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玉的精妙有时是让你无法想象到的,在美玉面前总会让你怀疑非古人所为,您怎么看?

玩古赏今


首先说这个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很多对古玉不是很了解的人,想象中的古玉,在雕琢工艺上一定是很粗糙拙劣的,无论是雕琢还是打磨抛光都不会很到位,都不如用电动工具和现代工艺做的好。其实是恰恰相反。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雕玉的水凳到了唐代才出现,只有到了唐代以后,雕琢一件玉器的工作,才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在此之前,一件玉器的雕琢是在两、三个人一起工作下才能完成的。这就让一件玉器的创作过程同时融入了三个人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最起码它可以让玉器的雕琢过程中不会出现低级的错误。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细节都不会很随意。

第二.过去在没有电动工具出现之前,想在玉石上刻画出来每一个细小的线条,一个小的细节,都要反反复复来来回回铊很多次才能雕琢出来,不像高速电动工具那样一铊下去就出来一道沟,一个坑,因为转速太快很不好控制,容易跳刀、跑刀,还容易稍不留神就发生不可挽回的错误,越是细节之处越不好拿捏把控。即便是用电脑雕刻铣磨,仍然不会很精细,甚至还会显得很机械呆板。

第三,过去那些养在皇家宫廷和王公贵族府邸里的玉工,在玉器雕琢的技艺上可以说各个都能称得上国家级大师。没有一个是混饭吃的。那个时候没有高超技能的玉工也很难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第四.在古代,特别是神玉时代和王玉时代,玉料矿产资源的发现、开采、运输和开料能力都很有限,真可以说惜玉如金,不可能把玉料让一个不熟练的玉工随意胡乱的练习雕琢去挥霍掉。而现在那些市场上的仿古玉,要不就是学徒工练习雕玉时的习作,要不就是学艺不精的玉雕师混饭吃雕出来的商品行活。而且大多数用的都是地方玉。(因为和田玉成本太高,去雕仿古玉不如雕新玉卖钱赚的多。但在古玉中绝大部分的玉器是用和田玉雕的)如果玉雕师真的技艺很好,按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高古玉不如明清玉值钱,明清玉不如新玉值钱,也不会从事雕仿古玉的工作,去雕新玉远比雕仿古玉赚得钱多。

第五.古玉上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特定的图案样式,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审美标准,很多制式性的东西就像京剧脸谱一样是一种定式,这些东西对于古代的玉工可以说是烂熟于心,而对于当代的玉雕师可以说都是一头雾水,古代的玉工在玉器上雕这些图案元素时可说是心中有谱,信手拈来。当代玉雕师照葫芦画瓢雕那些仿古玉看上去就手忙脚乱,在线条和造型的把控上怎么也不会像古玉那么流畅娴熟。更别说把古玉的那种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第六.慢工出细活,古人雕琢一件玉器,从开料到完工,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雕一件玉器出来可以不计工本。只要能把一件玉器雕琢完美,时间对玉工和玉器的拥有者都不是问题,但是一旦玉器雕琢的不好、出现了问题,那玉工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没有玉工敢糊弄那些王公贵族、皇帝老子,那可真是不想活了,而且,那时候的玉工不是按件计酬的,用不着抢工期。现在的玉雕师不行,工作没有效率就会被饿跑了,谁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来的东西多谁赚的钱就多,想做精细活也要算计时间成本能不能和赚的钱成正比。

总之,如果古玉不是精美绝伦,那么漂亮,如果像现在那些仿古玉做的那么粗糙那么丑,几千年来怎么会让那些帝王将相为它痴迷、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呢?早就没有人玩儿了。那些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可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审美上绝对不会有问题。











彼岸之眸


不看古玉不知道古人的伟大,

不看古玉不知道五千年文明的深厚,

不看古玉不知道什么是精美,

不看古玉不懂得什么是品味。








量子收藏


古玉,和田青白玉,莲生贵子。

古玉,和田白玉缕雕,双龙贺寿。

古钱币,和田玉。

介绍一下

玉钱母样币,古代造币前先造一个钱母样币,有的用铜材来做母样币,有的用铁来做母样币,还有的用玉材和木材来做钱母样币,这个钱母样币,是清顺治通宝钱母样币,玉质温润油润,硕大通透,。去年山西报道出土一枚玉钱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个顺治通宝玉钱母样币是珍品,孤品。传家宝,难得,难得,有钱无缘都难找到。








用户家和业兴


请大家鉴赏



翔匀1128


怎样完整理解古人对玉器的造型、纹饰与用途?恐怕永远都是个未解之谜。





风影1547337


古玉的精妙总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地方,让人不可想象就拿汉代玉雕比发丝还细的“游丝毛雕”,你拿放大镜看一根是一根,绝对不会发现相互绞和的,那些抽象的图案,让人不可思议,怀疑古人的工艺制做水平,每一笔都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就用今天的现代工具也很难在坚硬的玉石上雕出如此生动形象的作品,有些现代工作品总留下不近人意的地方!但古人却能把玉石雕刻到精美绝伦的地步,每一刀都凝聚了古代制玉家的精髓,容入了时代的特点,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人们追求的对象!我有一件战汉时期古玉件,那时期的匠人能啃动如此坚硬的石头,还做的如此精细?深深地刺激着我的想象!











東山草堂珍玩


先古艺术家们的思维,非现代人可比,神秘而创意,志趣表达准确。美见无比!



老知青183633304


玩古玉,有的人喜欢古玉沁色之变化丰富;有的人喜欢古玉之器型之精妙;有的人喜欢古玉玉质之美(千种玛瑙万种玉);有的人喜欢古玉内在文化之美(以玉寓人);有的人喜欢古玉辟邪护身之功效等等。

盘玩一块古玉,从生坑到熟坑,从半熟坑到熟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你和古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你认识到沁色变化之妙;看到玉质变变化过程,玉质光泽变化的过程;让你的手通过盘玩,亲密接触古玉,感觉古玉由涩变润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你会认识到古玉犹如一棵小树,在你的呵护下,拙状成长的过程。让你感觉到成功,一颗你亲手种植幼苗,你吃上果实的感觉。你也会感觉到,盘玩的古玉,你有一种越来越舍不得的感觉,犹如自己的孩子一样。

盘玩的过程,是和古玉对话丶交流的过程。盘玩的过程,也是你让“古董”变成“骨懂"的过程。有助于提高鉴赏,鉴别能力的锻炼过程。





玉之王


古人在制玉方面比今人强很多不能同日而语,今人制玉急功近利,古人制玉不惜工本,尤其是高古时期玉不是商品所以就没有急功近利只说,那时候是王玉时期,非王侯将相不得用玉,非王侯不可用玉组佩。











潞河堂古玉馆主


赏识古玉是高度灵魂化的事情…当然这种化神感觉大多是建立在广博知见闻达的基础上的,是人对古玉的痴迷沉溺膜拜几十年后在极少数人能见到达的化境…有这种神妙境界的人见古玉会在瞬间闪现古玉在数百年千年数千年的景况而得灵通,有的高度灵魂化的人会涕泪悲泣,为古人心力而化…然而今人多愚蒙,智无深根,这些玄妙的醒觉是难以想象的,也没有人会理解的,这种境界人也不需人去理解的…在我看来这是佛眼通天眼通,拈花一笑看石点头,无可言说…

装神弄鬼,聊与众友一哂…唯玉可系终身,任由天下喧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