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里一共出现了多少个地名?能串连起来么?

烛光一点


《西游记》中所有的地名附带妖怪名单

地名:“地府”、“奈何桥”、“酆都峪”、“蒿里山”、“傲来国”、“晒经石”、“奈何桥”、“南天门”、“地府”、“花果山”、“水晶宫”、“天竺”、“女儿国”、“高老庄”、“花萼社”

妖怪名:傲来国界:

一。坎源山脏水洞:

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

2 蛟魔王(复海大圣)

3 大鹏魔王(混天大圣)

4 狮驼王(移山大圣)

5 猕猴王(通风大圣)

6 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

7 熊山君

8 特处士

9 寅将军

四。黑风山黑风洞:

10 黑熊精(守山大神)

11 白衣秀士

12 凌虚子

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

13 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

14 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

15 黄袍怪(奎木狼)

八。平顶山莲花洞:

16 金角大王

17 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

18 压龙大仙(九尾狐)

乌鸡国界:

十。乌鸡国:

19 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20 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

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

21 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

22 虎力大仙

23 鹿力大仙

24 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

25 灵感大王

26 老鼋

十五。金兜山金兜洞:

27 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

28 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

29 蝎女妖

花果山水帘洞:

30 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

31 铁扇公主(罗刹女)

32 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

33 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

34 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

35 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

36 大蟒精

朱紫国界:

二十三。麒麟山獬豸洞:

37 赛太岁

二十四。盘丝岭盘丝洞:

38 春十三娘(蜘蛛精)

二十五。蜈蚣岭黄花观:

39 多目怪(蜈蚣精)

狮驼国界:

二十六。狮驼岭狮驼洞:

40 青狮魔王

41 白象魔王

42 大鹏魔王

43 虎威魔王

44 狮吼魔王

45 狮毛怪

比丘国界:

二十七。柳林坡清华洞:

46 美后

47 国丈

二十八。陷空山无底洞:

48 地涌夫人(半截观音)

二十九。隐雾山折岳连环洞:

49 金钱豹王

玉华府界:

三十。豹头山虎口洞:

50 黄狮精

三十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51 九灵元圣

金平府界:

三十二。青龙山玄英洞:

52 辟寒大王

53 辟暑大王

54 辟尘大王

55 玄鹤老

天竺国界:

三十三。毛颖山狡兔三穴:

56 玉兔精

三十四。铜台府地灵县华光禅院:

57 蠹妖

三十五。玄阴池:

58 蛙怪

三十六。天竺山幽谷山岗洞麋老洞:

59 麋妖

三十七。大树岗:

60 古柏老

三十八。长年涧:

61 灵龟老

三十九。南山:

62 峰五老

四十。赤炎岭赤炎洞:

63 赤蛇精

四十一。黑松林镇海寺:

64 虺妖

65 蚖妖

66 蝮子怪

67 蝎小妖

四十二。如意庵:

68 狐妖

四十三。莫耐山:

69 凤管娘子

70 鸾萧夫人(妈妈帐)

四十四。蟒妖岭蟒神庙:

71 七情大王

72 六欲大王

73 三尸魔王

四十五。黯黮林:

74 阴沉魔王

四十六。饿鬼林:

75 独角魔王

四十七。狂风林:

76 啸风魔王

四十八。霪雨林:

77 兴云魔王(泾河龙王)

四十九。蒸僧林强荤店:

78 六耳魔王

五十。迷识林:

79 迷识魔王

五十一。三魔林:

80 消阳魔王

81 铄阴魔王

82 耗气魔王

五十二。寂空山:

83 黑鱼精

五十三。 元会县官御园:

84 蜂妖

五十四。高冈林:

85 灵鹊

五十五。溪洞河:

86 玄武灵

五十六。嵯峨山美蔚洞:

87 美蔚君(猩猩)

五十七。赛巫峡福缘洞:

88 福缘君(猿猴)

89 善庆君(白鹤)

五十八。长溪岭:

90 孟浪魔王(白鳗)

五十九。慌张洞:

91 慌张魔王(獐子)

六十。浪潮溪回澜穴:

92 大锿?BR>六鲲魔王:

93 司视魔(老大)

94 司听魔(老二)

95 逐香魔(老三)

96 逐味魔(老四)

97 具体魔(老五)

98 驰神魔(老六)

六十一。崔嵬山五蕴庙:

99 病魔

100 鼯精

六十二。五庄观:

101 蝠妖



京东官方优惠券搬运工


一、地名

1、花果山

《西游记》中地名,花果山水帘洞位于东胜神洲傲来国,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乡。

唤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山中有一洞,名唤水帘洞,洞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是孙悟空的居住之所。

2、流沙河

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

3、鹰愁涧

鹰愁涧是《西游记》第十五回中小白龙被观音菩萨救后等待唐僧的地方。

4、隐雾山

隐雾山,按《西游记》中的记载是位于灭法国和天竺国外郡凤仙郡之间的一座大山。

5、比丘国

比丘国,《西游记》中的国度。

也叫泥婆罗,即现在的尼泊尔。

它地处吐鲁番西面的乐陵川。

其风俗为剪发画眉、穿耳,把头发挽成象角一样的筒状,缓缓到达肩部的为姣好的装饰,多学习经商的技巧。

二、妖怪名

1、黄袍怪

黄袍怪,《西游记》人物,出自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

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

原是天界奎木狼,法力无边,武艺高强,因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思凡下界占山为怪,摄来托生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的玉女,与之作了十三年的夫妻。

2、蜘蛛精

蜘蛛精出现在《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

唐僧被女妖捉取后,孙悟空在盘丝洞见到这七个女妖洗浴,因有男不与女斗之虑,所以让猪八戒去打。

猪八戒一见美丽的女妖,春心荡漾,却被蜘蛛精从肚脐孔冒出的丝绳紧紧缚住。

后来,孙悟空从土地那里,查明了七个女妖原来是蜘蛛精,皆被悟空铲除。

3、百眼魔君

《西游记》里的妖怪,又叫作多目怪,在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施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中出场。

他身居黄花观,是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的师兄,是个炼制丹药的道士,他所炼制的毒药堪称天下一绝。

4、黄狮精

黄狮精,《西游记》中的妖怪,黄狮精是九灵元圣的干孙子,居住于玉华州城北的豹头山虎口洞。

使用的兵器是一柄四明铲。

因偷走悟空师兄弟的三件宝贝兵器,导致了悟空师兄弟对他的围剿,后在玉华城大战时,被孙悟空杀死。

激起九灵元圣对悟空的疯狂报复。

5、万圣龙王

小说《西游记》的角色,是一条蛟龙精,碧波潭的龙王,与牛魔王是好友,因女婿九头虫从祭赛国盗取佛宝,引得孙悟空、猪八戒大闹碧波潭,万圣龙王也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三、事件名

1、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

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将两枚人参果捧送给唐僧。

因果型酷似婴儿,唐僧不敢食用。

八戒怂恿悟空到园中偷来人参果,师兄弟一起分享。

二道童发现少了仙果,责骂唐僧师徒。

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

当夜,师徒四人匆匆离去,却被从弥罗宫回来的镇元大仙用法术将他们捉回去。

悟空答应寻遍仙方,医治果树。

2、三打唐僧独自化斋,错入七个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丝缠住。

悟空前去救援,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斗,只作法取走蛛女纱衣。

八戒闻讯,赶至泉中,与蛛女们水中战斗,不料也被蛛女用丝缠住。

蛛女们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黄花观师兄家去蒸食。

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师父。

3、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本相,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箍棒打“死”。

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一纸贬书在手,悟空热泪盈眶。

唐僧想起往日师徒之情,也不免伤心落泪。

3、除妖乌鸡国

乌鸡国“国王”冷落皇后,又不许太子和母后相见,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

唐僧师徒投宿禅寺,夜半时分,唐僧恍惚入梦:只见芭蕉树下一口古井,青烟中一位已故的国王时隐时现,向唐僧诉说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恳请为他复仇。

在太子进香之时,唐僧将太子请入禅房,出示已故国王交给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与母后见面,述说了真情。

4、大战红孩儿

在深山枯松涧有一个红孩儿,他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顽皮好胜,正等着唐僧师徒路过,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

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

悟空、八戒前去寻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精,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5、错坠盘丝洞

唐僧独自化斋,错入七个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丝缠住。

悟空前去救援,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斗,只作法取走蛛女纱衣。

八戒闻讯,赶至泉中,与蛛女们水中战斗,不料也被蛛女用丝缠住。

蛛女们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黄花观师兄家去蒸食。

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师父。


庆达观影


西游记的开篇讲了: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然后的顺序就是:傲来国花果山,灵台方寸山,灌江口,五行山,长安,双叉岭,两界山,蛇盘山鹰愁涧,西番哈咇国,观音禅院。黑风山黑风洞,云栈洞,高老庄,浮屠山,黄风岭黄风洞,流沙河,万寿山,五庄观骷髅山白骨洞,宝象国,平顶山莲花洞,压龙山压龙洞,乌鸡国,枯松涧火云洞,衡阳峪,车迟国,通天河,金兜山,女儿国,聚仙庵(破儿洞),琵琶洞,翠云山芭蕉洞,积雷山摩云洞,乱石山碧波潭,小西天小雷音寺,七绝山,麒麟山,盘丝岭,蜈蚣岭黄花观,狮驼国,比丘国,陷空山无底洞,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凤仙郡,玉华府,金平府,青龙山玄英洞,天竺国,布金寺,铜台府,地灵县,凌云渡,灵山,通天河西岸,陈家庄,长安。(差不多看了一遍估计还有没写到的。)

创作不易,请勿喷,谢谢


一忆一


方寸山,天庭,五指山,高老庄,流沙河,防风林,两界山,火焰山,琵琶洞,无底洞,石头山,陈家庄,乌鸡国,天竺国,比丘国

龙王三太子,白龙马

高老庄猪八戒

流沙河沙和尚

万寿山武庄观镇元大仙

白茯苓,白骨精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无计过全真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

或运动红孩儿

衡阳古黑水河西海龙王的外甥

车试过三清观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通天河林显大王金鱼金观音养的

西凉女儿国,女儿国王

顿地山琵琶洞蝎子精

火焰山铁扇公主牛魔王

小雷,你是黄梅同儿

朱志国阻止过国王

盘丝洞七个磐石蜘蛛精

狮驼岭狮驼动大鹏,亲,狮子白象

大概就这些,,只是西游记里有很多,我们都是记不住的





乐笑影观


作为80后、90后都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片头那“登登等登”的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脑海中最具辨识度的旋律。86版《西游记》旺盛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令无数人都成为了吴承恩笔下小说《西游记》的忠实粉丝。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故事妇孺皆知。 那么剧中一共出现了多少地名呢,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1花果山、2云台方寸山、3天庭、4五指山、5高老庄、6流沙河、7黄风岭、8两界山、9火焰山、10芭蕉洞、11无底洞、12白骨洞、13石头山、14奉先郡、15陈家庄、16乌鸡国、17天竺国、18比丘国等等。

《西游记》中地名有很多,简单介绍几个: 1、花果山 花果山水帘洞位于东胜神洲傲来国,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乡。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山中有一洞,名唤水帘洞,洞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是孙悟空的居住之所。

2、火焰山

火焰山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第五十九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更给火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3、五行山

五行山景区自然风光秀丽,是典型的太行山峡谷风貌,苍龙峡全长6公里,谷底绿树成荫,溪流成叠,乱石成景,温度清凉宜人,苍龙潭、四叠瀑布滔天海浪是大行山中不可多见的自然景观。景区内千年白皮松和三教神庙是祈福还愿圣地。

4、流沙河

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

5、隐雾山

隐雾山,按《西游记》中的记载是位于灭法国和天竺国外郡凤仙郡之间的一座大山。






可乐看电影video


《西游记》中的地名可以从唐僧的取经路线图看出,它始于长安,终于长安,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路线图。途中有如下地名:长安——巩州城、灵峰。——两界山、五行山——蛇盘山鹰骷洞——西番哈咇国(观音院、黑风山黑风洞)——高老庄——乌斯藏界(浮屠山)——黄风岭黄风洞——流沙河——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白虎岭——宝象国——平顶山莲花洞——乌鸡国(宝林寺)火云洞——衡阳峪黑水河——车迟国(智渊寺三清观)——通天河——金兜山金兜洞——西梁女国(毒敌山琵琶洞)——火焰山——祭赛国(金光寺)荆棘岭——小西天——七绝山——朱紫国界(麒麟山獬豸洞)——盘丝洞、黄花观——狮驼洞——比丘国——陷空山无底洞——隐雾山——凤仙郡——玉华县——青龙山——毛颖山——地灵县——灵山雷音寺——通天河——长安


竹影文韵


东胜神洲、西贺牛洲、南赡部洲、长安城、女儿国、小儿国、朱紫国、陷空山(不清楚是不是陷进空山无底洞还是啥)火焰山、东海龙宫、天宫、长寿村、灵台方寸、花果山、流沙河、普陀紫竹林、狮陀岭、两界山、江洲、洪洲、小雷音寺、高老庄、五指山、阴曹地府、车迟国、白骨山、四圣庄、五庄观、大雷音寺…实在想不出了…地名大概30个


小灿的野心和梦想


花果山、云台方寸山、天庭、五指山、高老庄、流沙河、黄风岭、两界山、火焰山、芭蕉洞、无底洞、白骨洞、石头山、奉先郡、陈家庄、乌鸡国、天竺国、比丘国等


新小海视频


花果山、云台方寸山、天庭、五指山、高老庄、流沙河、黄风岭、两界山、火焰山、芭蕉洞、无底洞、白骨洞、石头山、奉先郡、陈家庄、乌鸡国、天竺国、比丘国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