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校長調出了,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說明這個校長怎麼了?

小壞蛋我是真心愛你


這個問題應客觀、理性地看待,不能認為校長調走了沒人送,就認為他不是個好校長,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他不喜歡迎來送往這一套,為人低調,只喜埋頭做自己應做的工作,而推辭了同志們的送行。也可能學校在迎來送往方面大家都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習慣。也可能校長平時對教師管理太嚴、要求太高,為了學校工作容易得罪人,而惹了教師們的怨恨。當然,也有校長在工作中獨斷專行,工作粗暴,沒有管理學校的才幹,缺乏一名合格校長應有的水準而引起教師們反感的……我認為是以上前三個可能,應該說這位校長是好的或基本比較好的,只有是最後一個可能的,說明這位校長不是一位好校長。但也必須說明,作為一位校長,要充分調動全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並善於做好一些工作不是那負責任、紀律不太遵守的教師的思想工作,並把全校教師的團結工作搞好,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否則,只憑校長一人單打獨行,是搞不好學校工作的。


奇文高叟


這事真的有。

我們縣城裡一個校長,原來在鄉下做校長,據說他來縣城的時候,鄉下的學校沒有一個人送行,學校老師還放了一大掛鞭,歡送他離開。

校長的一些行為也常常被老師們津津樂道:

用紅筆芯,得用空筆芯換,證明你用完了;

只要不是躺在床上不能起來,其他病假都不準;

每學期每個班用幾把掃帚都是固定了,用壞自己買,學校不管;

對老師極其苛刻,只准奉獻,福利沒有。

副校長說話也不管用,一人獨大。

但問題是,人家照樣升官了,繼續到縣城做校長。

個人認為,校長做到如此份上,絕對是自身的問題:

第一:霸道獨裁,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

第二:小氣苛刻,對老師一毛不拔。

第三:處事不公,小肚雞腸。

第四:不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第五:沒有仁愛寬厚之心,讓老師們心寒。

實際大部分老師,只要領導不太過分,基本也不會做的太過分,不會臨走了,連送行也不送行。

只能說,這樣的校長做人太失敗,太讓人無法忍受了。

如果一個校長做到如此份上,個人感覺,乾脆辭職吧,別再侮辱自己了!就算再升官又如何,到另外一個學校難道會受歡迎?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校長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是老師的主心骨,為學校的教育發展出謀劃策,為全校師生謀福利,理應受到師生的愛戴。如果優秀校長被調離,全校師生都會挽留,為失去一位尊敬的校長而感到可惜。但校長的人事任命是組織上的事,師生的挽留也無濟於事,但在校長離開那天,定會有師生為他送行,這樣的校長才是好校長。



2018年6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六中南區大門口聚集了上千名學生家長,挽留傳言中即將調離的校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校長,不要走,你走了我的孩子怎麼辦?這位校長的名字叫封安保,同時也是合肥一中的校長。這可是教育史上的牛人,封安保管理合肥市最好的兩所學校,同時出任校長,這樣的校長就是好校長。


如果一個校長在離開學校的那一天,沒有一位老師為他送行,這位校長註定是失敗的,可能存在領導班子不和,對老師的要求很苛刻,導致老師的反感,或者說老師對校長的做法怨聲載道,平時由於私人關係,不好得罪校長罷了,當他調離的時候,很多老是在心裡默默說道,這個校長早就該走了。

在前幾年,我們周圍的一所學校在進行領導班子考核過程中,校長得了最少的票,教育局領導找校長見面談話,校長說可能有人為操作情況。於是,教育局領導親自出面為校長進行民主測評,這一次的測評比上次的效果還差。教育局決定將校長調離,當得知消息時,老師們AA制慶賀,巴不得校長早日調離,沒有一位老師為他送行。


後來得知這位校長的人品極差,自私自利思想嚴重,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這位校長名義上每週上兩節安全課,實際上一節課都沒上,安全課都讓給了班主任,五年中就有四年把自己上報到教體局評為優秀教師。學校領導和老師都很不滿,但沒有辦法。在他剛調離的那一年,他把學校2個優秀教師指標指定給了自以為親近的人,希望靠優秀評上職稱,後來得知沒有名額。這件事情也讓老師很寒心,巴不得他早點離開這所學校。

學校需要有擔當精神的領導,能夠客觀公正對待問題,能夠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為老師提供發展和升遷的平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時時刻刻不忘初心,把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理念貫穿於教學管理中,這樣的校長是值得尊敬和愛戴的。


Lance課堂


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我們的老校長調走的時候,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等我們知道時,他已經在新學校任職了。 後來,大家知道這個消息都覺得特別遺憾。因為,我們的老校長是一位特別受人尊敬的老領導,他對我們學校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卓越的功勳和巨大的貢獻。

我們打電話抱怨老校長走時連個招呼都不打,但我們老校長卻說,他只想安安靜靜的走不想來驚動大家,更不想轟轟烈烈的送別,弄得大家都慼慼傷傷的,他自己是一個非常善感的人,特別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面,也不敢經歷這樣的場面。

現在想一想,我們老校長的確是為人特別低調,是那種典型的踏踏實實幹工作不喜歡張揚的人。

他的調離我們都覺得特別遺憾,我敢說90%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也是從我們這個小的學校調到一個更大、規格更高的學校去任職。所以,我們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祝福他。

後來,我們一些同事約了時間把老校長請出來吃了頓飯,只是用手機自己拍了個留念照,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送別。

因此上,說這種情況也不能說明這個校長本身有什麼問題,有很多情況是不確定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這位校長任職期間,飛揚跋扈,專斷獨行,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面都沒有得到大家的完全認同,而且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人緣和人品特別不好。他調走了也是大家期待的事情,所以他走了大家認為是一種解脫,當然就更談不上有人去送他。


教育探微


下面我敘述的這件事情是完全真實的事,絕無假話。

我家裡出了兩個小學的校長,一個是我父親,一個是我的弟媳。我父親原來並不在我們村小學做校長,而是在本縣離我家約30公里的山村小學做校長。

2000年的時候,由於我們村出去外面做工的人越來越多,必然形成一大批的農村留守兒童。聽說我父親在原來那個山村做校長,把學校管理得很好,於是我們村很多村民聯名寫信給縣教育局,要求把我父親調回本村任教。當然,所謂的聯名肯定是村兩委在當中做了工作,其實也應該是村兩委的意見。

你還別說,縣教育局對於我們村呈上去的意見非常重視,聽說還專門為此派人到我們村兩委瞭解情況。結果和村民呈上去的意見完全一致。沒過多久,暑假剛準備放假,我父親就接到了縣教育局的調令,讓我父親從當年9月1日起,正式回到我們村小學上任校長。

暑假一放假,我父親就從原來的山村小學往家鄉小學搬。我不知道我父親當時離開那所山村小學時是怎樣的場面,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送,但我卻知道,我父親回到家才一個小時不到,就有一部中巴車載了約20人到我家裡來!並且帶了很多土特產,什麼香菇、木耳、松子、茶葉等。後來才得知,他們全都是我父親剛剛離開的那個山村的村民。

對於這件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我只想說,作為校長,如果你把心交給了你所在學校,交給了那些渴望求學、渴望學到知識的山村孩子,大家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

再回到主題。

一個學校的校長調出了,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很多時候並不能完全說明這個校長做得不好,或者說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



現在的社會通訊如此發達,打一通電話,微信問候一聲,短信問候一下,都能達到送行的目的。如果真的關係要好的同事,或許還不一定當著大傢伙的面去送校長離校,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要好的同事還需要在本校繼續工作下去,如果別人認為他和校長關係特別鐵,那和校長關係差一些的同事,勢必會對他有所疏離。關係不是很好的同事,自然不會去送。這樣,去送的人或許就只剩下學校的其他領導了。但是,如果那些領導或者沒空、或者不方便送、或者個別不願意送、或者私下送,各種情況都是存在的;那麼這個校長調出沒有一個人送,是不是很正常啊?當然是。



總之,直接性的送與不送都只是場面活,看看就好,並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真正出於真心相送的人,或許還真不一定去湊熱鬧。


感動時代


只能說明這個校長壞事幹盡了,平時用權利耍小把戲欺負同事,大家忍著是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等它走了,大家不知道多高興了,心裡不知道怎麼罵那個心眼壞的校長呢,把同事當傻瓜欺負,還想讓同事給它送行,做美夢呢吧!!!


剋死張秀妮


學校校長調出,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如果很多人送行,反而不是好事。這是我個人的認識。

迎來送往,也是近十幾年才興起的怪事。正常的人事調動,上升或降級使用,我認為都不足為奇。不必大驚小怪。

大約80年左右,學區校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教委主任,教育局副局吧。他一個人來我校檢查,那時沒有車,步行的。

我那時是村校負責人,這學區校長是我頂頭上司,可以決定我去留的人物。時值中午,怎麼安排中飯?學校裡有一人專門燒飯,給中午在校的老師燒飯,菜是老師自已從家帶來的。

我於是去學校附近人家,讓那人在菜地摘了辣椒,買了幾個雞蛋。讓那人家裡,幫忙煮兩個人的飯,順便辣椒炒雞蛋,好像還有一個雞蛋湯,一碗山芋爪子。就這麼簡單。

中午,這個主任與我倆都沒有喝酒,就那個辣椒炒雞蛋,山芋爪吃飯,每人舀幾勺雞蛋湯。各自吃了兩碗飯。覺得挺好,誰也沒覺得寒磣。

開玩笑!要是眼下,我這麼怠慢領導,還是頂頭上司,不想幹了?我當過校長,也當過廠長,調動過地方,從沒有過迎送這碼事。我倒覺得提問者,心理太過敏感了。

不搞迎來送往,平平淡淡地,挺好!


笨笨潮爺1


一個校長調走了,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說明這個校長怎麼了?

您說的是調走了,沒一個人給他送行,這好像是也看不出些什麼問題。

因為正常的學校人事調整,一般在假期進行,放假了各回各家,開學了各自到分配的單位上班,不存在什麼送行才是正常的。

工作踏實勤懇,處事低調的部分領導,有工作調動時,會有意識地避開新老單位的迎送。倒是官本位意識比較強烈的部分領導,要趁著調動工作,有意識地弄出一些動靜來,以彰顯自己的所謂權威和體面。

比如新單位派幾個人到老單位來接以示對新領導重視和歡迎。老單位派幾個人送領導到新單位,以視多年友情難捨。這樣反反覆覆,興師動眾。看似各方都很友好,顯得八面玲瓏。反倒讓人覺得俗不可耐。有點兒不太正常的味兒。

然而不管是有人送也罷,無人送也罷,能看出這個人的什麼?還真不容易看出來。即是這個人工作不怎麼樣,送行的人也會數著指頭擺出幾樣功勞。即使這個人立身處世很惹人煩,送行的人也會拉著手昧著良心說:再見,有空別忘了回來看看之類,現實中不是這樣嗎?

倒是在這個校長退休以後,大家談論起來仍讚不絕口,回原單位辦點兒事,大家有迎有送非常熱情,說明這個校長在原單位各方面還真是不錯。如果這個校長退休之後大家一提起他就想吐槽甚至想罵人,回原單位辦點兒事,很少有人搭理。那他在原單位立身處世等方面或許就有些問題了。


天涼好個秋A


不見得校長差!我有一個同事,進一個學校當校長,為人正直,那所學校老師小賭成風,他下力整了一下,所涉教師在考核領導時在考核人員考核時說他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小題大作,甚至無中生有。結果校長被調離,離別時沒有人去送他。後來學校一塌糊塗。正直的老師在懷念他。難到是校長不好嗎?這所學校最終撤銷了。


夢幻生涯1


一個學校的校長調出,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說明這個校長怎麼樣?

以有沒有人送作為評價一個校長是否成功的標準,我想說這種標準也太籠統,這僅僅是某些人的一種思維方式吧。

工作這麼多年,前後經歷了三四個校長,我送過的校長只有一個,還是在無意中碰到的,校長調整一般都是上面的事情,根本就不會通知到學校的每一個人,那年,正好是暑假,我因為有事返回學校,在教學樓前,正好碰到校長,我打了個招呼:校長好。那位在我看來頗有思想的校長,對我說:別叫我校長了,我已經不是校長了,我調到教育局去了,以後我們再湊,我走了。於是就上了自己的車,後面沒有人相送,冷冷清清。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校長,思想銳利,對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雷厲風行,在另一個學校乾的風生水起,但在我們學校可能因為環境的不同還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歷經坎坷,最終因為學校出了一件都不願看到的安全事故而被調離。他走的時候,沒有人相送,我是唯一一個目送他離開的人。但我知道,這校長絕對絕對是一個好人,沒有雜七雜八的心機,耿直且平易近人。

據說之前走的那個校長,離開的時候,送行的老師很多,灑淚而別,也是因為一點事情而離開,他在這個學校待的時間並不長,大約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吧,他調到別的學校幹校長,之後,看過他的簡歷,直接把在這所學校待的那段忽略掉了。可能在他看來,那段經歷確實並不是值得留戀。(我時候得知,當時正在工作日,有人打電話說要送一送校長,於是老師們就都去了。)

最後走的校長,兢兢業業,為了學校殫精竭慮,我相信他是一位負責人,管理手段和措施都很到位的校長,他比較受愛戴,但走的時候,也並沒有人相送。

我認為單憑有沒有老師相送來判斷一個校長的優劣,未免太過於武斷。

1.老師僅僅是一種職業,校長是管理者,作為同事,這是一種很平淡的關係。

老師僅僅是一種職業,校長是管理者,這是一種平常的同事關係,在這個人身依附越來越淡薄的社會,每個人在工作之餘,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私事,對於單位上一個人的去留,除非息息相關的人,每天朝夕相處的人,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太在意。學校裡每學期 進出的教師很多,很多年輕的教師,僅僅待了幾個月的時間,來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工作中也僅僅打了幾個照面,走的時候,也根本沒有在意,只是偶爾的問起來,才知道這個老師已經離開很長時間了。

幹好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作為老師就夠了,作為校長以身作則,把學校管理的井井有條。也就行了。不用管那麼多。

2.有人送過,只是你沒有看到。

即使再差勁的人,都會有幾個脾氣相投的人,即使這人樹敵太多,也總有幾個能夠既得利益者,秦二世胡亥那麼殘暴,不也有趙高這樣的人圍在身邊,鞍前馬後嗎?宋高宗趙構看起來那麼昏庸,把岳飛都殺了,不是也有秦檜這樣的人每天高唱讚歌嗎?

一位校長走了,肯定也會有人相送,只不過在私下裡進行,一起聚聚,聊聊天,這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們平常老師看不到而已。

3.人情薄涼,且行且珍惜。

現在,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大家庭式的單位,人員幾十年不變動,一個人的離去,總讓人彷彿少了什麼似的,現在人員流動很大,儘管學校是事業單位,人員相對固定,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很多時候,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有什麼閒心去管其他的事情。所以,人情不比原來了。

我以前在一個鄉鎮中學教英語,在那裡工作了僅僅兩年,臨走的時候,學校年級組在酒店擺了兩桌送行。現在很多老師走,我們都不知道,說走就走了。現在的人情比較薄涼,這也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人情薄涼,冷暖自知,更需要我們且行且珍惜。


一個校長的離開,本就是正常的工作調動,大可不必因為之前管理上的一點糾葛,就抱著一種別樣的心理去推測。管理者有時候也不容易,請相信,每個人曾經都是一心向善的,縱有很多的不是,可能也有其無法訴說的原因。


我是語文在線,專注於教育教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