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電影《囧媽》是2020年春節裡唯一一部上映、並且免費觀看的春節檔電影。

在這個戰疫情、等春來的寒冬,這部電影不僅給了我們太多關於親情、婚姻等家庭關係的深思,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

無數影評中"指責"盧小花這個充滿控制的母親,如何一點點掠奪兒子徐伊萬的個人空間和自由,但是我卻在影片結尾時看到母親盧小花摘下假髮的那一刻,淚流滿面……

那一刻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人們眼中強勢的盧小花,而是一個60多歲的普通中國母親,她在走入遲暮之年和普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孩子,永遠是她最深的顧慮和牽掛。


《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她經歷過青春的年少時光,有過自己的美好夢想;在最美的年齡遇到初見時美好的初戀,儘管婚後生活得並不幸福,卻為了兒子依然堅守。

盧小花作為母親並不完美,有時苛責,有時情緒不好,甚至也不懂得與兒子的相處之道。

但是,她為了不給兒子添麻煩獨自坐上前往莫斯科的綠皮火車、在林海雪原裡撲到熊的面前大喊:"不要吃我兒子,吃我!"

在這份來自本能的、可以用生命交換的母愛面前,捫心自問,我們真的理解自己的父母嗎?

喋喋不休的嘮叨背後,是年暮後經常見不到兒子的孤獨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種算法:

假如一年365天,如果每到春節時,七天的時間可以回家陪伴父母,一天在一起的時間最多算上11小時。

若父母現在60歲,假設他們可以活到80歲,那麼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這種算法也許並不完全準確,但是

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電影《囧媽》開頭,徐伊萬和張璐的對話,讓我們看到兒女們對於父母需要關懷的一種忽略。

盧小花因為不會手機綁定銀行卡,給兒媳婦張璐打電話幫忙,張璐因此提醒徐伊萬多去陪陪母親。

徐伊萬說:"我上禮拜才去過。"

張璐反問道:"去開電話會議嗎?以後見到你媽媽的時候能不能把電話先放下?

我們總是以忙碌作為最好的理由,很少有人在待辦事項上把看望父母放在第一位。以至於讓父母們感覺世上最遠的距離,是僅隔一條馬路,我卻見不到你。


《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你可曾想過那些喋喋不休的嘮叨,一條又一條的60秒微信語言方陣,其實是她們年老之後對兒女深深的想念呢?

對於徐伊萬的媽媽盧小花來說,丈夫去世得早,獨居的老太太想念兒子的孤獨感,全都傾注於每次短暫見面的各種嘮叨中。

在徐伊萬看來,在火車上相處的六天六夜裡,母親盧小花從飲食到生活對自己事無鉅細般的詢問讓人崩潰;但是對於盧小花來說,徐伊萬總是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他們母子太難擁有這樣的朝夕相處時光,她倍加珍惜。

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懷和愛總是以錯位的方式呈現,終其原因只有一個:兒女和父母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

兒女和父母之間隔著一堵拒絕理解的牆

"小孩子是看不到那麼多的,你只看到他是你爸爸,但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盧小花對徐伊萬意味深長的這句話,道盡了自己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徐伊萬隻看到媽媽歇斯底里地在廣播裡宣佈:誰都不許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喝酒,在他眼裡媽媽的行為已經嚴重踐踏了父親的自尊。

他卻沒有看到每次父親酗酒之後,都會把家裡的東西摔得粉碎,有一次因此還傷到了母親盧小花。如果盧小花當年不再忍受成日酗酒的丈夫,一走了知,那7歲的徐伊萬將要面對多麼不堪的童年生活呢?


《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作家郭敬明曾經在《夏至未至》中寫道:"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撞破他們的無助,才明白那是因為愛,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

正如盧小花所說,她和徐伊萬的爸爸是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的,那些初見時的美好也是當年一對年輕人對愛情的初嘗。婚姻讓盧小花懂得,愛情不是婚姻中的全部,家庭的責任、對孩子的養育大於一切,這也是她心甘情願地留下來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只會一味地指責父母總是以孩子為中心,沒有自己的生活。可是,你是否認真地去探尋過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曾經發生過什麼,又承擔過多少沉重的責任嗎?

盧小花作為老一輩為人父母的代表,或許緣於孔夫子的孝道和中國父母的自我犧牲精神,他們為孩子的確付出了太多,但這些卻不應該成為日後,她們被現代家庭教育理論中所被詬病的反面例子。

網上看到這樣一組數據:52%的年輕人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根據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90後有1.74億人,這麼算來,有將近1億人的朋友圈都屏蔽了父母。 這真是一個扎心的事實。

從情感上而言,我們單方面的關閉了父母探尋我們感受的大門。而我們也從未嘗試走進過父母那個年代的喜怒哀樂,於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因為於一堵不理解的牆而錯失了太多的包容和愛的機會。

兒女不要錯失見證父母實現夢想的舞臺

馬薇薇曾在《奇葩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無法叫一個一輩子為家庭而奔波的人在老年的時候,突然想要為自己活,要放飛自我。"

就這一點而言,盧小花做到了,整部影片的高潮就是盧小花登上莫斯科紅星大劇院圓夢的高光時刻。


《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對於盧小花來說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均因遲到而起,因為遲到沒看到電影,結識了徐伊萬的爸爸,一個普通的電影放映員,擁有了愛情;48年前因為又遲到,沒能參加代表中國大使館的演出。

盧小花曾在冰地上對徐伊萬說她不後悔嫁給他的爸爸,因為她擁有了徐伊萬;而48年前錯失演出卻是她一生的遺憾,她一定要圓上這個夢想。

在別人眼裡六天六夜的綠皮車行程不可思議,這裡卻有盧小花當年無數往返的美好記憶。這不僅是一個彌補當年未能登臺演出的遺憾,更是她一路尋找青春時期盧小花影子的美好期待。

盧小花當天晚上能登上舞臺演出圓夢固然重要,但是兒子徐伊萬能親眼見證這個時刻,還給了母親一個深情的擁抱才是盧小花最大的收穫。


《囧媽》年邁父母嘮叨的背後,是對兒女深深地惦念和獨處時的孤獨

有人曾說孝順父母有四重境界:孝敬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願、父母之慧,幫助父母實現夙願就是第三重境界。

有人認為孝敬父母是給他們充足的物質生活,然而父母們更在意你多回去幾次,多點陪伴哪怕是不言不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母最需要的是陪伴,你常回家看看是陪伴;你認真傾聽他們講述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是陪伴;你和他們一起坐上通往他們心中夢想舞臺的火車也是陪伴。

對於父母來說,實現夢想的那一瞬間,有兒女一起見證才是她們最大的幸福。

結語:

生命來就是一場反哺的輪迴,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畢淑敏說:每個孩子都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人生百年轉瞬即逝,在父母能夠陪伴我們的有限的時間裡,給他們多一些耐心的陪伴和溝通,和他們一起去實現那些年輕時的夢想和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