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麦宁愿种迟也不能种早,哪怕种稀疏也不能稠密?

奔跑的小辉哥


近些年来天气变暖,小麦比20年前须推迟一个节气播种。自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农民己认识到肥料的重要性,除秸秆还田、复合肥外,现在又施撒了鸡粪,麦种过多易麦苗群体过大,造成后期倒伏……


颇得财富茨基


适当的晚播小麦确实能高产。晚播小麦也有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晚播小麦冬季积温低,茎叶少,分蘖少。因此,冬季营养素的消耗较少。春天气温升高时,分蘖会快得多。因此,适当的小麦晚播不仅可以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减轻小麦的冻害,更有利于春季的返青和分蘖。

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9月和10月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但不同小麦产区的具体播种时间不同。

农民最适宜在10月初至霜冻期,即10月1日至10月23日播种秋小麦。做好播种质量。目前,小麦一般由播种机播种。机背挺直均匀,播种均匀,播种深度一致,有利于麦苗均匀、完整、结实。最好的办法是推广15-16cm等间距种植,这样可以增加地面覆盖率,减少地面蒸发,具有节水增产的效果。

为便于麦田管理,宜在每种播种宽度与3-4厘米深之间留20厘米宽的行,使小麦安全越冬,实行“保土”,不需播种时镇压。播种1-2天后,有0.5-1kg的干土层再次压制,有利于保墒。同时,最好每亩种植5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亩播种量10-15公斤。早播容易减少。晚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每延迟一天,增加0.5斤播种量,保证整株苗连续成垄。

小麦最佳播种期为早播,冬前易造成冻害,不利于优质高产;晚播不利于增产。冬小麦适时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定生长和安全越冬。俗话说:“麦无两旺”,“麦怕‘大耳朵’”。这就是原因。近年来,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晚播也会延缓蜘蛛、蚜虫和杂草的发生。小麦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的发生有直接影响,晚播麦田的发病率远低于早播麦田。

村里种小麦一般都种的很稠,最好是能见一见苗儿。种小麦上的底肥又非常多,尤其是氮肥。这个我们就要费点儿劲了,就要锄地了,并且要锄的深一些,最好能把小麦苗的根锄断一些,让小麦苗不能好好生长,让它长得慢一些,但是也有很大的害处。因为锄断的根就会伤口,很多的细菌会感染这些伤口,让小麦感染疾病,无形中增加了小麦感染病虫害的机会。

还可以尽快的喷施控旺药来控制冬小麦的生长。但是这些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们还是要按照正常的时间来种冬小麦,不要种早了。真的种早了,补救措施费时费力,效果却不理想。











农村巧姐


过去老人常说,种小麦不能太稠,也不要太稀,稀能发苗,稠能垫根,这句话就是麦子分孽的能力很强,如果种的种子多了,又浪费种子,还不会高产,因为太稠了麦子容易不透风,太阳晒不到根部,麦杆就会发霉发病所以不能太稠了。小种小麦都是要掌握好节气的,节气到了气温就没那么高了,如果提前种上,气温很高,小麦会生长的很快,有的在打春前就开始拔结,到春节前后气温一下降反而会把麦子冻坏的,所以不让种太早了,迟种几天麦子长出来的叶子不太高,所以不怕冻,而且还能高产!所以说小麦宁愿种迟不种早,宁愿种稀不种稠!



农村老崔


您好,我是青枫亭记,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一、先回答为什么小麦宁愿种迟也不能种早:

1.这种小麦是冬小麦,需要了解冬小麦的生长特点,如果种的太早,小麦前期长势会过旺,会影响小麦的越冬期,严重小麦会在越冬期死亡。

2.如果您在种植冬小麦时,底肥充足的话,在越冬前,只需浇压冻水就行,种晚的麦苗也没有关系。

3.冬小麦的生长期,主要是年后,返青期、拔节期是关键。所以说,年后再追肥,年的弱苗的营养也能跟上,不用担心种的晚。


4.年后春天,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袭,出现倒春寒的迹象,长势太旺也会被冻死。

二、种稀疏比种稠密好?

1.种的稠密影响苗木扎根,影响群体结构。

2.群体结构过密,小麦秸秆软,影响分蘖。

3.后期影响麦穗的长势,粒小,不饱满。

4.不抗倒伏。

具体小麦情况,得因地制宜,一地一情况,根据您自己家的地情况来进行管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今年有个好收成。


青枫亭记


你好。

播种时间、播种量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围绕小麦产量来说的。那么小麦的产量跟什么有关系呢?小麦的经济产量主要决定于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方面。结合今年的情况说一下。

我是鲁西北这边的。今年小麦表墒比较好,又是暖冬,导致播种比较早的小麦和播种量比较大的田块儿普遍存在旺长的现象。小麦旺长显然是不好的,预防倒春寒的压力比较大。同时小麦旺长田间环境比较郁闭,不透风透气,纹枯病的发生会加重,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死苗、白穗,最后减产。同时如果旺长情况太严重,有效穗数难以保证。

正常来说一亩地的用种量在15-20公斤左右,根据实际的田间情况合理播种。播种时间我们这边一般会在10月1日到15。播种量越大,播种时间尽量往后移。

同时田间出现旺长的现象的话可以在返青期对小麦进行镇压。保墒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优化小麦根系的生长环境,为最后的小麦高产奠定基础。


平凡的白鹿世界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但是能把小麦种好的人不多,原因在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小麦的品种不同,种好小麦,具体的种植经验具体的种植经验是种好小麦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农技人员种植小麦的产量,没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小麦产量高的原因。

这些具体经验包括,种植小麦的时候,宁愿种迟,也不能种早,宁愿让麦苗稀疏,也不让麦苗稠密;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有什么道理?

小麦适宜的播种温度在16摄氏度,这时候播种小麦出苗率高,并且生长快速;但是,这个温度下种植的小麦,在具体生产中常会出现麦苗旺长,疯长的问题,看起来麦田里绿油油一片,煞是喜人,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这样的麦苗常会被冻伤,甚至会被冻死,对小麦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在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甚至8.9摄氏度时播种小麦,小麦虽然出苗很慢,但是麦苗很壮,并且分蘖数量多,抗寒能力很强,在冬季,即便出现低温气候,也不容易造成冻害;这样的麦苗,年前看起来很小,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的时候,就会快速生长。

所以,有经验的农民种植小麦,情愿推迟播种,也不会在气温高的时候下种。

在小麦播种的时候,有些农民的播种量是惊人的,每亩地会播种70斤左右,这样的播种量长出的小麦麦苗密度很大,在生产中会发现,这样的麦苗几乎不分孽,并且成穗以后,麦穗很小,产量并不高,如果气候恶劣,这样的小麦由于秸秆纤细,容易倒伏,给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的人把播种量控制在25斤左右,出苗以后,麦苗显得稀稀拉拉,但过了一段时间,麦田里的基本苗就能达到要求,原因是麦苗之间有适度的空隙,能够满足分蘖的要求,每株麦苗会分蘖出3-5幼苗;这样的麦苗不但能达到丰产的要求,并且秸秆粗壮,康道富能力很强,不至于因为出现恶劣气候而倒伏。

所以,那些经验丰富的农民,在播种小麦的时候,宁愿减少播种量,让麦苗稀疏,也不会加大播种量,让麦苗稠密。

种植小麦,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要重视经验;经过不断实践,掌握了实际经验,才能把小麦种好。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大家好,这里是地锅的味道,对于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是再先谈谈以前是怎样种小麦的。前些年种小麦由于机械化程度低,种麦需要的时间长,种着种着就到节气啦,那时小麦没有种早的。种的晚点,这样小麦年前不会旺长,不仅能安全越冬还能保存自身的能量。等来年有个好长势。

二是以前麦子的品种和现在不一样,以前麦种的分叉很强,一亩地七、八斤就可以。稀种有利麦子的分叉和抗倒伏能力,俗话说稀麦稠豆,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种麦子就因情况而定啦,近几年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和麦种的改良。麦子的种植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只要有机械现在种麦的时间没有以前要求的那样啦,早点凑有车都种上啦。还有现在的麦种都进行了改良,一亩地得二、三十斤麦种。

这是我们这面的情况,你们那边怎么样


地锅的味道


为什么小麦宁愿种迟,也不能种早,那怕种稀蔬也不能种稠?

答:因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近几年来,全球气温总体变高,这是客观原团。就拿我们陕西关中来说,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里每年种麦跟秋分种,人常祝:秋分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那就是说秋分种麦最合适。而现在呢,关中地区跟寒露节气种麦,节气向后推迟一个节气。而南方小麦产区也一样向后推迟一个节气,通过这事实说明气温比以前确实高了,所以现在农民总结出麦要种迟,不能种早。

第二:人常说:麦不二旺。意思说从种到麦拨节不能有二次旺长。冬前不能旺,如果冬前麦旺,来年春季小麦反青发旺就没有气力了,团为之前发旺消毫大量营养,来年无力生长,小麦不能按时反青,拨节等,产量自然下降,不能增产。

第三:如果冬前小麦种稠,遇到高温以后,肯定发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小麦播种量不能稠。如果下籽量合适,哪麦根本不会发旺,但前提条件要种迟,不能过早。


三秦老赵


我就是农民今年种植了小麦,我来回答问题吧。

1. 播种期为早播,冬前易造成冻害,不利于优质高产;晚播不利于增产。冬小麦适时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定生长和安全越冬。

2. 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晚播也会延缓蜘蛛、蚜虫和杂草的发生。小麦播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的发生有直接影响,晚播麦田的发病率远低于早播麦田。

3. 晚播小麦也有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晚播小麦冬季积温低,茎叶少,分蘖少。因此,冬季营养素的消耗较少。春天气温升高时,分蘖会快得多。因此,适当的小麦晚播不仅可以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减轻小麦的冻害,更有利于春季的返青和分蘖。

4.麦苗稠密是由麦苗生长过旺、分蘖发生量过多引起的,到夏季抽穗时候,小麦头沉,一刮风会发生严重倒伏,小麦减产严重。

希望我的回答帮到你。


家乡农村


种植小麦一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确定当地适宜的种植时间。

1、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指的是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冬小麦一般是在秋分时间种植,但随着气候变暖,现在种植时间一般都有所推迟,一般在秋分至寒露这一段时间种植,也就是10月下旬(9月22日或23日秋分后后)至10月上旬(10月8日或9日寒露前后)这段时间里。

2、春小麦一般在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由于小麦需要经过春化阶段才能结实,播种过晚,气温较高,不能完成春化,小麦不能结实,所以一般要结合当地气候和当年度气温情况确定种植时间。一般都已地表化冻6厘米深左右时,即可抓住时机播种春小麦。

小麦种稠了,意思是小麦种植过密,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小麦每亩播种量大概在25-30斤左右(据有些朋友反应,他们当地能播种40-50斤),在播种过程中,如果出现播种量多大,对于小麦的整个生育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