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白平衡?

敖嘉年


如何设置白平衡?

我是蚁泰影视,我说说我的看法:

色温与白平衡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白平衡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白平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通俗易懂的理解白平衡这个概念,就要知道色温这个词,什么是色温呢?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环境里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偏差,比如在黄色的光线环境里会偏黄,在蓝色的光线环境里偏蓝,我们定义它为色温,它的单位用k来表示。我们的人眼在这个环境里观察这个物体的时候,过不了多久,就会还原它的真实颜色,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着神奇的纠正色差的能力,而数码相机没有,要解决这个问题,就给数码相机加装了一个纠正色差的模块,我们叫他白平衡。

有了色温这个概念以后,我们的前辈总结出了不同环境下色温的系数,比如钨丝灯3000k,荧光灯4000k,日光5000k,阴天7000k,等等,下面给出一张色温系数表,大家仔细看: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发出的光源越趋于冷色,色温越低,越趋于暖色。

白平衡调节

这些不同的环境里大概的色温值,大家一定要记住,即使记不住,也要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白平衡调节,就是把数码相机里的色温值和你眼睛看到的判断出来环境里的色温值,调到一个大致相当的过程,你就会得到色彩真实的照片。

现在的数码相机对白平衡有了很多预设,比如碘钨灯,荧光灯,日光,阴天、阴影,手动,自动等等。一般情况下,在摄影初期,你可以对号入座,什么样的环境就选什么样的白平衡预设,就会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效果。

要精细调节,就要选择手动了。

在你所处的环境里,用相机对准一张白纸,或者用黑白灰卡也可以,进入白平衡菜单,选择k档,边调边观察,至白纸呈现自然的的白色,这个值就是这个环境里的色温值,用它作为白平衡参数就行了。

怎样做到万无一失?

用raw格式拍摄,在白平衡要求十分精准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在相机上设定用raw照片格式拍摄,Raw格式的好处就是后期可以进行任意的、自由的白平衡调节。

结语:

白平衡虽然抽象,我们要用通俗的话描述专业的事,就是把相机的感知色温调节到和环境的色温一样或者大致接近,就是白平衡调节,步骤:先用相机预设匹配适宜的环境,灯光对灯光、阴天对阴天、晴天对青天……不行的话再手动调节,用白纸做参照,要保险选择raw格式拍摄,后期再调节。

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福利:

我整理了405GB的摄影教程从基础到精通,包括单反,用光,构图,人像精修,淘宝产品精修视频,各种VIP课程。现在免费送给大家,领取方法:在下面评论+点赞后,私信回复:摄影教程1,即可得到。


蚁泰影视


如何设置白平衡?

白平衡的概念确实有点抽象,但对于我们一般拍摄者来说,大致知道它的意思和主要调整方法就足够了。


简单地说,白平衡的设置,就是通过我们的设置,让相机拍摄成的画面准确地表现客观世界的“白”;与白相类似的,就是准确地表现出客观世界的“黑”和“灰”,有了白、黑、灰的准确表现,也就能准确表达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各种颜色;一句话表达,就是准确表达我们所看到的各种颜色。

虽然相机的技术足够精细,但是,遇上各种各样的情况后,相机的判断也会失误,不能精确地识别白、黑、灰,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偏色”,我们的白平衡设置,就是尽量使得偏色发生得少一些、轻一些。


造成白平衡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光线和环境对色彩的影响,当然,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人为设置得不科学和相机的对光线的误读和误判,相机的误读和误判是在所难免的,就是连我们人眼看世界,有时候也会出现对颜色的误读和误判。

第一、一般情况下使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打开白平衡设置(WB),找到“自动白平衡”,点击确认即可。所谓自动白平衡,就是设别白黑灰的任务全部就交给相机去完成,这种方法十分普遍也十分有效,可以说在90%以上的拍摄环境都能成功,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相机,提高执行效率,实际拍摄时,我们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要求较高时,可以通过自定义白平衡来精确设置。方法就是在拍摄初期,在你将要拍摄的环境中,让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卡纸,将白平衡设置调到自定义模式,先估摸着用不同的色温数据试拍几张,然后找到你认为最为准确的那一张,读出色温的数据,就以这一色温数据为准定义“白”,这样定义下的拍摄,白平衡就是基本符合要求的。类似的做法也可以用灰色卡纸或黑色卡纸,意思完全一样。记住:换了场景和条件,刚才的做法是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是一般的方法,如果遇上舞台光线拍摄,那可是变化多端,你还不如就来一个老老实实的做法,使用相机自动白平衡。


第三、特殊情况下,可以人为设置你需要的白平衡。按照你的创意设计,你想让画面来得清冷一些或是人为温暖一些,那你就用自定义白平衡的办法,选择你认为合适的色温数据拍摄,不过这种做法需要经过多次的试拍才能确定,过程比较繁琐。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白平衡偏移”,在和白平衡设置相邻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白平衡偏移”的项目设置,上面标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趋向,通过光标位置的移动,很明显、很直观地能看到,光标向不同方向移动时,将要发生“偏色”的效果,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试拍几张。慎重提醒:试拍之后,一定要将光标复原至正常位置,不然的话,今后的拍摄,都会发生刚才的偏色!

第四、采用RAW格式存储图片,留给后期调整、校对白平衡。这种存储数据的方式后期调整白平衡的空间较大,但不是绝对准确,因为所谓后期调整,其实都是人为主观认定的。

第五、后期适当修正白平衡。这个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包括运用色阶工具重新定义“白”和灰以及黑,但是这些办法不能过,过了就会出现非常怪异的画面效果。

第六、当我们对画面的色彩不满意时,有可能是曝光不当引起的。比如我们拍摄大片的白雪、大片的黑色元素时,也会出现“白”不是白、“黑”不是黑的结果,往往是白的发灰、黑的死白,根本原因是曝光不对,我们不能统统归罪于白平衡出了问题,本质上是白的曝光不足、黑的曝光过头引起的,应该实时地采取“白加黑减”的曝光补偿手段去解决。

小结一下以上的分析,好多说法、做法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上很难把控。建议3点:

1、尽量使用自动白平衡。

2、除非是人为把控度极高、可以反复操作的拍摄场景可以自定义白平衡,一般不要去化简为繁(说法不同,意思与上面的1相近)。

3、善于分清是白平衡出了问题还是曝光不对出了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拍客张光林


设置白平衡有多种方法。

1、自定义白平衡。追求精准白平衡,那就把相机调到自定义白平衡,每换一个光线环境,就用相机拍摄一张这个光线环境下纯白的照片,例如携带一张白纸拍摄,或者拍摄白墙,让相机依照这个白色标注确定比较准确的白平衡色温值。

2、手动调整k值。较高阶的相机带有手动调整色温值的功能,如果需要得到特定的画面色温风格,可以手动调整值设定。相机内k值高画面偏蓝,k值底画面偏黄,根据创作需求可自行确定色温偏色,有时候为了氛围感并不一定是追求真实色彩的还原,就可以用这种手动方法。但在设置后记得转换场景后要重新设置。

3、自动白平衡和预设白平衡。相机在拍摄环境光线并不复杂的情况下,通常自动白平衡是比较准确的,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自动,但在光线比较乱,光的色温比较复杂的场景自动就不灵了。如果不追求非常精准的白平衡,大致符合就可以的话,也可以使用相机预设的阴天、白炽灯、闪光灯等白平衡。

4、不设置白平衡。当使用相机raw格式记录时,不用考虑白平衡的事,因为设置了也只是在预览时起作用,照片raw底片导入电脑后不会对你之前相机上的设定起作用。raw是原始信息的记录格式,宽容度很大,需要在后期软件中设定白平衡即可。

具体设置白平衡方法,以佳能为例,高阶一些的单反在肩屏旁就有独立的白平衡调整快捷键,可以进行快捷设置,选择白平衡模式。
低阶


一些的需要通过机背快捷菜单按键Q进入快捷菜单,找到摆平衡进行设置。


卷太郎摄影坊


咱们简单的说一下,用大白话可能大家更好理解,你拍摄的时候,相机不知道你拍摄时候的场景光线如何,所以你就要告诉相机这个拍摄场景的光线如何!怎么告诉呢!这里就要用到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咱们用相机拍摄一张在这个光线下得一张白颜色的照片,可以对着白色的墙白色的衣服都勉强可以!当然最好是用灰卡,也可以用白卡!具体为什么用灰卡,大家可以百度,这样就告诉了相机在这个光线下,你刚拍摄的照片是白色的,这样相机就会自动调整颜色!从而达到在复杂的光线下所拍摄物体或人物的准确颜色!咱们就说一下入门级别的单反如何调整!高级全画幅的就不说了,能用的上这类相机的都是资深玩家,都明白!佳能进入菜单,选择自定义白平衡,把相机对准白色的墙或灰卡,把自动对焦改为手动不然一部分相机会因为对不准焦距而摁不下快门!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再自定义白平衡里面选择刚拍摄的这张照片就可以了!尼康进入菜单选择自定义白平衡,然后拍摄一张灰卡照片,拍摄完毕后,相机就自动设置完成!如果场景光线变化,就再重新设定!如果拍摄不太严格就直接可以用自动白平衡,省事!


只若初见780917


所谓白平衡是指使用数码相机时,因为色温的影响导致白色不能准确反映。相机(或后期)通过软件对色彩进行调整,使得白色区域能够正常呈现白色,这一调整色彩的过程称为调整白平衡。简单说,就是将不同拍摄环境下不同的色温对白色的影响进行还原,使得图片白色区域真正呈现为白色。现在以佳能5D4为例简单说明调整白平衡的几种方式。

1、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有氛围优先和白色优先两种选择。氛围优先是在拍摄钨丝灯场景时增加暖色强度,多用在室内拍摄;白色优先是减少暖色强度,多用在室外拍摄。

2、日光。一般白天室外环境下拍摄设置,常设此模式居多。

3、阴影。白天室外阴影环境下,照片会偏蓝,因此在阴影下一般选择这一设置。

4、阴天、黎明、黄昏。早、晚、或阴天环境下设置。

5、钨丝灯。钨丝灯环境下拍摄时照片整体偏黄,因此一般选择钨丝灯模式。

6、白色荧光灯。荧光灯环境下拍摄时照片整体偏蓝,因此一般选择白色荧光灯模式。

7、闪光灯。室内拍摄或室外补光。使用闪光灯拍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闪光灯曝光补偿。

8、自定义白平衡。使用相机拍摄一个白色区域,测得拍摄环境下的白平衡数值,并将该数值输入相机内。

9、色温。根据拍摄环境色温或自己的需要设置相机白平衡内的色温。

其实,拍摄时不必过于纠结白平衡的选择。我们大多拍摄环境都是在室外、白天,因此,可以将相机常设在日光模式。更主要的是使用RAW格式拍摄时,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软件对白平衡进行任意调整。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对拍摄结果影响不大。

另外,我们可以人为改变白平衡,创作出不一样的摄影效果。

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