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人说苹果的库存大,为什么?果农真的有大半苹果没出手吗?

碧海蓝天96440


我的家乡是有名的苹果之乡,每年吃的最多的水果就是苹果,而且还百吃不厌。去年苹果的卖价挺高的,超市都能卖到七八元钱一斤,但今年苹果价格降下来了,而且现在库存很大,果农们手里应该有大批苹果没有出手,放在冷库里等待商贩来收。



今年苹果价格下降,一方面是冷库苹果储存量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前几天一个贩卖苹果的朋友说,自己开着车辆到山东栖霞来收苹果,但由于车牌是外省的,好说歹说也不让通过,高速下不去,交警劝其原路返回。跑了好几千公里来到这儿收苹果,肯定是不能在空车跑回去的呀,没有办法最终协商,果农们将苹果拉到高速口处,在这里装上苹果再原路返回。这样既没有违反防疫规定,又能收满苹果。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季节原本也应该有很多外省份的来收苹果,可是就是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外省人员和车辆进出困难,所以大家就都不来收苹果了,那么果农手里的苹果存量就会很大。苹果都放在手里卖不出去,当地人的消费量又没有这么多,只能降价出售。

前几日朋友圈有卖苹果的,个头大的80以上苹果,20斤一袋卖40元,这个价格真的是很便宜了,果农们今年算是赔钱了。不过也有的人大义当前,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苹果全都捐献给了疫情严重地区。这是发生在我们当地的真人真事,有一户果农条件非常一般,两口子种了10亩地的苹果,听说武汉疫情很严重,买不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他们当即决定把10亩地的苹果全部捐献出去。



吃苹果真的对身体很好,也有很多消费者喜欢苹果这种水果,但是现在因为交通还不是特别便利,尤其是村里设卡登记还比较严格,严重地区都不允许农民们上山劳作,所以不光是苹果,其他水果也都卖不出去。导致很多水果滞留果农手中,好在苹果可以储存在冷库,放到夏天也没啥事。


一品小十六


前几年,在莱阳靠近招远的谭格庄附近和靠近栖霞的石河头附近,到了苹果售卖期,那道路堵的水泄不通,熙熙攘攘,欢声笑语。

那么去年10月中旬开始往年收苹果的前几天,往年的收货商迟迟不见开秤的迹象,那天和我的一个朋友到栖霞最大的苹果市场蛇窝泊去转了一圈,也是人气不旺。

就是说去年开秤就晚,预示着市场的疲软。

再往后,各地才慢慢开秤,但是还是没有前几年那种红火的样子。

后来分析,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1、各地采摘苹果时间不同,莱阳一级路附近比北边早18天左右,有的果农落袋为安,上午落果,下午售卖,全部售卖出去。

2、种植量大的,前期来得及售卖,后期来不及,只能入库。

3、有的果农一直全部入库。

4、受到前年入库,最后价格一路高扬的影响,开始入库。

5、我有个朋友是留的不摘袋糖心苹果,摘袋晚,糖度大,前年通过网上售卖价格不错,今年继续走这个路子,不过无论是走网络还是通过直播走货,由于60亩地,产量太大,还有10几万斤入库。

6、晚熟红富士看开始价格3、5元左右,后来一路下滑,到了2、5左右,很多果农惜售,含干脆入库。

综上所述,去年入库的苹果高于前年,春节本来是苹果出货高峰期,很多客商也是鼓足干劲想大干一场,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一下子使得中国这个超级经济体停摆,客商进不来,产品出不去,加之经济下滑,生存压力增加,作为非生活必需品的苹果必然遭到很大阻力。

同时,大家也看到,去年苹果全国层面大年,产量大增,库存压力加大,没有大量出货的支撑,库存很大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作为果农朋友一定审时度势,既不能恐慌抛售,又不能惜售压在手里,每年五一是一个槛,今年的投资和日常生活费用还需要我们适时变现。

祝大家都能卖一个合适的价格!


临风低吟


一.苹果种植面积增多,产量高。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烟台地区,在2014年的夏天连续下了几天大雨,洼地和排水不畅的部分果园积水严重,造成大面积的果树树体哀弱,严重的死亡,没办法果农们只有伐掉整片果园,2015年经过果园深翻土壤改造,重新栽上了新品种。如今,这些果园都又进入盛果期,增加了苹果产量。

虽然在去年很多地方干旱严重,但是我们烟台果农对苹果的热爱程度相当重视。我以我村为例吧,不管是离水库近的还是远的,都是想办法几乎是二十天浇一遍水,后来水库干涸了又钻井取水,这些措施的使用,我们大部分的果园没有受干旱的影响,产量可想而知了。苹果比往年的个大水份足,产量也随之增多。

二.受2018年苹果价格影响,果农惜售。

2018年受倒春寒的影响,陕西大部分苹果产区以及甘肃、山西部分产区,在苹果花期受到晚霜冻的危害,苹果坐果率低,陕西产区特别严重,大部分果园几乎绝产,导致当年全国苹果产量低,出现了库存苹果价格一天一个价,从开始的3元一斤到最后的2019年五.一左右,达到8元钱一斤。所以有部分果农受价格因素影响存在惜售心理。

三.苹果大户售卖不及时而入库贮存

在我们烟台地区,有好多苹果大户,十几亩、二十几亩的比比皆是。到了苹果成熟季节,忙着给苹果脱袋、摘叶、铺反光膜等等,自己干不了还得雇工干,当这些工作完成后,也到了霜降节气,苹果来不及出售就得采收入库了,这样的情况占多数。

四.南方水果品种多价格低及消费市场的影响

据我的一个做水果批发的朋友介绍,他和他父亲都做水果批发,他批发的是南方水果,而他父亲是经营了一辈子苹果生意,结果是最近几年,他一年能挣几十万,而他父亲却只能挣几万。这说明了还是南方水果受欢迎,其中不乏有价格因素影响。比如去年的沙糖桔大丰收,质优还价廉,有些苹果经销商转销南方水果,这也是库存大的原因之一。

五.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

本来每年的春节是一个苹果销售旺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灾难性的病毒来袭,致使国家不得不采取一级防控措施,进行人员隔离防控。大部分地区封村封路,禁止外地人进入,特别是湖北地区的。而在往年的苹果销售季节,有不少的苹果客商都是湖北的。正像网上有网友所说,整个社会就像按了暂停键。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想吃苹果的买不着,想卖的卖不了,导致库存大。在我们周围,大约有二十多个冷库,只有三两个冷库在春节前卖过一部分苹果。

总结

现在的苹果库存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很大一部分果农几乎是一点儿没卖。根据当前的情况,今年春天的苹果销售不容乐观,还是希望能够早日解除疫情,让我们的烟台苹果走向市场。这是我作为一个果农对当前库存苹果的分析,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果语果缘


我是烟台招远的一个果农,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我们这里的苹果库存量确实不少,很多果农被动或者主动的选择了入库等待时机销售,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的苹果市场的行情造成的,具体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苹果产量高,没有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去年在我们胶东地区,先后遇到了一些果园坐果率差、持续干旱等问题,按道理说有这些问题应该是要减产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连续出现这些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我们胶东地区的果农积极想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坐果不好疏果轻疏,没有水了从远处拉水浇树,经过一年的努力,再加上现在的苹果种植规模一直不减,我们胶东地区去年的苹果产量并没有下降。

二、市场价格低,客户少,走货慢

从去年的八月份早熟品种下树开始,我们这里苹果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的状态,早熟的嘎啦等品种从刚开始的将近三块一路跌到了一块左右,中熟的红将军等品种价格同样如此,大部分果农能卖到两块多钱就很不错了。而最后的晚熟品种,价格虽然保持在两块左右,但是市场走货很慢,货多客户少,有很多果农去市场待一天也卖不出去。

三、受上半年高价影响,部分果农惜售

去年上半年的苹果价格与下半年恰恰相反,价格一路上涨,越往后价格越高,很多客户商量着果农出售,这让很多晚出售的果农尝到了甜头,很多卖早了的果农也是后悔不迭,这就对一些果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今年的苹果价格相比去年落差这么大的情况下,不愿出售,想存进冷库期待着价格回升。

四、种植成本的提高让很多果农在低价的情况下不愿销售

前面说过了去年我们胶东地区出现了很多的不利因素,我们果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就提高了苹果的成本,例如我在去年抗旱挖池塘就花了一万多,抽水用的柴油也比往年多花了几千块钱。不仅如此,苹果袋、农药、化肥等各种农资的价格都在上涨,随着成本的提高,果农就要考虑自己的收益问题,忙活一年,总不能不赚钱甚至赔钱吧,所以在刚下树价格低的时候,有很多果农朋友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后期价格的上涨上,把苹果村进了冷库。

五,果园数量多的果农来不及去市场销售

目前我们这苹果下树时候的销售还是要靠自己拉到市场去,我们招远南部这里的销售市场数量并不是很多,市场货多去了还不能直接卖了,需要很多的时间。如果说家里果园少的话,可以拉到市场去销售,但是有的果农家里苹果很多,一年十几万斤甚至更多的产量,这样的情况,采摘就够忙活的了,再拉到市场去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部分果农基本也都是选择了入库。

总结

根据我的了解,去年的苹果存库量确实不少,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销售的问题,有的果农是主动入库,而有的是没有办法被动入库。现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冷库里的苹果销售非常慢,所以苹果的库存量还是不少的。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批评指正!

农夫七哥


如今,农村里的苹果库存大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从我们烟台来看,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至于原因除了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之外,还与去年的天价苹果行情和今年的新型肺炎有关,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苹果早已进入到供求失衡的过剩阶段,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极大提升,包括西部苹果扶贫效果显著,种植面积的突飞猛进。东部传统地区精耕细作,产量的急剧提升。二者共同发力,造就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促使价格进入挑挑拣拣中以质论价时期。

其次,去年的天价行情对于市场环境的巨大破坏。由于倒春寒引发的供需矛盾成就了天价苹果,导致市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最大的表现就是消费者买不起选择替代品,经销商卖不出选择观望,销售环节不畅,造成了大量的果品积压在冷库。我认识的一个冷库老板,前年的存货依然没有销售出去。

最后,就是今年的新型肺炎,浪费了大好的春节行情。去年秋季苹果价格的颓势引发的果农心理落差,大多数人选择囤积冷库,囤货待涨,如今祸不单行,疫情当下,出现了积压后的恐慌。昨天,在朋友圈有人销售苹果,零售价和年前的客商收购价持平,75左右的果子竟然在1.5元左右。

实际上,一切依然是遵循着市场规律运行,只不过,如今的种植周期呈现越来越短的新特点。不知道农民朋友发现了没有,如今农产品红火,最多持续不到一年,其实是市场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哪里有什么千日红红火火,像中国股市一样,多半都是牛短熊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果农的恐慌会导致价格的下跌,会进一步向着种植成本靠近,只有触发成本(1~1.5元),引发大量种植户放弃后的产量减少,供需重新平衡,价格才能慢慢回苏。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

今年的苹果价格依然不很乐观,即使今年发生倒春寒,造成减产。市场会按照原有的趋势运行,对于果农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目前来看,果农做好果品销售是很重要的,管理好果品的质量关乎生存和发展。我也是果农,我希望永远别让果农流汗又流泪,也希望忠言逆耳,不至于招人来喷。谢谢~


流水无声


做为苹果主产区烟台招远的果农,我是专业种植苹果的,地处国道206招远至栖霞中心地带。苹果种植面积大并且集中,冷风库多而密,周边方圆十五公里之内苹果批发市场就有4个,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我有充分的理由来给你解答。

现在有人说苹果的库存大,这一点是肯定的。应该说是绝大半以上没出库。

在库存苹果,只有年前零星果商的苹果,发往市场销售。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主要是供大于求。

苹果在水果当中实属老大,由于前几年苹果价格一直走中高盘,种植苹果有很大利润空间,苹果种植大面积增加,造成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由购买苹果吃,而变成外卖苹果。加之品种多样化、管理上了层次,使苹果产量迭增,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现在买方市场,使产能过剩。

二;其次价格波动大。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最近几年苹果一直价格起伏不定,当产区苹果产量过高,产生过剩,市场价位由卖方定位,反之由果农说了算(就象2018年的苹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农民攀比心重,过高的估计苹果的价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水果的多样化,还有

其它多种水果来充斥市场,而低价占位,多半过多的考虑成本回收,或存有侥幸心理,从而造成大家的惜售。

三;主动与被动入库。

由于气候干早原因,苹果采摘时间发生了变化。就家2019年前期中熟品种红将军,正常年份十月就是最佳采摘时间,但是此年积温过高、温差少,将军苹果摘后不上色、口感折半。果商发往市场赔钱,造成将军苹果积押。

同时让红富士摘袋时间一再推迟,市场销售造成拖后,大批量集中采摘上市,更由于众多批发商收贮苹果,为了减少风险系数尽量少收,多半到霜降以后就不再进行库存收货,造成了想卖没人收,或者压级压价。为了保成本,造成果农被动入库,但入库大多数是苹果大户,自己没时间卖,而主动入库的占比很大。

四: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

正常年份,既便是苹果大年,由于春节前后是苹果销售高峰,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对于库存苹果能减轻存贮压力。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交通封闭,各地方管控。正当市场需求时,缺造成吃苹果的吃不上,想卖苹果的而卖不了的局面。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分析,做为果农,谁不想把苹果尽快变成钱呀!,但应理性面对现实,调整好心态。或许疫情过后,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

希望“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吧!!

从冷库刚挑出来带冷气的苹果

刚下树装桶待入库的苹果

老板自存包装后待发货的苹果

刚刚入库预冷前的桶装苹果


葫芦王的身边事


我是田园生活圈武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有喜欢了解有关农业问题的朋友请关注我。

2018年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导致苹果大面积受到冻害,致使座果率低,苹果总产量大低于往年,只有3600万吨左右。2019年苹果价格经历过山车,价格从3元涨到5元、7元,最贵的达到10元每斤。但进八月份,早熟品种开始下树上市,苹果价格便急剧下落,一直到晚熟富士下树。

由于天气干旱原因,苹果品质差强人意,且上市过于集中,预估产量大大高于往年,客商不看好后市,收货谨慎,不敢花价,且挑货严格,80#以上好果2块多钱。果农对于价格不认可,且卖货不畅,被动入库。我所在地是烟台招远市南乡,这里的冷库果都是爆满,但客商存货少,以果农自存货为主。

这就是苹果库存大的原因。

果农真的有大半以上苹果没有出手,原因有以下几种:

  1. 今年是各种水果的丰收年,且冷藏保鲜技术越来越高,水果品种多、全,人们可选择性高,苹果不再是冬季的水果之王。
  2. 年前冷库客商不多,装货零星,由于市场销售不理想且有落价趋势,故拿货谨慎,多以自存货为主,组车时才零星调买果农存货,所以果农走货较少。
  3. 果农存库不注重把品质关,入库标准松,质量次,而市场对品质要求高,客商挑果严格,符合标准的货少,引起走货不畅。
  4. 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的发生,且这一次疫情持续时间比较长,导致春节收假日期推后,假期长度是过去的2~3倍,而这个时期正是苹果消费旺季,但是由于市场休市和外地车辆禁行而错过一个大销售时机,本该缓解的库存压力却没得到缓解。往年年后农历正月初三便开始有大量客商来装货,但今年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九日,才零星有客户来装货。
  5. 客商收货后需要分拣、包装、装货卸货、批发到零售商手中零售,产生的费用使价格基本上会翻倍,但由于大环境经济不景气,影响了大众的消费水平,消费跟不上,便会销售缓慢,引起走货不畅。

总体上来说,果农能够顺价销售,没有挺价心理,很多果农苹果没有出手,主要是基于以上原因。


田园生活圈武哥


专家分析:2019年苹果入库量远超往年,果农入库占比较大。2019年全国冷库总入库量约1050.39万吨,同比2018年增加445.43万吨,同比增幅73.63%。今年冷库存储货源以果农货为主,总体质量一般化,优质好货较少,差货居多。

但是自2017年7月开始,印度停止从中国进口苹果,使得中国苹果出口行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市场。

2019年整体产量略少于2017年,受价格影响,今年果农入库量明显增加,冷库苹果质量参差不齐。预计年后低等级苹果出库压力较大,主要受果农回款压力影响,年后现货可能因抛售而导致价格下跌。

再一个就是今年疫情的影响,导致苹果出库率下降,库存压力大。目前电商采购成缓解库存的主要动力。但是电商采购所以中下质量,较好果品的大量滞销现象仍较严重。


宝岛新农人


现在有人说苹果库存大的原因,我是招远市的果农和水果代办,以我的观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由于2018年苹果从刚开称时,出口果顺达公司下面摊点,八0以上收购价三块三四,后期好果量太少,好多出口公司收购量不足,跨省抢优质果,主要原因是春天的倒春寒对西部地区造成大面积减产,因受减产影响不光苹果,桃,梨,杏,葡萄都受影响。山东受灾程度相对由于花期晚,影响少,果农相对管理好,优质果率高,所以果农收益也就比西部要高。

2.客户由于信息灵通,知道大灾之后供应量减少,后市肯定有好行情,大客户在苹果未采摘时纷纷布局,提前看树定果,只要看好苹果,价格稍高于往年也敢包园,客户市场有摊位,风险少,挣钱肯定的。

3.转眼2019年,全国总体没有倒春寒影响,只是部分地区受旱灾影响,造成苹果小果率相对高点,但大面积丰收,且由于上年高价影响,果农都精心管理,苹果质量普遍优于往年,且总产量比丰收的2017年稍高,果农都希望还能重现2019年春天的高价,期望满满。

4.果农不注意,2019年桃子价格先高,中期从春雪开始,突围,玖保,川中岛,国庆红,珍品王等品种,价格像掉进了冰窖里,最低莱西地区艳红桃卖到四五毛钱每斤,往年畅销的蒙阴黄金蜜桃也跌到了一块左右,同期西瓜也大批滞销。

5.早熟嘎啦,红将军苹果,由于脱袋早,赶上高温,气侯干旱,苹果园小气侯不稳定,为了赶市场,早采,苹果口感差,到了市场,消费者不买帐,同期桃子充足低价供应,抑制苹果消费,嘎啦跌到六七毛,红将军也降到一块五左右。

6,十月十日后晚富士,刚上市价格比2018年上市价低了一元,出口果八O以上收两块二三,果农多数感觉离期望值相差太大,都不舍得卖,都拉到毕郭,寺口,等大水果交易市场上卖,但由于不少大客户2019年春天倒货压在库里苹果,没能及时处理出去,都知道今年苹果丰收,市场受桃和前期红将军等苹果不挣钱影响,客户都在观望中,不敢参与收果入库,甭星收货都是市场大客户,专挑最好果,压价收购。

7.果农眼看一天天拉市场卖不了果,离期望值差一块多,有时差一毛都不啥得卖,客户根据自己市场走货情况,纷纷降低收购量,提前停收,果农只好被动入库。

8.从苹果采摘以后到春节,由于晚桃,香蕉,桔子今年也是大丰收,价格都便宜,水果批发市场走不动,客户为了防止自己收购苹果赔钱,年前也只卖自己收的果,果农货只是三级果在江苏,安徽等地有销售,果农自存苹果基本未卖。

9.往年,在春节前苹果能卖总产的三分之一,年后价格稳中略有上涨,但2019年苹果总产量百分之二十都没卖出去,进入2020年又赶上武汉肺炎疫情,农村封村,封路,交通检查环节多,市场冷清,客户上货意愿低,即使有客户出价比年前平均下滑五毛左右,果农想卖,找选级,包装的工人也找不到,封村人员不让聚堆,外村人,外地客户更不让进村,所以果农干着急,没办法。

通过以上分析,果农要认清形势,自己心中有个底线,只要待疫情稍有好转,抓紧时间卖果,春节,元宵节售苹果高峰未赶上,清明,五一期间,多与代办,冷库沟通争取卖个相对合理价格,必竟钱揣到兜里是自己的,春季果园还应用心管理不放松,毕竟咱们果农收入大多数还指望苹果!!!#今日三农#










老王种桃


苹果现在处于库存大的只有苹果收购商了,他们都是农民收获苹果以后,他们就开始收获农民的苹果,可能是收购期间会销售掉一部分,他们更多是愿意把苹果放到风冷库里储藏起来,为了来年的时候市场苹果缺少他们可以买个好价钱!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他们往年这时候就可以进行苹果售卖,但今年疫情期间各地封路,各个城市市场都没有大规模的运作,他们的苹果自然就销售不出去!尤其是这个疫情结束的时间还没有准数,他们的苹果在手里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苹果的质量,最急的就是他们!

而果农们一般都是去年苹果收获的时候,质量好的和比较好的都全部卖掉了,因为果农手里的储存条件有限,也不能储存大批量的苹果在手里,现在的农民都是只要价格差不都,都会把自己手里的农产品尽快的脱手,谁也不会大批量的留在自己手里,只有一少部分的果农会留一些相对不是质量太好的苹果,留着来年拿到集上去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