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里山水迢迢,谁知道白衣下万千心结深藏一念

武汉方言“讲味口”,意为讲义气、够意思,做人气质豪迈。

“大医精诚”出自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乃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一是精,医者要有精湛医术,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二是诚,医者要有高尚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普救含灵之苦”,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水不扬波,却万载不息;崇山阻隔,却百折不回。

龙抬头里山水迢迢,谁知道白衣下万千心结深藏一念

国家卫健委发布,各地派出3.2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其中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与子同袍,同舟共济。其中四个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和乔杰院士团队。卓越,并非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它表现一个人的价值和灵魂高度。

钟南山院士团队率先提出新冠肺炎人传人,特别是医护人员,必须加倍防护,此意之后医护感染大幅减少,否则局面不堪设想。

李兰娟院士团队建议武汉封城,湖北各地封城,荆楚大地栏杆一落,全国各地纷纷管控,神州大地各自看好门户,今年春节,不再走亲访友,共祝愿祖国好。

王辰院士提出征用大型场馆、建设方舱医院的建议。随后,武汉市首批3个方舱医院连夜动工。事实证明,实现应收尽收,方舱医院功不可没。体育馆改建的方舱医院,成为天下最温暖的医院。目前,武汉已全面启用12家方舱医院。

乔杰院士团队,负责组建危重症病房,特别是武汉地区孕产妇安全,此时绽放出的每一道光芒,都是一个民族璀璨的星空。

除武汉之外16个地市采用“以省包市”的模式,举全国之力帮助这些地方完成救治任务。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荆楚大地,白衣怒马,与死神展开了殊死搏斗。

龙抬头里山水迢迢,谁知道白衣下万千心结深藏一念

为了14亿国人安危,3.2万白衣逆行而上,在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用血肉筑起生命防线!

大年初一,京城不再是归途,而是千里奔波,力挽狂澜。百年协和率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京城“六强”组团出征武汉,直奔天河。

通过头雁的翱翔英姿,后面的雁阵更显威武壮观。

山东齐鲁、陕西西京、湖南湘雅、四川华西等各地最好的医院组建医疗队,在荆楚大地进行了一场抗疫精英“大会师”。重症救治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每个医疗队整建制承接一个重症病区,医生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死神的餐馆”,住在里面的人,有可能自己走出来,也可能是被车子推出来。

这是一张与疫情交锋的布防图。白衣使者此刻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他们身上燃烧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让人想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的气魄雄心。

悬壶济世,至诚坚守,德行天下。全国中医系统630多家中医医院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中医方案纳入全国诊疗方案,让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中医药的巨大优势。

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是由中医药队伍整体接管的第一个方舱医院,所有患者保证用上中药汤剂,同时综合运用针灸、按摩、灸疗、太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疗法。杏林有春意,温暖在人间。

沧海横流,大浪淘沙。风急浪高的长江中,有着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胜,不许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大爱无疆的情怀。平时没发现你有这么美丽,天使们都穿一件圣洁白衣,那是救死扶伤的含义。前面是必赴的使命,身后是家人的眷恋。面对病人,他们无私无畏;面对家人,他们有太多愧疚。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清楚,成千上万的危重病人缺少医生意味着什么。

此身已许国,无法再许卿。很多医疗队出征的场面,都是“最戳心的送行”。其实他们都是凡人,只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挺身而出。理解中有牵挂,坚毅中含悲壮,谁都知道,此刻的牵挂可能就会变成今生的远离。

虽千万人,吾往矣。历史的足迹不容抹去,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失。这3.2万名医护人员中,有很多人曾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17年弹指一挥间,青丝变白发,不变是初心,铁甲依然在,此次小汤山变成方舱医院。

武汉人“讲味口”不是在嘴上,他们站在最前面,坚守第一线,拼尽全力,哪怕倒在战场,也是武汉医生先挡住子弹。截止目前,武汉的医生倒下的最多,有院长,有青年,有的马上结婚,有的孩子即将出世,名字事迹不在一一列举,家人正为他们倾洒泪水。

龙抬头里山水迢迢,谁知道白衣下万千心结深藏一念

武汉人值得尊敬,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阴云曾长期笼罩在武汉头顶。“九头鸟”,就是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意思。武汉人经过大灾人祸、严寒酷暑、战乱兵燹,这里被日军飞机炸过,被特大洪水淹过,但大武汉还是大武汉。

武汉人“讲味口”,从来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他们以前也一直在救别人。2003年非典期间,武汉医护人员连夜赶到北京“救场子”。1998年洪水,“武汉伢”赤脚跳进长江,严防死守保江西。2008年汶川地震,武汉第一时间援助灾区,水陆两路过三峡,毫不含糊。没有哪个武汉人对此有过怨言。武汉人“讲味口”,他们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民族大义!

此时正值龙抬头,世事原本无常,人有旦夕祸福。无论是“讲味口”的武汉人,还是各自留守阵地的外地人,没有人这样做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永远无法用物质来体现。

龙抬头,黄楼楼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全国都应感谢这些医护人员。此刻每一间病房,回荡着他们千军万马战犹酣的嘶鸣;每一次挥手,都折射出他们丹心报国的芳华。人世间哪有什么“提灯使者”,只有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