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尔说“追逐小规模的日内短线波动是不会有真正的利润的”,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叶中楼


利弗莫尔最后结局证明,没有谁能逃脱赌博性投机带来的灾难后果。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水900


追逐小规模的日线波动是不会有真正的利润

这句话相信利佛摩尔是用了无数惨痛的教训得来的。其实这句话用一个中国字就能说明白:炒!

你看这个炒字,左边是火,右边是少,啥意思呢?火中取栗,越拿越少呗。

每天盯着日线波动,那肯定是做短线,而且是超级短线。你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都做对,就算你做对了8次,只要第9次有失误,绝对会把前几次利润全赔进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几个小时的交易时间内都保持在巅峰状态,精力一下降,失误就会增加。

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量减少交易次数,你做的多,失误也就越多。投机做差价,高手会找大趋势,平常不出手,一旦出手,必定雷霆一击。投资也是这样,锁定一个好公司,不在意其每天的股价波动,只有在公司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时,才会卖出股票。

每天做短线的人,眼前就只盯住几个点的利润,满足于每天有小收获,长期下去,眼界非常狭窄,看不到整个市场的大趋势,其实就是过于看重战术,而忽略了战略的重要性。

真正的高手都是靠战略赢得整个战争,只有庸人才迷信战术可以吃遍天下。


上善若水ccj


大家所熟知的利弗莫尔,是善于操作大波动、大趋势行情的高手,小户眼中的盈利与他眼中的盈利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从他所取得的骄人战绩就可以证明。相比之下,小规模的日内进出就显得蝇头小利了,当然入不了他的法眼。他也以自己的例子做出了证明,要在交易中盈利,做趋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短线交易是大多数交易者的至爱,特别是很多人都会沉浸在日内短线交易中,比较残酷的是,据某些证券机构的客户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模式下的交易者,不是很快就会消失,就是基本都进入长期亏损的行列,在市场中留存得久的基本都是中长线交易者、趋势交易者,日内短线交易能长久盈利的成功者极少。有人说采用趋势交易方式是最后能在交易市场中成功的不二法门,这样说可能会过于绝对,但趋势交易的模式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即使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期货股票这些交易市场有不少运用这个趋势交易模式成功的典范,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对短线超短线交易模式的热爱,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合自己,少数人可以在这种模式中找到盈利的秘密,但更多的人会迷失在这种交易方式中。

利弗莫尔说的日内短线交易不会有真正的利润,是因为这种模式即使能获得盈利,也与他那种折算到现在接近千亿级别的获利差别太大,很难达到盈利大利的目标。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见解,仅作为交流的观点。


CA红叶


自踏入股市、期市等金融市场以来已近二十年,对业内人士奉为投资经典著作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和《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精读、泛读至少五六遍,每次结合自己的阶段性交易实战都有新的领悟和升华。最近又重读翻阅,交易智识又得到了一次洗礼。

若要正确理解透这句话,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利弗摩尔之所以能获得惊世骇俗巨额利润的核心交易技术。其技术的灵魂是他提出的“关键点”交易法即突破买入法,这是他的最根本交易大法,某些人动辄张口趋势,闭口趋势,以跟随趋势为荣,在他们眼里,利弗摩尔也不过是趋势交易者罢了。其实,大多数人没有真正理解他的交易精髓。其交易精髓就在于善于利用“关键点”进行重仓交易,他几次大的盈利无不是用这种方法取得。因为“关键点”即为趋势转折点,所以他才对自己硬性规定,只有第一笔交易有赢利,才追加投入,永不逢低摊薄成本。当然这个“关键点”,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判断对,因此,他又把严格止损作为交易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他的“关键点”交易法加了保险,以很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赢利。利氏的“关键点”究竟是怎样计算的,我认为书上并没有全盘托出,毕竟这个人家的独门绝技,也是交易天机,不便全部公开出来,否则即使公开出来,使用人多了,也就有了失灵的可能。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其实也是“关键点”交易法的翻版,索罗斯不愿意承认它就是利弗摩尔的“关键点”,所以冠以玄之又玄的哲学名词来故弄玄虚。

另外,经常有人批评利弗摩尔喜欢做空,其实这正是利氏资金倍增秘诀之一。A浪是什么特征?下跌速度快,跌幅在短期内空间大,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博取丰厚盈利,这是做多远远不能相提并论和媲美的。“关键点”交易法最适合做空,而做多是不需要太精确的,只要确认底部,有足够的时间进场。如果把做空点位作为“关键点”,那么做多是不太需要关键点的,只需关键基本面即可。而做空是必须要逆势的,做多则需要顺势。所以可以不抄底,但一定要逃顶。逆势做空,顺势做多,正是领悟了上升趋势和下跌趋势的精髓与真经,他经常在人们惊诧中,频频做空得手,赚取了数以万计的金钱,对空头趋势的精确把握是他的交易秘诀。

在充分而深刻地领会透了利弗摩尔的交易真谛,我们再来理解利弗莫尔说“追逐小规模的日内短线波动是不会有真正的利润的”这句话才有意义,因为其交易真谛为根本,其他为末节也可以说是对真谛的解读或补充。大家所熟知的利弗莫尔,是善于操作大波动、大趋势行情的顶尖高手,小散户眼中的盈利与他眼中的盈利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从他所取得的骄人战绩就即可证明。相比之下,小规模的日内进出就显得蝇头小利了,当然入不了他的法眼。他说的日内短线交易不会有真正的大利润,是因为这种模式即使能获得盈利,也与他那种折算到现在接近千亿级别的获利悬殊太大,很难达到大盈利的超级目标。

无论研究任何问题或现象都要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结合当前实际用一个“全视角”的眼光角度才能彻底弄懂研究透,所以要真正理解领会透他的这句话,就必须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否则必会断章取义。

第一个时代背景:利弗摩尔的发家起源史。他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和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利弗莫尔早期起家于对赌行,是在其少年时代从对赌行开始起家发家的,刀起刀落,足够的快,他对短线是有深刻感触的。

第二个时代背景:利弗摩尔的股票交易史。但是他开始交易的时候确实是从短线或超短线做起来的,这个时候实际上他是短线交易者,交易指令实际上并不真正的发送到市场, 只是场外柜台一种竞猜游戏而已。后来他来到纽约正规的证券公司之后,需要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交易滑点的问题,这让他以前打遍全美的短线交易模式顿时失去了魔力,这也是造成他第一次破产经历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造反的亏损完全是由于当时的交易弊端即这些滑点,想要降低这些滑点的影响,也就只能放大交易区间与延长交易周期。

综上看,这是利弗摩尔在对自己交易生涯不同历史阶段的一个总结,据此我们并不能做出必然的因果逻辑结论:要所有的投资者或交易者都应该且只有学习他这种长线的做法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当时的交易效率不高,你交易一单要等一段时间才知道是否成交,流动性也不如现在充足,所以价格冲击较大,你看到的价A,而入场价大多已变成是价B,价A与价B之间的价差往往是很大的,大到本来是盈利的单子变成亏损。更何况日内交易会因为交易时间限制和波动幅度限制,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降低盈利的可能性甚至亏损。

因此,利弗莫尔说“追逐小规模的日内短线波动是不会有真正的利润的”是在当时的交易历史环境因素下,完全正确!

而当今,量化交易是超级短线照样能获取巨大利润。比如西蒙斯创立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每天交易上万次,就是做日内波动交易,他们投资组合中的每支股票平均每隔一天仓位就会随时进行增减,管理的基金年化收益高达33.8%,是远高于投资大师巴菲特或索罗斯的。

综上所述,盈利的关键根本不在于长线还是短线,趋势还是波段,完全在于你是否拥有长期、成熟且稳定的“交易系统”且坚决无条件、无脑化彻底执行,唯如此,才是盈利之根本。

以上是自己多年来的深切认识与感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主力筹码布局解密


看过利弗莫尔晚年的著作《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的人都知道,利弗摩尔的操作手法相当于现在的趋势跟踪法。也就是过滤掉小波动,主要捕捉大趋势来赚钱。他当时所用的方法有点类似于现在做期货所用的圈叉图。。因此他当然会反对追逐日内短线的波动来赚钱。因为这不是他的操作手法,并且也是他反对的操作手法。

利弗莫尔的投机手法非常类似于突破前期高点就开始买入的方法。有点类似于海龟交易法则,但是没有海龟交易法则那么成系统。

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老火鸡的故事其实也是讲了看大势赚大钱的道理。在牛市中持股为主,不做频繁交易是他一直提倡的投机手段。在这本书中有一个最后一颗子弹的故事——是讲他只有几百美元,凭着这几百美元才翻身的。这个故事就是他耐心等带股价突破整数关口后才买入的实例。

可以想见,只买突破点的人肯定是要忽略日内短线波动的。否则寻找突破的位置就是没有必要了。

忽略小波动,寻求大级别的趋势或突破是利弗莫尔的主要投机方法。而且也肯定是他经过很多次失败过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孟可的思想空间


利弗莫尔早期起家于对赌行,这个时候实际上他是短线交易者,交易指令实际上并不真正的发送到市场, 只是场外柜台一种竞猜游戏。

当他来到纽约正规的证券公司之后,需要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交易滑点的问题,这让他以前打遍全美的短线交易模式顿时失去了魔力,这也是造成他第一次破产的原因,实际上他的亏损也真是这些滑点,想要降低这些滑点的影响,也就只能放大交易区间。

这是他在对自己交易生涯不同阶段的一个总结,并不见得说是,所有的交易者都应该学习他这种长线的做法才能赚大钱。

当然,赚大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连续在亏损的交易者来说,只赚一点点都算是赚大钱了,这个赚钱的背后是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而不是别人说做长线能赚钱自己也跟着去做长线。

不论你选择什么交易方法,有一条准则是逾越不了的:风险永远跟收益成正比,想要赚多少钱,先想明白自己能承担多少风险。


交易匠人


大部分的资金现在追求的就是短线的日内交易,至少现在的A股市场是这样的现象。很多散户投资者的交易频次很高,交易的股票数量也很多,可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对分时的敏感度太高了,可能忽略了股价的关键点位,太过追求分时异动。

这句话里我认为有几个关键词:

“小规模”我的理解是市场没有太大的行情,如果大家看一些人物自传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时候没有行情,大师和常人无差别基本也赚不到太多的超额收益。靠交易为生的一些大师,在市场萧条的时候也找不到太多的机会。

做短线的都知道,股票要出现上涨,一定是要结合板块一起的。如果单单只是个股的行情,很难维持较长的时间,除非股票出现重大利好。

“日内”我的理解是关注的可能是分时图,分时图是当天交易的盘口信息,只看这个当然不行。交易而言,需要一定的大局观。先从股价大级别进行分析,分时图可以用在定位买点上。交易不应该只看日内,更多要要看股价是否突破或者跌破某一些重要的位置,这些重要位置往往会影响上涨速度的。

“真正的利润”我的理解是利润的持续性要看行情的持续性,也就是有没有较好的赚钱效应,当盘面参与的资金能够持续赚钱的时候才是利润积累最快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关心一天的账面利润,可能次日就会回吐。

利弗莫尔作为投机大师,其中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等待股价突破关键点位后的主升波段狙击。他一生经历了几次破产,最终的结局虽然不好,但给我们留下了一下值得参考的理念。

关注猪爸爸看股市,专注投资者教育,移步专栏,学习更多干货。


猪爸爸看股市


日内小规模的短线波动不会有真正的利润,这句话很多人都不理解。


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手续费会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在市场投资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长期保持复利,可是手续费会吞噬你的利润。以A股为例,一年200个交易日,如果平均2天操作一次,那么100个交易来回。每买卖一次,千分之1.5的手续费,那么一年下来手续费就会高达15%,请问,有多少人一年能赚15%。



除此之外,短线的波动性和偶然性非常强,因为市场参与者不够充分,信息不充分,短期价格波动很难预测,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那么投资收益率也就非常不确定。


很多人都有踏空的经历,我们有时候回避了小损失,却也常常丢失大行情。


以股易金


日内优质机会不好

在实战交易之中,其实日内小规模的波动是没有规律 没有趋势,没有技术点可言,所以做日内波动是很难把握到优质的交易机会。


交易频繁不容易赚钱


日内交易波幅有限,很难做优质的盈亏比

在交易中追求高胜率是很难的,真正的交易都是通过优质的盈亏比去赚钱,比如止损一单亏100,止盈一单赚500.这样优质的盈亏比,你的胜率即使低于5成都可以有不错的利润,但是日内交易波幅有限,很难去有资金的规划,去做好盈亏比。


几个条件的叠加使得短线交易变的很难很难。不是说不行,只是短线的难度十分的大!一般人做不了!


布林以交易为生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量化交易没有,美国很多股票现在都是量化交易,计算机程序带来的量化交易,让短线交易变得频繁获利更高。时代不同,计算机让短线交易在这个年代获得比长线更加可靠的盈利模式。当然美股那么搞可以,a股因为t加1就不好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