了小路进攻,难道庞统不知道前面是“落凤坡?”难道他算不出前面会有埋伏?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随意出入曹操大营的谋略家,就这样被一个名不见真传的张仁用箭射死了?死的也太低级了!事情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庞统是因为看透了两个人的用心,才断然自己去赴死的。


他第一个看透的是刘备。得荆州后,刘备明明很想得西川,却又口口声声讲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这让庞统很为难,为让刘备取西川很是费了一些脑油,先是去西川见刘璋,接下来帮守城,在向刘璋要粮要人得不到满足后决然翻脸,终于找到了讨伐刘璋的借口。然而庞统心里是好笑的,刘璋的基业,你不取别人也会取,刘备是欲取还拒、道貌岸然,放着简捷的计策不用,非得绕个圈子,最终还是去夺刘璋的地盘。

在与刘璋翻脸后,终于刀兵相见,费尽了周折的庞统以为,可以迅速攻城掠地成就大业了,谁知,刘备的假仁假义病又犯了,在恩信未立的情形下,把擒获刘璋的部将泠苞释放了。泠苞被释后,回去又设计决涪江之水淹庞统之军,幸有庞统好友彭羕来相告才逃得大难。这也让庞统看透刘备,他为了仁义的外表,不顾手下人的死活!

他第二个看透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取了荆州后,对取西川的问题上一筹莫展,拿不出可行的方案。庞统到来后,迅速制定了取西川的策略,并且设计了速取的方案,这些措施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在刘备的决定下,诸葛亮守荆州,庞统随刘备去取西川。



在庞统的调度下,刘备与刘璋开战,一路攻城掠地,拿下西川指日可待。这时,诸葛亮寄来了一封“恐吓信”,声称天象不利于主将帅。一个在大后方的谋士,不安心守城,却靠看天象去干拢前方将帅,是属什么用心?在庞统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心中,谁不知天象是用来笼络人心的“神术”,否则靠看天象就能打赢战争还需费那么大的劲干啥?在西川即将被拿下的前夕,诸葛亮的信让庞统很烦恼,甚至说出了诸葛亮想争功的话,可见庞统对诸葛亮的做法是很生气的。



一个心里想要地盘想的要死,却又口口声声讲究仁义,让手下枉费许多心机;一个对取西川束手无策,在看到成功在即时,又忙中去添乱。这些做法,让一腔男子汉气概的庞统感到很受伤。在西川指日可待的情况下,庞统毅然选择了以死抗争:一个知天文地理、算无遗策又能指挥千军万马的谋士,竟然看不出那么一个小埋伏?让后人们想像去吧,一个有争议的死亡,该去谴责谁呢?


星下静思


导语:当年有句传言,谁拥有卧龙或凤雏其中一人,就可以拥有天下。卧龙肯定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常以妙计战胜对手,而这个凤雏庞统竟然能与诸葛亮齐名,可见这个凤雏庞统雄才谋略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当年在落风坡的时候,庞统明知前面有埋伏,庞统依然选择前进,简直就是送死,一点反抗都没有。庞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何?

我们先来了解下庞统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人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

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

“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刘备领荆州牧,庞统来投,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现在来看庞统为什么知道落凤坡有埋伏?

凶兆一。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有颗将星摇摇欲坠,于是去了封书信给刘备,要刘备小心为上。刘备告诉了庞统,庞统哈哈一笑,说刚刚斩了敌方大将泠苞,正好应了此兆,风险已经解除了!

凶兆二。刘备夜里梦到了一个妖怪,用铁棒打他胳膊,到现在还觉得痛呢?就把这件事和庞统说了,庞统一听,哈哈一笑,说主公你这是睡觉压的。

凶兆三。庞统临行前,说了句

“统肝脑涂地,方称本心”,

临行之前,说这话相当不吉利。

凶兆四。庞统临行前,马突然发了疯,将庞统掀了下来。而这马向来很听话很老实,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牲畜更有灵性,预感到了危险。

凶兆五。庞统马疯了之后,刘备将坐骑让给了庞统,刘备的这匹马叫作的卢,的卢虽然是千里马,但这马眼里有泪槽,必须妨死一个人,主人骑了才能安全。

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何还要去送死?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报刘备知遇之恩。

<strong>

刘备曾多次暗示庞统小道有风险,庞统依然选择小路,这是有意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与益州刘璋产生间隙之后,刘备军与川军已经多次交兵,魏延更是活捉了冷苞,可以说两军矛盾不可调和,战事一触即发。再次关键之际,庞统向刘备进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取中计:攻下雒城,然后在徐图益州。

只是去雒城有两条道路:南边有小路,可以取雒城西门,山北有大路,可以取东门。庞统知道小路有危险,为了让刘备规避风险,庞统宁愿选择小路。毕竟刘备是三军主帅,在庞统看来,三军可以没有庞统,但不可以没有刘备。

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玄德曰:“吾自幼熟于弓马,多行小路。军师(庞统)可从大路去取东门,吾取西门。”庞统曰:“大路必有车邀拦,主公引兵当之。统取小路。”

庞统取小路保护刘备,除了因为刘备是三军主帅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刘备对庞统有知遇之恩,并且十分敬重庞统。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让刘备师出有名,直取西川。

刘备号称仁义之君,被刘璋请过去相助共抗张鲁,转眼快两年了,还没有得到西川的地盘。庞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公太仁义,这样取西川遥遥无期。恰巧这个时候和刘璋有了隔阂,再返回荆州的路上,刘璋派兵伏击刘备。庞统自然是一清二楚了,也知道这就是取西川的好机会。

于是,借口和刘备换了马,让敌将以为自己就是刘备。最后,果不其然,在落凤坡中箭而亡。刘备大怒,一面命人前去请诸葛亮、赵云相助,一面自己先行进攻西川。西川那些兵,哪里是刘备这个常年征战,手下算是老兵人的对手,没有多久,便得了西川。


庞统之死颇有些玄乎,恰巧有个落凤坡,恰巧庞统叫凤雏,恰巧庞统经过这里,恰好有只利箭,恰好射死了庞统,一切都好巧,到底是天意还是巧合呢?

我认为,既不是天意也不是巧合,落凤坡是在庞统死后得名的,庞统死于此处,所以人们才将此处叫作落凤坡。

总结: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危险,还要去送死,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主帅刘备。所以说,庞统最值得佩服的,不仅仅是他出色的才能,更是那一颗忠心护主的心。这才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的真正道理吧!


<strong>


路之意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这二人是三国最顶尖的谋士,智力爆表,算无遗策,可是,庞统为何算不出前面有埋伏呢?

庞统前往落凤坡之前,已经有三大征兆暗示此行大凶,哪三大征兆呢?

一是,远方的来信。

刘备和庞统攻打雒城之前,刘备突然收到了远方的来信,是诸葛亮写的,上面写道:

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诸葛亮乃算命高手,最擅长看星星、看月亮、断阴阳,屡试不爽,诸葛亮发现星象于刘备不利之后,立马命人快马加鞭地送来了一封鸡毛信。


看了来信之后,刘备大惊,当即便要返回荆州,哪知道庞统嘿嘿一笑,十分不以为然,心中暗想:“诸葛亮呆在荆州没事干,看我立了这么多功劳,分明是眼红了,等我打下西川,丞相之位必是我的了,哈哈!”

庞统坚持要打雒城,刘备就同意了。

二是,刘备的梦。

攻打雒城前一夜,刘备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天神,拿着打铁棍,使劲地砸刘备的左臂,刘备咯噔一下吓醒了,醒来发现左臂隐隐作痛。

卧龙凤雏,正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啊,刘备把这个梦说给庞统听,庞统哈哈大笑,说道:“主公啊,梦都是反着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主公是被诸葛亮的信吓着了吧!臣愿肝脑涂地,报主公知遇之恩。”


刘备见庞统说出了“肝脑涂地”四个字,更是惶惶然。

三是,庞统的马。

大军出发之前,庞统的马像是得了失心疯一般,乱跑乱撞,把庞统给掀了下来,畜生一般有灵性,它预知了前方的凶险,故此发出了警示。

刘备看到之后,心疼军师,就把他的坐骑的卢马让给庞统了,这个的卢马是神马,蒯越曾说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刘备因为是真龙天子,所以骑着没事,但庞统就不一样了。


上述三大征兆,倘若有一点得到重视,庞统不至于命丧落凤坡,然而,庞统还是疏忽大意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实在令人唏嘘!

有人说,庞统之死,其实是故意找死,他是用自己的死给刘备攻打刘璋找一个借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庞统真的这么伟大吗?

我觉得不是!

攻打刘璋有一千个理由,何必以庞统之死为代价呢,换一个人死岂不更好,譬如马谡,正好刘备也不喜欢他,趁此机会除掉他,也就不会有后来憾失街亭了!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活生生的庞统呢!而且庞统也不是死于落凤坡,而是死于四十里之外的雒城。《三国志》记载: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

庞统死于流矢所中,一只箭飞了过来,不偏不巧,正好射中了庞统的要害部位。


庞统死于落凤坡纯属罗贯中的艺术想象,并且,三国时期根本没有落凤坡,直到唐朝时才有了落凤坡,庞统死在前,落凤坡得名在后。

大家不要被老罗忽悠了!


一半秋色



这有两方面的意思。

∥庞统,的确是三国时期的“人中之凤”。然长相丑陋,给人印象很一般,朴素,愚钝。

∥而且为人喜好评价人,说话随意性还大。

  •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评价陆绩,顾劭。喜欢高谈评论别人。
  •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蜀主醉,怒斥。――人众面前直言,是对蜀主不够尊重。

唯颖川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推崇喜爱。称其为“南州士之冠冕”。从此名声渐渐显赫于南州。


◎一句话,不招人喜爱,还招人嫉恨。这是一方面

∥庞统早先投身吴主孙权。而长期不受重用。

∥后在诸葛亮力荐中,蜀主刘备才得以会见。几番帐中问师,才得以器重。

∥与诸葛亮同任军师中郎将。蜀主刘备对庞统的亲近和优待等同于诸葛亮。

周瑜卒,统送丧至吴。。。。。。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也。”诸葛亮言于先主,后大器之,以为治中别事。与诸葛亮并与军师中郎将。

◎古云“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另一方面

∥诸葛亮留守荆州时,庞统跟随蜀主刘备进军蜀地,取占益州,献上、中、下三策。

∥进围雒县时,受到阻碍。为报答蜀主刘备,对自己的重用与信任。骑蜀主坐骑的卢马从落凤坡经过,被乱箭射中,时年仅三十六岁。


☆古今大多才华冠群,高于有学之士的,都很自傲藐人,招人嫉妒怀恨。

如果既有才华,又处世低调,为人谦和。不树敌,遵王。一生官禄顺达。

伯乐又赏识“马”,与君主礼敬奉事躬为。仕途可畅。

不用去用死,作报答。


我的小悟


诸葛亮与庞统二人,以“卧龙”、“凤雏”齐名于荆州地区,徐庶向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他二人的智谋和才气都是超乎常人。可是为何庞统却没有算到会中箭身亡?

庞统是在刘备进取益州的时候,帅兵进攻雒城的时候,不幸被乱箭射中,不幸去世。后来刘备将庞统安葬于落凤坡。《三国演义》中庞统是直接死于落凤坡,出现了戏剧性一幕,抬头一望,看见对面山崖上有“落凤坡”地名,与自己“凤雏”的道号暗合,“落凤”预视着自己将遭遇不测,果不其然遭遇伏兵被乱箭射杀。


但是这毕竟是小说,是戏剧,不是事实。庞统固然智谋超群,但是也重点在于军事谋略上,而不是算人命运前程的算命先生,根本无法准确算出他自己会死在何时何地、因何而死等细节具体的事情。假如庞统真有这个能力,他掐指一算,预知未来一切,又何必亲临险境,他此刻应该坐镇后方,想方设法破除这一劫难才对。又或者是根本就不用派兵攻打城池,只需要算准战争的胜负,然后施以技法,改变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因数,就能顺利兵不血刃的获得胜利了。


当然以上假设是不可能成为现实了,所以庞统也不可能预算到自己会死在此地。庞统自跟随刘备以来,刘备将他与诸葛亮并列军师,尚未立功,此时刘备进取益州,正是他大显身手,一举成名的好时机,他怎么能不牢牢抓住,带领军队攻城掠地。

所以庞统的中箭身亡,完全是战争中的偶然,战争就有风险,战争的现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为了政治上的胜利,和政治理想的实现,冒险忽然不可避免。


浩中一内


“明知有埋伏,还要送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管是庞统还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凤雏庞统是不是非常狂妄?

虽然对庞统能够与诸葛亮齐名感到疑惑,但是凤雏庞统并不是一个狂妄的人。

也许庞统在外貌方面并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观,说的委婉一点就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甚至是远远不及诸葛亮风度翩翩,一看就是精英型人才。

凤雏庞统喜欢“评价人物”,并且被庞统评价的人物都高于他们的实际才能,希望借此激励这些人能够进步成长,得到了江东群臣的尊重。

庞统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因为才能出众,被征辟为“功曹”,甚至在周瑜的麾下参加了赤壁之战,与东吴群臣相处的非常愉快,可见并不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

凤雏庞统最擅长什么?

凤雏庞统能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还能得到当时世人的认可,可见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

诸葛亮的才能大家都知道,军事方面不说,至少在政治方面绝对是妖孽级的,完全可以一个人支撑一个国家井井有条的发展。

庞统曾经对他的好友江东陆绩、顾劭等人说,自己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反对。

凤雏庞统的“辅佐帝王的才能”。

首先,凤雏庞统有识人之明,能够精准的评价一个人,并且得到认可,可见在识人之明这方面,庞统还是非常靠谱的。

其次,庞统刚到刘备麾下时,没有受到重用,仅仅是一个县令,不久就因为不理政事被刘备发现,但是庞统很快就把积累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被刘备看重。

也就是说,庞统最擅长的应该是治理国家,给皇帝出谋划策。

凤雏庞统之死。

凤雏庞统死于落凤坡,但是这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庞统率军围攻雒城时,被飞箭射杀,死后葬于刘备亲自挑选的落凤坡。

总之,凤雏庞统并不擅长军事方面的技能,但是也不存在落凤坡中埋伏遇害的可能,更加不可能是“自寻死路”。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庞统人称凤雏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可是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素来以足智多谋而见称。

我一直在幻想,庞统在蜀中,诸葛亮在荆州辅佐关羽,刘备居中指挥,卧龙凤雏分别从荆州以及四川,同时杀向曹魏,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可是历史不容假设,庞统在取西川之时就已阵亡了。


庞统作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大风大浪都经过了怎么就会栽在落凤坡这个小水沟呢?   

其实我们应该从庞统的个性着手分析。记得庞统到刘备处求职,他没有拿出身上的鲁肃以及诸葛亮的推荐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这个人极为自负,心高气傲!对自己的才华信心爆棚!然而他第一次求职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只是得到了一个地方官的官职,他为了吸引刘备的注意采用一种更为奇葩,甚至于极端的方式,怠政!

他的玩忽职守被人告发了,刘备派人去调查,庞统这才显示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小小秀了一把自己处理政务的才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堆积如山的公文处理完毕,这件事情让庞统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从此他进入了刘备视野,但也仅仅是进入视野而已,离重用还很远。

刘备直到诸葛亮来到,经他推荐这才封庞统为副军师!


然而坏就坏在这个副字上!

当时庞统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是诸葛亮,这是一个再坏不过的人事安排。在当时有一句歌谣:“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是齐名的,其实这种齐名人物的关系很难处理,他们之间往往存在一种明里暗里的竞争,都想把对方压过一头。

以庞统这样的自负,以他这么爱出风头的个性,他怎么能够忍受自己在职务上要接受诸葛亮的领导?

这不是在向全世界宣布凤雏不如卧龙,这是在狠狠的打庞统的脸啊!所以庞统一直以孔明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在找机会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强。这就使得庞统在处理事务时显得比较激进。


  

我们再来看看落凤坡至战前发生了什么?

孔明修书一封明确指出了此战的风险,孔明不愧是孔明。对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可是坏就坏在了这封信上。没有写封信。以庞统的智慧,肯定能够分析出此番作战的凶险,毕竟连常败将军刘备对比都有所察觉!

可是有了这封信则不同,前面已经分析了庞统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再加上他和诸葛亮处于同业竞争的状态,庞统会对诸葛亮的建议产生逆反心理。这会影响他对事务的判断,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势。

更何况,只要打赢这一仗,他就能拿孔明写封信来说事,连孔明都没有把握做的事情,我做到了!这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庞统才是才智无双的当代第一人!


再加之一连几个胜仗下来,庞统颇有几分看轻蜀中豪杰之意,所以在几番权衡利弊,他选择了最激进的方案。这最终决定了他折翅落凤坡的命运。   

可以说庞统死在了自己的私心上,如果他能够和诸葛亮一样,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肯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的成就,可惜历史不容许假设。      


策神历史


关于庞统之死,有多种说法。其中凡是“命丧落凤坡”的说法皆是演义杜撰,并非事实。


《三国演义》版庞统之死: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苦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这个版本的庞统因贪功而冒进,加之在行军之前与刘备换了马。后来部队行至落凤坡时,庞统感觉此地寓意不好,可能是不祥之兆。结果果然中伏,张任布置的伏兵本想射杀刘备,奈何分不清谁是谁,只好认马(刘备的白马好认)最后伏兵齐射,将骑白马的庞统射杀。

《三国演义》小说与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出入不大。


电视剧《新三国》版庞统之死:

庞统与诸葛亮被世人并称为凤雏、卧龙。据说得一而安天下,但是呢!庞统死得早且死得冤。这样一来,凤雏卧龙就给人一种南慕容北乔峰的感觉(乔峰威震天下,而慕容却是见面不如闻名)。

于是乎,高导在拍摄《新三国》的时候就对庞统之死做了些许改变。

庞统在明知道有伏兵的情况下坚持与刘备换马,并坚持走有伏兵的道路,还特意加快速度把魏延甩在后面。后来到达落凤坡时,庞统大笑,坐等伏兵放箭把自己杀死。庞统临死之前还拿出一封信给刘备。

原来,剧情的设计是庞统故意慷慨赴死,其目的就是为刘备进攻益州而寻找的一个借口。庞统用自己的生命来让刘备出师有名、名正言顺。

题主应该就是根据这个版本来进行的提问,因为只有这个版本的庞统之死才是明知有伏兵而故意送死。


《三国志》版庞统之死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失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益州之战时,刘备军于雒城久攻不下。后来庞统亲自率军攻城,中箭而亡。

落凤坡位于现在的四川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

雒城位于现在川西平原广汉,在落凤坡和成都之间。

庞统战死后,刘备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埋葬庞统,并在距离墓地两公里处为庞统修建了祠墓。由于庞统道号凤雏,后人便把庞统埋葬地命名为落凤坡。

所以应该说庞统死于雒城,葬于落凤坡。


左将军


庞统当时为刘备取西川谋划的是上中下三策,但他认为上策太急有些险、下策又太缓,之后采取了不急不慢的中策!如采取庞统之上策直取成都,因当时刘备与刘彰反脸开战之后成都空虚,兵家讲究出奇制胜避实而击虚胜算是很大的,若用此策也须就没有了以后诸多麻烦,诸葛也不用带兵入川荆州可能也不会丢掉,庞统也不至于因急于进兵被乱箭穿身、从而命丧落凤坡!他之所以冒险进兵想尽快拿下西川,一个有于诸葛亮争功之嫌,因诸葛已帮刘备夺取荆州立下大功,而庞统出道稍晚些,刚加入刘备阵营有些立功心切,再就是西川对于荆州太重要了,这在之前别驾张松回返西川之时,路过荆州向刘备献图时曾说,荆州虽为战略要地但同时也是险地,孙权时思侵夺曹操也没忘报赤壁兵败之仇,其意就是没有一个后方稳固的根据地,荆州很难守住,而西川民殷国富易守而难攻,正是理想此地!张松都能看出来其中之险,而卧龙与凤雏当时都在场,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庞统与诸葛亮更是了解其中险情!没有后方的西川之地,荆州就像是无根之树,那是很难稳固的,刘备集团就无法与东吴曹魏相抗衡,这样就形不成三足鼎立之势,也须正是出于这些考虑,庞统明知可能有风险甚至丧命,也要尽快拿下西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