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的五大弟子,林冲只能排第二,第四位号称“万人敌”是真的吗?

木沐_Y


豆子来回答。周桐此人,正史上是有记录的,但是语焉不详。后经过不断演绎,周桐成为了宋朝第一高手,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而且周桐收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徒弟,但是根据不同版本的演绎,几位徒弟拜师时间都不一样。根据题主的说法,应该是参考了《铁臂金刀周侗传》一书。书中周桐的大弟子史文恭、二弟子林冲、不记名弟子武松、四弟子卢俊义,关门弟子岳飞。

其实,周桐的形象,是典型的正史与野史的结合,下面豆子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位周桐到底是咋回事。

历史上真实的周桐

岳飞的孙子岳珂,受其父岳霖所托,撰写了岳飞的生平传记。后经过删减,被元朝编写进了《宋史·岳飞传》中。其中有一句关于周同的记载:

“(岳飞)学射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设祭于其冢。”

注意,《宋史》中教岳飞射箭的叫周同,清朝成书的《说岳全传》将周同改为了周桐,原因不明。

另外在岳珂所作的别杂史《金佗续编》中,有一段关于周桐教岳飞射术的稍微详细的描写:

尝学射于乡豪周同。一日,同集众射,自眩其能,连中的者三矢,指以示先臣(岳飞),曰:“如此而后可以言射矣。”先臣谢曰:“请试之。”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遂以其所爱弓二赠先臣。···同与先臣别,未几而死。先臣往吊其墓,悲恸不已。每朔望则鬻一衣,设卮酒鼎肉于同冢上,奠之而泣。

由此可见,周桐确实教过岳飞箭术,且二人感情深厚,但也仅限于此。正史中并有提及周桐除射术之外其他的武艺如何,更没有提及他有其余弟子。

演绎后的周桐

其实《水浒传》中根本没有提到周桐这个人物。真正将周桐形象丰满起来的,是清朝时成书的《说岳全传》和1986年出版的《铁臂金刀周侗传》。

1.《说岳》中的周桐

在《说岳全传》中,将周桐从一位只教过岳飞箭术的老师,变成了岳飞的义父,传授其枪法、箭法、兵法,并将好友的女儿嫁给了岳飞,最后因与岳飞赛马,感染风寒而终。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岳》中,周桐有一位儿子和卢俊义、林冲两位徒弟,并没有武松和史文恭。书中写道:

周侗道:“老妻去世已久,小儿跟了小徒卢俊义前去征辽,殁于军中。就是小徒林冲、卢俊义两个,也俱被奸臣所害。如今真个举目无亲了。”

基本承接了《水浒传》的剧情。

2.《铁臂金刀周侗传》

此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演绎作品,成书最晚,可将其看做是《说岳》的前传,描写了周桐波澜壮阔的一生。书里有意与《水浒》人物相关联,史文恭成了周桐的大徒弟,却诬告周桐谋反,林冲是其二徒弟,指点过武松,浪荡江湖时收了卢俊义,最终将岳飞收为义子,与《说岳》里的故事对应。

但是整部书并不严谨,按照书里的时间线,林冲、武松等人要比卢俊义年长一辈,实在是莫名其妙。

3.其他演绎

有些评书话本还演绎出栾廷玉、孙立均是周桐一脉,甚至金庸笔下的黄药师也是周桐弟子。

史文恭、林冲、武松、卢俊义

在史书上没有史文恭的任何记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林冲、武松、卢俊义三人,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同为宋江起义时的36员头领之一,应该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没有他们师承的任何记载。至于卢俊义的“万人敌”,更是无处考证。

有趣的是,现在大名府还有自称卢俊义后代的家族。据他们说,卢俊义是当地富户,擅长武艺,后因带头抗粮被捕,恰逢宋江义军经过,劫狱将其救出,卢俊义就此入伙。后跟随宋江诏安,成为军官,可因失了生辰纲被朝廷缉拿,二次落草,最终被朝廷所杀。大致经过与《水浒》中的描写相似。

总结

历史上的有可信记载的周桐,只是岳飞的箭术老师。或许是因为岳飞善使长枪,名气极大,后世就将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用枪高手全部归到周桐名下,传来传去,周桐就成为了“陕西大侠铁臂膀”,宋朝第一高手,门下高明弟子无数。

至于林冲、武松、卢俊义,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也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其师承就是周桐。所以,题主所说问题,肯定是假的。


文眼豆子


周侗,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史料着墨不多,所以现在关于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民间传说。

目前网上所说他的五大弟子分别是:

大徒弟: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二徒弟: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

三徒弟:史文恭,射死晁盖那个

没记名徒弟:行者武松

关门弟子:岳飞

这种说法其实我个人并不认可。因为前四个人都在同一时期,而且生活中多有交集,但是并没有听他们互相攀谈师门,尤其是卢俊义、林冲、武松同在梁山,如果真的是同门师兄弟,即使学艺时互相不认识,这个时期也应该能够知道是师兄弟了,但是他们的交情并没有更加亲密。除非是周侗广收门徒,他们只不过是若干批学员当中比较出类拔萃的而已。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能说他们是周侗的五大弟子,只能说是比较出名的弟子,毕竟名气和实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最后的关门弟子岳飞,在说岳全传里有提到是周侗的徒弟,但同时学武的还有汤怀、张显、王贵,岳飞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说岳全传里还提到过“一支随心镖余化龙”,周侗也教过。

新版《水浒传》中,又说鲁智深的“泼魔杖法”是出家的周侗教的。但在梁山聚义后也没见这几个徒弟有多亲密。二龙山是鲁智深和武松也没说过师承。

所以说,周侗五大弟子什么的,就和其他关于周侗的故事一样,是后人编的,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既然没有参考价值,也就不存在对比哪个厉害。只能说,周侗本人是真厉害,所有他同时期以及他之后的人,都在拿他说事!

之前若干年也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名字叫鬼谷子!




小炁圆宝儿


周侗,又称周同,历史上确有其人,相传是三国名将姜维的传人。就像咏春宗师叶问与名气更大的弟子李小龙一样,周侗的大名声更多也是拜岳飞所赐。

按宋史记载,岳飞跟从周侗习过箭术,连成了左右开弓的绝技。岳飞,也成为真实记载中周侗如假包换的弟子。那么,除了岳飞之外,周侗还有其他徒弟吗?

《说岳全传》中,又给岳飞增添了两位同门师兄弟:卢俊义、林冲

说岳飞全传作为一本英雄传奇小说,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根据流传于元、明两朝关于岳飞的民间传说和通俗演义编纂加工而成,最终成书要晚于《水浒传》。

说岳全传成书时,水浒传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兴许是为了增加故事的传奇性,作者才把卢俊义、林冲描述成岳飞的同门师兄弟。但从水浒传的描述来看,卢俊义与林冲在上梁山前应该互不相识,所谓同门师兄弟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依我个人的理解,把岳飞、卢俊义、林冲都写成周侗的徒弟,除了上面所说通过师承关系增加人物的传奇性之外,恐怕还与小说中这三人都精通枪法有关:岳飞的沥泉枪法出神入化,卢员外是枪棒无双,林冲则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就叫三枪拍案惊奇,三个英雄人物,三杆枪。

清末的京剧及扬州评话中,史文恭继卢俊义、林冲之后拜入到周侗门下

按岳飞是周侗最后一个关门弟子的设定来看,曾头市的枪棒教师史文恭应该算是周侗的第三位弟子。这么说的话,岳飞就应该是题中所说的“万人敌”——周侗老先生的第四位弟子。

与另外三位一样,史文恭的兵器也是长枪,并且射术精良。虽然不少人都对射死晁盖的究竟是不是史文恭存有多方怀疑,但史文恭的箭术高超是毫无疑问的了。

其实,个人总感觉水浒传中的曾头市教师史文恭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形象非常相似。史文恭是被同门师兄卢俊义活捉后杀死,栾廷玉则是被同门师弟“病尉迟”孙立与梁山大军里应外合攻陷了祝家庄而打败的。更巧的是,栾廷玉、孙立掌中的长兵器也都是长枪。

在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甚至栾廷玉、孙立、武松也都成了周侗的非正式弟子

把一些虚构人物与历史名人附会起来,是传统民间文学的一贯做法。比如,就是在水浒传中,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青面兽杨志等,分别是关羽、呼家将、杨家将的传人。

广为读者所喜爱的武松武二哥,也被附会成周侗的非记名弟子,他的无敌鸳鸯腿正是从周侗处学得。至于病尉迟孙立的“提神枪法”,据说则是偷师周侗学得。

如果说孙立的枪法是从周侗处偷学所得,则证明其师兄栾廷玉的枪法就非学自周侗了。总不能栾廷玉也恰好偷师了吧?这就太巧合了,不太科学。

总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也是。与岳飞是周侗正牌弟子这一事实相比,其他几位也都师从周侗的说法纯属虚构了。对此我们不妨一乐,开心就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谢谢。


司马砸光


周侗,据史料实有其人,但事迹不多,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民间传说。 目前网传他的五大弟子分别是:

大徒弟: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二徒弟: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

三徒弟:射死晁盖的曾头市教师史文恭,有的小说给他起个外号叫铁枪史文恭或北地枪王史文恭

记名徒弟:行者武松

关门弟子:岳飞

这是一份拼凑出的名单,而且都和水浒原文没有关系。

比较多的笔墨记载周侗故事的,大概就是说岳全传,这本书里明确记载岳飞是周侗的徒弟,而且岳飞手下几位将军,如王贵等等也都是周侗的徒弟,只是没得真传。还有牛皋,也可以算是岳飞代替周侗收的带拉师弟。所以如果这本书可信,那么周侗就不止上面说的五个徒弟。

而林冲和卢俊义也是周侗的徒弟,最开始也见于这本书。如果看水浒原文,不难判断林冲和卢俊义上山之前没有交集。水浒除了王进是史进的老师,还有个别108将中人物互为师徒,没有再提师徒关系。

之所以说岳要这么写,应该是说岳的作者刻意蹭水浒的WiFi,强行把一些水浒人物及其后代写进去,以显示本书是水浒的续集。所以说岳中才会出现呼延灼,关胜之子关铃,韩韬之子韩起龙韩起凤等,但这些人物都没写好,那是因为作者只是借他们给本书打广告罢了,周侗是林,卢的师父,也是这种情况。

而史文恭也是周侗的徒弟,很可能是从说岳的灵感来的。早在今本水浒之前,就有水浒故事说史文恭武功天下第一,卢俊义是他的师兄,利用知晓他身上旧伤的优势取巧而胜了他。但在那个故事里,并没有说师父是周侗,也没有说林冲也是他们的师兄弟。但是把这个故事和说岳结合,就出现史文恭是周侗的说法了。

至于武松,很多民间故事都这么说。比如扬州评话武十回,就说武松跟周侗学过双刀刀法。可是山东快书又说武松在少林寺学艺,可见这就是一个不同的艺术流派记载不同的事,没必要较真。而且说岳和民国成书的水浒中传,都是压根没提这说法。

所以说,所谓五大弟子,本身就是凑出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得看持这说法的人依照什么书来看了,反正除了岳飞和周侗,故事里的人物都是编的,怎么说不行?其实这个名单里,人人都有说万人敌的资格不是吗?


pegasus1


他堪称真正的一代宗师,是历史上有名的武林高手,他一生主张抗金,曾经教出了多位出名的徒弟,他善枪术、箭术,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徒弟们,这些人都是他传说中的徒弟。


大徒弟卢俊义


二徒弟林冲


三徒弟史文恭


四徒弟岳飞

岳飞是其最喜欢的徒弟之一,周侗将其看做义子,更是细心栽培,将毕生的本事都传给了岳飞,使得岳飞在武功上的造诣很高,当年就一县无敌,而且能开几百斤的弓,后来岳飞参军,每次打仗都冲锋在最前面,号称“敢战士”,因而屡立战功,最后从一个小兵成长为元帅,人称岳元帅,他带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打起仗来勇猛无敌,多次收复失地,连对手都称赞岳家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最后岳飞在北伐的途中被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成为了千古奇冤,但岳飞和岳家军的故事却流传千年,一直在千家万户中流传。

五徒弟武松

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称为万人敌。

无论是卢俊义,还是林冲,史文恭,还是武松,虽都有不错的身手,论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都是很厉害的角色,但能称为冲锋陷阵的勇士,而不能称为万人敌。

能称为万人敌的为什么只有岳飞呢?

万人敌主要讲的是谋略,而不是武功。

如果给上面的人当将军,未必就能胜任。

只有岳飞,带领的军队,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逢战必捷,也只有岳飞而已。

金大侠在《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武穆遗书相传就是岳飞所写,传说谁能得到武穆遗书,谁就能一统中原,所以金国完颜洪烈才一心想得到这本兵法,谋略。

也许是太有本事,后主怕岳飞真的打了胜仗,迎回二主,才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处死吧。


经典重温之似水流年


不要说林冲,卢俊义岳飞都排不了第一。

北宋哲宗年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周侗,因与大理段氏来往甚密,遭人陷害,被迫辞去教头一职。

周侗数十年潜心研究鬼谷子,不仅武功高,而且精通兵法,擅长周易卜算之术。后来在将军宗泽的帮助下,开设武馆,共收弟子61人。因周侗对北宋朝廷不满,他通过弟子的生辰八字,算出其中四个弟子,可兴刀兵,耗国财。于是对这四人着力传授,这四个人就是卢俊义,林冲,武松和史文恭。

可是,由于参破天机,必对后代不利。他的大儿子已经30多岁,仍然疯疯癫癫,像个孩童。二儿子叔通忽然暴亡,小儿子季通也不幸夭折。

有一天午睡,他梦到一只大鹏飞到床头,对他说:你洞破天机,明知弟子是耗费国力的草寇,刻意为之。若不是大儿子在全真门下,你现在一个儿子都没有了。过几年有一个姓岳,字鹏举的,会去拜你为师,你收了这个徒弟,可以得些福报,让你大儿子得个长寿。于是几年后他收了第五个徒弟,就是岳飞。

收了岳飞后,他的大儿子伯通忽然开窍,在大理游玩期间,找了一个女子,留了一个子嗣。只可惜,找错了对象,这个儿子也未能成人。

所以说,他的弟子中,排第一的就是他的大儿子——伯通。后来岳飞功劳太大,周伯通晚年,白发变黑发,终于和瑛姑有了一个儿子,算是给周侗留了后。周伯通的后代遗传了他的喜剧天赋和对功夫的热爱。千百年后有个叫周星驰的,就是这一脉。




太阳雨天狐狸亲亲


《水浒传》中有一位世外高人,那就是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

为什么说智真长老是位高人,因为他的四个徒弟都十分了得,战斗力爆表,分别是卢俊义、史文恭、林冲和鲁智深。

智真长老的历史原型就是号称"陕西大侠铁臂膀"的周侗,在水浒评书中,周侗一共收了五大弟子,和《水浒传》有出入,分别是卢俊义、史文恭、林冲、抗金名将岳飞和武松。

五位徒弟的排名一直存在争议,卢俊义在水浒中基本上没有败过,而且还活捉了史文恭,所以他排第一是毫无争议的。

题主认为林冲能排第二,本人有点不服,第二只会是史文恭,虽然林冲和史文恭没有单挑过,但是通过和其他人的战绩也能推断出他们的实力高低。

这时候就该秦明出场了。秦明乃是梁山五虎将之一,但是在夜袭曾头市的时候惨败,在史文恭手下没有撑过二十个回合,直接被扔下马,这是秦明败的最窝囊的一次。林冲和秦明没有交过手,但是呼延灼和他们单挑过,呼延灼偏向于防御,秦明偏向于突击猛攻,两人僵持了五十多个回合都没分出胜负,打得难舍难分,所以说呼延灼和秦明的武功应该差不多。再说呼延灼和林冲,这二人单挑的时候也没分出胜负,打斗了很久,实力也相差不大,由此可见,史文恭是完胜林冲的,能在师兄弟中排上第二名。

据说岳飞是周侗的关门弟子,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不仅习得一身好功夫,而且深知用兵之道,此外文采也不错,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乃是一代儒将。

岳飞与武松二人,都没有和三位师兄交过手,武松虽然战绩不错,也没有输过,但是遇到的对手都不是很强,这些打斗不值一提,唯一难搞的对手估计就是那条大虫,岳飞在《水浒传》中更是没有出场,根据岳飞是周侗关门弟子的地位,将他排在第四,武松排第五。

"万人敌"一般指武力高强,同时善用兵法策略,可敌万人虎狼之师的英勇将领。江湖好汉平生打架斗殴没问题,上了战场面对千军万马可不行,能称得上"万人敌"的必须要经历过战场的锤炼。岳飞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12岁从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立下了赫赫战功,抗击金人多年,组建的岳家军令金人闻风丧胆,金人不由得叹息"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在金人眼中打败岳家军比愚公移山还要难,由此可见岳家军的威猛气势,岳飞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

在山河破碎的危机关头,岳飞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可惜最后惨遭奸人陷害,一代忠良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

不得不说周侗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老师,不仅自己是个武学奇才,而且教出来的学生一个比一个优秀。


历来现实


周侗(正史记周同),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以善于箭术闻名。按照正史记载,他的徒弟最出名的只有岳飞,考虑到讨论方便。我们把各类野史和小说也参考进去。那么,他的徒弟还包括卢俊义、林冲、史文恭、武松、牛皋、张显、汤怀等。那么武功排名应该如下:

岳飞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1-3]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里,岳飞都算是绝顶高手。

按照正史记载,岳飞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宋朝的八石=100.5市斤*8=804斤=402公斤。

南宋初期的一斤=625克,三百宋斤=187.5公斤。

也就是说,岳飞的力量至少在402公斤以上。

而目前举重世界纪录是伊朗选手侯赛因拉扎扎德在雅典奥运会创造的,即抓举210公斤、挺举262.5公斤。

可见,岳飞的力量相当于目前的世界冠军两倍左右。正史中的岳飞,当然是天下第一高手。

不过,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的武功就差了点,进前十名都有些勉强。但考虑到正史说了岳飞的武功是一县无敌,对手当然包括周侗本人在内,肯定比周侗的其他弟子要强得多。

卢俊义

在水浒之中,也只有他敢号称“棍棒天下无双”,且马步军中推第一,武功在梁山排名第一。

再说,卢俊义在江湖上名声不算大,更多是以富豪而出名,且上山时已经破产,他能在梁山上坐稳第二把交椅,靠的当然是最顶级的武功。

史文恭

史文恭在凌州曾头市的曾家府担任教师,深受曾长官曾弄的器重,徒弟有曾家五虎。曾头市因劫夺段景住献给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遭到晁盖率军攻打。晁盖在作战中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姓名的毒箭射中身亡,史文恭从此成为梁山公敌。卢俊义上山后,曾头市在梁山的再次进攻中被彻底打垮。史文恭则被卢俊义活捉,最后被剖腹挖心祭奠晁盖。

从水浒传原著看,史文恭比林冲厉害,史文恭二十余合败秦明,表现出明显高于一流武将的实力,而梁山五虎水平大致相当,林冲五十余合完全平手呼延灼,呼延灼四五十合完全平手秦明,可见史文恭确实高于林冲一个档次。

林冲和武松

林冲和武松两人基本实力相当。两人必须分情况比较,林冲是武官出生,马上功夫更强下,而且他的武功招式掌握更全面,更熟练。技巧上更胜武松一筹。

但武松胜在力气大。东北虎的掌击力量1000公斤左右,咬合力为500公斤左右。武松能徒手打死老虎,掌击力量至少在1000公斤以上。

而泰森在巅峰时期,一拳的威力在800公斤左右。可见,武松的攻击力要高于现代人类的最高水平。

如果两人拿着兵器在马上打,武松不如林冲。但如果是徒手单挑,林冲又不如武松。

牛皋

按正史记载,牛皋的武功不错,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使用双锏,乃金所制。

锏一般长一米二,用黄金制成的双锏至少重30-40公斤,可见其武功之高。

按照说岳全传的说法,牛皋虽然不算顶尖高手,但也是一流武功了。入伍前就力大如牛,挑500多公斤重的担子还健步如飞。每次上山砍完柴,他都去砍一棵结实的树做扁担,然后挑着500多公斤重的柴火进鲁山县城去卖。

可见牛皋的力量在500公斤左右。


散仙读史


看了好多回答,真的是把演义当历史来说,真真假假,简直分都分不清。

周侗,评书中说他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还有说起年少时还曾受到包拯的赏识,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事。

正史关于周侗的记载寥寥数语,而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正史上,也是沾了岳飞的光,《宋史·岳飞传》中言:“(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这里说的是周同,而非周侗,所以我们很难搞清楚这两个人是不是一个人。或许周侗是演义评书根据历史原型周同的加工作品,反正,除了这条记录外,再没有什么可信的,哪怕是专门论史的野史有过周侗的任何只言片语。

即便周同就是周侗,但根据《宋史》记载,岳飞向其学习的是射艺,在古代,其实没有什么玄乎的武功,对于古代军人而言,射艺才是战场上十分重要的技能,射艺是一门很吃力气和技巧的技能,毕竟不仅射得要准,还要看你能张开多重的弓,因为这决定了你射击距离的远近!

不过就射艺而言,岳飞能向周同学习,说明周同射艺必然也十分厉害。或许大家不清楚,陕西路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分成了永兴军和秦凤两路,而这两路长期跟西夏作战,是北宋中后期最能打的军队所在地,可见这一区域的人民是十分彪悍的!

至于周同的武艺,比如评书说他少年学武于少林派武师谭正芳(这个人毫无记载),又说他是三国姜维的后代(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考证的论文发表?),反正关于周同的人生轨迹,很难分得清真假。

严谨的历史学者一般记做“周同”,而非周侗,这是将历史和虚构文学相分开,按照历史记录,周同所代表的是曾经教过岳飞射术的历史上一个有名气的弓手,至于其他的那就没有了。

真实历史的周同,就是那么简单,身份弓手,教过岳飞射术,可能的籍贯或者是陕西路华州潼关,又或者跟岳飞同乡,来自河北西路安阳汤阴县。笔者倾向于后面一种,毕竟前一种可能性太低,因为岳飞少年时向周同学射术大成后(能开300石弓,厉害了我的飞!),没过多久周同就死掉了,而这个时候岳飞还没有20岁。

为什么笔者肯定岳飞未满20岁,因为之后岳飞又找了个师傅,叫陈广,学习刀枪,学成后“武艺”一县无敌!由此可见,岳飞少年时期的活动轨迹一直都在河北西路安阳附近,才会有“一县无敌”的名片。

从岳飞的两次拜师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周同不是一个武术高手,起码不如陈广,不然为何岳飞只向周同学射术,而枪棒要向陈广学?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传说中铁臂膀周侗的几个徒弟。从这里开始,就属于毫无历史根据,完全出自评书、演义、虚构文学加工的内容了。

演义民间所说的周侗受包拯赏识,跟宗泽交好,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要知道包拯和宗泽两个人是文臣,在北宋那样一个文臣鄙视武人鄙视到如欧阳修一般直接迫害狄青那样曾经干过枢密使的大佬郁郁而终的时代里,一个会射箭的,连武人都算不上的江湖草莽,怎么可能受到朝廷文官大佬的青睐?这不是开玩笑的么。

这就好像如我这般的草根,说我受到马云的赏识,得到马化腾的青睐,就因为我文章写得好,这可能么?

至于传说中他的徒弟们,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抱歉,这位是《水浒传》纯粹虚构出来的人物,没有任何历史原型,就好像在讨论张三丰跟张翠山一样,前者历史真有其人,后者纯粹金庸虚构,所以,卢俊义是周同的徒弟,是不存在的。

第二位,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这位大佬跟卢俊义一样,也出于民间虚构人物,也是一个伪徒弟。

第三位史文恭,据考证,没有任何历史资料有这个人的记载,也没有跟他经历相似的人存在,所以这位大佬也是个历史虚构人物,当然不可能成为被周同的徒弟。

第四位,武松。嗯,这位大兄弟历史上可能存在真人,元朝有本无名氏写得《大宋宣和遗事》的书里说,武松是松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

然而,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宋江起义,确实是三十六人聚众造反的,不过攻陷十余州县后,朝廷大军围剿,就开始从山东南下跑路,跑了一年多,跑到在他后脚造反的方腊被剿灭了,他没过多久也在连云港准备跑到海上的时候被张叔夜伏击歼灭了。

我们知道宋江等人是在山东造反的,至于武松到底是哪里人,做什么的,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这次起义史料中提及的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宋江一个人而已。所以武松的真实性也存疑,即便存在,也无法印证一个造反的山东人(或者是农民,或者是小商贩,又或者是官府的小吏)怎么会跟远在河南或者陕西的周同产生联系的,毕竟古代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很低,周同又不是商人,没道理跑去山东的呀。

综上,岳飞的师傅周同,交给岳飞的只是箭术(如果教其他的必然会提及),而至于凭空生出来的岳飞的师兄们,那都是评书演义虚构文学的杜撰。

而至于周侗,历史记载的只有他的射术,而没有其他的记载,他神乎其神的武术皆出自演义小说,没有可以作为证据的其他资料。


江畔初见月


周侗此人和《水浒传》没有关系,大家不要总拿电视剧情节来说事了,智真长老就是智真长老,和周侗八杆子打不着。<strong>

周侗是五个人的师傅出自《说岳全传》,后来又被评书艺人们各种演绎。

茶余饭后没有事情做,总要找些谈资聊以助兴的,吹嘘某某人多么厉害总比说谁家杀只鸡杀只鸭这样的事来的有意思的多。

这几个徒弟道是那五个人?

岳飞

周侗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也教过岳飞箭术,但记载并不多,《宋史》上一笔带过。

至于周侗自己什么水平,书里没提。

岳飞不用说了,大大的英雄一个,他不仅武艺高强,还深通韬略。

他善于用人,手下猛将如云。

其中有一名大将叫做杨再兴,他在小商桥力敌金军,终因寡不敌众被乱箭射死。

他和北宋的杨业有没有关系呢?只能说不清楚,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他们是一家人。

卢俊义

卢俊义是河北三绝,棍棒天下无双,武艺绝对高明的紧。

只可惜这个卢员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喜欢偏听偏信,分不清忠奸。

他刚开始如果听了李固和燕青的劝阻,不至于被抓拿到梁山,落草为寇。

功成名就之后,他如果能听从燕青劝说急流勇退,也不至于死的不明不白。

做人的智慧比外在的一些东西重要得多。

史文恭

施耐庵对史文恭的描写不多,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仅仅二十回合就让秦明力怯,不是秦明太弱,而是史文恭武艺太过超群,换了呼延灼出马,结果可能也是一样。

他被卢俊义一回合擒住并非武艺不济,而是当时心理已经崩溃了,根本无心战斗,没有斗志的人是不可能获胜的。

武松

好多人说武功原本是打不过西门庆的。

他在路上偶遇周侗,习得一套地趟刀法,这才无往而不利,一举斩杀了西门庆。

我很好奇这些情节出自哪里,请朋友们告知。

而且武松杀死西门庆用的是擒拿吧,跟地趟刀法似乎没什么关系。

林冲

按照说岳和新水浒电视剧的说法,林冲也是周侗的弟子。

不过林冲似乎都不认识史文恭的,难道林冲入门前史文恭就离开师门了?

林冲他是一个教头,禁军教头有好多,算不上多高的职位。

五个人已经够了,但是按照新水浒的说法,鲁智深也是周侗的弟子,鲁智深原本的武功在周侗面前完全没法看,作为鲁智深的粉丝,真的不喜欢电视剧这么贬低鲁智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