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网络上到处都是985、211毕业,好学校现在都烂大街了吗?

知州财经


网络上的东西,你信你就天真了。信息都不知道是几手的信息,都是经无数人的添油加醋,可信度很低,信50%都算大。得有自己的判断思维。长期看这些信息,会对很多真实的社会现实事情失去判断。


小鱼谈管理


这个有个笑话,网络上人均收入都是百万起步,人均都是985、211大学毕业。

我原先一直认为上网的人虽然可能不全是985、211,但大学毕业生应该是的。后来发生了几件事,我才明白,网上大部分人的学历水平不高。


有一次,我被一位黑子盯上了。我说了几句南大的坏话,他各种骂,在评论里面跟各种人骂,我想他应该是南大的校友了。后来,他对我的每个帖子都来骂。有一次,我写了关于研究生的事情,里面有句话,说对于清北这样的学校,研究生要多于本科生。他如获至宝,又开始骂,说我没读过大学,研究生怎么可能比本科生多呢?宿舍都不够。


好了,我想这个人肯定不是南大的,估计是个小烂学校。我就反问他,你认为清华有多少研究生?他兴冲冲地贴了一个百度知道,里面说清华有几百个研究生。ok,这人估计连大学都没读过,连数量级的概念都不对。

还有一次,我写了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的事情,说她跟她丈夫比翼双飞,因为很多论文都是有俩人的署名。这种写过论文的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没想到在这个帖子下面,一开始全是骂我的,认为我就是王延轶。我都哭笑不得,直到这帖子的阅读量达到了10万,里面才有4、5个评论,说很多人的阅读理解力为零。


其实不是阅读理解力为0,而是没读过大学,不懂论文。


因此,大家认为985、211的人多吗?根本不多,还是看看大数据,大数据不会骗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是11.5%,最多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五道口的颜学姐




数不清的风轻云淡


这纯粹是你自己的感觉,我感觉我们这里想要看到一个985 211学校毕业的学生,是很最近的,如果一个985 211毕业的学生来到我们这里的话,一定会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别人都会想“这么厉害的学校毕业怎么还到这来呢?”

我来说一下我们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我在东北的一个县城初中教书,我们这个县城的初中里,学历最高的是一个东北师范大学的免费的定向生。

其余的老师最近几年新考上来的老师都是普通的,本科学历基本都是二本的一些年纪相对较大的四五十岁的老师,他们的学历都是中专毕业。

所以根本没有达到985 211的学校的学生万大姐的程度,我们这个地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少见,即使在机关事业单位里也没有这样的学生。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真的没有那么随便

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7年中国大陆大学生总数,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大约有1.15亿人是大学生,如果按一半比例抛去专科生的话,本科生就有5000多万人,而目前中国有接近14亿人,按比例目前本科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3.5%,即使加上专科生,目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仅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8%左右

高学历的人群比较集中,可能你就生活在他的周边,招聘企业制造的假象

在北上广深地区这些高学历的人群比较集中,如果你生活在他的周边的话,可能与他们接触的比较频繁,所以你感觉你周围的人都是学历比较高的人群,而且在企业宣传的时候或者是企业招聘的时候,他们都会提高自己的门槛,吸引更多的人才,也让广大人民感觉到人才数量比较多。

最后一句:

其实我们国家的高学历人才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与富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也在逐步的变强,相信未来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宇宙最好老师


985、211大学生绝不可能烂大街,就算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学生,也还没有到烂大街的程度。网上人人985,人人月薪过万不过是一句调侃。


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从恢复高考到2017年,40年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数达11518.2万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及以上学历的大约6000万人,只占中国14亿人口的4.3%,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已经超过中国95%以上的人了。



而中国的985、211高校一共110余所,仅占高校的6%,毕业生占比则在10%左右。所以,985、211毕业生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应该是不超过5‰,千分之五。也就是随便找1000人,里面也就5个是985、211高校毕业生。当然,由于很多学生有多段学缘结构,比如本科双非,研究生985,所以这个比例可能会比这个高那么一点点。

而在网络上,大家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权威性,会着重体现自己的学历、职业、收入等标签,所以985、211毕业生在网上发表意见时,会特别强调自己是985、211毕业生,而非985、211高校学生则会避而不谈。类似的情况,比如前几天晒考研成绩,380分以上的考生都愿意晒,但300分以下的都不好意思晒。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当然,除了在网上,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985、211毕业生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像真经所在的985、211高校圈子,如果谁不是985、211毕业的,大家甚至都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类似的圈子还有金融圈、国企圈、国家公务员圈。除此之外,对于绝大多数圈子来说,周围如果有一个985、211毕业生,都会觉得非常难得。这就是人才分布的集中性。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题主才会认为985、211高校烂大街。其实并不是,985、211仍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高校人才真经


你好,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某常春藤名校,年薪100w+,勉强回答这个问题,利益相关,圈内人士可能已经认出我了吧哈哈[抠鼻]



且拂心尘


实际上,近几年211(含985,下同)高校录取率达到5%左右,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专生的录取率还高得多。也就是说,如今的211毕业生,含金量与九十年代的211高校毕业生是无法相比的,客观地讲,只相当于当年的大专生。

虽然211高校毕业生含金量下降,但其光环仍存。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清华、北大等信息背书,用985、211这两组数字,也能唬倒不少人。光环夺目耀眼,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因此满目都是985、211毕业生。

每年从211以上高校毕业60万人,只将近十年的人数相加,至少也在三百万以上。这些人,是网络上最活跃、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他们发出的声量,是相当巨大的。也就容易给人造成985、211满地走的错觉。实际上,近几年211(含985,下同)高校录取率达到5%左右,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专生的录取率还高得多。也就是说,如今的211毕业生,含金量与九十年代的211高校毕业生是无法相比的,客观地讲,只相当于当年的大专生。

虽然211高校毕业生含金量下降,但其光环仍存。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清华、北大等信息背书,用985、211这两组数字,也能唬倒不少人。光环夺目耀眼,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因此满目都是985、211毕业生。


小二的旧时光


这个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知乎上的情况。知乎大家是知道的,人均985,藤校遍地走。但是在去年高考结束后,知乎热门的问题是:大家知道有什么性价比高的二本院校吗?


征途独行


985、211算什么?

知乎有个名句,曾被广泛嘲笑: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哈佛毕业,年入千万。沙特王子,是我邻居。圈子太小,匿了。

当然也有别的版本,说的是那种逼格装得很高的人。

为什么感觉网络上到处都是985、211毕业?原因有三个:

一、基于“幸存者偏差”导致的错觉。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网络社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种陌生人社交场所,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心理压力。天天装逼、偶尔吹牛,甚是惬意。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谨言慎行的人,到了网络上,一个个张牙舞爪,完全变了个人。985、211的身份,当然值得拿出来大吹特吹。而不是名校毕业的,只能将自身其他亮点发扬光大,至于毕业学校,则避而不谈。

因而,我们见到秀学历的,大把985、211,却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这其实是“幸存者偏差”导致的错觉。

二、985、211毕业生的总量确实在增加。

笔者找到2017年的数据,当年211(含985)高校录取人数为45.5万。同年这类高校录取研究生人数也在15万以上。两者相加约60万。

每年从211以上高校毕业60万人,只将近十年的人数相加,至少也在三百万以上。这些人,是网络上最活跃、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他们发出的声量,是相当巨大的。也就容易给人造成985、211满地走的错觉。

三、985、211在公众心目中有天之骄子的光环。

实际上,近几年211(含985,下同)高校录取率达到5%左右,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专生的录取率还高得多。也就是说,如今的211毕业生,含金量与九十年代的211高校毕业生是无法相比的,客观地讲,只相当于当年的大专生。

虽然211高校毕业生含金量下降,但其光环仍存。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清华、北大等信息背书,用985、211这两组数字,也能唬倒不少人。光环夺目耀眼,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因此满目都是985、211毕业生。


毫米


感觉就是感觉,不可能是事实!

老穆认为,题主的感觉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难道985、211真的烂大街了吗?

截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

试想一下,将近3000所高校,985大学才39所,211大学才116所,又怎能说985、211烂大街了呢?

再者,中国有14亿人口,自建国以来,我国有1.1亿人受过高等教育。

倘若再除去专科生,除去普通本科生,985、211大学生也就很少了,也谈不上烂大街……

何谓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何谓985工程?

即1998年5月,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老穆想说,958和211已成为过去式,他们已被“双一流”所统筹!

近日,有家长在教育部官网上提问,咨询985、211名单。

教育部给的回复很明确:

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目前,一流大学建设共有42所,如下表:



目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95所,如下表:


至于题主所说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则是一所民办本科,根本不是985大学,只不过前缀带个浙江大学而已。

倘若学生有虚荣心,明明自己是民办本科生,非要说自己是985大学生,那就不应该了。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