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庄亚新在制作锡雕《吃祸》。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汤圆献给守护者》同安农民画(作者何文亮)。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李婧在录制《坚守》。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彭燕燕给《风雨过后》谱曲。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詹彬彬在创作抗疫灯谜。

同安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创作传达关切 千余件作品献给抗疫一线

林丽虹(右)在表演南音。

厦门网讯 (文/图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余雪燕 韩超)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牵动人心,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同安区文化宣传部门第一时间发挥文艺凝心聚力、振奋精神的独特作用,号召、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将创作激情化作对疫情的关切,以诗歌、曲艺、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抗击疫情期间的一幕幕感人场面,转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用艺术之魂传递爱与担当。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同安区委宣传部、文旅局、文联、文化馆共收到文艺作品1000余件。今日,本报与同安区联合推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同安一线微故事”就带您走进文艺抗疫中的微故事。

芗曲宣传接地气效果佳

“呣通拋抛走,出门戴口罩,厝内通风空气透,注意洗手才是敖。呣请人,呣互请,无事呣出厝大厅……”左手拿着直板和“荷叶”状的铜钹,右手执着竹筷子敲击,视频里的林丽虹正戴着口罩,用荷叶说唱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虽然戴着口罩会影响演唱,但是我们做这首曲子的目的,就是要劝人戴口罩呢!”林丽虹是歌仔戏非遗项目传承人,疫情发生后,看着电视上白衣天使最美逆行,志愿者们奔走前线,她深受感动。她想,或许艺术家们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奋战前线,却可以做一个记录者、助威者,给社会带去更多正能量。于是,她立刻联系词作家宋永贤,前后花费4天时间创作出了芗曲说唱《互恁听》。

“没想到大家都说效果好,尤其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老人,他们大多信息渠道窄,防护意识较弱。不过好在老人家大多爱听芗曲,用这样的形式劝导他们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正好!”林丽虹告诉记者,这样的反馈极大增强了她的创作信心,因此,她又马不停蹄联系了银安堂的其他成员,共同创作、演绎了《英雄赞》《春天时》两部南音作品。“南音录制比较麻烦,人多,本来应该大家同台录制效果最好,但是疫情防控期间还需要避免人群聚集,因此我们就分时段到文化馆里录制,一次最多3个人,除了吹奏,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林丽虹说。

以乐传声献上真挚祝福

“没有一个黑夜,漫长无边,看不到曙光的圣洁;没有一个季节,寒风凛冽,看不到暖春的绿野……”哼着这首歌时,彭燕燕眼里闪着微光,有感动,也有坚毅。她说,她想用这首歌祝福同安。

彭燕燕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疫情发生以来,她先后与宋永贤、蓝钰滨、林华东等多位同安文艺工作者合作,创作了《愿你寿比南山》《坚守》《风雨过后》等多首音乐作品,邀请李婧、朱冰林等加盟演唱。“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虽不能前往抗击疫情前线,但希望能用擅长的音乐为英雄们加油!”谈起创作初衷,彭燕燕说,“每当我在网上看到医务工作者为抗击疫情出征前往武汉,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我的内心就被深深地震撼着,创作热情也随之被点燃。”

每一首歌,都有衷心祝福的对象。《愿你寿比南山》祝愿所有医务工作者身体健康、平安归来;《坚守》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民警,《风雨过后》则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对家乡同安的热爱。

疫情防控期间创作歌曲并不容易。彭燕燕告诉记者,因防控疫情提倡宅家不出门,每首歌的创作都是通过网络“云合作”,包括与词作者的反复沟通、探讨,音乐midi制作效果的修改、完善等。尤其是歌手录音时难度更大,反复演唱、录音,再发送给大家,逐字逐句推敲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感情来表达更合适。“就拿录制《愿你寿比南山》来说,演唱者朱冰林老师反复录制到凌晨1点,我们都扛不住睡过去了,第二天睡醒才看到他发来的最终版。”

锡雕《吃祸》呼吁口下留情

日前,一只手在同安文艺圈里炸开了锅。用莲花褒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参议的话来说,“这是一只呼唤生命的手,或者是一只告别生命的手”。究竟是什么手,这样惹人关注?

原来,这是“锡雕侠侣”,同安锡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天泗、庄亚新为抗击疫情专门打制的锡雕作品——《吃祸》。《吃祸》高约半米,主体由一只手和一只口罩构成,口罩上还有禁吃野味的标志,共耗时6天完成。

“这件作品不仅用简洁的构图、质朴的手法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实际上还在讽刺人类先把病菌吃进嘴里,再戴起口罩防止病毒入侵的行为,警醒人类莫要作茧自缚。”同安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评价。

“新年伊始本该万象更新,喜气洋洋,这次的新冠肺炎不能不让人警醒。”谈及创作初衷,郑天泗说,他希望用这件作品呼吁人们“口下留情”,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

作为文化古城,同安区非遗项目众多,疫情防控期间,以答嘴鼓、农民画、莲花褒歌、南音等非遗项目为载体的抗疫作品层出不穷。

以笔为援书写抗疫信心

“妖雾重来欲乱神州春色,道光立掣定澄华夏晴空”“天佑中华,长乐同安”“同战疫魔,同心同安”……一笔一画,是对最美逆行者的礼赞,是对抗疫必胜的信心。同安书法家们以笔为援,书写一幅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品,致敬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和先进人物,为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日前,同安区举办了一场“同心同安”抗击疫情主题书法作品网络展,特邀30名书法家创作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取得良好反响。

“被邀请的书法家都激情高昂,比如同安著名书法家叶水湖老师,邀请函还未出,他就主动联系书协。还有仁慈法师,他是最早响应、最早投入艺术创作的文艺家之一,共创作了数十幅作品,有书法也有绘画。”同安区书协名誉会长李伟新告诉记者,虽然是网络展,但是大家的创作激情迸发,此次书法专题展受到省内外同道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区书法家李伟新、张贵容抗击疫情的书法作品还被推送刊登在中国文艺网。

事实上,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早已布满了同安书法家的身影。疫情发生伊始,不少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就为村居防控宣传写横幅、画宣传画,甚至还有书法家将抗疫知识写在了春联上,分发给村民们。

线上合舞献礼一线工作者

“天佑中华,天佑中华……我是多么的幸运,降生在你怀里,我的血液流淌着,你的神奇和美丽……”伴随着音乐,同安区舞者们翩翩起舞,用优雅的舞姿为一线的勇士们鼓劲,为中国加油。

近日,同安区文化馆组织了全区教育系统、医疗系统、舞蹈工作者,各自在家录制视频并上传,以线上合舞的创作形式,拍摄制作了视频《天佑中华》,为同安、为武汉、为中国鼓士气、同携手、战疫情,助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先在网上筛选,选择合适的歌曲,最终觉得《天佑中华》这首歌的节奏、旋律都很适合,能表达出我们的心声。”区文化馆舞蹈干部黄振超介绍,由于疫情出门不便,选定歌曲之后,文化馆通过微信招募舞蹈志愿者,于是,黄振超组织文艺志愿者录制舞蹈的慢动作教学视频,并一一发送给舞蹈志愿者们,线上指导舞蹈志愿者们共跳一支舞,送上共同一份爱。

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医疗工作者……10余名志愿者在家里反复练习、录制,短短8天,这支舞蹈视频就正式上线,刷爆了同安文艺工作者的朋友圈。

宅家猜谜闹元宵也学防控

猜灯谜、赏花灯是我国元宵佳节的传统项目,每年正月初一、元宵,同安区灯谜协会都会配合同安文化馆新春活动,开展群众灯谜展猜。在同安,这样的“约定俗成”已持续了二十余年。

从年前开始,灯谜协会几位骨干已开始了筹备工作,然而今年春节,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元宵节传统节目。

“疫情当前,没有局外人!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点什么。”灯谜协会几位骨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灯谜协会秘书长詹彬彬邀请几位灯谜专家,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创作了形式多样的谜语,并将创作的灯谜发在“同安灯谜信息”微信群里展猜。詹彬彬统一收集整理,最终发布在“同安灯谜”微信公众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同安群众共度元宵佳节,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

据介绍,这上百条灯谜融入了疫情防控小知识,让群众在答题过程中了解疫情防控知识,赋予“战疫”宣传的全新意义。同时,同安灯谜协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扩大群众的参与度,让群众宅家通过网络“闹元宵”。采访中,不少群众表示,疫情当前,元宵节虽然少了外出热闹,但是网上的“热闹”同样令人回味,以这样创新的方式过元宵,同样很有意义。

一位潮州的谜家丁培坤看到了詹彬彬出的灯谜“千呼万唤始出来”(打一疫情防控用语),忍不住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此谜撷取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成句为谜面,画面感强,生动鲜活,通俗而显魅力。此作乃应景而作,是近期众多‘战疫’专题谜作中出现的难得的佳作。”

古稀提笔有感而发提振士气

“你披着寒霜,顶着风雪,我含着行行热泪,写给2020春节没有回家的你……”日前,一篇深情的诵读作品《2020年春节你没有回家》在同安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传播。

这篇作品由文学爱好者林银花创作。她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她在同安区文化馆退休,翻开她的履历表,可以看到一系列的荣誉:中国好人榜好人、同安腔老年发音人(女性)、同安金秋艺术团团长,她热爱写作,喜欢散文、诗歌,作品曾在《福建文化报》《厦门文艺》《同安文艺》发表,并多次获市、区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

疫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林银花记得,大概是在大年初四晚上,她看到新闻中播放许多医生主动请缨,深入抗疫一线,漫天雪花纷飞,他们在寒风中庄严宣誓,这一刻,她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动。

当天晚上十点,林银花钻进书房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与感动:“一颗赤子之心,一片深沉之情,你的岗位不平凡而又伟大,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起一切……”每字每句,都是她想对一线抗疫工作者吐露的心声。有感而发,短短一个小时,《2020年春节你没有回家》诗歌初稿就已经完成。

林银花将诗歌发给一些老朋友共赏,作品蕴含的真情实感打动了许多人,很快,一家朗诵平台找上门来,将诗歌制作成诵读作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让林银花没想到的是,这个情感饱满、笔触细腻的作品,一经发布,就迅速获各方点赞。很快就有朋友给她打电话:“太感人了,我听了很想落泪。”

展开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