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美國人都不存錢,大部分人連一千美金都拿不出,是真的嗎?

狂野女子


月光族是資本家捆綁式的用人策略。因為你沒有積蓄你就沒有能力和我對坎。依靠社會最低保障而生活,還有尊嚴可言?!資本家是以億為入口的,而老百姓如果家中都是百萬存款,那才是了不起的社會。而存款沒有一千美元的人只能安心打工。這個是盜取血汗的又一種手段。因為你有百萬存款你也很可能是大老闆。而你有十萬存款你可以選擇做個小老闆。而這個序列的人都是有榨取別人血汗的能力。因此一般人你必須是月光族。


郭春林自然力抗衰老


我看了那麼多評論,還是忍不住說兩句。我老公就是美國人,也是個月光族,他是給美國空軍修轟炸機的,每個月月薪接近7000美金,扣掉稅只有一半了,然後每個月1350元的房屋租金,800元吃飯,100-150元有線電視手機費,200元空調電費,加上油費、抽菸喝酒,還有他兒子撫養費,不但沒錢剩,還常常欠卡數。即便窮成這樣,他還喜歡大手大腳,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想著找個中國富婆結婚囉。他希望我拯救他於水火之中,哈哈,我去了美國才知道這是個坑啊,這樣下去我那幾千萬的身家也不夠他敗的,所以不到一年我決定打道回府了,讓他繼續過他的美國好日子吧。我還是回國自在,廣州也不差,美國大農村的冷清生活我兒子也不習慣,不過我倒是喜歡寧靜的生活,以及藍藍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氣的...


AshleyLiu劉柳


是真的不存錢。錢包裡有20美元的人很少,在超市買東西,60多吧滿滿一車,結帳時拿了張一百的,營業員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我,那個自豪感啊,很難用語言形容。

本人去過美國幾次,最長的半年,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美帝的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著我們去解放。

他們很多家庭有游泳池,那水好深啊。

他們的家庭都有個壁爐,那活真暖啊。


齊天大身


我在國內已不習慣用錢包,一般是帶卡包、手機、鑰匙就出門。去到美國發現沒錢包不行,於是就拿了兩個保鮮袋裝錢,一個裝20面額以下的,一個裝50面額以上的。有次打出租車,30美金吧,我從20面額那個袋子裡拿錢,司機見裡面還有好幾張20美金,說了句:你們中國人都這麼富裕,我笑笑說:我在中國是窮人。


原原UKI


無論美國人的平均存款有多少,美國人不喜歡存錢,以及很多美國人連一千美元的存款都沒有,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因為不同機構調查所得出的結果存在較大差異,我們綜合分析各種調查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大概有一半的人存款不到1000美元,也就是說很多美國人在大多數時候可能連1000美元都拿不出來。


(美國年輕人)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為9萬美元(人民幣約63萬元),美國家庭的收入中位數則為8萬美元(人民幣約56萬元),另外美國居民的人均收入為3.6萬美元(人民幣約25萬元),注意這是美國所有居民的人均收入。從這一組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人的工資收入很高,他們顯然不是因為賺不到錢而沒有存款,美國人沒有存款的原因只能是因為他們把錢基本都花掉了。

要弄清楚為什麼很多美國人連1000美元存款都沒有,我們關鍵還是得弄明白為什麼很多美國人都不喜歡存錢。一個國家的居民沒有存款,這無非就是兩個原因,要麼是因為這個國家太窮,老百姓賺不到錢,那存錢的事情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還有一個原因則可能是因為這個國家的老百姓太能花錢,把賺到的錢都給花了,那這個國家再富有,它的老百姓也不會有多少存款。


美國老百姓是喜歡花錢而且也敢花錢,而美國老百姓為什麼敢花錢呢?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於美國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簡單說就是美國人即便丟了工作一分錢也沒有,他們背後也還有政府給他們的生活兜底。在一些社會保障體系不太健全的國家,老百姓自己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如果他們自己不努力,如果他們丟了工作並且沒有存款又沒有人接濟,那他們可能要睡大街,這意味著他們連基本的生活尊嚴都要丟掉,所以這些國家的老百姓都得努力工作,他們得為自己準備一些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美國這樣的發達就不一樣,像美國的福利體系在發達國家當中並不算特別強大,但是美國依然能夠保障底層民眾有基本的生活尊嚴。美國窮人生孩子有政府提供的食品和奶粉補貼,生的越多,政府補助越多,以至於某些家庭獲得的政府食品補助太多,孩子吃不完大人跟著一起吃。美國窮人看病有政府醫療補助,美國居民失業之後還可以申請領取政府失業救濟金,總之美國政府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保障本國公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眾議院領袖)


美國政府不能幫助自己的每個民眾都成為富翁,但是它可以保障每一個正常的公民有基本的生活尊嚴,因為有政府兜底,所以美國人能花錢也敢花錢。其實在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它的居民不用為看病和養老這些問題擔心,那這個國家的民眾就不會太操心自己有多少存款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喜歡存款,這是因為他生活的壓力太大,他需要應對的生活困難和問題太多,如果沒有存款,他們的生活隨時可能失去基本的尊嚴,所以他們會努力存錢。


李姓先生


美國人都不存錢這是真的嗎?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美國是一個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並且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大家不要以為美國人的生活就很輕鬆,其實也不是這樣的。

美國人大概分為兩類人,一類人天生就不需要為錢發愁,並且這類人也不在少數,可以佔到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美國的中產包括中產以上階級,他們的後代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良好的人脈,一般從事著美國經濟法律等高端職業。所以這類人不存在有錢沒錢,錢對他們來說不重要,因為他們享受的是人生,不必為錢而發愁。



而另一類人則是中產以下的普通人,在這類人裡面,當然也有想往上爬的人,但是資本主義的政治和經濟壟斷性太強,他們往往只能從其他領域出人頭地,例如音樂、體育等等,就拿美國體育來說,這也是美國籍大多數非洲裔人的唯一出路。可是普通的人畢竟是大多數人,不可能任何人都能成為明星,所以佔據美國人口大多數人的這類人,他們確實沒有多少存款。

這也和他們的消費習慣有關,美國大多數地方是週薪,他們本身花費的就快,也不願意存錢。再者美國人買房和成家的意願不是很強,流浪漢也很多,很多人是終生租房,因為房子的產權是永久的,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美國製度對於這類人有一定保護。



這便是養老體系和失業體系,我也不能給大家一個明確的說法,畢竟這些制度是不斷變得,例如特朗普現在的新政和奧巴馬時期就不一樣,並且美國總統幾乎每一屆上任,都是以社會福利保障為口號,來獲取選票。

當然我也要說一句,大部分人連一千美金都拿不出來,這確實有點誇張,我認為美國大部分人雖然不喜歡存錢,但是他們的收入還是可以的,他們有工會保障,工資待遇一低,工會便會給勞動者撐腰,而這工會,是美國執政政府都不敢惹的存在,因為他們需要工會的選票,同時資本家對工會也很頭疼。



所以我認為,美國人均收入畢竟六萬多美金,他們大部分人拿出一千美金存款簡直沒有任何問題,或者說他們拿出十萬美金存款,這確實很難。綜上所述,美國人不存錢倒是真的,至於存款沒有一千美金,這就有點誇大其詞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西北老張看世界


這種說法完全屬實,不得不承認,美國民眾最緊張的時候,真的連1000美金都掏不出來,急用錢的時候,他們難免會比較尷尬。這倒不是因為美國人工資水平低,其財政狀況拮据主要是由於高消費而導致。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經濟、軍事以及科技實力足以碾壓大多數國家。公開資料顯示,美國2018年GDP已經突破20萬億美元,其人均收入也位居世界前列。別看美國人口不少,美國民眾的工資可真不低。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調查,2017年度,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是盧森堡(63062美元),瑞士(62249美元)、冰島(61803美元)分列第二和第三,美國人均收入則排在第4名。2017年,美國民眾人均收入已經達到60555美元,我們可想而知,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如何。人均收入排名靠前的那幾個國家全都是小國,而美國雖然有3億多人口,卻仍然可以排在最前面,著實不易。

很多人都表示。洛杉磯南部比較亂,紐約大街上也有不少流浪漢,並因此而貶低美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上面提到的情況的確是事實,但是,經濟發展得再好,也難免有不足之處。除了少部分人外,大部分美國民眾生活的確過得滋潤。在美國人眼中,存錢沒有任何意義,他們雖然賺得多,但花得更多。實在沒錢花了,就會向銀行貸款去花,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當所有人的消費能力遠遠超過自身賺錢能力的時候,國家經濟都會被動搖。正是基於美國人愛花錢這個事實,一旦其家庭急需用錢,他們還真的一下子拿不出來。

話雖如此,就算美國民眾手頭沒有一分錢,也不會影響人家的正常生活。美國的民生保障體系雖然稱不上最好,但覆蓋面絕對廣,醫療、養老、教育等方面,政府都會提供高規格補助。經濟水平較差的家庭,生的孩子越多,獲得的補助反而更多。因此,美國人至少不用為生計發愁。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我再來舉兩個案例,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外教叫ZVON,他是一個60多歲的老頭,來自美國洛杉磯。說實話,他教學水平不怎麼樣,學校給他開的薪水也不太高,可這個老頭每天都是各種買,睡覺前都要喝幾口高檔伏特加。如果不是美國福利待遇還不錯,恐怕他早就把家給敗光了。

我還有一個網上認識的美國朋友,他跟我講,本來她們一家人想要趁週末來個燒烤聚會,但因為她妹妹把車給撞壞,花費了600多美元,直接讓這個聚會泡湯。由此可見,美國民眾很少在身邊留下足夠使用的零花錢。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本世紀初,有機會到澳大利亞學習,澳國與美國同文同種,世人議論,澳大利亞就是濃縮版的美國。

有一種現象記憶深刻,在與澳國政府官員交流的時候,澳大利亞政府官員告訴我們,澳洲怎麼怎麼的好,社會平均工資二千澳元,約合當時的人民幣一萬六七,按周發工資。

驚訝羨慕的很,因為是政府組織的學習交流活動,所以有更多機會深入澳洲社會。

西方人並不完全和中華民族的思維相同,習相近,性相遠也,它們的危機意識十分淡薄,中國人講究先積累,後消費,也就是留足該留的錢,然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一年辛苦展點錢,歲末年終大吃二喝一場。

西方人多數今天敢花明天的錢,活著不怕花死了的錢。

澳大利亞實行的是週薪,幹五天活拿報酬,拿到報酬男的多數的先奔超市,購買足夠一週消費的商品,然後連夜馬不停蹄的跑酒吧,找摩登女郎一醉方休,當第二天太陽昇起的時候,有可能又身無分文,從頭再來。如果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估計多數也留不下什麼多餘的錢物,赤條條地到天國,不會有中國人的遺憾: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走了,錢還沒有花不完。

澳大利亞人除了是周光族,大多的消費還是信用消費,買根蔥有可能都是信用,也就是欠賬。所以,澳洲人多數看上去人模狗樣,紳士風度,其實不然也,經常的口袋裡沒有什麼錢,這方面中國人比西方人強百倍,不是嘴上跑火車的。

美國濃縮版的澳大利亞情況是如此,估計西方世界都差不太遠,如此說來,美國人大多數連一千美元現金都拿不出來,可信度還是蠻高的,至少比較接近美國社會的實際。

所以,美國是世界超強不假,美國人生活的也很滋潤,小康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但並不像傳說的那樣美好,其實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


歲月如歌0898123456


在美國居住過兩年,去過東西南北的美國,告訴你,是真的。


美國人很多都是超前消費,除了一個我的對中國文化很瞭解的教授,非常討厭用信用卡,美國人大都覺得沒什麼,先花錢,發工資補回來,這樣還有利息,像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可以設置比如說去超市買東西,返利3%,並且美國晚年生活有保障。



記得上次我爸去美國,要去環球影城的時候需要安檢,需要把兜裡的東西都拿出來,我爸兜裡剛好有幾百塊美元現鈔,拿出來後一個黑哥安檢很驚訝的說了句:holy shit,that's a lot of money(臥槽,這麼多錢)。



但是怎麼說,這種情況其實很容易導致信用問題,像美國大多流浪漢的性質跟中國的不一樣,美國的很多流浪漢就是因為信用出問題,信用只要一出問題,房東就不會租房子給這些人,公司也不願意招這些人,房東和公司在事先都會給租客或者應聘者做一個背景調查(background check)。



所以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就誕生了很多很多的流浪漢,所以說有利有弊吧,不太符合中國的情況,像我雖然平時也是用信用卡結賬(就是貪那一點返利),但是都會留有足夠的錢來償還。


想了解金融知識、炒股技巧的可以關注我喲~

用專業知識和生活化語言講金融


教你玩金融


這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說法,很多媒體渲染,說大部分美國人連一千美元都拿不出,個個都是負債,貌似很多人看自己存款有幾萬,覺得比美國人強多了,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美國2018年人均GDP為6.26萬美元,我國人均GDP約9000美元,美國是我們的6倍還多。

根據數據顯示,美國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8萬美元(暫無2018年數據),如果簡單按匯率7來算,相當於40.6萬元,而我國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是2.82萬元,就算以2017年的數據來看,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達到了我們的14.4倍。

從數據可以看到,美國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比我們要高得多,美國又是高福利國家,所以想一想都知道,說大部分美國人連1千美元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只是說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不一樣,美國人不喜歡儲蓄,喜歡投資,美國居民大多投資美國共同基金,美國股市的上漲,讓美國居民財富不斷上漲,消費力不斷提升。

看下面這組數據,美國的共同基金在1999年只有7116億美元,到2018年已經達到21.4萬億美元。而我國截至2018年底共同基金規模為14.08萬元,換算為美元,大概2萬億美元左右,只有美國共同基金規模的十分之一。

這些年來,我國理財渠道增多,越來越多的人也不喜歡存錢了,而是購買了各種理財產品及基金,實際上現在我們很多人平時候要真拿出一筆錢來,也沒多少人能馬上拿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