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时人病了吃中草药,国外人古时候病了吃啥?应该没有提炼的西药吧?

垻咯


这问题有点意思。


中药是中医学特有的药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历史悠久,在医学方面很早之前中国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这也侧面说明原始社会中医学就已经诞生了。

春秋时期,中医学理论逐渐定型。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像扁鹊这样的名医,而后中医不断发展,汉代张仲景,三国时期的华佗还有唐朝时期的孙思邈,明朝时期的李时珍都是有名的中医大夫。晚清之后受到西医的冲击,中医开始没落。进入新时代后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中医重新焕发了新机。今年的新冠性病毒治疗中也有中医的功劳。

那么古代的西方医学体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古代西方医学技术也是十分有限,甚至不如中国,他们也是利用动植物治病,据记载,古罗马医学典籍,就曾记录了540种植物、180多种动物、100种矿石用于治疗疾病,可见古西方医学和中医也有过类似之处,可能由于神学介入等原因,没有进一步完善普及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人生了病就是吃中草药。那么古代西方人吃什么呢,自然不是药片了,现代意义上的药片是随着现代化学出现随之出现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古代西方人关于医学方面一些有趣的事。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的医学实际上都源自于哲学,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讲究五行平衡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一种哲学的看法。

古代西方的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它的奠基人是希波克拉底,古代西方国家的医学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液、黑胆液组成的,而且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这些液体的平衡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们的平衡与否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 同时,古代西方国家的医学还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说到这儿是不是感觉就像中医里所说的一样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啊!

对无论是中医还是古时候的西医,它们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平衡。所以现代人用现代医学的眼光去看待古代医学,有时候会感觉莫名其妙深知啼笑皆非。



这幅画是15世纪的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所做,画作名为《愚蠢的治疗》。这幅画如实的记录了中世纪医生是如何治疗弱智这种疾病的,中世纪的医生认为,人智商低是由于脑子里长了石头!!所以想要治疗弱智,就必须打开颅骨,从脑子中找到这块石头!!可想而知这种手术的成功率极低,有多低呢?估计是0%吧……


但是这种手术在中世纪确实非常的流行没有人质疑他的正确性,直到文艺复兴后现代解刨学兴起人们才知道脑子里没有那块石头。

各种稀奇古怪甚至恐怖的治疗方式当时还有很多,最有名的也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在现在一些乡村仍有人在使用,但在中世纪放血疗法几乎成了可以包治百病的神术!

现在你去医院扎个输液针都疼得皱眉头,可想而知割开静脉血液哗哗的流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但是在中世纪你的感受肯定是好吧病快好了我要保持微笑!(😀️笑着活下去)


放血疗法在古代的西方非常流行没有人质疑他的正确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接受过放血疗法。其中美国国父华盛顿就死于放血疗法。

但是每一种现在贻笑大方的做法,都记录下了医学甚至人类前进的步伐。


神经科王医生


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如果那时候的欧洲人得了病,会怎么样呢?生不如死。

(欧洲中世纪穿着鸟嘴服装的医生)

我们先来看一段阿拉伯人对欧洲医生的“鄙视”吧。

某个懂医术的阿拉伯人,被请过去给人看病。他的第一个患者是位受伤的士兵,腿部化脓了,第二个病人是得了肺痨的妇女。于是,他就在士兵伤口处上了草药,处理了脓,情况就好多了。那位妇女,也喝了些药,病情好转。

结果,一位法兰克医生跑了过来,说阿拉伯人跟本不懂医术。他对那个受伤的士兵说:“你要决定是做一条腿的活人,还是两条腿的死尸!”士兵选择了活着,于是法兰克医生把士兵的腿架起来,让人用斧头劈下去,劈了两次,“骨髓喷溅而出”,士兵当场气绝身亡——成了一条腿的死尸。

对于那位妇女,法兰克医生认为她头上有魔鬼,于是剃光了她的头发,然后给她吃大蒜。结果,病情反而严重了。法兰克医生就认为魔鬼已经进入到病人的头部,于是就在那个妇女的头上开了个十字口,漏出头骨,然后在里面撒盐,这妇女也死了——伤口上撒盐,牛。

实际上,阿拉伯人的记述,并非夸张。


中世纪欧洲的医生,普遍是以放血疗法、灌肠、截肢,或者是祈祷等方式治病。给病人服药,要么是为了减轻手术中的痛苦,要么就是带有“驱魔”的属性。

(放血疗法)

比如上面的事件,给妇女吃大蒜,以及在伤口上撒盐,就是典型的驱魔仪式。

对于大多数外伤性的患者,不太严重的全靠“自愈”。一旦感染之后,外科医生(很多都是当时理发师)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

简单一些的伤口,可能会直接用烧红的烙铁放上去,坚强的病人也许能撑过去。如果伤口较大,病情严重,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切除”。那时候没有消毒的概念,所以死于感染的人非常多。

为了减轻病人手中的痛苦,会给他们服用一些药物,比如阉猪胆汁、葫芦藤、鸦片、天仙子和毒芹汁。使用药物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让患者少一点挣扎……


如果感冒发烧、头疼、拉肚子等等问题,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放血。

(暴力拔牙)
中世纪欧洲医学的理论,认为人体内要达到某种平衡,生病的话,放放血就可以了。如果遇到更严重的情况,那就直接采取灌肠的方式。当然,这些还算是好的。

运气不好的,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妇女一样,会被认为“魔鬼附身”。一旦这样,医生可能会采取很多方式在病人体内寻找魔鬼,直到把患者折磨死。而这个过程中,基本不会有什么服药的概念。

一直到18世纪,法国人基本上迷信于放血疗法,从国王到老百姓,就算是没病的人,每年都会放几次血,认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如果不想开刀放血的话,还可以选择蚂蟥吸血,那时候有很多人专门养殖蚂蟥,提供给医生。

很多名人,都是死于放血疗法。比如法皇路易十五,得了天花,医生就不停的给他放血,临死的时候,他身上的血液基本被放完了。

1799年12月,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冒着大雪骑马去自己的种植园,回来之后就发了高烧。本来不算大病,但是华盛顿要求管家给他放血,认为这样就能扛过去。

结果病情没有好转,匆匆赶过来的私人医生也采取了放血疗法,还是没好。又有两位名医赶过来,继续放血……短短的半天时间,华盛顿体内3.5升血液被放了出来,于是,当晚华盛顿就撑不住了,卒。

若不是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细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不吃药光放血的医疗手段,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七追风


其实以中草药作为治病药剂,并不是中医的特色。比如属于我国56个民族的藏族同胞,就有自己独有医学传统,也就是藏医,与之配套的则是藏药。另外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医学文化,使用草药则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往远的说,像非洲巫医、美洲的印第安人,治病都是直接使用动植物药。比如19世纪常被西方帝国主义常备的“万能药”,奎宁、金鸡桑纳、起初都来源于美洲土著居民的生活用药。


在最初的“西药”中,甚至还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成为中药家族重要的成员。比如著名的乳香、没药。


虽然中世纪的欧洲,治病吃中草药,跟中医没有多大区别。他俩的本质区别在于,理论。它们始终以希波克拉底所谓的人体“四体液”学说为基准。喜欢外科手术多余喝药。

西方医学真正兴起的时候,则是19世纪中期,借助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于是与之兴起的病菌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解剖学...似乎一夜之间从小矮人,瞬间成为巨人。

令西方学者不解的是,为啥像中华文明,能够孕育出如此强大的东亚文明,却在近现代医学上落后于西方。各种原因,至今困扰着他们!


本草百晓生


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的崇信西医,对我们的中医则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对中医的态度也没有那么友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中医。

不要说这些外国人了,就连很多国人都不了解中医的玄妙。中医的很多味药材单独使用对人体是有害的,综合起来就是对人体有利了。

中医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用量不准确,一个配方里的一味药材换不同的医生来给出的量也不一样。

药材用量的这东西是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够知道用多少量的,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才能开出配方这也是中医难学的一个原因。

有的病只有西医才能够治得好反过来也一样,两种医学各有优缺点。

那么在古代我们生病了是吃中药材,西方人生病的是怎么治疗的呢?不要只看到现在西医的辉煌,曾经西方人的医学也有过一段蒙昧无知的时期。

西方的传统医学很多理论和我们中医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他们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使用的大都是使用“物理疗法”或者“自我恢复”来治疗疾病。


在古代西方人最初和我们一样以为生病是鬼神作祟,都是通过祈祷上天或者神灵来治疗疾病的。有了文字记载之后,那些医学知识得以保留传承下来给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这些医疗知识可不怎么可靠,古代西方人的医术是建立神学上的,有多少错误可想而知。

先来说说同为文明古国的巴比伦是如何治疗疾病的,巴比伦人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祈祷,另一种则是通过有经验的医生治疗也就是吃药草。

前一种的治疗手法可以说把生死交给了老天,治好了可以说上天保佑,治不好也可以说生死天定。


西方人的治疗手法也基本是这两种,古代人西方人也不知道生病是什么原因,也只能选择去相信这种治疗手法。再往后西方出现了宗教,宗教的出现对文明有一些促进作用却对医学的发展形成了一层无形的枷锁。

我们也都知道直到现在西方人都是非常信教的,他们认为教义就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在古代他们的医疗方法也与宗教有关系。

中世纪的宗教可以说统治了欧洲一大片的土地,宗教的文化布满在欧洲大陆的每一片土地上。在文化思想这一方面基本都由宗教统治,神学也影响到了医学。

因为宗教的影响西方的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进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状态才得到了改变。

这个时期终于有人敢站出来挑战权威,认为过去的医学是盲目不负责任的行为。医学应该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靠猜想因此还焚烧了之前的医学著作。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终于把目光放到了自身身上,认为生病是自己身体的原因而不是鬼怪作祟。

在这个时期人体解剖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有尊重死者的传统,西方则是认为解剖尸体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也就是这个时候西方有了现代医学的雏形。

在古代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对人体的不了解瞎用药瞎治疗,解剖学的发展或许就是西医超过中医的原因。

不过他们这时候也是瞎鼓捣,什么放血疗法火疗成为了另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比过去更糟糕了,本来不死的人都硬生生地被他们折磨死了。


我们熟悉的一些名人华盛顿、理查二世等等,都是死在这些疗法之下。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疗疾病,没有高下之分。曾经的西医也有过一段“瞎治疗”的历史,相信给中医些时间中医的发展绝对能够与西医持平甚至超越。


李青蒿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西方人吃啥,而是近代两次瘟疫的爆发。

1、

1910年10月25号,我国东北突然爆发鼠疫疫情。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达四万人,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短短十来天,疫情蔓延整个东北地区,并波及到河北、山东等地。

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

到1911年3月1日,东北三省各地报告死亡人数为零,自此爆发了三个月的鼠疫疫情得到控制。


图——东北鼠疫

反观欧洲鼠疫疫情,爆发于十四世纪的中世纪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500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并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2、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世界爆发流感疫情,感染人数约10亿人,当时全球人口不过17亿人。全球保守估计死亡2500万到4500万之间,有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可能在7500万到1亿之间。而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不过1000万人左右。

此次疫情也波及到了中国。

当时台湾(日本人统治)死亡人数在4万到5万之间,台湾总人口不过360多万人。当时的医疗资源全部用于在台日本人,因此死亡率较高了。

中国内地致死人数没有确切记载,但肯定是全球致死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网上有分析说当时中国可能死亡200万到300万之间,也就是说最多占全球死亡人数10%。当时中国人口4亿多人,占全球总人口1/4。相对来说中国控制的已经很好了。

图——二十世纪大流感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近代,西医已经得到全面发展的时代。可是面对疫情西医仍然束手无策,中国则能独善其身。为什么?因为我国卫生条件好于西方吗?不是,因为我们有中医中药。

比如1918年世界流感,当时中国采用了银翘散预防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比如当下,每年都有流感爆发,不说大家也知道吃什么,板蓝根、莲花清瘟、银翘解毒……预防的中药太多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现在中药吃了效果不好,不是因为医方出了问题,是中药材出了问题。人工化肥种植、以次充好、用药材其他部位替换有效部位。


说了这么多,我好像一直没有回答古代外国人吃啥。

其实西方人得病了和中国人一样,主要也是吃草药。但西方没有像中国这样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像中国这样有数千年的传承。

为什么说他们主要也是吃草药呢?因为他们还有别的方法,比如说巫术,比如说放血。反正也是一些特别特别扯淡的方法,比中国的吃死人枕头月经布强不了多少。



图——西方巫术

对于现在的中医西医之争,我认为实在没有必要。西药的成分也是来源于大自然,只不过是提炼了,将其浓缩成一个小药片;中药让你吃的是原材料。正如青蒿素一样,妥妥的中草药,但得到的全世界认可。

网上那些诋毁中医的人,就好比亲爸爸给了你一个小康之家,突然来了个暴发户告诉你:叫我爸爸,叫爸爸可以给你买好吃的。然后你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然后回头望一眼亲爸爸:你家厕所太脏了,


别酒流年


很多人一直对我们古代的中药怀揣着质疑态度,觉得中药就是玄学、觉得中药不可信、觉得中药根本治疗不了疾病。

但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中药的起源再谈这些问题。

中药的起源

在我们的历史最初期,其实并没有什么太过于复杂的中医理论,那时候的人们大多数是依据着“神农尝百草”的方向一点点通过自己的尝试来接触大自然中的植物,在发现某一些植物对自己身上的一些疾病有着缓解或者治疗的效果后,才在广而传之的情况下逐渐将那些植物当成了药品使用。




正是在这样的积累中,我们的祖先慢慢构建了庞大的中药体系。

而在这段时期中,人们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毕竟是药三分毒,虽然说是“药”,但归根结底人们利用的还是一些植物身上的“毒性”,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一些植物的特性是好是坏,所以在没有分辨清楚的情况下,不少人的身体就在吃了那些植物后遭受到了或多或少的伤害。


不过不管怎么说,那时期的人们都依靠自己的“经验”找到了一批对某些疾病比较有效果的植物,对于这些时期的中药,我觉得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道路偏离的中医理论

只是在发展到了后来,随着中医理论越来越复杂,中药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相信起来。

我们暂且不说那些看起来确实跟玄学差不多的理论,就说后来出现的一些奇怪药物,大家就知道中医在后来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在中医发展到成熟时期的时候,中医开始把很多奇怪的东西都纳入到了中药体系中。

其中既包括人尿液析出的结晶人中白、也有把甘草浸泡在人粪便中的人中黄,更有号称为五灵脂的老鼠粪便、号称为夜明砂的蝙蝠粪便、号称为望月砂的野兔粪便等等,此外还有汞的原材料朱砂、砒霜等剧毒无比的矿物质。


从这些后来出现的各种奇葩中药来看,我觉得大家应该就能看出中医理论发展的畸形程度。

在到了这个时期的时候,中药的可信度其实大大降低了不少,掺杂进了很多无用的“杂质”。

还有因为古代中医大多数没有完整的传承体系,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半路看了一点医书就开始行医的,医术良莠不齐,那时候的人想要看好自己的病、想要碰到个有水平的医生,完全是得看运气的事情。


中医有局限性

而且中医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没有科学体系的支撑、因为没有完整地了解人体的本质,所以很多特殊的疾病他们都束手无策。

比如在那些时代里,儿童的夭折率就非常高。

不仅是农村小孩很难成长起来,就连皇宫里的皇子、公主们也不一定能健康长大成人,即便有着御医照顾,很多朝代里仍旧有不少皇子、公主小小年纪就死在了疾病下。


从这样的状况中,我觉得大家应该就能看出古代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差距。

毕竟现在就算是普通人家,也很少有儿童夭折的事情出现了。

不过差距虽然存在,但是对于中医我们最好还是不要一棒子打死,毕竟对于某一些常见的疾病,中医、中药还是有一些效果的,而这些效果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尝试才积累出来的“经验”。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有个人咳嗽了两个月一直没好,就算去了省最好的西医院看的都治不好,后来就是因为吃了中药,咳嗽才好的。

古代西方医学

说完了我们古代的中医、中药之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国外古代的医学、医药。

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外的很多国家其实和我们一样,生病了吃的都是草药,比如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即便是发展到了现代,还有不少人仍旧靠草药治疗疾病。


至于欧洲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吃草药,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也渐渐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上。

其中最为奇葩的一个案例就是他们的放血疗法。

在以前,欧洲人因为觉得放血对于一些疾病有效果,所以为了治疗身上的疾病,很多人就尝试起了放血治疗。

而在那个时候,放血的事情往往都是一些理发师兼职来做的。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如今理发店外面的三色管状招牌就跟这方面的历史有关。


那三色管状招牌中的红色代表着人的动脉、蓝色代表着人的静脉,白色则代表着包扎伤口的绷带。

在有的时候,西方的古代人也会用水蛭来吸食自己身上的血,比如拿破仑在患上了痔疮之后,他就采用过水蛭吸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这些奇葩的医疗方法确实夺走了不少欧洲人的生命,一直到后来科学兴起、现代医学伴随着科学的出现,这些状况才一点点得到了解决。


孤客生


网络上个别人,把西医和现代医学混淆了。实际上,中医,西医都是传统医学。现代医学起源于法国,这跟起源于古希腊的西医有区别的。西医以希腊希波克拉底为开山鼻祖。

法国人林奈克医生发明听诊器,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开始,打针做手术都是现代医学独有的。

传统的西医采用放血疗法也用过一些草药。

药物的来源大约有三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柳树皮,性甘,味苦能治病这是传统医学的看法,柳树皮含有水杨苷能转化水杨酸,这是现代医学的看法。日本汉方药就是在中医基础上产生的,中医血液循环理论也被现代医学吸收了。无论中医西医,都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不少良方。中医西医都是传统医学。

医学家能从传统医学中吸取验方,治病救人。很多自以为是概念不清的人喜欢抬这个踩那个。


听海风吹过


提炼的西药,如果是指现代药物的话,那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呢,古代西方也有自己的医学体系。医学上的中西之分,其实只有在传统医学这一概念上才有意义,在现代科学昌盛以来诞生的现代医学的概念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区分东方的现代医学和西方的现代医学。

同中国的传统医学一样,西方的传统医学同样的古老与庞杂。

自上古时期开始,各大文明体都有自己比较系统的医学传承。

虽然说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当时的医学与巫术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通过内用或外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探索已经开始了。那么我们便通过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古希腊—罗马这三个西方文明体的医学药物历史来看下他们是怎样利用药物的。

公元前18世纪记载有中毒处理方法的尼普尔泥板

19世纪末期在两河流域的尼普尔地区出土了一系列写满楔形文字的泥板,经考证,这些泥板大约制作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处于两河流域文明早期的苏美尔人时期。经过后世学者破译,其中有一块泥板上记载了15个药方。

后世学者从这15个残缺不全的药方中整理出40余味药物,涵盖了动物、植物以及矿物三个大类。苏美尔人药物的用法也分为内服外用两种方式,药物剂型也已经十分完备,除注射剂之外,基本涵盖了现在的常用剂型,比如内服酊剂、外服膏剂、洗剂、吸剂以及熏蒸消毒剂,甚至还有灌肠剂和栓剂。其中的第13个药方记载:将干的水蛇,棘刺根,干的枞脂以及另外三种不知名的药材研成末,与蝙蝠屎一起倒入水中,烧热,然后用药液搽洗患处,随后用涂上植物油,再撒上另外一种不知名的东西。从这个药方的药物取材,药物加工以及使用方式上来看,美索不达米亚人民在药物利用上是极具想象力的。

出土自埃及的埃伯斯纸草文书,公元前15世纪

与两河文明前后脚进入文明时代的尼罗河地区在医学方面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1862年,西方学者在埃及发现了一系列记载医学知识的纸草文书,这些纸草文卷大约成稿于公元前1500年之前,记载着当时的骨科、外科、妇科以及消化道等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式,还记载了大量的医药知识。在这些文卷中,有一部由收藏者的名字命名为《埃伯斯纸草文书》,《埃伯斯纸草文书》记载的是古埃及人的用药方法。这部文卷共记载了800多个药方,后世学者是从中整理出900多味药材,从药物取材上,古埃及人的想象力完全不逊于苏美尔人。《剑桥插图医学史》和《中东国家通史之埃及卷》分别记载了埃及人药物取材的细节:

他们从动物、植物和矿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各种药品。通常,他们取动物的脂肪、血液和骨头制药。古埃及人很可能最先将蓖麻油、曼陀罗花、小茴香、莳萝、胡荽等植物用途药材。奶、蜂蜜、葡萄酒和啤酒也被用来治病。——《中东国家通史之埃及卷》

(埃及人)药物利用的范围很广泛,从低级的韭葱到肥胖的河马、从石榴到油煎老鼠和天青石都可用作药物。——《剑桥插图医学史》

从上面的资料看两大上古文明在医药利用方面已经做出了大胆且富有想象力的探索与发现,无论从利用药物的领域范畴,还是药物的加工手段以及使用剂型来说,其成就都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那么,西方文明的嫡系先祖古希腊-罗马在药物方面又有哪些发现呢?由于进入文明时期稍晚,古希腊-罗马文明与之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与尼罗河文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前后继承关系,但古希腊-罗马人民在药学方面还是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探索。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像

毫无疑问,古典希腊时期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闪光着理性光辉的国度。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前370年)成为古希腊医学水平的代表,四体液学说可谓惊才绝艳,以其为基础的养生和医疗理论更加倾向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这倒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某些理论不谋而合。尽管如此,希波克拉底也并没有忽视药物的作用,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记载了约400种药物。在体液学说的指导下,他的药物理论倾向于排出体内多余的体液,擅长使用的药物也以利尿剂、泻药、发汗剂和催吐剂为特色,而且他所取用的药材往往以植物和矿物为主,但剂型同样丰富,包括敷剂、栓剂、丸剂、洗剂以及吸入剂等。因其在医学尤其是在医学理论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

带有精美插图的希腊文记载的迪奥斯科里德斯《药物论》抄本

公元一世纪,希腊药学家迪奥斯科里德斯撰写的五卷本《药物论》横空出世,与《本草纲目》类似,这本书对之前的西方古代医药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是一本集大成的巨著。《药物论》中记载了近千种药物,其中有500余种植物,迪奥斯科里德斯对这些药物做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在当时堪称精美的插图,这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比迪奥斯科里德斯稍晚的古罗马医学家盖伦同样为西方古医药学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类自诞生以来,便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危机,其中疾病更是如影随形般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史,在史前时代,古人类更多的是被动而无奈的承担与面对。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技术手段与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抗疾病的手段与途径也在向着多元且丰富的方向发展,而药物恰恰是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三大文明体的先贤们在药物学方面的探索发现以及成就,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与中国传统医学比是毫不逊色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

无论东西方文明在药物利用方面均做出了大胆且富有想象力的探索与试探呢?虽然以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古代先贤们的所谓成就中多为谬误,少有闪光点,但即使是科学昌盛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放弃挣扎求存的勇气严谨以及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谨慎,因为疾病甚至于瘟疫从来未曾远离。


史话海说


草药不是中国的特产,全世界的传统医学都是以草药为主要的药物来源。严格来说,中草药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植物,还包括动物矿物。外国也是如此。印度人,阿拉伯人,也有较为系统的传统医学理论。我们中国国内,除了汉族以外,苗族藏族都有很系统的民族医药理论。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在印度游学时候的学校也就是那烂陀寺,就有专门学习医药理论的僧人。印度人将当时的学问分成五大类,其中一类就是医学。中国西藏地区,沿袭了印度的这种习惯。印度医学也使用草药,还有符咒。还有一些身体的修炼技术。部分被后来的瑜伽术所继承,现在全球都有传播。这些知识通过中国当时的游学僧人和从印度来中国的传法僧人传入中原,有部分内容被中医吸收。这是古代中外医学交流的具体表现。

欧洲中世纪时候的医生,很多和巫师差不多。这是历史上医学早期发展的普遍现象,被称为巫医同源。所以当时的主要治疗手段,除了草药之外,还有就是巫术。手术也是存在的,不过并不常见。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欧洲人认为血是不洁的。所以生病时候,很多人采用放血疗法。

化学药的发展一定要在化工行业发展之后才有可能。而这是要等到第2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所指的西药也就是化学药,历史不足200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之前的人,没有办法利用这些药物。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酰水杨酸。它最早是从柳叶当中提取出来的。不过大规模的化工行业制备要更晚一些。实际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柳叶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就对此有过记载。西方中世纪时候的很多巫医也知道这一点。不过问题在于要使药物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浓度保障,这一点在化学药出现之前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直接利用柳叶,效果就要差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