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托孤的诸葛亮没有谋反,而东吴,曹魏拖孤大臣最后谋反了?

微笑转身不见你


我是闲翻古书笑谈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所有跳出世家门阀的分析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一件事情和世家门阀没有关系!

1.司马懿的出身

先看看司马懿的出身吧。

他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四征将军”之一,

曾祖父司马量是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司马防育有八子,号称司马八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家族的势力有多大了,父亲和兄弟也个个位高权重,而且兄弟数量多,与其他世家门阀之间必不可少的就要通婚联姻。

这样,司马家族就与其他世家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由于都是文官,在曹魏进入曹叡时代后,基本很少主动挑起战争了,武将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而文官地位逐步上升。

这些家族出身的官员就逐步控制了朝堂,而曹魏统治者对曹操当年不拘一格提拔的寒门旧臣旧将进行了限制,这就给了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以机会。

在曹叡英年早逝之后,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这些世家就开始对皇权进行压制,以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曹爽失败后,曹魏政权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

司马家族是这些世家贵族官员的代表,只有在他能够代表和维护这些家族利益的时候,才会得到这些家族的支持。

类似的历史一直在重演着,比如杨坚代周和李渊代隋,都是这种变革的结果。


2.诸葛亮的出身

我们再来看一下诸葛亮,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显然,诸葛亮虽然也出身官宦之家,但是家世与司马懿是天差地别的。这样的出身,在三国到魏晋南北朝的这一时期是很难得到世家门阀支持的。

不要说和曹魏的那些中央系统的千年世家相比,即使是江东的几个大土著家族和蜀汉那些盘踞地方多年的地方豪族相比,诸葛亮也真是是如人家评论的“诸葛村夫”。

三国时期不是什么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时代,如关羽张飞这样的人,只有在刘备麾下才有出头的机会,曹操在世时期曾经大胆使用寒门人才,但是也因此他生前一直无法称帝。

直到曹丕和这些家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谅解与妥协之后,曹魏才能取代汉帝国。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连战连败还有那么多人归附的原因所在,他的皇叔身份与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使他先天可以压制这些地方豪族。

那个时代,没有根基的寒门子弟是没有办法出头的,很难。

比如魏延,论战功远在黄忠,马超之上,但是职位却不如他们,就是因为出身低,即使奋战多年,也一直被排斥。而马超来了就是武将第二,关羽战死后更是武将之首,就是因为他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3.蜀汉的派系

诸葛亮敢篡位,下场肯定很惨,惨不忍睹。先说说蜀汉的派系吧。

首先是关张赵云这样的起家派,其次是糜竺这样的徐州派,再其次是诸葛亮的荆州派,荆州派里还要分荆州外来派和荆州本土派。蜀中豪族也是至少两派,还有马超带来的西凉派。

当年刘璋之所以无所作为就是无法协调蜀中各派之间的利益,怎么做大家都不满意,结果就是各自为自己家族找后路,有拥曹的有拥刘备的,引狼入室夺取刘璋的江山。

这些派系虽然很多人都先后逝去,但是他们的后人还在,彼此之间越抱越紧,诸葛亮自身又没有很强的家世背景,无法像刘禅一样具有皇室血脉的正当性。

这种情况下他敢篡位的话,起家派赵云肯定反对,徐州派肯定也不支持。荆州派好一些但也会有人反对,蜀中豪族以李严为代表,连丞相都不想让诸葛亮一直干下去呢,你还想称帝?西凉派估计支持诸葛亮的可能性比较大,魏延说不好。


结语

总之,诸葛亮是根本就没有谋反的条件,敢谋反立即就是赞成的少,反对的多。

众叛亲离,身死族灭,没有其他可能。

当然,诸葛亮也没有谋反的心思,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纯臣,本文只是探讨其可行性,绝无质疑之意。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我是夏目爱看书,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相较于刘备的托孤,东吴和曹魏都所托非人呢?我觉得这和君主脱不开关系,当然也和这些托孤大臣密切相关。

魏蜀吴,君主的风格不一样

白手起家的刘皇叔

可以说魏国,吴国继任的都是继承前人的国土,可以说是守成的君主。曹丕在魏王曹操死后不久就选择称帝,而孙权则是继承了父兄的事业拒守东吴,在曹丕称帝之后为了维持政治上的同等地位,于是也称帝了。相较于前面两个称帝的皇帝而言,刘备虽是皇亲,但是还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的先借荆州,后取益州,最后在曹丕称帝之后称帝,是唯一一个开国皇帝,所以说相对于魏吴两位皇帝的托孤,刘备对于朝堂的把控能力会更好。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和明显的提到了,当时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刘备亲自提拔,对这些大臣有知遇之恩,这就直接导致这些大臣想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后主刘禅就很容易获取皇位,并且安定下来。

刘备待人宽怀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备,以诚待人,百折不挠。在黄巾起义的时候立下功劳被任命为一个小官,一个不服刘备的人买凶杀刘备。最后这个刺客放下屠刀和盘托出主谋,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对人心的把控了,担任十分诚恳。在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倾尽全力为弟弟报仇,赵云长坂坡救阿斗之后怒摔阿斗都可以看出刘备收买人心的本领是比较强的。

和刘备相比,孙权自己把皇位坐稳都着实有点困难,曹丕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死后没有本事驾驭群臣所以才登基当皇帝的,所以这两个人自己的根基都不是很稳。也为自己死后儿子的登基造成了或大或小的障碍。

托孤大臣和继承人

蜀国的诸葛亮和李严

蜀国的托孤大臣是诸葛亮和李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本人也不是特别放心诸葛亮的,所以选择李严来制约诸葛亮。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十六岁,也已经成年了这就导致皇帝本身可以自己的权利。之后恰逢蜀中暴乱,李严虽为中都护即控制全国的兵马,但是当时必须要镇守永安。主要是因为夷陵之战中蜀吴交恶,防止吴国趁虚而入所以李严必须要守住永安,于是后主刘禅只能派遣诸葛亮平定蜀国内部的,就这样诸葛亮一步一步的扩大自己的权利,直到最后李严被架空,也算完成了内部权利的和平交接吧!诸葛亮本人也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称,刘备的眼光还是好。

吴国继承人和托孤大臣

晚年孙权越发昏聩,废掉太子孙和,又逼死孙霸,最后在孙权死的时候继承人孙亮才十岁,典型的主少国疑。朝中的大臣陆逊,诸葛瑾等重臣活不过自己,所以只能选择五位大臣相互制衡,其中包括武将诸葛恪,宗室孙峻,孙弘以及文臣吕据,滕胤等五位重臣。但是孙权去世之后,五个人的内斗不断,最后孙綝废孙亮立孙休为帝,独断专权。

魏国继承人和托孤大臣

说句老实话其实曹睿在历史表现还不错,陆逊评价曹睿说道:“曹睿知人善任,在刑法上面比较宽容,布施恩惠,轻徭薄赋税,深得人心。”但是曹睿本人重大失误,放弃了以曹宇为主的辅佐大臣而选择曹爽和司马懿。随着统治的逐渐深入,导致司马氏这样的门阀声望渐高而且曹爽本人能力有限,最终被司马氏取而代之。

总结:

刘备相较于其他两位托孤皇帝而言更加受到臣下的爱戴,同时诸葛亮本人也是和平过渡并且毫无谋反之心。在对于继承人方面,刘禅石碑当成继承人培养,而东吴就继承人就换了好几个,主少国疑。而魏国主要是曹睿遇人不淑,最后托孤给了司马懿。总的来说蜀汉是最幸运的一个,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夏目爱看书


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魏蜀吴三国都有托孤的做法,但效果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用人不当和权利不集中两个原因。

一、蜀汉两人

诸葛亮

李严

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备托孤于他是顺理成章之事,至于托孤于李严则是包含深意,可能很多人认为刘备此举是为了分诸葛亮之权柄,其实刘备的真正意图并非如此: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两场大败使得蜀汉最大派系荆州派损失惨重,刘备急需要拉拢东州军来压制益州本土派,而李严是东州军的领军人物,所以托孤之前刘备先后升李严为尚书令和中都护,权柄不可谓不重,这才是刘备托孤于李严的真正意图。

不过李严显然有负刘备期望,一方面自己作死,另外一方面诸葛亮可能对他也有打压之意,最后李严居然落得被废为民流放在外,以至于愤闷而亡。但诸葛亮权利集中,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二、东吴五人

诸葛恪

孙军

吕掬

滕胤

分别是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权五人。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孙权临终之际,太子孙亮年仅10岁左右。对此,孙权自然要留下几位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年幼的孙亮。最终,孙权确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

对于孙权选择的中书令孙弘因素来与大将军诸葛恪不和,担心日后被诸葛恪加害,所以决定先发制人。在此基础上,在孙权死后,中书令孙弘故意隐瞒了孙权的死讯,欲矫诏除掉诸葛恪,被孙峻告发。对此,诸葛恪立即邀请孙弘议事,于座中将其诛杀。在孙权刚一去世,托孤大臣之一的中书令孙弘就被杀了。

在中书令孙弘被杀后,太子孙亮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对于孙亮来说,以诸葛恪为太傅。由此,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如同他的叔父诸葛亮在蜀汉一样。在掌握了东吴的大权,诸葛恪出兵伐魏,导致大败,民心尽失。公元253年,在诸葛恪惨遭新城之败后,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皇帝孙亮,将诸葛恪及其亲信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由此,在孙权去世一年后,第二位托孤大臣又死于非命。在除掉诸葛恪后,孙峻掌握了东吴的大权。对此,孙峻杀害了废太子孙和、孙权之女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等人。

由此,对于孙权的子女,不少都死于孙峻这位托孤大臣之手。公元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37岁。孙峻死后,他的堂弟孙綝继续掌握东吴的大权,从而让孙亮这位皇帝成为傀儡。不久之后,孙綝最终将孙亮废黜,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彼时,孙权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滕胤与吕据。对此,滕胤与吕据密谋除掉孙綝,因计划泄露,滕胤被杀,吕据自杀。由此,对于孙权留下的五位托孤大臣,本应该共同辅佐年幼的皇帝孙亮,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相残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孙权托孤的孙亮被废黜,失去了皇帝之位,整个东吴也因此内耗而元气大伤。

三、曹魏五人

曹休

曹爽

曹真

司马懿

分别是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曹爽五人。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洛阳,临终前以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为托孤大臣,其实继位登基的曹叡已经23岁了算不上幼帝,曹丕此举可能是出于天下未定,需要朝中重臣辅佐的考虑吧。

曹丕四位托孤大臣中,曹真和曹休是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和夏侯尚一起三人掌握绝对兵权,陈群和司马懿是襄助曹丕上位的太子四友中的两位,原本这样的组合是可以保证曹魏稳步发展的,可惜曹休、曹真和陈群加上曹叡自己四人先后去世,朝中无人可以制衡司马懿,这为司马懿日后夺权埋下了隐患。

司马懿是唯一一位两次被托孤的重臣,曹叡临终前太子曹芳年仅8岁,于是托孤于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这是一次失败的托孤,原因就在于曹叡选错了人,曹爽志大才疏,能力不足又肆意妄为,夺了司马懿兵权却又对司马懿疏于防范,最终酿成高平陵之变,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

三国这十三位厉害的托孤大臣中,诸葛恪、诸葛亮、司马懿和曹爽四人都是权倾朝野的权臣,其中诸葛亮青史留名,司马懿夺权上位最成功,诸葛恪和曹爽两人最惨,死后被夷灭三族。但也充分说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当,全盘皆输”的道理。


阳高快乐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方面的问题。下面就题主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刘备托孤

相信大家对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及诸葛亮此后为了“不伤先帝之明”,夙夜忧叹,鞠躬尽瘁的事迹都无比熟悉了,那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谋反呢?

首先,肯定是诸葛亮本身的忠贞,这也是后世崇敬称赞他的原因。

其次,诸葛亮后半生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完成刘备的心愿而努力,他的理想和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去谋反。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殁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最后,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并非只托孤给了诸葛亮,其中还有李严为副。后主刘禅并未与诸葛亮和李严有过利益冲突,在李严被废之前,诸葛亮主管政治,李严负责军事,两者之间相处也基本融洽;后来李严被废,诸葛亮大权在握,后主刘禅也十分尊重他,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何必谋反呢?

东吴托孤

东吴的托孤大臣谋反其实和孙权的立太子不无关系。孙权的一生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二子孙虑,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幺子孙亮。

长子孙登不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且谦逊平和,为人真诚,所以深得孙权以及东吴大臣的喜爱,孙权也很早就把他当作接班人培养,但是孙登和他的二弟一样病死了。

在那个“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三子孙和进入了大家的实现,但是由于孙权对孙登实在太满意了,所以两相对比之下,孙权对孙和并不十分放心。孙权的这种表现让东吴朝臣嗅到了不同的意味。东吴朝臣分成两派,以陆逊,诸葛恪为首的江东世族坚决支持太子孙和,以孙弘,吕据为首的权贵至此鲁王孙霸。最后孙霸被赐死,孙和下台。从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东吴政权被篡夺埋下了隐患。

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为南阳王,居长沙。子奋为齐王,居武昌。子休为琅玡王,居虎林。二月,大赦,改元为神凤。……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孙权在去世前分封原太子孙和未南阳王,五子孙奋为齐王,六子孙休为琅玡王。年仅8岁的小儿子孙亮坐上了王位。孙权也托孤了五人:太子太傅是大将军诸葛恪,侍中孙峻、太子少傅是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

孙权的托孤大臣不仅不是一条心而且立8岁的儿子为王这就造成了东吴“主弱臣强”的局面,接下来的东吴朝廷就成了大臣们争权夺利的战场,最终善玩权术的孙峻掌权,把东吴搅得天翻地覆,等到孙亮长大成人想要亲政时却大势已去,无可奈何了。

所以,追根溯源孙权或许才是造成东吴被“谋反”的罪魁祸首。

曹魏托孤

曹魏的情形其实和东吴很像。大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政权。

其实不怪司马家族要谋反,只能说司马懿太长命,而曹家之人实在太短命了些。司马懿作为曹魏元老,熬死了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他作为前两者的托孤大臣,早已在朝廷上培植了足够的心腹,再处理了宗亲曹爽之后,曹魏就真的算是后继无人,此后的大权始终在司马家族手中。

还是那句话,“主弱臣强”,大臣要想更进一步,只能是谋反取而代之了。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说曹魏托孤大臣谋反,不如说他们是被“逼”的,魏家朝廷后继无人,自然只能是有能者居之了,难不成真的指望儒家的“忠君”就能阻止人的欲望了吗?


千古星空


刘备病危,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并安排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无才能,您就取而代之罢。

刘备在死前,特意叫来诸葛亮,说是诸葛亮的才华远胜于曹丕,未来必定能成大事,假若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那就劳烦诸葛亮多多辅佐,假若儿子是蠢材,那就希望诸葛亮自己称王,无须理会自己的儿子了。诸葛亮听完刘备的遗言,惊恐不已。说臣愿竭尽心力辅佐太子,献出自己的忠诚节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在《遗令》中说道:对于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不要用金玉珍宝陪葬。驻防的士兵也不要离开驻地,百官各守职责。曹操临死的遗言质朴柔情,犹如一个平民百姓对亲人的循循教诲。他对大臣表示,自己纵横天下多年,往后的江山再也与自己无关,而是留给大臣和自己子孙的事情。

孙策临终前一共召见了四批人,第一批,“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第二批,吴夫人,即孙策和孙权的生母;第三批,“诸弟”,但不包括孙权;第四批,妻子乔夫人。孙策“言讫,瞑目而逝”。

孙策在会见张昭等人时还留下了另一条遗言,收在《三国志·吴书》裴松之注释部分,原文如下: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孙权临死前说,吴非有大山绝壑之限,托于东海之上,然鲜有兵患,以魏蜀故也,两虎相斗,不暇于侧,使草类暂为须臾之欢,一旦胜负,而吾必随之矣。孤在位五十余年,内不能扶顺尔等,外不能接贤息民,方城之内,满目为墟,乃孤之罪也,汝立此颓垣,当以孤为戒,发扬先祖之德,切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与贤者共忧乐,与民共乏困,天或庶几成其德,不然,宗庙倾覆,社稷不享,汝之罪也。







易中智慧


刘备伐吴兵败,白帝城身亡后,托孤诸葛亮,魏国乘机起五路大军进攻蜀国,又被诸葛亮用计迅速瓦解,奠定了诸葛丞相专权的基础,从此蜀国实权尽归诸葛亮,大小事务都由丞相定夺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废掉刘禅自立为王,是多方面原因,诸葛亮也没有反叛之心。

首先蜀国在三国中实力最弱,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防御外敌,绝不能出现内乱,唯有力保刘禅,蜀国才能上下一心,原来跟随刘备那些将士才能安定下来听从号令。

其次从隆中对到出师表,诸葛亮都表达了对刘家的忠心不二,古人崇尚忠义名节,谁都不愿死后留下反贼身份,更何况刘备一直以军师之职重用诸葛亮,刘禅又以父亲的礼节厚待诸葛亮,称其为相父而从不设防。

以诸葛亮之谨慎,即便有称王称帝的心,也得平定天下统一三国之后才有这种可能性,否则,无异于惹火烧身,成为蜀国内外攻击对象。

佣兵自立需要长期积淀实力,时机成熟之后才能自立为王。司马懿通过军功树立威信,然后在朝中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收买其他大臣,但是他至死并没有谋反,过渡到第三代司马炎才废魏立晋,曹操也是到死都没有公开谋反,而是过渡到第二代曹丕废汉立魏,所以说司马懿和曹操虽然创造了条件,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后代称帝,所以并没有丢失臣节。


非想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

作为一个历史储备量较低的人,以演义的剧情为核心回答,不喜勿喷。

诸葛亮是否想过谋反不得而知,但是从他托孤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

比如罢免了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以及培养自己的死忠党派,例如马谡以及后来的姜维,他可能也有谋反之心,为此创造机会。

但从一系列主线故事来看,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制定的计谋环环相扣,并且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没有做过无用功,估计也不愿意做无用功。

我们都知道夷陵之战过后的西蜀,已经风雨飘摇,五虎等老一辈相继死亡,也就算了,就连二梯队的年轻武将关兴张苞也是短命鬼,不然也不会有廖化当先峰,蜀中无大将的说法。

而在政治上,蜀汉原先就派系林立,比如早先跟随刘备的创业派,荆州派,西蜀原声派,曹魏降将派,西凉派等等,而刘备死后,并没法继续维持各派系的平衡,以诸葛亮的身份显然没法镇压,或是说镇压了,也会因内耗让西蜀雪上加霜。

所以即便篡位得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个破败的国家,甚至可能因为篡位完全失去逐鹿天下的希望 所以作为聪明人,他不会,即便想,也不能。

反观司马懿,庞大的魏国体系,本身就是三国中疆土面积,人才储备,士兵以及粮草最好的。

即便搏一搏,也是有所期待,何况也不需要再博,曹家主政的曹操、曹丕、曹叡相继身亡,加上司马懿对抗诸葛亮时,建立了威信和军功。

而之后更是人才凋零,愚蠢的曹爽显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丰盛的回报加上没有难度,当然也就选择篡位了,最后司马家统一天下建立了晋王朝。






浊侯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永安宫,有人说当群臣面托孤,诸葛亮就算有心也不敢矫诏,也会顾及生前身后名,这是刘备早就想到的。但是从诸葛亮自隆中对出山后,一心追随刘备,辅佐他成就帝业,恢复汉室,自然不会有篡位夺权的野心。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亮好名节。可作伊尹周公那样的名臣,自知天意难违,也只有有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成全了自己,也成算了蜀汉,又怎么会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呢。

吴国地位很尴尬,属于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之时还可以存在,能保护一方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他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曹魏称帝,继承东汉大统(虽然是篡位),他不向曹魏称臣,也说得过去。蜀汉刘备称帝,他也没有称臣。自己称帝,既没实力又无民心。传续早晚被终结。

蜀汉托孤和曹贼托孤自有天壤之别,判若云泥。曹魏帝业是胁迫汉献帝禅让的,其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世称枭雄,早为天下诟病,帝业得来名不正言不顺。史称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学有云,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子曰: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加之司马家族实权在握,汉朝已亡,没有道义负担,天下一统是民心所向,取而代之早晚的事,也是必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