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社见鬼喊鬼而灭鬼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蒋二白衣社

宋代段子:又一起时空重叠事件。鄱阳的这种“白衣会”现在也有类似的,其实就是一种居士组织。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宋代社会跟我们现在真是非常相似,只是故事里的这种极端事件,现在似乎遇上的少。

白衣社见鬼喊鬼而灭鬼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蒋二白衣社

蒋二白衣社来自祥宏讲夷坚00:0006:23【原文】

鄱阳少年稍有慧性者,好相结诵经持忏,作僧家事业,率十人为一社,遇人家吉凶福愿,则偕往建道场,斋戒焚呗,鸣铙击鼓。起初夜,尽四更乃散,一切如僧仪,各务精诚,又无捐匄施与之费,虽非同社,而投书邀请者亦赴之。一邦之内,实繁有徒,多著皂衫,乃名为白衣会。市居百姓蒋二,蓋其尤者,寻常装造印香贩售以赡生。

淳熙十六年九月,往上巷汪氏应像归,时值大雨,手自撑伞,行次锦标坊澹津湖北岸洪丞相府前,逢一人,随踵相就,亦自有伞,近而即之,体冷硬如冰雪。正尔疑之,俄别有呼己者曰:“今岁是闰年否?”蒋察其非人之谈,答之曰:“汝莫是鬼乎!”应声大呼而灭。

白衣社见鬼喊鬼而灭鬼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蒋二白衣社

【白话语音文字版】

鄱阳(江西)一些比较有慧根的年轻人喜欢结社,在一起诵经持忏,常做一些本来是僧人应该干的事。一般是十人结一社,遇人家有吉凶福愿等事,他们就一起到人家建立道场,持戒、唱佛歌,又敲铙又击鼓,整个状态就跟僧人做法事是一样的。一般是天黑开始,一直持续到四更天结束散场。他们的仪式完全仿照僧制,这些人心地精诚,他们给人家搞法事活动都是免费的。有时候碰到人手不够,他们就给别的社写信请求帮忙,帮忙的人都很踊跃,见信就来。整个饶州城(鄱阳)这种人特别多,替别人做佛事的时候,他们都是穿着皂衫,给自己的组织起名“白衣会”。

鄱阳市面上有个普通百姓蒋二,平时特别热心参与这种活动,他靠装造印香为生。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九月的一天,蒋二到上巷汪家搞一个“应像”(某种宗教活动)会,结束以后,回来正赶上下大雨,他手里打着伞,走到了锦标坊澹津湖北岸洪丞相府门口,碰上一个人。这个人离他特别近,脚跟脚,也打着一把伞,他能够碰到这人的身体,感觉这人身体冷硬如冰雪,他心里充满疑虑。这时候,忽然有个声音招呼他说:“今年是不是闰年呢?”蒋二觉得此话问的太蹊跷了,不太像是正常人的问话,他就问旁边那个身体冰冷的人:“你是不是鬼呀?”那人听到蒋二问话,忽然大叫一声,当场消失了。

【祥宏点评】:一个人应声而灭的场景肯定会把正常人吓着,看来这又是一起“时空重叠”事件;鄱阳白衣社这种组织现在也有,其实就是信佛的居士一起自修、共修的组织。因为把这种活动看作是一种共修,所以他们坚决不要钱。按我们现在理解,他们就是志愿者或说类似于义工一类的组织。他们自称“白衣社”,肯定是要区别于一般的出家人;所谓寻常人家的吉凶福愿之事,通常指家里有什么不正常情况出现:闹鬼、不顺、灾难、疾病、节庆、生老病死等原因都可以算吉凶福愿之事;蒋二的营生是装造印香,装造就是按原样仿制。印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香,把多种香料捣成末混杂在一起,做成一种香;锦标坊现在没有这个名字了,澹津湖还有,洪丞相府里面的主人可能就是指洪迈的大哥洪适,他做过丞相,家又在鄱阳,说明这个故事洪迈就是写家乡的事儿。

白衣社见鬼喊鬼而灭鬼的故事:祥宏讲夷坚之蒋二白衣社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