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手辣的吕雉为何会放过预言成为“天子之母”的薄姬?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吕后、薄姬、戚夫人都是刘邦的老婆,在刘邦的众多妃子中,这三个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命运也各不相同。

吕后刘邦的原配夫人,早年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在刘邦还是小亭长的时候,吕后的父亲就把她许配给名不经传的刘邦,一路跟随刘邦也吃了不少苦头,刘邦在世时,吕后的很辣就开始表现出来,她帮助刘邦把一代名将韩信杀死在长乐宫里。

薄姬先是魏王豹的夫人,在魏王豹被杀了以后,她的后宫妾室就被刘邦纳入后宫中,不过进后宫的薄姬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宠幸了薄姬,就这一次薄姬怀上了刘邦的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年轻漂亮,仗着刘邦的宠幸,动起了歪脑筋,想让刘邦立她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公然的与吕后为敌,母凭子贵,这么挑衅吕后,心狠手辣的吕后肯定不会放过他。在古代易储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当刘邦在朝堂上提到要换太子时,遭到众臣的强烈反对,刘邦只好作罢。

不过这件事就像毒药一样在吕后的心里蔓延开来,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之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雉因此做了太后。这时,朝廷之上尽是吕后的人马,所以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首当其冲就是戚夫人。

吕后先是剥夺戚夫人的封号,命人把她漂亮的头发全部扯下来、用铁链拴住双脚、拔去她的华服,给她穿上破烂的衣服,让她做些下人做的事情。

即使这样,吕后还是不肯罢休,居然让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割下她的舌头,震聋她的耳朵,又给她灌了哑药,让她不能说话。最终,把戚夫人扔到厕所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人彘”。

与戚夫人比起来,薄姬是一点威胁力也没有,那么在刘邦的众多妃子中,吕后唯独放过薄姬,是因为薄姬是相当低调,刘邦只临幸过她一次,她也不参与众妃的争宠,与世无争,见谁都以礼相待,从未得罪吕后。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574021074086"} --}

沫一凡


心狠手辣的吕雉为何会放过预言成为“天子之母”的薄姬?

  吕后心狠手辣是不假的,她对付政敌和情敌,都没怎么手软,算得上一个人物。不过呢,吕后于国家而言,又是有功的,在她执政期间,大汉王朝休养生息,天下太平,很有政治家的风采。吕后为了儿子的天下,做尽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却放过“天子之母”预言的薄姬呢?

  其实吕后未必知道“天子之母”的预言,就算知道,她也是把这个当笑话看。因为薄姬的人生,在周围人眼里,和她的姓简直就是绝配,哪里会和贵不可言的天子之母搭上关系。

  咱们看看她小的时候,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命不好,后来呢,魏豹复国,薄姬的娘亲心怀故国,把女儿送进了魏豹的后宫,薄姬成了魏豹的姬妾。为了看看薄姬将来能不能在魏王宫出人头地,魏媪请来著名相士许负给薄姬看相,许负一见她就说:“何止是在小小王宫出人头地那么平常?她日后还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

  这话传到魏豹那里,魏豹简直不要太高兴,放手一搏,背弃和刘邦的攻楚盟约,在楚汉之间搞中立,准备坐山观虎斗,收渔人之利。结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薄姬也许会生下天子,但他却不是天子的父亲。

  刘邦大怒,灭了魏豹,薄姬转眼就到了刘邦的宫里,只不过不再是得宠的姬妾,而是成了“织室”一员。事情到了这一步,“当生天子”就彻底变成一个笑话了,到了织室,还想生天子?不要笑死人了。

  这样的事情,吕后知道吗?未必知道,其实就算是知道,她也不会当真。相士们说的话,有多少人会真信呢?在吕后看来,薄姬就不可能生出天子,就算是她生了儿子,母亲不也是她吕后吗?何况,哪里来的那么多天子!天子又不是大白菜,皇太子就只有她儿子一人而已。

  其次是薄姬在刘邦的后宫,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接近于无,作为吕后的对手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薄姬的人生是让她笑着流泪的。昔日魏王宫中,她有两个战友,一同被掳,她们曾发誓,要同享富贵,如果有机会的话。可是那两个战友,在成了刘邦的后宫后,把薄姬当成了一个笑料,闲谈之间,尽是鄙薄。刘邦听过一些话头,起了兴趣,也有了同情心,本着日行一善的原则,和薄姬度过一个夜晚。刘邦完事就忘,可是薄姬的肚子里却揣上了龙种,从此一飞冲天,真的应验了那句“当生天子”的预言。只是当时,没谁知道而已。

  薄姬自叹薄命,守完了死寡守活寡,有了儿子后,她更加小心谨慎。任何时代的后宫都是一样的,有争斗,有陷害,但不争不抢,小心谨慎,活下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薄姬小心地过了头,身边所有的人,她都不得罪,和儿子过得安安静静。在诸王争相跳出来时,他们依然隐身一般地活着。

  这样的一个女人,任是谁都起不了恶念。吕后对薄姬,想来也是会有同病相怜之感吧,想当年,她吃了多少苦呢?面前的这个女人,根本没有莺莺燕燕的聒噪,她自然而然地,就给了她最大的恩遇:吕后送薄姬前往刘恒的封地,不但让她母子团圆,还给她代王太后的称号,使她成为大汉王朝第二的贵妇(吕后第一!)。

  刘邦没给的善待,吕后替他给了。刘邦给了过多宠爱的妃嫔,一个个弄死!凡事有因果,戚夫人不是无辜的羔羊,自然有报应,而薄姬能得厚待,何尝不是她自己攒下的福报。(文/宛如清扬图/网络)


宛如清扬


这里是芒果论史!

吕雉放过了薄姬实在是一个让人觉得悲伤的故事。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进行了报复清洗,而被报复的对象就是受到刘邦宠爱的妃子。越是被刘邦宠爱的,下场就越惨,其中最典型的非戚夫人莫属了,她被吕雉做成人彘痛苦的死去。

而薄姬之所以被吕雉饶过一劫,原因还是在于薄姬和吕雉二人都有相似的悲剧,她们都是没有得到过丈夫宠爱的可怜女子,二人之间可谓是同病相怜,吕后因此放薄姬一马也是合情合理。


至于“天子之母”的预言不过是用来骗骗普通人的玩意儿,像刘邦、吕雉这一类站在政治金字塔顶端的人是不会被所谓“预言”干扰决策的。

所以说,要探讨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从吕后与薄姬的“同病相怜”之处下手,而要分析这个东西,就必须了解吕后与薄姬的经历。

吕雉:黄花大闺女与中年男人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是在二十岁左右,可以说是一个羞答答的黄花大闺女,而刘邦当时已经四十多岁,是已经奔五的中年男人。应该说,刘邦的年龄做吕雉的爹都不过分了,对于这段婚姻,吕雉没得选,她只能听从自己父亲的指令,嫁给刘邦。

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和中年油腻大叔的结合显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吕雉仍然选择笑对一切。刘邦仅仅是个亭长,一家人要吃得上饭还是需要种地,于是吕雉带着她和刘邦的一双儿女终日在地里劳作。

当刘邦干完公差回到家,吕雉也会欢呼雀跃的像一个情窦初开得到小女孩一般与刘邦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她始终在以一个少女最美好的一面笑对世界,毕竟没有哪个女孩子天生就是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政治家。

但后来,刘邦丰西泽纵徒后逃入芒砀山,吕雉作为罪犯家属锒铛入狱。后来刘邦带兵西入灭秦,被项羽封为汉王,吕雉却仍然在东方,过着一个农妇的生活。她等啊等,终于等到刘邦带兵打回东方,可是刘邦没有去见她,刘邦只是在彭城花天酒地而已。

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精兵一击即溃,吕雉尚且不知情,楚军就已经来到了沛县,她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夫君就成为了项羽的俘虏。几年俘虏生涯转瞬即逝,当她再见刘邦时,楚汉之争已经接近尾声。

她还是沛县那个在田地中劳作的农妇,刘邦却成为了高高在上的汉王,乃至于皇帝。刘邦有了好多的妃子,管夫子、赵子儿,还有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她们比吕雉好看,比吕雉多才多艺,她们更能得到刘邦的爱。

吕雉的心开始冷下来,她不在少女怀春,她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政治家,被她藏起来的还有好多份妒忌,每份妒忌对应一个受刘邦宠爱的妃子。

薄姬:飘零的私生女

薄姬是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她和吕雉一样,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当她长大以后,魏媪把她送进魏豹的后宫之中,魏豹宠幸她并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因为许负预言她会生下天子。

后来魏豹战败,薄姬成为了刘邦的俘虏,她被从魏豹的后宫中剔除,成为了一名纺织女工,每日辛勤劳作来维持生活。她幸运而又不幸,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发现她长得还不错,于是她被从纺织女工中剔除,成为了刘邦后宫的一员。

但薄姬的姿色也仅限于还不错了,刘邦把她纳为妃子后就再没有管过她。唯一一次临幸都是靠她的闺蜜管夫子、赵子儿说情,刘邦觉得她实在是太苦命了,才宠幸了她一次。从此之后她再未和刘邦有任何瓜葛,她和她的儿子刘恒始终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薄姬和吕雉都是苦命的女子,她们的儿子也同样悲催,刘盈身为太子差点被刘邦废掉,刘恒身为刘邦的骨血,但从未得到刘邦疼爱。和戚夫人、刘如意相比,薄姬、吕雉都是被遗忘的女人,刘盈、刘恒都是被遗忘的孩子。

相似的际遇,相同的感受,吕雉与薄姬同病相怜。

这才导致当刘邦的后宫宠妃一个个受到迫害之时,薄姬却得到了吕雉批准的出宫许可,和她的儿子刘恒一起在代地生活。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芒果论史


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薄姬是以俘虏的身份进入汉宫,许负的预言发生在这之前,吕后不知道这件事。

二、薄姬在刘邦后宫不得宠,且为人低调,吕后才容得下薄姬母子。

附:《汉兴六十年》关于薄姬的节选

公元前196年,刘邦亲自平定代国相陈豨的叛乱,封年仅八岁的第四子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r

  一代贤君汉文帝刘恒就此登上历史舞台!\r

  刘恒的生母是薄姬,这个女人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坎坷无比,后半生享尽尊荣。\r

  薄姬是私生女,母亲魏媪出身魏国宗室,父亲姓薄不知名字,是吴郡人,和魏媪私通生下薄姬和薄昭。

秦朝末年,原魏国贵族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把女儿薄姬送进魏豹的后宫。\r

  魏媪出自王族,还是有些野心的,她请著名相士许负为女儿看相,卜算的结果让人惊喜,许负说薄姬当为天子母。\r

  魏豹听说了许负的话,也非常高兴,对薄姬另眼相看,加意宠爱。\r

  命运跟魏豹开了一个残酷幽默的玩笑!\r

  薄姬将来成为天子的母亲不假,而天子的父亲却不是他。不久后,魏豹被汉军俘杀,宫中的美人被刘邦全部收编,薄姬成为刘邦后宫的一员。\r

  姿容并不出众的薄姬在汉王后宫泯然众人,进宫一年多了,也没有得到刘邦的注意。\r

  刘邦宠幸的管夫人和赵子儿是薄姬的好朋友,一次趁着刘邦高兴,两人向刘邦介绍薄姬的可怜处境。刘邦起了同情心,当天就召见薄姬。\r

  薄姬抓住机会,大胆向刘邦表白,“昨晚我梦见一条苍龙盘在我肚子上。”\r

  机智如刘邦,怎会看不穿这么拙劣的谎言!这个可怜女人的一点小伎俩,在刘邦看来是可怜可爱的,他乐得不拆穿,笑着说:“来吧,我为你圆梦!”\r

  薄姬运气不错,这一夜过后她便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刘邦早把她抛到脑后,对母子俩没怎么关心,也极少再召见薄姬。\r

  薄姬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寂寞的生命有了盼头,她只想陪伴儿子平静地生活,看着儿子一点点长大成人。\r

  薄姬因为不得宠被吕后容下,在刘邦去世后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前往封地做了代王太后。\r

  吕后临朝称制,迫害刘邦的宠妃和庶出的儿子们,薄姬母子一贯不受重视且低调,在朝中没有势力,竟逃过此劫。\r

  代地在今天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对匈奴前线,吕氏家族的人看不上这块封地,祸兮福之所倚,刘恒平平安安做了十七年代王,直到命运巨变的那一天。

汉文帝像



余明讲历史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心狠手辣,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就是最大的佐证,在刘邦去世后,她几乎没放过一个曾经与之争宠的皇嫔妃子,但为何放过了薄姬,下面由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薄姬是一个怎样的人。薄姬在做刘邦嫔妃时,很少能够得到临幸,整日在后宫无所事事,天天翻看《道德经》聊以度日,这是因为她看惯了后宫的尔虞我诈,内心已经看淡了名位权势。这样的一个女人,在吕后心里已经形成了软弱无能、无欲无求的印象,所以吕后才会觉得杀与不杀无所谓,最后薄姬才逃过一劫。


另外,薄姬教育自己的孩子刘恒也要清心寡欲,不要迷恋于皇位之争,所以刘恒才甘愿被分封到西北边疆做代王,薄姬跟随儿子也到了边疆。当然,母子两人看起来被安排到了荒凉之地,实则远离朝堂纷争,很好的保护了自己。

最后,薄姬“天子之母”的预言在吕雉死后得到实现,代王登基为汉文帝。这是因为,大臣们在寻找皇位继承人时,已经无人可继,除了齐王刘肥寿终正寝、刘长由吕后抚养长大关系密切外,其余全部被吕后害死。估计薄姬也想不到,自己的处世哲学,竟然让儿子当了皇帝。


斜杠小石


要说吕后,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女人,可能是因为帮自己老公打下江山,吃了不少苦,眼看要收成了,来了个戚夫人,吕雉知道自己经过岁月的洗礼,其魅力自然不能与年轻的戚美人相提并论,刚开始吕雉还能接受,毕竟老公是皇帝,三宫六院的嫔妃很正常,可关键是这个戚夫人不是省油的灯,夺得刘邦的宠幸不说,还开始频频吹枕边风,意欲让自己的儿子,顶替吕雉与刘邦所生的长子为太子,这吕雉可是一般人?知道戚夫人的算盘后,暗中慢慢谋划,终于刘邦病死了,专权的吕雉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吕后,而且还是吕太后,于是就开始跟戚美人清算旧账了,结果戚美人很惨,被做成了人彘。

而在众多刘邦的女人中,最后的赢家应该是薄姬了,不仅自己得以逃出生天,而且后来自己的儿子还当了皇帝。要说这薄姬也是够神奇的,曾经有相师告诉她,她是皇帝妈妈的命,当时薄姬还是一方小诸侯魏王豹的宠姬,魏王一听我老婆是皇帝的妈妈,那我就是皇帝的老子,那不就说我自己就是皇帝吗?于是对薄姬很是宠爱,可惜魏王豹是个草包,没多久就死了,刘邦正好在攻打薄姬所在的城池,顺手就把薄姬带走了,带回来也就放一边,让她干粗活,一日刘邦有心思于是就遇到了薄姬,对于薄姬的谈吐与气度,刘邦自然宠幸了薄姬,没多久就怀孕了,好在薄姬低调,吕后也就没在意,让她随自己的儿子远离京城,可是谁有能知道她儿子刘恒继位了,而薄姬果真如相师所言,成为了皇帝的妈妈-----“天子之母”。


农夫说历史


薄姬只和刘邦有过一夜情

看过宫斗剧的都知道,指望后宫嫔妃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那是不可能的。薄姬小的时候有两个好闺蜜,一个叫管夫人,另一个叫赵子儿。她们三个人之间有一个陈胜版的约定“先贵毋相忘”。然而现实却是,这俩人早已被刘邦临幸,唯有薄姬还深受冷落之苦。 <strong>

汉王四年的时候,刘邦在成皋吃饭休息,刚好是管夫人和赵子儿服侍。不知道怎么的,她俩就想起了当年和薄姬“先贵毋相忘”的约定,并以此取乐。汉王闲着没事,就好奇地问她俩到底怎么回事。了解到实情后,刘邦也许是听说了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丑事,于是忽然间对这个薄姬产生了怜悯之心,就召见了薄姬,准备恩宠一下这个可怜的薄姬。

神剧情开始了。

薄姬见到刘邦后,说了一句非常让刘邦高兴的话——“昨暮梦龙据妾胸”。刘邦为什么高兴呢?

因为这一年,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的惨败,狼狈地跑到成皋整编队伍,心中一直非常苦闷。薄姬说梦到一条龙盘在自己的胸上,不就是说刘邦就是那条龙吗?于是内心欢喜地临幸了薄姬。

就是这一次,薄姬怀上了孩子,后来生下了汉文帝刘恒。

低调再低调,幸运躲过吕后的迫害

刘邦临幸薄姬只是出于一时怜悯,并不是真喜欢。薄姬生下汉文帝之后,就很少见到刘邦了。薄姬是知道自己斤两的,刘邦风流成性,后宫女人无数,尤其宠爱戚夫人,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竞争力,能被刘邦临幸生下一个儿子、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已经知足。于是,薄姬在后宫非常低调,以至于吕后残害刘邦后宫佳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幽禁了起来,而唯独放她出宫去了偏远的代地。

吕后的眼光何其毒辣,竟然也被她蒙蔽了。

吕后认为,薄姬仅仅侥幸得到了刘邦的一夜风流,在刘邦的一生里,这样的一夜情太多了。所以在皇室里,这对母子根本没有位置,反而甚至开始同情起了这对母子。

加上代地这个地方国小地穷,又紧挨着匈奴,去这种地方能苟活于世就不错了,对自己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扮猪吃老虎,最终母仪天下

没有显赫的娘家,也没有群臣的重视,薄姬只带了自己的儿子和弟弟薄昭去了贫穷弱小的代地,退出了长安的视野范围。汉文帝在母亲的抚养下一天天的长大,而且明显得到了薄姬的真传,那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有意淡出皇位的争夺,保全自己。

等到群臣铲除诸吕,考虑拥立新的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功臣派的权臣周勃不同意拥立齐王的建议,理由就是齐王的娘家人太强横,而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高帝子,于今见在,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也就是说,汉文帝的母亲薄氏没有家族势力,而且汉文帝又是刘邦仅存的年龄最大的儿子,善良又厚道。其言外之意就是,汉文帝比较温顺平庸,也没有娘舅家的依靠,比较好受大臣们的控制。


孝文孝武


汉十二年,西汉王朝的奠基者刘邦撒手人寰,年仅十六岁的太子刘盈袭号为帝,吕雉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皇太后,刘邦爱子刘如意被吕雉鸩杀,爱妃戚夫人被吕雉残忍地做成了“人彘”,七年后,刘盈病故,吕雉临朝称制,手握皇权,先后逼杀了刘邦第六子刘友、第五子刘恢,鸩杀了刘邦第八子刘建的独子,幽杀了刘盈的儿子刘恭,够心狠手辣吧?

吕后如此地心狠手辣,把所有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政敌,全部赶尽杀绝,差点替代吕后母子的戚夫人母子,先后不满吕氏专权的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乃至燕王刘建的遗孤,以及放言“我壮即为之变”的亲孙子刘恭,无一幸免,为什么曾被闻名天下的女相士许负预言“当生天子”的薄姬没被吕雉收拾呢?为什么薄姬唯一的儿子能安安稳稳地地在代国做国王呢?

有这样的几个可能。

①吕后只相信实力,不相信谶纬。

刘邦发迹前,曾隐于芒砀山间,说得好听点叫“隐”,说得直白点叫“藏”,既然是藏,就得狡兔三窟,就得行踪不定。

然而,据史籍记载,刘邦藏匿芒砀山间的那段日子,吕雉总能轻易地找到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刘邦感到很奇怪,就问吕雉秘诀,吕雉说你刘邦待地地方啊,天上都有云,我看着天上的云,就能找到云下的你了。

这根本就是胡扯,就算是刘邦藏身的地方都有云,可你奔着云去,当你到达你以为云下的地方,往往会发现,云依旧在远方,拿天上的云做坐标,一点都不靠谱。

所以,这应当是吕雉对刘邦的一种神话,吕雉找到刘邦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夫妻二人心意相通,吕雉熟识刘邦的思维模式,或者干脆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暗号。

既然吕后本人就是神话刘邦的推手之一,自然也就知道,“当生天子”的说法,从来都是无稽之谈。

②“当生天子”的预言,没有传到吕后耳朵里。

闻名天下的女相士许负为薄姬相面的时候,薄姬还是魏王豹的姬妾,“当生天子”的预言,知情者或许仅有许负、魏豹、薄姬三人及薄姬的近侍。

许负相面结束,魏豹便不再向刘邦称臣,这很正常,他媳妇将生下天子,那他就是天,天怎么向刘邦称臣呢?魏豹刚刚不向刘邦称臣,刘邦就派韩信、曹参等人把魏豹俘虏了,薄姬也成了汉王后宫的奴婢。

这时候的薄姬,以及魏豹王在内的所有知情者,还会相信许负的预言吗?

魏豹死后,薄姬因为长得好看,被汉王刘邦选入后宫,但却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捞到侍寝的机会,这时候的薄姬,还会相信许负的预言吗?

薄姬不相信许负的预言,会主动传播许负的预言吗?

后来,薄姬生下了刘恒,但在刘恒身上,已有三个哥哥,刘肥,刘盈,刘如意,刘盈又已被立为太子,天子之位怎么可能轮到刘恒身上呢?薄姬怎么可能会相信许负的预言,怎么可能去传播许负的预言呢?

当时知情的近侍估计早就死在韩信和曹参的屠刀下了,魏豹也被御史大夫周苛杀掉了,剩下的两个知情者,一个是不会去传播许负预言的薄姬,一个是未必相信自己相准了的许负,这两个人都不传当年的预言,吕后又怎么可能知道薄姬“当生天子”的预言呢,既然不知道,自然就不会把薄姬母子视作威胁,自然就没整治薄姬母子了。

③“当生天子”的预言,可能是薄姬杜撰的。

这里边有个问题,如果薄姬果真被许负相面,果真被断定“当生天子”,薄姬会不会把这个预言讲给汉高帝刘邦听?刘邦又会不会从其他的渠道得知?

我以为会。

从薄姬和刘邦第一次的夜里对话中可知,薄姬跟刘邦的对话还是很亲密的,情话也说得很浓,所以薄姬没理由不把许负的预言告诉刘邦,把预言告诉给刘邦,既能增强刘邦取天下的信心(当时的刘邦还在跟项羽打仗),又能使薄姬多得几次侍寝机会保证怀孕。

就算薄姬没有把许负的预言告诉给刘邦,刘邦也一定从别的渠道听说了,魏豹之所以反,就是因为听信了许负的预言。

刘邦听说许负的预言后,就算本着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也会迅速地纳薄姬为妃,并确信薄姬没怀孕后多次召薄姬侍寝,让薄姬至少生一个儿子出来,但刘邦竟是先罚薄姬去织室做奴仆,竟在纳薄姬为妃后一年多都没召过薄姬侍寝,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呢?

从这两方面来看,刘邦大概没听说过许负的预言,刘邦没听过许负预言的原因,很可能是许负的预言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是薄姬编造的。

众所周知,刘邦有长子刘肥,有嫡子刘盈,有爱子刘如意,如果要继承皇位,这三人中任何一个的赢面都比其他人大,最后胜出的是刘盈,刘盈死后,还有五个儿子活着,本着父死子继的原则,除非刘盈的五个儿子死光光,不然根本就不可能轮到刘恒,最后是因为诛诸吕的行动,刘盈的儿子们全部受到牵连,而刘恒作为高皇帝活着的儿子中最年长的那一个,被迎立为帝。

刘恒继位的当夜,诛杀了刘盈的所有儿子。

也就是说,刘恒的帝位欠合法性。因此,我怀疑薄姬是为了增加刘恒的合法性,编造了许负的预言,而许负只是个相士,自然不会不识相地跳出来反驳权力在握的薄姬了。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遥望燕园


人人都讲吕雉心狠手辣,可是谁又懂她的隐忍与委屈呢?

吕雉生于小康家庭,自幼被父亲断言长大后定会嫁个好人家,因此虽是女儿身的吕雉却也是被父母百般疼爱长大。在温暧充满爱意的环境下长大的吕雉心里也时常会憧憬自己未来夫婿的样子。

可没想到吕老爷竟然会把吕雉许给了一个骗吃骗喝的长自己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年纪大、家底薄也就算了,这个刘邦虽然未婚却有个儿子了。可是这些困难吕雉都克服了。她嫁过去后,相夫教子,孝敬父母是难得一个好儿媳妇。

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在很多方面都可能是真的,但婚姻却往往是相反的,付出多的那方最后是受伤害最深的。刘邦成功后吕雉去找他时,发现他身边早已是美女在侧了。这个戚夫人虽说是穷苦人家出身,可是却长得极为漂亮,还特别会跳舞,把刘邦是迷得搞不清东南西北了。虽说吕雉不用过以前那种苦日子,可是这时她的心却比任何时候更苦,更痛。

最让她气愤的是,刘邦竟然想废除吕雉的儿子也就是刘盈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看到刘邦毫不念旧情的绝情面孔,戚夫人那得意洋洋的胜利者的姿态,吕雉在心里发誓,将来有一日,定要让这些负我之人付出血的代价。

刘邦死后,吕雉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以前刘邦的爱妃们统统被关了起来,吕雉就是想要这些曾侍宠而骄的小狐媚子们知道,谁才是汉室真正的女主人。

可是对一个人,吕雉下不去手,这个女人就是薄姬。看到薄姬吕雉就会想自己的遭遇。薄姬因被一个半仙断言会成为天子之母,会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而被魏豹纳为小妾,可是没想到魏豹没有天子之父的命,他很快就被刘邦派去的韩信给杀了,而薄姬也被带回刘邦的后宫。

薄姬虽然有这响的名声,但并不得刘邦的宠爱,要不是其他得宠的妃子嘲笑薄姬被刘邦听到了,估计这辈子薄姬都要孤苦一辈子了。刘邦虽然宠幸了薄姬,但是自那以后再也没去过。幸好薄姬生育能力强,她怀上龙种。但尽管她怀有龙种,生出皇子刘恒,但是她却依旧十分低调,她跟刘恒躲在后宫的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完全是小透明的存在,就连派去伺候她们的宫女都比薄姬牛气些。

虽说薄姬有着“天子之母”的命格,但这玄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那是因为她恨那些夺她夫爱的女人,恨那些坐享其成,还不尊重自己的女人。可面对跟她一样命运凄苦的薄姬,吕雉自然下不了手。


悦读会


吕雉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危险的敌人,而薄姬能幸免于难,自然是因为她的威胁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刘盈作为刘邦和吕雉唯一的儿子,生性软弱而善良,一点也没有遗传刘邦的帝王权术,所以刘邦也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而作为母亲的吕雉势必要为刘盈争夺权势,为他扫清继承帝位的一切绊脚石。

赵如意,戚夫人之子,可谓是刘盈即位前最大的威胁。因为刘邦宠爱戚夫人,而刘盈又不讨刘邦喜,所以刘邦病重不医的时候仍在想改立赵如意为太子。吕雉求助于张良的计策,请出商山四郜才打消易储念头。惠帝即位后,吕雉便找机会将其毒杀。

刘恢,被逼娶吕产的女儿为妻。这个妻子简直就是姑母吕雉的翻版,独断专权又喜欢争风吃醋。在吕后的支持下,吕产的女儿将刘恢最喜爱的妃子毒死。刘恢无奈之下殉情自杀。

刘友,同样娶了吕氏侄女为妻,同样因宠爱她人,被诬告谋反,最后被吕雉囚禁饿死在长安。

刘邦其他的儿子,长子刘肥及时献出一郡之地,打消了吕雉的敌意才得以存活。刘建倒是安全离世,可他的儿子仍然被吕雉杀掉,落了个绝嗣国废的结局。只有淮南王刘长因为自小被吕雉抚养,被认为不会威胁到刘盈得以幸免。

薄姬虽然被许负预言,她的儿子以后将是天子,但是好像除了魏王豹当回事,其他人都没怎么放心上。刘邦也不怎么喜欢薄姬,要不然照刘邦的好色本性怎么可能长时间不宠幸她呢?若不是管夫人和赵子儿跟刘邦提起,恐怕刘恒都不会出世。刘恒的出世也没有改变多少,史书曾记载,刘恒出世后,薄姬便很少能再见到刘邦了。因此薄姬完全不能引起吕雉的杀意,才可以跟随被封为代王的刘恒前往封国。

后记:吕雉死后,刘恒的即位也是一个相当凑巧的事。刘邦的儿子们居然只剩下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在世,而刘长又跟吕氏关系密切,所以皇位便落到了刘恒的身上。可以说,正是薄姬母子与世无争的性格挽救了他们的性命,也令许负的预言得以应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