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濟”帶動了哪些消費?

老秘寫作


小區生鮮電商,短途配送到家的菜肉等生鮮電商,網絡遊戲,網課等等互聯網生意,居家運動設備。從以前需要外出,到轉化為居家方便的消費等等生意。


螞蟻聊保險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絕大部分人群都宅在家裡,對旅遊,餐飲,線下實體企業都造成了極大衝擊,但宅經濟確走出昇天,比如生鮮配送、在線教育、在線遊戲、在線辦公網紅直播如火如荼。疫情期間我樓下天貓超市小兩口從早到晚送貨,腳都腫了,當然荷包炒票也鼓起來了。


牛頭佈道


“宅經濟”依託互聯網推動生活場景往線上轉移:

帶動的行業包括但不限於:

一、線上教育

二、線上辦公

三、電子娛樂

四、生鮮物流

五、線上醫療

5G技術推動未來“宅經濟”爆發:

不止是購物、信息諮詢,5G技術讓運程操作成為可能,比如19年8月國內就實現了首次遠程手術。未來線上辦公將不止是開開視頻會議這麼簡單,結合智能化設備,人們不用到達實地,就可以生存商品、設計建造工程。

運用好技術,每個行業都有風口:

比如農業,過去的農場主需要通過經銷商集採的形式銷售,現在很多都運用自媒體,每天二十四小時向消費者直播農場情況,從種植到果子成熟、中途用了什麼化學用品,消費者都可以看到,打消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擔心,又減少了中間商,消費者自然願意買單。

所以我們不用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去追逐所謂的熱門行業,只要依託技術,每個行業都有風口。


吃不完的菜


第一:互聯網新零售,以前互聯網零售限於非生鮮類商品,生鮮類商品主要還是在線下進行,由於此次新冠肺炎的影響,生鮮類商品線上銷售,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

第二:在線辦公及教育,這個行業在這段時間裡高速發展,並且帶動了很多其他商品的消費,比如:打印機,網絡教育,教育直播等附屬產品。

第三:在線遊戲及雲遊戲,這個很好理解,宅在家最容易的娛樂方式就是線上遊戲。


心有燦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原本的生活消費習慣被打亂,宅在家裡成為近一段時間人們的新生活狀態。在此背景下,“宅經濟”迅速走紅。人們選擇減少外出,將生活、消費的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生鮮外賣平臺、在線醫療、在線遊戲、在線視頻、在線教育、在線辦公成了部分宅家一族的日常生活組成。一些新業態快速“補位”,多個行業迎來發展風口。那麼,哪些行業會受到“宅經濟”的刺激?這是否會帶來新一輪投資機遇?

從客觀上講,疫情短期內大幅提升了“宅經濟”的熱度。人們的戶外活動被取消,線上消費大幅增長,生鮮配送、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需求大幅增加。“宅經濟”,顧名思義,是人們通過上網設備、通信網絡和物流配送來實現非現場的線上購買、娛樂、學習和辦公。而“宅經濟”實現的前提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

民以食為天,宅在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溫飽問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減少外出,但在飲食這一剛性需求下,消費者選擇生鮮電商、綜合型電商等平臺的概率加大。數據表明,春節假期期間,全國多個地區線上消費激增,尤其是生鮮類訂單量增長迅速。

短期來看,疫情對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遊戲等行業形成實質利好,但長期來看,還是需要關注這些行業新客戶快速增長後的留存情況以及後續能否形成比較穩定的盈利模式。

在飲食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宅在家裡還需要社交休閒。近期,疫情影響疊加春節因素,人們線上娛樂時長增加,在線K歌、遊戲、視頻等在線娛樂出現大幅增長。以手機遊戲為例,根據大數據服務平臺極光公司的統計,2019年和2020年春節期間,手機遊戲行業的滲透率均呈現增長態勢,而2020年春節受疫情影響,用戶在總使用時長方面比2019年增長更為顯著。

那麼,視頻網站、遊戲等行業是否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分析人士認為,視頻網站、直播、遊戲等行業發展相對成熟,“宅經濟”帶來的也僅僅是短期利好。

以遊戲為例,本來春節期間就是遊戲產業獲客黃金時期,而今年春節比起往年更為特殊,隨著後續迴歸常態,人們開始正常上班和生活以後,遊戲熱度也會逐漸回到平穩狀態。因此,那些屬於新興業態且能在中長期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領域將更受資本關注。

宅在家裡,除了社交娛樂外,也有人選擇在線教育、遠程辦公,而這些也是人們滿足自我需求的體現。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1月27日發佈了《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學延期開學並提倡“停課不停學”,而各省市也普遍延長假期並禁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停課不停學”使在線教育獲流量紅利。

同樣“意外”獲客的還有遠程辦公。在國內市場上,遠程辦公產品的歷史不算短,卻是第一次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疫情催生了在家遠程辦公的應急需求,眾多企業適時提供了免費雲辦公產品,加速了行業擴容以及滲透率提升。以近期眾所周知的釘釘辦軟件為例,它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個工作學習溝通交流的平臺,帶來了便捷的體驗的同時,也引發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吐槽,紛紛在釘釘APP下載評論一星,令人啼笑皆非。分析人士認為,遠程辦公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儘管很多企業開始認識到遠程辦公或線上辦公體系的重要性,但思維模式的改變還需較長時間,未來行業還需要技術穩定性、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進。


Jason6259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雖然旅遊、餐飲、線下娛樂等行業受到了一定衝擊,但網絡購物、餐飲外賣、網絡遊戲等“宅經濟”卻逆勢大漲,生鮮配送、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在線醫療等新型“宅經濟”也是一派火熱、發展迅猛,成為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抹亮色。

“宅”在家裡也能為國家作貢獻!——這個春天,無數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宅”在家裡的人們推動了不少行業逆勢上漲。百度數據顯示,自1月18日以來,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娛樂與生鮮電商四大行業整體熱度環比增長超100%,近30天遠程辦公需求環比上漲663%。

疫情之下,人們“宅”出了新業態。

在家也能上班掙錢

近期,全國各地都開始復工,其中雲復工成為新選擇。企業微信、釘釘、金山wps等在線辦公軟件下載量、使用量暴增。2月5日,阿里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同時企業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

廈門航空是抗擊疫情的航空先鋒,護送醫療隊馳援武漢、執行特殊航班赴海外接回同胞。為了保障生產和防控疫情兩不誤,廈航目前已有近20000名員工接入使用企業微信,遠程辦公開會。

“從2月3日開始,我們一週累計開了1000多場會,僅3日開工當天,我們就發起了273次會議,會議時長高達2600多分鐘。”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會議,廈航還在企業微信上掛接了自主研發的健康申報應用,接入當天就覆蓋了大部分員工,大大提升了信息填報和收集效率。

有人在線辦公,不耽誤上班掙錢。還有人選擇了在家開店,遠程掙錢。

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到淘寶開新店,還有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淘寶“老店”重新開了起來。

近半個月,淘寶直播上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番,開播場次也比去年多了110%。同時,淘寶還鼓勵線下商家把自己的店員也免費註冊成為淘寶主播,讓每一個人都能線上雲復工。

遍佈全國的個體小商戶也在電商平臺上看到了新的希望。由於員工無法回來上班,在深圳經營著兩家電腦配件店的鄒志堅選擇轉到網上,開起了淘寶店“漢志科技”,用年前的庫存發貨。

“這家新開的淘寶店支撐了我每個月還房貸、車貸,交租金、發工資的開支。”鄒志堅說,“現在這批庫存還能支撐到月底,到了下旬更多供應商復工,就能接更多訂單,我的店就能撐過去了。”

線上商品銷量大漲

受疫情影響,全國消費者幾乎同時開啟了“宅”模式。受此影響,電商成為主要消費渠道,見證了“宅經濟”快速崛起。

據拼多多平臺統計,疫情期間,除了醫療、消毒用品需求大幅上升外,水果生鮮、方便速食、休閒零食、數碼產品、兒童玩具、棋牌娛樂、健身器材等類目的商品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從數據來看,一二線城市居民更“宅”,下單的主要是遊戲機和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三四線城市居民則更願意在特殊時期鍛鍊身體,平臺的健身器材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速顯著高於一二線城市。

拼多多還發現,特殊時期“睡衣”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睡衣類商品訂單同比上漲175%,其中六成來自中西部、南方地區。

除此之外,在“宅”家防控疫情的日子裡,年輕人開始修煉廚藝了。

據天貓國際數據,春節假期至今,進口廚房電器、食品原料等產品消費需求明顯增長。其中,英國摩飛多功能鍋、日本三明治機備受年輕人青睞,和麵機銷售同比增長400%,麵條機同比增長280%。

營養便捷的方便速食也成為新選擇。在天貓國際上,韓國速食米飯、越南鹹蛋黃泡麵、澳大利亞全麥即食麥片等都成為宅家熱門美食。

求學就醫“一網打盡”

隨著疫情持續,全國多地大中小學陸續宣佈延遲春季開學。與此同時,教育部也號召各地中小學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在線教育隨之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爆發期,幾乎所有在線教育企業都加大了推廣力度,通過免費贈課方式拉新。據阿里釘釘介紹,截至2月10日,廣東、江蘇、河南等30多個省份、300多個城市的學校加入阿里釘釘“在家上課”計劃,預計覆蓋全國5000萬學生。

同樣迎來需求大漲的還有“在線醫療”。在戰“疫”過程中,國家號召大家儘量在家隔離,避免外出,在線諮詢平臺可以讓患者在家享受到專業醫生的幫助,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在線醫療關注度顯著上升。

在百度APP的“問醫生”免費服務通道,平臺上所有涉及肺炎類的諮詢全部免費,僅與呼吸、急診科相關的就有超10萬公立醫院醫生為全國百姓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山東某三甲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宗醫生從醫已經15年,很早就通過同事介紹加入了百度問醫生。作為普外科醫生,他以前回答的問題與疫情沒有太多關聯,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患者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疾病與新冠肺炎聯繫起來。

宗醫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60歲老年女性患者。她自訴有咳嗽的情況,特別緊張,懷疑得了新冠肺炎。“通過詢問病史,我發現患者既往有過敏性哮喘病史,本次咳嗽主要是在晚上,且患者體溫正常,沒有疫源地旅行史,也很少出門,所在地區並沒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一步追問病史,得知患者最近在家每晚都用84消毒液擦洗地板。”宗醫生結合以上情況,考慮患者是由於84消毒液刺激引起的咳嗽,“我建議患者白天使用消毒液,之後開窗通風,並向患者詳細解釋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第3天后患者複診說咳嗽症狀消失,心情也放鬆了。”

數據顯示,百度“問醫生”自1月27日免費服務通道上線以來,累計諮詢量已超過500萬次


寰宇經濟


疫情期間出行不便,倒逼線上消費上升,快遞是疫情期間保民生的重要環節,但疫情期間快遞企業復工、攬派件時效受影響,考驗快遞企業組織生產能力。疫情的快速蔓延,各地紛紛採取限制出行聚會、交通管制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線下消費,倒逼消費者線上採購生活所需物品,短期造成線上消費量上升,快遞是疫情期間保民生的重要環節。但受疫情影響,各地紛紛發佈延遲復工、交通管制等政策,對務工人員返工產生一定的影響,快遞企業短期內難以100%復產;此外,交通管制等疫情防控措施對快遞企業攬派件也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快遞企業無法進行及時地攬派件。在此背景下,快遞企業的生產組織能力面臨考驗,我們認為直營模式相對加盟模式更有利於快遞企業組織生產。 ?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佔絕對優勢,中西部地區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客觀上疫情的蔓延有利於線上消費習慣進一步形成,預計對中西地區快遞業務量邊際貢獻較大。2019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25.3%,其中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佔比79.7%,中西部地區快遞佔比20.3%,區域差異較大。從各省2018年人均快遞量看,東部地區人均快遞量高於中西部地區。浙江、上海、廣東的人均快遞量分別為176.2件/件、143.8件/年、114件/年,遠高於中西省市的人均快遞量,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疫情客觀上有利於線上消費習慣的進一步形成,預計對中西部地區的快遞業務量有較大的邊際貢獻。


股海一片小舟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宅經濟,其實我們在疫情之前啊,其實就已經出現了宅男宅女,尤其是在大城市裡面宅男宅女的這個數量啊,非常之多,所以導致現在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啊,這個單身男女的這個數量啊也是非常之多。這場疫情過後,宅男宅女的數量只多不會少的,也就是說宅經濟未來啊,肯定是不斷的向好的。宅經濟究竟帶動了哪些行業?我們就要深入考察一下宅的人,好比說宅男宅女他們究竟宅在家是在幹什麼?外呼如下幾種嘛,一個就是打遊戲,看書,看電視,看電影,看電視劇,看視頻,所以說在這個幾方面進行著力,肯定是有不錯的效果,在這個幾方面進行發力肯定是有不錯的效果的。


穩健獲利


宅無非就是呆在家裡,我們就分析一下在家能幹什麼呢?

無非就是吃飯,睡覺,做一些適量的運動跟各種娛樂活動(網絡遊戲,網上棋牌,電子圖書),小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線上教育),大人做一些單位要求的工作(網絡辦公),也有趁這段時間在家研究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的(金融投資),即使有的地方每個固定時間可以出門,也是口罩,手套什麼的把自己保護的很好(醫療)。

因為出不了門,上不了班,有積蓄有穩定工作的人,受到影響不大,反之有的人肯定在家待不住了,畢竟房貸,車貸,家裡開銷都需要錢,而且這部分人肯定要佔很大一部分,所以“宅經濟”有短期帶動也有長期帶動,我認為短期帶動只是一時的,長期才是主要的。


航海小家


水果,蔬菜還有肉製品及蛋類豆腐製品;

外賣,線上生鮮以及配送,物流配送,社區團購;

母嬰用品,感冒藥,口罩,消毒水;

遊戲裝備,網費,水電煤,手機費;

油鹽醬醋茶,酵母和麵粉;

煙花,酒,衛生紙以及其他臨時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