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不要再说不懂分级基金了,此类基金慎重买入

分级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比如比较火的富国中正证就是分级基金。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 X A份额占比% + B类子基净值 X 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

分级基金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几个:

1、母基金VS子基金

2、上折VS下折

3、交易价VS基金净值

一、母基金VS子基金

分级基金的产品结构为:

「干货」不要再说不懂分级基金了,此类基金慎重买入

母基金是一只正常的股票型基金,一般以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为主,本身不带任何杠杆。在母基金的内部按照1:1的比例拆分为A类和B类,并且约定A类享有固定年化收益,母基金取得的全部收益扣除需支付给A类的固定收益后,剩下的全部由B类获得。

举例:母基金面值100元,那么A类子基金占50元,B类子基金占50元,其中约定不管母基金盈利与否,A类每年都将获得6%的固定回报即3元,剩余盈利/亏损都由B承担。

  • 假设一:母基金获利10%由100涨到了110

A获得3元的回报,B获得7元的回报,B的盈利为7/50=14%。

  • 假设二:母基金亏损5%由100跌至95

A仍然获得3元回报,B获得8元亏损,B的亏损为-8/50=-16%。

  • 假设三:母基金不盈不亏,仍为100元

A仍然获得3元回报,B承担3元亏损,B的亏损为-3/50=-6%。

分级基金的实质是B按照1:1的比例向A进行融资,并且以B的资产保证A的本金和利息。因此无论是盈利或亏损,B的波动都会比母基金大。所以,B属于杠杆投资,风险和收益都相应放大,而A则带有债券的特征。

二、上折VS下折

分级基金的产品原理相对比较好理解,大多数投资者对分级基金困惑主要在其不定期折算机制上,即上折和下折。在理解上/下折及其影响之前,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之所以会有投资者选择B,是看中其携带的杠杆。如果杠杆消失,则B就没有意义了;而之所以会有投资者选择A,则是看中B对A的保全作用。如果B的资产量太少无法有效保全A,则A也就没有价值。因此分级基金的上折和下折主要是用来应对上述两种情况的。

  • 情景一:母基金持续上涨,由100元涨至150元

母基金净值为100时,A:B=50:50=1:1;母基金净值150元时,A:B=50:100=1:2。可以看到随着母基金的不断上涨,B的杠杆率在不断下降。如果母基金继续上涨,B的杠杆率还将继续下降。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B的杠杆就消失了。

  • 情景二:母基金持续下跌,由100元跌至70元

母基金净值为100时,A:B=50:50=1:1,;母基金净值70元时,A:B=50:20=2.5:1。随着母基金不断下跌,B的资产量在不断减少。当母基金下跌到一定程度后,B的资产将不足以保证A的本金及收益安全。

因此,当情景一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增加A的份额以恢复B的杠杆率,即上折;当情景二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增加B的份额以恢复A的安全性,即下折。

具体操作为:上折时,基金公司会将多出来的B转化为母基金;下折时,会将多出来的A转化为母基金。这样,上/下折结束后,A与B的比例又将恢复到1:1。

三、交易价VS基金净值

了解了上/下折机制后,剩下的问题就要解决为何折算发生后,投资者的资产量会发生巨大变动。这也是由分级基金的交易机制所导致的,即投资者的账户资产反映的是基金市值,而上/折算反映的是基金净值,二者的差异导致了折算后资产量的大幅波动。

子基金A类和B类的交易机制是只能够在二级市场交易,无法在一级市场申购或赎回。而二级市场并不是完全按照净值成交,通常会溢价或折价。造成溢价/折价的原因有很多,投资者只需要知道交易价格≠净值就可以了。通常A折价,B溢价。

  • 情景一:上折

母基金由100元涨至150元,则A净值50元,B净值100元。假设市值溢价20%,则B的市值为120元。

上折后,从基金公司的层面,由100元的B折算为50元B+50元母基金,A保持不变。B折算后基金总资产仍为100元。

从投资者的账户,则由120元的B变为了50元B+50元母基金,合计为100元,账户市值减少20%。这个20%即是溢价被抹去的结果。

  • 情景二:下折

母基金由100元跌至70元,则A净值50元,B净值为20元。假设市值溢价20%,则B市值为24元。

下折后,从基金公司的层面,将50元的A折算为20元A+30元母基金,B保持不变,B折算前后基金总资产仍为20元无变化。

从投资者的账户,则由24元B变成了20元,账户市值减少20%。

往往下折发生时持有B的投资者市值损失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当B接近下折时,实际杠杆率可达4-5倍。因此当母基金净值下跌1%,B净值的跌幅则达到了4%-5%。而在近期出现的千股跌停的极端情况中,母基金一天的净值下跌接近10%,这意味着B净值跌幅达到了40%-50%,而交易价格最多跌10%,这使得B类的溢价可能在50%以上。当这部分溢价因为下折被抹平时,投资者就会感受到资产的大幅缩水。

现在这个不稳定的市场,还是建议大家真爱本金,远离分级B。如果已经购买,请时刻关注它的单位净值,下折以单位净值为准,不要去博反弹。如果临界下折并可以合并母基金,请按配比忽略成本买入A,合并减少下折损失。动荡环境,常备A份额,这是上策。

本文创作结合网络上相关内容,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