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八法则,把时间“挤”出来,告别忙碌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人的一天永远只有24个小时,有的人可以过得很从容,有的人却常常把自己弄得凌乱不堪。"

前些日子,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问我,感觉我每天日子过的都很悠闲,每天准时上下班,周末也是陪家人陪孩子,时不时还可以度假。她整天累的要死,从早忙到晚,等晚上躺上床,发现一天总在忙,都没得时间休息。我反问她,那你每天这么累,知道自己在忙啥吗?她说:"不知道,手里的事好像都没停过,就连每天吃饭的时间都被剥削了,或者有时候太忙就干脆不吃了,经常这样,而且心里也在一直苦苦的撑着"。

总感觉一天好忙,忙的没时间吃饭,忙的没时间与家人打个电话,忙的没时间坐下来好好休息,读本书,喝杯茶,放松一下,可是到底忙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忙有意义的事?不是。

忙让自己快乐的事?也不是。

朋友中有这样困惑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尤其对于那些最初怀抱梦想与激情的人来说,最大的痛楚,莫过于天道酬勤的美好愿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非但不能换来前程似锦,反而每天疲于奔波的忙碌,换来的居然是毫无进步的成长。那么,是什么占用了我们的时间,什么阻止了我们的进步和成长?怎么改变这种状态?


用二八法则,把时间“挤”出来,告别忙碌

1、我们的时间基本分为以下五种:

  • 睡眠时间,就是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一类。睡觉睡不好,一天事情都会做不好。科学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但我们基本上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 工作时间,按照法定的工作时间,每天也是8小时,这部分的时间必须根据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每天回顾的时候可以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取得更多的进步。而不是打卡上班下班,荒废了自己的成长。
  • 吃饭时间,大部分公司午餐时间是固定的1-1.5小时,晚餐在家里,不算在内。
  • 通勤时间,这部分时间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不同,算作碎片化时间的不一部分。
  • 空白时间,这一块儿时间就是你与别人去最大区别的分水岭,在空白时间我们可以学习知识,增加技能,充实自我。


用二八法则,把时间“挤”出来,告别忙碌

2、把精力集中在20%的关键任务上

二八时间管理法则,来源于著名的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二八时间法则"具体的表述是"80%的成绩是在20%的时间内取得的"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低价值的。


用二八法则,把时间“挤”出来,告别忙碌

  • 遵循二八定律,首先应该明确态度,再排定先后顺序,订出远期和近期目标,这些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步骤。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每部分时间,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 按照二八定律,拟定好人生方向,确定每天、每月、每年的行事日程,然后努力遵守。比如说,你通过观察发现自己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是在上午,那么你就把最重要的事安排在上午处理;而在一天中精力最差的时间段,你就可以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忙碌而无进步的时候,不妨试试二八定律,列出自己的时间表,从最重要的部分开始着手,认真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