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每月增重多少是正常的,該注意什麼?


寶寶在小的時候,在大人們眼裡通常是“以胖為美”,不管幾個月,只要白胖胖的都會被說一句這孩子養得真好。


所以,對於那些相對瘦點的孩子,父母們就會很有壓力,也會擔心寶寶發育緩慢等。

實際上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不用過於糾結什麼標準值之類的,孩子肯定有高有低有胖有瘦,不可能全長一樣。

給大家一個自己監測的方法

就是記錄寶寶的生長曲線,不要跟別人比,只要寶寶的生長一直是在自己的曲線上平穩生長即可。


比如我家娃們早產,出生才3斤,基本一直在3%的線上長了很長一段時間,大概到6個月的時候才到10%的線,但一直是持續生長,到1歲半左右差不多長到50%的線,然後一直在這個線上長。

現在娃營養都稍有過剩,很多都會超80%的線了,這樣體檢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建議你控制體重。另外有可能添加輔食或者慢慢長大麴線也自然回落。

生長曲線怎麼記錄

簡單的方法就是下個記錄的APP,把寶寶出生時候的體重、身長、頭圍輸入進去,然後每個月測量一次填寫進去,自動就會生成一個曲線,你就能看見寶寶的生長情況了,每週測量也可以,也是直接輸入數據就行,看自己方便選擇即可。

記錄生長曲線還有很多好處,比如添加輔食之後,很多人不知道餵養是否合理,其實曲線也可以提現,如果生長曲線波動太大,通常可能需要調整飲食作息等。

至於具體寶寶每個月長多少斤正常,大家也可以利用以下公式粗略計算一下:

1歲以內體重的推算公式是:

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體重(kg)=6(kg)+月齡×0.25(kg)   

2-12歲:體重(kg)=年齡×2+8(kg)

但這只是針對正常足月的寶寶,像我家早產寶寶,前期都是在追趕,基本沒啥參考性。

另外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沒達到標準也不要焦慮,還是那句話,跟自己比,參考自己的生長曲線,孩子吃的好睡的好精神狀態好才是重要的。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關於新生兒出生後增加體重,並非一個固定的數值。

第一個月(2.5斤):從醫院回來的第一天,我睡覺前抱著寶寶往稱上站了下,126.5斤,放下寶寶自己再站上去稱120斤。寶寶的體重是6.5斤。6.5斤體重一直到半個月後的第16天,不但一點沒漲體重反而還減輕了,才6斤重。體重沒有增長確實牽動著媽媽的心。接下來就是我自己瘋狂吃喝瘋狂給寶寶餵奶的時侯到了。在後面半個月的時間裡,只要寶寶醒了就吃,餓了就吃,終於,寶寶的體重增加到8.5斤,體重是正常範圍,因為寶寶沒有添加任何奶粉,純母乳餵養,也不存在什麼結腸,之類的寶寶不舒服的情況發生,寶寶增長到正常範圍了,終於放心了。

第二個月(2.5斤)

實際上,寶寶的體重每個月都有不同的標準,下面我列出自己家寶貝體重增長的數據和嬰兒期嬰兒每月的體重增長數據。

三個月(2斤)

寶寶增重變慢,平均每週增重量在100-170克左右。3-7個月的寶寶每月增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每天需要給寶寶喂5-8次母乳或奶粉,所以夜裡依然需要給寶寶餵奶,可以減少次數。

四個月(2斤)

四個月的寶寶生長髮育速度和三個月時相似,最好繼續哺乳或者喝奶粉。如果寶寶能抬頭,還能在大人的幫助下坐起,可以讓他嘗一嘗其他食物的味道,但是不能給寶寶餵食成人食品。

五個月

此時寶寶的重量應該有他出生時的兩倍啦!如果發現寶寶過輕,一定要及時補充營養,並諮詢醫生。五個月的寶寶依然以奶粉或母乳為主食,腸胃發育快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輔食。

六個月

從6個月起,寶寶一個月能長高1-2釐米,每週增重80-150克。除了母乳和奶粉外,寶寶應該開始嘗試輔食。寶媽們更換食譜的頻率不需太勤,3天換一種食物即可,這樣比較容易辨別寶寶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

 1歲以內小兒體重的推算公式是: 

 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體重(kg)=6(kg)+月齡×0.25(kg)  

2歲時體重4倍於出生體重(12kg)。

2歲後到11、12歲前體重穩步增長,平均每年增長2kg,推算公式是:

2~12歲:體重(kg)=年齡×2+8(kg)

但是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體重增長可能有快有慢,還有的孩子開始慢,後來長得快的,有的孩子則相反。

如果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與標準相差太多,而且一直增長很慢,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餵奶量和餵養方式是不是正確。

每個月具體的餵奶量,請查看以下數據。

寶寶每個月齡的吃奶量參考:

1、寶寶出生前幾天每次奶量:第1天的寶寶每次吃奶量5-7ml; 4-5天后奶量達30ml; 一週後可達60-9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餵養次數:一天喂8-12次

2、寶寶15天-1個月每次奶量:90-12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餵養次數:一天喂8-10次

3、寶寶1個月-2個月每次奶量:120-150ml; 餵養頻率:3.5-4小時喂一次餵養次數:一天喂6-7次

4、寶寶2個月-4個月每次奶量:150-180ml; 餵養頻率:每隔4-5小時喂一次餵養次數:一天喂5-6次

5、寶寶4個月-6個月每次奶量:18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4-6小時喂一次餵養次數:一天不少於4次

我是遵循科學養育的昊媽,踐行強基教育,關注我,跟我一起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教育好孩子。


陳俊昊的理想


你好!新生命的誕生,雖然讓父母開心,高興,但也讓新晉父母的我們手足無措,雖然看了許多育兒書籍,瞭解了許多育兒知識,但真正遇到時,還是不知從何著手。

關於新生兒每月增重多少正常這個問題,其實這是有一個平均標準的,男寶女寶標準不一樣:

我們平常也需要做一個寶寶身高體重成長的表格,每次測量後一定要做好記錄,以方便進行對照。根據上圖的平均標準,寶寶每月增重約0.6-0.7千克。這是一個正常值。只要體重範圍在標準內,就無需做什麼調整。

未達標: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體重未達標,都知道吃母乳的寶寶營養都來源與我們母親,這時候母親在營養搭配上需要調整,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瓜果類。增加餵奶的次數,新生兒每天的餵奶次數保持在10-12次為最佳。

寶寶出生四個月之內不需要喝水、果汁和添加奶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對母乳的吸收。

嚴重超標:體重如果超出平均水平很多的話,應適當減少餵奶次數。

平均標準只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值,不含遺傳等特殊情況。未達標和超標其實也和我們的遺傳有關,如果父母都是瘦小型的,那麼可能寶寶比平均值要少一點,如果父母是高大型或是家族都稍胖的,那麼寶寶也會比平均值高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歡迎點贊+關注!我是二胎寶媽,育兒領域創作者。願與天下辣媽寶爸們一起分享和探討育兒知識。


育兒藝談


寶寶剛出生時候的體重大概為3公斤,前半年體重增長的最快大概每個月為600到800克。後半年大概每個月是300到400克。三到五個月的時候,體重可以達到出生時候的二倍。在孩子一週歲的時候可以達到出生時體重的三倍。

下面是零到12歲寶寶身高和體重的標準參照表格。






 1歲以內小兒體重的推算公式是:   1~6個月 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 體重(kg)=6(kg)+月齡×0.25(kg)   2歲時體重4倍於出生體重(12kg)。2歲後到11、12歲前體重穩步增長,平均每年增長2kg,推算公式是:2~12歲:體重(kg)=年齡×2+8(kg)

但是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體重增長可能有快有慢,還有的孩子開始慢,後來長得快的,有的孩子則相反。

如果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與標準相差太多,而且一直增長很慢,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餵奶量和餵養方式是不是正確。

每個月具體的餵奶量,請查看以下數據。

寶寶每個月齡的吃奶量參考:1、寶寶出生前幾天 每次奶量: 第1天的寶寶每次吃奶量5-7ml; 4-5天后奶量達30ml; 一週後可達60-9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8-12次2、寶寶15天-1個月 每次奶量:90-120ml; 餵養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8-10次3、寶寶1個月-2個月 每次奶量:120-150ml; 餵養頻率:3.5-4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6-7次4、寶寶2個月-4個月 每次奶量:150-180ml; 餵養頻率:每隔4-5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5-6次5、寶寶4個月-6個月 每次奶量:18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4-6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不少於4次6、寶寶6個月-8個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4-6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不少於4次7、寶寶8個月-12個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餵養頻率:每隔6小時喂一次 餵養次數:一天喂3-4次

如果奶量符合上面表格,寶寶體重還是不增長。請檢查您的餵養方式是否正確,如果有母乳餵養是否確保寶寶吃到了前奶和後奶,如果是配方奶粉,奶粉和水的比例是否符合奶粉的說明書。

最後就是請排除寶寶有其他疾病的原因。

如果以上三點都有注意到,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得香,睡得香,體重身高差一點,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可能是遺傳因素,或者是生長速度的關係。


希望我認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髮育的重要標誌。一般來說,小兒的體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年齡越小,體重增加越快,但有個時期比較特殊,就是新生兒出生後3-4天。

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3kg,新生兒出生後的頭幾天,由於胎糞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喪失水分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出現了暫時性的體重下降,體重比出生時還低,臨床上稱“生理性體重下降”,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在這裡要注意的是下降的體重一般不會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10%,7-10天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體重增加最快的一年,一歲時體重約為9kg,約為出生時的3倍。出生時頭三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加量為700-800g,第4-6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加量為500-600kg,第7-9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加量為250-300g,第10-12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加量為200-250g。

出生後第二年:全年體重增加2-2.5kg,平均每月增加200g,2歲時體重約為12kg,約為出生時的4倍。

影響新生兒體重的因素有:

1、初產年齡。一般來說,初產年齡在30歲以下,新生兒出生體重隨孕婦年齡增加而增加,超過31歲則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

2、胎次。一般第二胎的新生兒與第一胎的相比,呈遞增趨勢,當然這並不是絕對。

3、多胎。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多胞胎的新生兒體重一般都比較低。

4、胎齡。一般早產兒的體重要比正常足月的新生兒的體重要低。

5、新生兒性別。男孩的出生體重一般都大於女孩的出生體重。

6、宮內營養。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是靠吸收母體的營養來使自己長大的。宮內營養不良不僅會讓新生兒體重過低,還會影響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胎兒出生後體重過低,不僅體力差,智力也差且反應過於遲鈍。所以妊娠期的媽媽們應該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注意孕期的營養,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寶寶每個月體重增重是多少吧?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新生兒是指出生後到28天的這段時期。

寶寶的體重是每個媽媽比較關心的話題,寶寶的體重增長會遵循一定的規律。

1歲以內體重增長規律

寶寶到滿週歲的時候,體重大概會長到出生時的2.5-3倍。

但是這些體重不是每個勻速增長,而是先快後慢,總的來說,大概前3個月的體重增長數值與後9個月的體重增長數值差不多。

具體如下:

  • 3個月內,平均每週增重約170克,一些寶寶每週體重增長113-142克也被認為可以接受。

  • 4-6個月,平均每週增重113-142克 。

  • 6-12個月,平均每週增重57-113克。

1歲以後體重增長規律

1歲以後,小寶寶的體重增長就會慢慢變得緩慢。一般1-2歲全年體重增長2.0-2.5kg,2-3歲全年體重增長月2.0kg。

因此2歲的寶寶的體重應為10-12kg,3歲寶寶的體重應為12-14kg。



兒科醫生小果


在我們醫院,經常會遇到一些新手父母,焦急的到醫院問:“我家寶寶出滿月了,可是才增重1斤多,別人家的寶寶增重5,6斤呢,是不是有問題呢?”

說到新生兒的增重問題,我們知道,新生兒剛出生時,體重大約在2.5~4.0kg之間,出生後第一個星期,由於攝入不足,加上身體內一些水分喪失及排除胎便,大部分嬰兒的體重會下降5%~10%,父母們別擔心,在接下來的5天左右就會恢復正常的。

在頭一個月裡,嬰兒生長有兩個爆發期,第一個在出生的7--10天,第二個在3周——6周,新生兒天每天要增重20--30克,滿月時可以達到4.5千克。

男孩子的體重要略高於女孩子,大約超出350克。

為了保證新生兒在這段時間的增重,母親要保障在24小時,餵養8次以上,尤其在兩次嬰兒的發育高峰期,更要餵食頻繁。

一般來說,正常足月兒生後第一個月體重可增長1~ 1.5kg,生後三個月體重約為出生時的兩倍。出生第一年內小兒前三個月的體重增長約等於後九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有些新生兒,滿月後,增重不到1斤,這就說明嬰兒營養攝入嚴重不足,母親就要多給小寶寶營養攝入了。如果是媽媽的奶水不充足,就應該多吃湯湯水水的東西,飲食一定要注意補充營養物質,保證產奶量,讓寶寶能夠吃飽。

極少數新生兒,身體發育遲緩,可能是由於一些疾病造成的,如果出現下面這八種異常情況,嬰兒可能存在其他問題,父母就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檢查了。

1,不會吸奶,吃奶很慢。

每次吃奶超過20分鐘。一般來說,嬰兒20分鐘就可以吃飽,如果新生兒超過這個時間還在吃奶,說明母親的的奶水不足。

2,面對強光的照射不會眨眼。

3,視線不會關注並跟隨面前的左右移動的物體。

4,四肢很少動作,看起來很僵硬,或者四肢鬆軟無力。

6,下巴不停顫抖,即使不是在哭泣或者興奮狀態下。

7,對劇烈的聲音沒有反應。

8,排便次數過少。

每次吃奶後,小寶寶都會大便或者一週才一次大便,這些不用過度擔心,這些大便應該是柔軟的呈現糊狀。

如果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每天排便不足4次,意味著孩子攝入母乳不足。如果孩子的大便堅硬如石,就該請兒科醫生診治了。


小敏健康課堂


新生兒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會給家庭帶來無限的樂趣,但是在面對新生兒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會手忙腳亂,無從下手,我朋友家有一個小孩,孩子四個月,但是體重已經8公斤了,所有親戚朋友看見都說孩子長得好,白白胖胖的,但是去醫院檢查醫生卻說體重嚴重超標,那麼到底每個月增重應該在多少是正常的呢?

一 什麼是新生兒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新生兒的定義,醫學上將娩出到誕生後28天的嬰兒稱之為新生兒,這段時間是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階段,這是個特別重要的階段。

二 新生兒影響體重的因素

1.胎便

新生兒正常的體重在2.5公斤到4公斤之間,一般情況下,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個小時內,排出墨綠色的胎便,胎便會排兩至三天,新生兒的體重會因為排出胎便的原因有所下降,我家寶寶出生時3.3公斤,出院的時候是3.1公斤,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2.新生兒生理體重降低(塌水膘)

新生兒在出生的幾天裡體重會因為寶寶睡眠時間長,吃奶時間和次數少,排洩較多且水分蒸發快會出現體重降低的現象

3.嬰兒體重標準值的計算公式

新生兒滿月後一般體重會增加1公斤到1.7公斤左右,生後1-6個月寶寶體重=(出生體重kg+月齡x0.7)kg;生後7-12個月體重=(6kg+月齡x0.25)kg;

三 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對於小嬰兒來說,體重是比較靈敏的體格發育指標,所以需要定期測量體重。

2. 體重的增長與餵養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要注意科學餵養。

3. 嬰兒的標準體重是按照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只要嬰兒的體重在範圍內都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不用咬住數字不放,科學正確的看待這個數字指標就可以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生長髮育規律。


小滿滿麻麻


你好,混跡育兒界的醫學、藥學、心理學、營養學四棲生物菁媽來回下這個問題。

新生兒每月體重增重多少是正常,該注意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我想家長應該想問的是,嬰兒每個月體重長多少?

因為新生兒指的是出生到28天的孩子,嬰兒指的是0到1歲的孩子,對於1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在快速增長,器官也在不斷的成熟,肌肉也在增長,骨骼也在增長,所以這時候體重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說人的一生,在一歲之前長得是最快的。

孩子出生的時候6斤半左右,而到了孩子一歲就有20斤,也就是說孩子一歲比出生的體重翻了兩翻,1歲的體重是出生體重的三倍,所以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我們成年也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體重,那就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了。

嬰兒期的生長髮育

孩子在前三個月體重平均是增長兩斤左右,孩子3~6個月時每個月增長1斤2兩左右,孩子6個月到1歲體重每個月體重增加8兩左右。也就是說孩子越小,體重增長越快,有些孩子新生兒期一個月就長了三斤。

孩子除了體重的增長之外,身高也在增長,因為孩子的身高也是出生後一年長得是最快的孩子從出生到50釐米到1歲的時候長到75釐米。也是前三個月長得最快的,前三個月平均,每個月大概要長4釐米左右。3-6個月身高每個月長2釐米,而6-12個月身高每個月長1釐米左右。

嬰兒期營養和護理

1、營養方面

6個月前建議純母乳餵養,如果不能母乳餵養就喝嬰兒配方奶粉。1歲前平均每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

6個月添加輔食補充一定的熱量,而且預防嬰兒貧血。

出生數天後進行維生素D的補充,主要是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預防佝僂病。

2、睡眠方面

3個月前保持夜間也要哺乳,防止嬰兒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6個月後慢慢斷夜奶(11點到4點這段時間不要喝奶)

給孩子舒適的睡覺環境,不冷不熱不燥。

3、運動方面

滿月就可以時不時放孩子趴著,以有利於寶寶的練抬頭。

3個月試著幫寶寶翻身,如果天氣好,穿得不多,不少寶寶3個月就可以翻身了

6個月嘗試著讓寶寶經常坐著。

8個月教寶寶爬。

11個月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話題:你家寶寶小時候體重如何,是中上還是中等?

更多母嬰育兒話題關注菁媽育兒。


菁媽育兒


首先明確一些概念:

新生兒是指出生後至28天的寶寶;

嬰兒是指出生後至一週歲的寶寶;

幼兒是指1週歲至3週歲的寶寶。

所以,你應該是想問嬰兒每個月增重多少?

出生後的第一年是人一輩子體重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是人體第一個生長高峰,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在這個時期,體重增長不是勻速的,月齡越小,體重增長越快。

具體的數字是:生後前三個月體重增長平均約30克/天,3~4月體重增長平均約20克/天。按月來算的話:

第一個月可以增重1千克以上,

2~3月每月增重700~800克/月;

4~6月約為500~600克/月;

7~12月約300~400克/月。

一般3月齡時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12月齡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前3個月和後9個月的體重增長量是一樣的。

當然,體重的衡量不能單純以某個時間點來單獨判斷,最好結合生長曲線表來動態觀察,出生後定期到醫院兒保科進行常規體檢還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