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到高原进气不够用,有人说把空气滤芯拿了,这样管用吗?

用户8243206572346


汽车进到高原进气不够,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如果因为这样而拿掉空气滤清器的话,这是得不偿失,是绝对不可以的。

空气滤芯器的作用就是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沙尘,避免这些杂质吸入进气岐管而进入发动机缸体内,这些沙尘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在活塞高速运动时会严重拉伤发动机缸体,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需要发动机大修,甚至报废。

如果汽车进到高原,发现动力下降比较明显的话,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必要时进行更换。要想提升动力的话也可以增加改装涡轮增压装置,提高进气效率来提升动力。


潇湘宝哥


「汽车高反」没有原车解决方式,除非破坏性改装

核心问题:拆掉空滤凭什么能解决“高反”?

燃油动力汽车在高原同样会“高反”,人出现“高反”的解决方式是吸氧,而不是加大力度吸入清洁空气或者“减掉鼻毛”。汽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作用和“鼻毛”一样,是用过过滤掉空气中夹杂的杂质,其功能绝对没有过滤或吸收氧气这一项。所以汽车在高原拆空滤实属徒劳,这是对高原反应概念的完全不理解。

高原反应一般指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因空气中氧含量的降低造成的缺氧症状,关键词为【空气稀薄】。稀薄的概念可理解为空气体积的碰撞,大气越接近海平面受到的地心引力作用越大,此时引力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把空气握成了小小一团;在平原地区的常压状态下空气中的氧分子含量约为20.9%,这是大部分人已经适应的标准。


随着海拔的上升,引力对于大气的“持握力”会逐渐变小,白话一些的描述则是没有足够的力去压缩或约束空气的体积,此时空气体积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膨胀。这里涉及到“体积与容量”的概念。

  • 假设平原地区1立方米的空气含有“20.9个氧分子”,这一立方米是“隐形的容器”。

  • 达到海拔4000的高度时,“隐形容器的容积没有变”,但空气作为“填充物”体积膨胀之后氧分子的间隙加大了,此时体积为1m³的氧气中只含有约“12个氧分子”,那么把这些空气塞进“容器”中是不是氧含量降低了呢?

汽车的发动机燃烧室是空气的容器,就像人的肺也是空气的容器一样。两者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能吸入的空气也只能以“体积概念”量化;此时随着海拔提升而体积膨胀的空气为“填充物”,发动机与人作为容积能吸入已经是客观膨胀的空气,其氧分子是高还是低并不能以“肺的容积”来决定,也就是说在高原只能认头“高反”了。

以上空气稀薄的概念以及汽车为什么会高反的原因,但车的高反要具体到燃油动力汽车,因为只有依靠燃烧燃油产生动能的燃油车才需要氧气。氧气是燃油的助燃剂,其浓度的降低会降低燃烧时分子运动的强度,通过分子运动推动活塞运动而转化成为的扭矩也会降低,扭矩的降低则会带来输出功率(×1.36等于马力)的降低。汽车的高反是“没劲”,那么怎么才能有劲呢?


汽车高反解决方式

  • 养成高转速低车速的驾驶习惯

  • 涡轮增压汽车稍微好一些

汽车高反是因为缺氧,想要提升动力则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提高发动机进气量的方式不是拆空滤,因其正常的过滤能力并不会影响进气量,发动机的排量大小才决定进气量。而提升进气量的方式只有大油门高转速,转速越高负压吸气压力越大;这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自身提升马力的唯一方式,只是会非常费油。

第二种方式是改装机械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可以将空气一定程度的体积压缩,体积变小后氧分子的数量自然会变多,高反也就不会那么严重了。至于建议改装增压效果不理想的机械增压,其原因在于后市场没有什么改装站有能力改装涡轮增压,而且车辆的变速器与传动悬架系统也不能能承受动力的大幅提升,所以只能退而求次选择机械增压器了,供参考。




天和Auto


首先我们来说明下,汽车到高原后为什么会出现进气不够用了?

汽车常见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含氧量低,使得混合器变浓,燃烧不够充分,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这种情况在爬坡的时候比较明显。

为了增加进气量,所以有的车主会选择带有涡轮增加的车辆去高原地区

空滤的作用是组织和拦截一部分粉尘和灰尘颗粒物,但同时也加大了进气的阻力,所以在高原上如果我们把空滤拆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气量,进而增加氧气量,降低混合气浓度,增加动力。


老朱聊车123


没用,汽车活塞上下一次,变气量不变,不是进气不够。是燃烧的氧气少了,无论怎样弄都没用,唯一的办法给空气滤芯喷一些水,会增加含氧,但十分钟后又干了。最好的办法开增压发动机的车


小小马伪专家


发动机进气量不够用,把空气滤芯拿了,可能对发动机进气量大一些,但是你的发动机进气不用滤芯过滤也挺危险的(例如空气有杂质)会加大发动机的磨损。



汽车的生活6662


空气滤芯是阻挡车子进气的灰尘异物的,又不会阻挡空气进入。那要这么说干脆吧进气歧管直接拆了进气量更大[泪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