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经济将来是不是有可能超越欧盟?你怎么看?

西格玛的化学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不好,现在来看人口规模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自第1次工业革命以来,这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它的人口规模已经没有了必然的关系了。或者可以至少这样说,他们不再是成正比的关系。

比如,美国的人口只相当于中国或者印度的几分之一,但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美国都是遥遥领先。美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6万美元,中国才只有1万美元,印度只有2000多美元。

由此可见,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好不好,真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在北欧很多国家中,人口规模非常之小,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人口多不多,但他们却是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我们来对比一下东盟和欧盟。东盟地区的总人口大概是在6亿左右,欧盟的总人口是5.1亿左右。比之下东盟的人口比欧盟高出接近1亿人,大概相当于越南的总人口。这是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东盟要远远落后于欧盟。欧盟的GDP总量大概是17万亿美元,人均GDP3万多美元。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地区GDP总量还不到2万亿美元,人均GDP只有两三千美元。这个差距非常之大吧。

未来东盟的经济能够赶得上欧盟吗?我是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两者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差距太大了,不是一般的大。我不出意外的话,东盟在本世纪末经济发展水平都未必能够赶得上欧盟。你看东盟的人均GDP,现在还只有欧盟的十几分之一。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人口规模和土地规模的作用并不大。否则的话怎么解释一个土地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四五千万的英国,是如何征服全球成为大英帝国的?正是因为英国诞生了第1次工业革命,它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以工业文明征服农业文明是无往而不胜的。

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清王朝有80万的军队在门口作战会输给一个只有2万多人的英军呢?就是因为英国有军舰、大炮,说我们只有鸟枪、刀剑。所以英军对清朝的军队是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财经知识局


是的,具体来说是个锤子!

近日来,印度最后时刻拒绝加入RCEP的新闻再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人们在调侃印度自命清高的同时,几乎忽略了这个能量巨大的RCEP是何方神圣。

2012年,东盟十国发起RCEP,并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届时亚太西部将出现一个涵盖35亿人口的巨大经济区,对世界经济格局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

一直以来,东盟作为东南亚国家的“朋友圈”,在国际社会始终有着较高的热度,这让很多砖家学者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亚欧大陆对另一侧的欧盟,并坚信东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全面超过欧盟。

但静夜史认为,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虽然都是“盟”字辈,本质都是区域团伙,但两者本质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东盟即便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与欧盟并驾齐驱,更遑论全面超越。两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

1、自身条件

东盟与欧盟的最大差距在于他们的总体实力天差地别,而这种差距,是难以用后天的努力弥补的。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昔日的国际舞台中心欧洲不得不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德等国从“煤钢联营”开始,一步步开始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欧盟在逐渐成型的过程中,因为德英法等国家利益的扯皮攻讦,使欧盟的成型之路变得异常坎坷。而正因为一体化的结果来之不易,所以欧盟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更有向心力。

相比之下,东盟成立的历程很简单,所以运作起来也非常扯淡。如果说欧洲一体化是为了应对美苏争霸不利局面而进行的“强强联合”,那么东盟就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而组织的社团,类似于退休老太太广场舞协会。

而之所以产生如此反差,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区域组织的自身条件有着云泥之别。

在欧盟出现甚至二战之前,西欧是国际社会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依靠大航海以来的野蛮掠夺,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康庄大道”,建立了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秩序。

而当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领世界的格局没有改变,因此盛极而衰的欧洲依然是发达国家集散地。时至今日,占据产业链高端的他们依然肆意收割着世界各国的财富,最典型如法国的时装和包包。

所以,欧盟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俱乐部,东欧穷国大多以加入欧盟为荣。

但东盟就不一样了:

首先东盟在近代深受帝国主义蹂躏,时至今日依然残留着殖民主义的痕迹,例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使得除新加坡外,东盟总体发展水平低下;其次因为经济发展不理想,不仅东盟内部没有形成紧密高效的分工,对外更没有国际影响力;最后因为没有所谓的国际影响力,东盟无论对内部成员国还是非东盟国家都缺乏吸引力,这是东盟一体化程度远不如欧盟的原因所在。

2、外部环境

很多人认为,经济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发展来弥补的,东盟想要赶超欧盟,需要的只是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嘲笑他们,包括印度也不能小看。

但静夜史始终认为:选择,或者机遇永远大于努力。如果没有所谓的选择和机遇,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而东盟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它几乎没有任何机遇。

从近来英国轰轰烈烈的脱欧事件来看,日不落帝国的沉沦是必然的,欧盟的止步甚至衰落也是积重难返的。但欧盟本身的强大毋庸置疑,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离了谁也能过,更体现在它的实力极大改善了国际环境。

虽然美国不断操纵英国破坏欧盟,阻挠欧洲一体化。但欧洲一体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作为德国的曲线称霸之路,欧盟在德国的领导下经济实力远超美国,且一体化程度远高于一般的国际组织。换句话说,它是介于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的“超国家组织”。

而这一对美国极端不利的组织,却是美国亲手种下的苦果。二战后为对抗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美国默许欧洲通过一体化坐大,成为对抗共产主义阵营的坚固堡垒。

而当苏联解体,共产主义阵营不复存在,欧盟却已经羽翼渐丰,和美国平起平坐了。今天的默克尔之所以敢不给特朗普面子,就是因为她的身后有欧盟,这个组织也许不完美,但在美俄等国之间闯出一片天已经足够。

相比之下,东盟从来就不在美苏对抗的前沿,对两大阵营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再加上这些国家一个比一个穷,所以美国连阻挠的想法都感觉浪费。所以东盟的成型,是美国视而不见的结果。

正因为国际地位如此尴尬,所以为了提升存在感,东盟才舔着脸将周边的中日印澳等重量级选手拉进来,但这无疑会导致东盟话语权的削弱甚至被取代。

而更尴尬的是,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东盟在自己的过家家里自娱自乐了,因为周边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已经是碾压级别的存在,东盟不接受现实就只能继续跳广场舞。

所以,不是所有“盟”都叫“欧盟”,东盟想要赶超欧盟,还需要几辈子的不懈努力!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东盟经济总量能否超越欧盟,短期内恐怕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再说将来还会不会有欧盟和东盟呢?随着英国的脱欧进程曲曲折折,让人觉得欧盟的不可预测性更大些,英国一旦完成最后的那一步,其他欧盟主要国家会不会跟随呢?只要再有一两个大国脱欧,欧盟也就完了。此外,能超越欧盟也就意味着可以超过美国,显然是不靠谱的。

目前来看,欧盟的经济总量GDP是东盟的6倍以上,去年全年的GDP逼近19万亿美元,而东盟仅为3万亿美元,还不到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一个国家的GDP。而整个东盟10国中只有一个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42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五(东盟之首)。

▶2018年亚洲前十大经济体排名

很明显,以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总量来看,不要说与英法德等传统西方强国相比,就是和欧盟二流水平的西班牙相比,也是差了近4000万美元。

实际上,东盟比欧盟要早成立30年以上,它除了在总人口优势上比欧盟多出整整一个亿以外,领土面积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距(东盟460万平方公里,欧盟432万平方公里)。

欧盟28个成员国里面几乎将西方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囊括在内,尤其是像有着高科技优势的德国、法国等,在东盟是找不出一家的,甚至可以说整个东盟都不能与德国比,除了人口。这一点大家应该理解,德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可以说是先进制造业水平领先全球的。

事实上,欧盟是美国的“眼中钉”,也是美国方面一直都想“搞掂”的一个组织,即使不能让其瓦解,也起码要在其内部楔进一个“捣蛋鬼”,不论是欧盟在1999年推出的欧元,还是现在全球紧随美国后的“最大经济体”优势,都是让美国不安的。

欧盟与美国的经济总量仅仅相差不到2万亿美元。特别是美元金融霸权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到欧元的挑战,虽然欧元目前在全球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资产配置还只有20%的外汇储备,比起美元的62%差距还很大,但是像俄罗斯这些去美元化的国家都纷纷提出来要以欧元取代美元,最起码是加大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

总之,欧盟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国际社会地位及话语权都远远不及欧盟,而欧盟被美国视为“眼中钉”就足以说明其威力之大,影响之深。比如说,欧盟中有四个国家排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之列,有两个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能说像东盟这样的大多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经济体,将来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空间,一旦实行区域经济贸易自由化,肯定会突飞猛进,但还不至于与美国、欧盟等分庭抗礼。


东震木


东盟除了人口和面积以外,在其他方面很难超过欧盟,未来也很难.尤其是经济领域,东盟更难超过欧盟。

欧盟基本上全部是老牌的发达国家,而东盟基本上都是相对落后的后发国家。东盟的经济体量和美国差不多,而东盟的经济体量和印度半斤八两。也就是说,美国和印度的差距,差不多就是欧盟和东盟的差距。东盟想要赶超欧盟,不是一般的困难。欧盟中的英法德三国,其经济体量都可以分别拿来和整个东盟做比较。


东盟和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的两个区域一体化组织,也是两个最成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不过,东盟成立的时间虽然不晚,但是东盟一体化程度与欧盟的一体化程度差距还非常大。除了双方的发展基础不同以外,东盟还有很多方面是无法同欧盟相提并论的。

首先,欧盟各国的文化相对更为接近,相互间的互信基础也更强。并且,欧盟各国同美国是一脉相承,强强合作的基础非常扎实。而东盟各国则分属不同的文化圈,文化不同则相互间的隔阂是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自然会影响到东盟的整体发展。


其次,欧盟各国所处的位置相对集中,基本处于欧洲大陆,相互间的联络也更方便。而东盟各国的位置则非常分散,相互间的联系并不容易。这也是东盟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体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欧盟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则,欧盟的发展相对较为均衡,基本上全部是发达国家组成。而东盟除了新加坡以及体量非常小的文莱以外,基本上都是较为落后的国家,其内部的发展程度也非常不均衡。这也是东盟难以超越欧盟的巨大障碍。

不过,欧盟其实已经是世界顶级经济体了,东盟比不过欧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如果把东盟和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相比,则东盟优势也是非常突出的。至少相比非盟等区域组织,东盟的潜力要强很多。


苏绽


个人认为,东盟在15年内赶不上欧盟。

1,双方基础数据比较:东盟成立于1961年,面积460万,人口6亿,GDP3万亿,欧盟,成立于1992年,面积432,人口5亿,GDP接近19万亿,除了人口领土差不多,GDP只是欧盟一个零头。

2,中产消费者数量,优质教育资源,科研优势,技术积累,产业链条,这些关乎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东盟全面落后于欧盟,东盟除了新加坡突围进入发达俱乐部,其他国家还没上岸,欧盟成员好多是深度参与制定世界规则的大伽,而东盟还在等着欧美给活路。

3,欧盟经过了大风大浪——美国的经济围剿后活下来,还曾一度领先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而东盟还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未来中美博弈更加激烈,盟如何应对还没经验,这都深度影响东盟对欧盟的追赶步伐。

4,随着人工智能普及,未来,科技竞争的权重会高于人口规模的权重,再说,东盟人口领先欧盟人口1亿左右,不是特别明显。

5,虽然好多产业正从中国转移至东盟,咱们中国也曾趴在窗口对西方好奇而改革开放,然后也仰望欧美,承接他们转移过来的低价值产业,挣辛苦钱,然后脱胎换骨进化成工业大国,但这个路径不一定一二一一二一步调一致地适合东盟国家,毕竟,贸易环境已经变了,保护主义开始反扑,未必不影响东盟模仿中国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

个人预测,东盟内部越南和印尼成为东盟双雄。

最后说一下个人胡思乱想的观点,心里琢磨,是不是儒家文化圈更适合“出口导向”模式进行快速工业化,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都是儒家文化圈,都是代加工模式,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对加班持温和态度的劳工,性格温顺而容易管理和控制,而伊斯兰世界,南亚,南美,非洲,反倒是性格太尖锐,没法规模化管理,而留不住这些低价值产业。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就不难解释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越南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在东盟国家一骑绝尘了,依次也可预测未来越南会很快崛起。


稀烂话


东盟不可能超越欧盟,原因如下。

一、热带地区无强国,东南亚普遍潮湿炎热,天生不能强大。

二、全球变暖加速毁灭东南亚。2019年11月6日世界权威泰斗《科学》,2050年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地区变为不宜居地区,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被整体淹没,瑞典政府气候报告,2030年世界十大不宜居城市之首是当今宜居城市新加坡,致死热浪,不宜居。2019年9月日本鸟岛被整体淹没消失,海平面加速上升。2019年10月NASA最新北极冰川监控数据,结冰减少8.2造平方公里,北极加速融化。最快2026年全球变暖引起的致命热浪和海平面上涨深刻影响全球。

日本2019年7月29-8月5日一周高温热死54人,日本2018年低温致死5人。

等待东南亚国家的致死热浪,会越来越高,持续时间越来越久。

三、全球科技已经产生代差差距。

随着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依靠人力资源劳动密集型工厂发展的国家,将遭受致命打击。

机器比人力效率高且廉价。

中国制造2025,工业机器人会成为主力,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数量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总和。

中国同样是AI人工智能的领先国家。

东南亚国家没有任何竞争力。


内蒙人不知道


有可能,但是什么时候是未知数。世界是平的,后来的人会追上来。穷的地方不一定永远穷。等东盟整体追上来后,按人口比的话,可能会超越,但是这种可能性短期没有,长期有,可能性也不大。


晨风柔


不得不说,这个猜想挺带劲的;只不过,要想实现,就有点叶公好龙了。说到底,东盟只是一个筹码,左右逢源,摇摆不定,人心不齐,济得甚事?

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东盟这一组织里头,中国理应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奈何总有各种牵绊,导致合作断断续续,关系时好时坏,这样的情形下,神仙都无能为力。

所以,除非是东风彻底压倒西风,成为世间唯一的超级经济体,否则就整合不了周边势力,更别提主导周边事务了。

秦始皇的大一统,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汉代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时的下西洋,向世界传播了我们的姿态;未来能否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就得看中国的智慧了!


蛰冬至


题主的问题是:东盟经济将来是不是有可能超越欧盟?你怎么看?

东盟在经济方面超越欧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我小看东盟,而是我不敢小看欧盟!

东盟和欧盟概况。

东盟和欧盟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各自大洲内非常重要的国际组织。

  • 东盟

东盟又称东南亚国家联盟,在这个组织内一共有10个成员,还有两个观察员。该组织共涵盖了450万方公里的土地,一共包括了6.4亿人口。

东盟的经济规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大约为8.5万亿美元,人均为1.3万美元。如果按照名义GDP计算,则只有2.9万亿美元,人均为0.45万美元。

  • 欧盟

欧盟共有28个成员国,涵盖面积为4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东盟的面积差不多,这片土地上一共生活了5.1亿人口,比东盟大约少了20%。

但是,欧盟的经济规模却非常的大,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欧盟,一共有22万亿美元,人均GDP是4.3万美元。如果按照美元计价,欧盟的名义GDP为18.7万亿美元,人均为3.6万美元。

欧盟的经济总量要远超东盟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要远超东盟国家!

欧盟的经济规模不仅是比现在的东盟地区经济规模大,重要的就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实力那可是相当的强悍。

欧盟和东盟几个主要国家之间的比较。

欧盟主要的国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这4个国家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都是八国集团成员。

八国集团是指世界上的八大工业国家,所以他们的工业水平工业产值都是可圈可点的。

例如,德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也排名靠前且技术极为尖端,并且这四个国家正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布局。

(德国制造)

他们投入到科研领域的资金大约占到了GDP的2%左右,所以他们的工业产品不仅在现在具有竞争力,在未来肯定也是如此。

东盟的4个主要国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这4个国家中只有新加坡在工业方面极具竞争力,而其他三个国家都不行。

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三个国家,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不高,但是他们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却非常大,工业方面却乏善可陈。

而且,除了新加坡在科研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其他三个国家并没有重视科技研发的重要性,所以和新加坡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

新加坡投入到科研领域的资金占到了GDP的3%,比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投入的比重还要大。

(新加坡)

但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个国家投入的就非常少了,马来西亚投入到科研领域的资金大约占到了GDP的1%,泰国大约0.3%,而印尼连0.1%都不到。

也就是说,未来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三个国家将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这里将逐渐沦为发达国家的后花园,所以也就失去了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

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的人口已经占到了东南亚人口的大约一半,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是东南亚地区发展比较好的国家,菲律宾、缅甸等国就更不行了。

所以,新加坡就显得形单影只了,他虽然投入到科研的资金非常高,可惜他的人口只有几百万,根本就无法改变东南亚地区落后于欧盟的事实!


历史风暴


那是没有可能的或者说几率极低,加上印度也许可以,不过因为大树之下只能长草,所以加上印度的概率也没有提高太多,它永远赶不上欧洲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积累太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