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导语:相信大家对清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孝庄太后,她也是前几年历史古装剧的出镜最多的女主角。在剧中人们都熟以为之的称其为

"大玉儿"。虽已作古,但她的政治功绩,她的爱恨纠缠都让今人所津津乐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清初的女强人

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影视剧中孝庄的青年形象

孝庄太后的"三"、"四"、"五"

孝庄太皇太后本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人,是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她是一名拥有非凡经历的伟大女性。这在我们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皇朝历史当中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终年75岁。她的一生处事果断,精读史书,谥号为"孝庄文皇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清,为天下苍生谋得太平安乐。

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画像

究其一生可以大致概括为一个​"三"、"四"、"五"。三即是亲生经历参与了三次朝代变更严酷的皇权争斗,第一次是,努尔哈赤之死,她的丈夫皇太极即位。第二次是皇太极死,她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第三次是她的儿子顺治皇帝死,她的孙子康熙继承皇位。她在这三场斗争中,均取得了胜利。对清朝的巩固和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康熙帝的继位,她直接参与了决策。说四呢,是因为它经历了四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她身历了这四个皇帝的朝代。那算朝来说呢,孝庄太后身历五朝,即: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一共五朝。 这"三""四""五"的政治文化生活家庭变化,她也均亲身经历了。那么她对中国历史而言,孝庄太后有什么重大贡献呢?一、她辅佐了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呢,正处于明清社会变动最激烈、最复杂的斗争之中,譬如说多尔衮率军进关,此时她的丈夫皇太极已逝,顺治皇帝才年仅六岁,一方面面临着崇祯死后的南明四个王对清朝抵抗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李自成、张献忠部分余部的抵抗;再者还有蒙古个别实力的抵抗。

在如此复杂错综的国内、民族斗争中,她辅佐她的儿子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紧密地配合,才使得清朝的政权得以巩固下来。尤其是对中原政权的稳定,对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继续辅导她的孙子康熙,一直将他带大。康熙八岁时其父顺治帝逝世,母亲则在他十岁时也离去,康熙是由他的皇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康熙帝幸运于孝庄太后怀着对清朝绝对的责任感与出自祖辈的心疼爱护,使其终成一代明君。故康熙说他有"三不":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还有第四他自己又补充了一条,就是不亲近小人。

到孝庄皇太后去世的时候,已经康熙二十六年。这时清朝的权利已经巩固,并且为康乾盛世奠下了基础。三、孝庄太后对民族文化的融合,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满蒙汉藏这四个民族的融合贡献力量。顺治皇帝小时候没有很好的学汉语书,等到满族那些贵族文人进了关之后,不会说汉语,不会阅读汉族的书籍,在此情况下,又怎能维持一个国家的统治秩序呢?于是孝庄太后吸取了顺治帝的教训,就从小教育康熙帝不仅要学习满文,更要学习汉文。康熙小时候便能熟读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孝庄太后自己不会就从太监里面选懂汉文识汉字的人作为幼年时期康熙的汉语老师。等到康熙稍大一点的时候便请了汉族名儒大家做康熙的老师,所以康熙皇帝打下了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幼时皇太后的教导使得康熙帝成为了一个满、汉两种语言都运用自如的帝王。

孝庄太后不仅帮助康熙借索尼之手除掉了鳌拜,削了吴三桂的藩,还收复了台湾。在文化方面她又教导康熙皇帝南巡,让康熙帝亲自到曲阜的孔庙给孔夫子行礼,而且舒写了万世师表的牌匾挂在了孔庙,极大地促进了满汉文化的融合。使得汉族中原的农耕文化,满族的森林文化,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还有西藏的高原文化均高度融合。

藏蒙两族信奉喇嘛教,孝庄皇太后便用宗教的关系作为纽带,使得民族之间更加紧密结合。由于朝代初力,经济发展不景气,孝庄太后在修筑喇嘛教经典佛经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经济难题,她不愿动用国库的钱。便自己出了私房钱,把自己出嫁时候的金银首饰通通变卖来修筑这部佛教经典,结果还是不完善,就让娘家的兄弟侄儿赶着牛羊进关变卖后捐赠来修筑佛教经典《藏经》,最后康熙帝也出了私房钱才修成了这部金光灿烂美轮美奂的经典存留至今。通过孝庄太后等等的政治手腕,不仅加强了满、汉、蒙、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以说,这与孝庄太后的功劳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影视剧中孝庄与孙子康熙

女强人的朝政权利

但是孝庄太后始终坚持只在幕后辅导康熙的原则,绝不自己把持权利。孝庄太后一心一意地辅助她的小孙儿,同时也不断锻炼康熙自身处理政务的能力让他坐稳皇位。据康熙的起居注册记载,康熙帝御门听政听完了以后,他直接就到太皇太后的慈宁宫去请安,同时也将今天朝廷会议讨论的事件和棘手问题告诉孝庄太后。从而听取他祖母的意见来治理国家。而非像慈禧太后一样在前台垂帘听政,比起慈禧,孝庄太后高明之处就在于既亲自指点,又培养她孙子的治国理政的能力。

孝庄秘史:与多尔衮之恋

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影视剧的孝庄与多尔衮

孝庄太后虽已故去,但对她的孙子康熙帝的影响还有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贡献将永远留驻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然而民众除了对孝庄政绩上的赞赏之外,对民间流传的孝庄太后下嫁之事也津津乐道。有人说孝庄与多尔衮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据史实求证,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且不论孝庄出生地在蒙古科尔沁,现于内蒙古赤峰一带,多尔衮则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老城村。相隔了一两千里地的两个小孩子是不可能见面的,再者也没有亲戚关系,因此两小无猜毫无历史根据。

还有人说他们俩年纪相仿,这倒是事实,多尔衮的确比孝庄大一岁。但因年龄相仿而互相倾慕在庄妃(孝庄年轻时的称号)居住的地方去,趁着皇太极出征不在家的时候保持暧昧关系。可查证史料后我们发现凡皇太极率军出征,多尔衮一率跟着走,非有一次说皇太极走了,多尔衮原地驻扎。另外,从沈阳的故宫可以看出来那是一个很小的四合院。正院是皇后居住,这个皇后也正是孝庄的亲姑姑,东西厢房各有两个妃子居

住,还有伺候的太监与宫女,加上进门处把守的侍卫,在如此众众目睽睽下,有暧昧关系的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还有一种更为荒谬的传言说顺治帝惩罚多尔衮焚尸扬灰就是替他母亲出一口恶气,这也是毫无历史根据的,顺治帝的确是在多尔衮去世后对他鞭尸后焚尸扬灰,没有资料能证明多尔衮与孝庄如何。是因为多尔衮从小对顺治帝管制太严,一点自由也不得给。顺治帝从小脾气就比较倔,执掌权力后发泄幼时的愤怒才对多尔衮有所惩罚。故顺治惩罚多尔衮并不能证明孝庄太后曾下嫁多尔衮;最后一条传言说孝庄太后死后并没有埋到皇太极的昭陵(现沈阳北陵,皇太极的陵墓),反而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附近。就有人说她自知下嫁过多尔衮便没脸与皇太极再合葬。大家都知道清朝的皇帝只与一位正宫原配的皇后合葬。从康熙二十六年到顺治十八年这四十多年的漫长光阴里,孝庄便说既然太宗已入土,便不要去惊动他的亡灵,因此要求不合葬。

她说她最喜欢她的儿孙,她想一直陪伴着她的儿孙。而康熙帝晚年仍在怀念自己的祖母"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亦不愿祖母过早下葬,于是康熙一朝都未解决孝庄太后的陵墓之地的事务。直至雍正三年才将孝庄太后所葬之地的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

至于孝庄与多尔衮的私情关系也只能作为一桩历史悬案,但唯一确定的是孝庄绝无正式下嫁过多尔衮。

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性——孝庄太后

影视剧的孝庄加封太皇太后

结语:这个拥有卓越政治才能的奇女子用自己超人的智慧于政治手腕辅佐了两位君王。她的政治功绩不可否认,她在孙子康熙的心目中亦有超然的地位。在中国男权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