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阿里巴巴和華為誰可能走得更遠,為什麼?

一隻不斷前行的豬


阿里巴巴和華為這兩家公司都是非常優秀的公司,並且他們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競爭,他們之間也不會有像小米和華為之間的利益競爭,也不會有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之間的戰鬥。



雖然阿里巴巴和華為都是互聯網公司但是業務是不同的,並沒有衝突,並且現在來說兩家公司都是當下的主流業務,所以希望兩家公司都能夠走的更遠。華為公司讓人熟知的就是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確實讓國人驕傲,已經佔到了全球第三的位置。但是手機只是華為一方面,另外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阿里的主營業務電子商務、菜鳥物流、螞蟻金融、跨境電商,馬雲目光遠大布局宏偉,阿里巴巴所涉及的業務引領潮流。

論這兩家公司誰走得更遠,筆者認為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主要做的是平臺,國際上對阿里巴巴也是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所以阿里巴巴的外部風險是比較小的。而華為是做產品的,如果不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就會形成競爭,在市場競爭還是比較大,風險也是較大的。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這兩家企業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我認為阿里巴巴能夠走得更遠!


別又說我在拍馬雲的馬屁(上次評論支付寶有個粉絲說我拍馬雲的馬屁差點拍出屎),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第一、阿里巴巴屬於輕資產,更容易掉頭應對各種風險。


商場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就算那些很牛逼的企業也會在科技和時代的浪潮當中落伍,最典型的的就是諾基亞和柯達。一旦出現某些新的科技,很多企業可能在幾年之內就走向沒落,比如諾基亞敗給了蘋果,柯達敗給了手機相機。



所以任何企業都不可能說自己永遠不會失敗,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容易落伍,而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你就必須審時度勢,適時地做出調整。


但是調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華為這種生產性企業調整更難,因為你更換一條生產線估計都得花上幾個億,而且還得花很多時間去調整。


相對於重資產的生產型企業,像阿里巴巴這樣的輕資產互聯網公司更好調整,因為他們核心的資產是人才,只要有新的項目出來,只需要調配人才就可以馬上做出調整,所以阿里巴巴反應肯定要比華為迅速,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


第二、阿里巴巴的現金流比華為好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你光有技術人才都不行,你還得有可觀的現金流,現金流好更能迅速的把握市場機會,從而贏得先機。

在現金流上,我覺得阿里巴巴要比華為好,因為阿里巴巴基本上不存在先拿貨再付錢這種情況,基本都是當場結算,你購買一項服務之後直接付錢;而華為就存在不少應收賬款,很多下游的廠家都是先拿貨再給錢,短的幾天,長的幾個月都有可能,這些暫用了不少資金,減少現金流。


第三、阿里巴巴的生態業務比華為要好



目前阿里巴巴的業務應深入很多領域,比如購物的淘寶、天貓,金融的支付寶,數據服務的阿里雲,旅行的飛豬,生活服務的口碑,視頻業務的優酷,移動瀏覽器的uc,還有阿里影業、餓了麼、釘釘等等很多業務。這麼多業務,就算其中某些業務出了問題,其他業務還可以正常運轉,所以更具生命力。


而華為的生態就比較單薄,目前華為的業務主要有手機、通訊設備、數據服務、智能裝備軟硬件服務,業務比較集中,如果行業除了風險, 那對華為的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綜合來說,阿里巴巴比華為能走得更遠,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是這樣的,至於以後是什麼樣就不太清楚了。


貸款教授


阿里和華為都是很強的企業,但是非要這兩家裡說哪家走更遠,那我的看法是華為。為什麼?很簡單,華為做的是更加底層核心的內容。

咱們其他什麼都不說,光說5G這一項新技術,這是可以和當年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相匹敵的技術發展,可以帶動整個科技領域跨入新發展的變革,是可以讓整個產業領域發生中大變化的技術,不說遠的內容的,就說現在廣為人知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

物聯網的概念其實很早就有了,但一直缺乏正真將物理設備鏈接起來的通道以及大量的數據傳輸,而5G完全適合大數據傳輸速,能充分實現設備和終端的聯繫互通,可以應用於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醫療,智能安防,智能農業,人工智能等等,真正的實現萬物互聯。

而華為就是掌握了5G這樣的核心技術,隨著華為5G手機的推出,以及國家對5G應用的支持和推進,5G在國內今年就可以初步的商用,而華為的整個方案至少領先競爭對手一年的時間差,不要小看這1年,科技公司之間是差不得這點時間的,一年可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且,華為的技術或者說能力已經為國內整個的製造業,IT科技產業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可以影響整個相關製造的產業鏈,華為的興盛和興榮能帶動國內上下游廠商一起繁榮發展。看一下此前,孟女士被加拿大扣下當日,華為諸多供應商的股價大跌就很好的展示了這點。

而阿里的內容說白了都是基於了科技產業變革的基礎上來,淘寶基於最初的傳統互聯網,而對於移動互聯網阿里甚至還反映慢了半拍。現在的阿里雖然佈局很多,甚至還投資的芯片廠商,但是相較於華為這種以技術為基礎,以技術為驅動,每年在研發上投入巨資的企業比起來,阿里還是比不上的。

整體來說,華為未來能成過國內首家科技型平臺公司,可以提升上下游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為我國整個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做出貢獻。所以,如果非要選一家走的更遠的企業,阿里和華為之間,我肯定選華為。



Lscssh科技官


感謝您的閱讀!

樹欲靜而風不止!槍打出頭鳥。所以,阿里巴巴和華為都比較高調,會不會被“槍大出頭鳥”,我們確實會比較擔心,它們的未來。

聰明的馬雲

其實,馬雲真的很聰明,2019年馬雲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卸任,這時候的馬雲看似放棄了高位,實際上馬雲也是在“韜光養晦”,畢竟在風光了這麼久,馬雲確實需要一些沉寂,也需要一些“保留”。

馬雲的退出,何嘗不是看到了現在的阿里巴巴需要一些蟄伏,這種蟄伏也是馬雲的一種聰明的規避。

任正非,早已經不是董事長

現在的任正非的定義,我偏喜歡用戰略家來形容他,現在的任正非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華為需要什麼,從華為輪崗董事長的出現,其實華為就已經在一條不一樣的路。
這條路能夠讓任正非更好的更清晰的看到華為。

華為其實一直比較低調,只是現在的華為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的重點是因為在國際競爭中,需要一些全新的變化,比如美國的實體名單,都影響了華為的各種秀肌肉。

現在的高調,也可能會讓它們慢慢的轉入低調中。我並不想聊誰更早離開,我認為華為,阿里巴巴是不會離開的,至少我這麼希望。


LeoGo科技


作為科技領域愛好者,我更偏向於華為。

阿里巴巴是一個大廠,但是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一 本質

阿里說到本質,就是一家超市。

為了方便客戶支付,產生支付寶。

為了抗住搶購洪峰,產生阿里雲。

為了聚集小微賣家,產生淘寶。

為了拉攏大賣家,提高店鋪level,產生天貓。

為了方便外貿,產生速賣通。

為了解決賣家批發問題,產生1688。

為了緊跟未來的消費場景,產生達摩院。


華為說到本質是一家通信服務提供商。

新材料,芯片,天線,基站,服務器,手機,雲服務,大數據,軟件服務。

華為是全球唯一 一家能夠提供通信領域全鏈路服務的廠家!


二 可替代性

沒有阿里,會有京東,蘇寧,甚至拼多多。只要有資本扶持,阿里的成功就可以複製,拼多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沒有華為,短期內,國內還沒有能夠快速頂上的公司。十幾年,芯片,5G,基站的前沿技術,短期的燒錢,是燒不來的!

總結:

阿里,是一個頂級的銷售,他能夠考慮到銷售環節的方方面面,方便賣家和買家。

華為,是一個頂級的信使,他能夠考慮到信息流通的各個細小環節,方便萬物互聯!


回答完畢,謝謝

本人專注互聯網最新動態,大數據,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數據治理,望交流!


渣渣灰233


阿里巴巴和華為是兩家商業模式完全不同的企業,阿里是以高科技驅動的現代服務業,而華為是以高科技支撐的先進製造業,如果兩者有相同方面,唯一點在高科技上。

若問哪家可能走得更遠?現在看,如排除特殊意外狀況,比如重大決策失誤等內部原因外,兩家都完全可能致高行遠。為什麼?

第一,兩家的發展模式都能代表當今時代的前進方向。華為發展的現代通信產品,特別是代表最前沿科技的5G網絡及相關產品,與當下的信息社會完全契合,高效、快速、便捷、安全的信息互聯互通,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的大趨勢;而阿里發展的互聯網商業平臺,以及通過更高速的網絡,不斷開發出的新的購物方式,零售方式或支付方式,結算方式等,不僅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更引領著人們普遍期望的省時省力省心和快樂愉悅的生活方式。儘管,在經濟領域,兩家商業模式不盡相同,但兩者適應時代發展,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高度一致,兩者前行的路徑,前進的方向高度一致。

第二,兩家在高科技研發領域將逐步走向驅同。這並不是兩家的有意為之,更不是兩家的相互競爭,而是在各自行業不斷前行的必然要求。當下,無論阿里,還是華為,都己經涉足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研,都特別關注並己涉足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比如高端芯片及相關的軟件系統。這些並非巧合,而都是為了在自己的行業中,獲得更多的戰略主動,支撐更高的產品發展,取得更先的競爭優勢。僅從這點看,在這些前沿,高端科技研發上,己很難分出誰高誰低,誰快誰慢,誰優誰劣。

可以這樣說,一個製造業,一個服務業,華為與阿里都己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十分成功且實力雄厚的優秀企業。中國未來的發展,既離不開製造業,也離不了服務業,那麼,上述分析可以基本預測,阿里和華為不僅都可以致高行遠,他們必將引領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未來。


沈啟群337



我們認為這兩家企業是真正中國企業的代表,像中石化,銀行,菸草公司等都不是絕對意義上企業運營,是寡頭壟斷的結果。而這兩家企業都是在市場競爭之下發展起來的企業,兩家相比較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誰都沒有致命的缺失,我們認為兩家企業的並駕齊驅才是中國之福,中華民族之興。

華為作為民營經濟的代表,開拓疆土之時,就確立了技術為基石的基本戰略規劃,而阿里巴巴雖然成立時間晚於華為,而且阿里巴巴在創業之時,沒有定位技術驅動的基因。但是,由於阿里巴巴是現代的互聯網企業,發展之初就有高科技的屬性,而且,馬雲的戰略眼光和敏銳程度不必華為的任正非有太大的差距,因此,兩家企業都在高科技企業的範疇!

二.我們再看看兩家企業的創始人任正非和馬雲,都是傑出企業家的代表,兩家的戰略佈局沒有失誤,華為側重於5G通訊的研發和投入,在相對較窄的賽道內積極地向縱深發展,在自己的領域內一直在積極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絕對是難能可貴的。最近幾年內,又向消費領域即終端發展,而且也積極地介入到物聯網,生態閉環的佈局,我們相信華為的長久發展。



阿里巴巴也是一樣,在商業模式創新以後,在前端積累了消費者的大數據,在雲計算,大數據方面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後,現在開始發力其他新的技術。像螞蟻金服,高德地圖,雲計算,人工智能AI,菜鳥物流等的技術投入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們期待著阿里巴巴第五大經濟體的願景早日實現!

三.組織架構的比較

兩家也是不相上下,阿里巴巴的VIE結構,合夥人制度等等,都是最佳組織的代表,而且,現在的馬雲雖然退居二線,我們感覺阿里巴巴會依然馳騁疆場很久。而任正非老爺子雖然還沒有退休,但是,華為的CEO輪值制度,公司內部的“狼性文化等”也是企業決勝於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的絕好制度設定。

這是兩家企業長久經營的組織保證!

這是一篇比較大的文章,我們今天就寫到這兒吧,有機會繼續和大家探討!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關注,點贊和轉發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這一點不太好比較,我當然是希望兩家企業都可以長長久久,代表中國科技企業在世界上獲得更大的成績,從市場的普遍看法來講,華為對標的是蘋果,而阿里對標的則是亞馬遜,恰巧這兩家企業又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兩家企業,因此無論是華為還是阿里,未來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認為應該是華為,因為華為擁有更多的底層核心技術,但阿里又何嘗不是呢,目前阿里已經推出了自己的yunOS,同時還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而且還有大數據、雲計算等尖端技術,另外阿里達摩院數量眾多的全球頂級科學家,不都是圍繞著未來會影響人類生活的各項技術,正在做著不懈的努力嗎。

因此,雖然華為在芯片、通信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也很難說其技術實力就一定比阿里強,當然從研發投入上來講,華為是比阿里多出好幾倍,這也只能說兩家企業在技術研方向上可能會有些差異,單從技術實力上來講,華為雖比阿里強一些,但也不會有太大差距。

另外華為、阿里分屬兩個不同的行業,而且兩者的經營模式也不盡相同,都存在市場需求因此也就難以確定兩家企業誰會更加持久了,華為核心業務在通信及手機行業,未來還會加入IoT業務,而阿里的核心則在電商及金融業務,雲計算也將會是下一個爆發點,所以對於兩家企業來講,未來都有很大的想象力,不好確定誰會走的更遠,只希望都能越來越好。


木石心志


關鍵詞:風險;抵抗。

都是科技公司,阿里和華為有很強的可比性,現在都做得很好,而將來,誰可能走得更遠?那就要看誰的風險抵抗力可能更強,於是,各自的風險可能從哪裡來、有多大,與風險相對應的抵抗力可能有沒有、有多大,就成為下1個可能性判斷的前提。

只談華為的風險和抵抗力("只談″,其中的1個很重要原因,是華為能遇到的風險和能做出的抵抗,別人家遇不到、做不出,即與華為沒有可比性),就可知走得比阿里,比其他科技民企、很多科技和高科技國企,都遠得多。

1 高科技

(1)風險

有。

搞的是高科技,基礎科研、高技術研究和應用、高端產品製造和銷售,風險太大了,向來被認為是最大,認為最大是因為"高″字,哪會那麼容易一直高下去,一直比別家高科技公司都高就更不容易了。

連科技成分多一些,都不容易。

(2)抵抗

能。

都在說諾基亞,不錯,是個鮮明而有說服力的例子。

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科技和高科技公司長期屹立不倒的,例子更多、鮮活,已經走得好遠好遠,將走向遠方。

華為年輕,高科技已高,有世界第一的,高投入必續、高人才必多,必續又必多則必高。

2 長打壓

(1)風險

有。

華為得跨國,重在國際市場,就算全面擁有了所需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這個根本性、決定性的競爭力,但美國必定打壓,至少會是長期地,除非中國高科技已經與美國平起平坐以至天下無敵了。

於是,長期進不去美國市場,還因為美國而長期進不去一些美國友國的市場。

(2)抵抗

能。

用高科技長期佔領中國市場,肯定沒問題。

世界不止有美國,國際市場眾多、遼闊。

美國友國也長期打壓的必定越來越少,肯定由於在中國科技大發展面前顯得日趨沒落,且不說能否長期追隨美國,也不說美國能否沒落。

3 獨文化

(1)風險

無,在世界上,儘管肯定有打壓。

無,在中國內。

(2)抵抗

能。

狼性是華為核心文化,核心文化出核心競爭力,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在手、出手,則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在世界上,面對美國時,狼性最抗打壓,所以,現在才根本沒被美國打趴下、壓垮掉。

從長遠看,打壓者不被狼性高科技跨國公司反打壓就不錯了。

狼行世界是專吃肉的,不吃那麼多的其它東西,還最懂得囤積肉,退一步說,也最能耐餓,大不了勒緊褲帶挺幾天,減肥之後更善跑、更擅搏。

4 新模式

(1)風險

無。

(2)抵抗

華為模式才是創新,因為獨獨1家!

華為32年構築的超級無敵避險牆——模式,基本法、體制、機制、不上市、分大錢,最最具有創新性,原創、獨具、典範,創造歷史、再造未來。

再過幾個32年,中國也不會有32個,這是徹底的顛覆、深刻的革命啊,首先是、決定於掌門人甘願在世界上自掉身價!

誰能抵抗?

誰能複製?

誰們會心甘情願地抵抗、心甘情願地複製?!

5 掌門人

(1)風險

有。

任正非總得離開,華為要再遠走到172年以後,達到204歲,非得再有個好掌門不可。

(2)抵抗

能。

孟晚舟一定會回來!一定在任正非離開之前回來,而那段戰鬥在異國戰場上的經歷,特別有助於擔當第二任頭狼,特別有利於傳承商界教父級大佬任正非的軍人氣質、統帥氣魄。

在能力上,孟晚舟肯定比不上任正非,但現在,比不上任正非的科技和高科技公司掌門人太多了,包括世界上,將來肯定也這樣,也包括世界。

何況,餘大嘴越來越像CE0,大話說得奇準,關鍵在於嶄露出的是大為張狂,抵抗美國尤其需要張狂,就不怕你美國!


肇俊武


華為是品牌價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態型公司:如果核心價值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那麼生態型公司就值千億量級。


商業模式本質是追求價值最大及交易成本最低,從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3種商業模式創新會被看好:

1、以價值鏈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1.0

比如,美特斯邦威在價值鏈中選擇了高附加值的服裝設計(大部分為簽約購買)和品牌經營,將生產和渠道外包,公司獲得快速發展,上市之初受到股市熱捧。

比如,正大集團把種子改良、飼料生產、種雞種豬培育等技術質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的留在公司,其他環節交給簽約的農戶。

2、以平臺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2.0

比如,Airbnb公司打造的分享經濟現象級平臺,將世界4萬個城市的100多萬間閒置房源整合起來,連接超過1500多萬短期租客,創造了一個基於互聯網連接的超級輕資產“另類酒店業”。

比如,騰訊建立了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平臺影響改變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跟進嵌入各類增值服務獲取利潤。

比如,滴滴出行建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分享平臺,將出租車和乘客通過商務手機高效連接,供需雙方均在最短時間最近距離中實現價值訴求,大大提高了閒置資源利用率,創造出巨量集合價值,2015年滴滴出行的訂單量為14億3千多萬單。


3、以生態系統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3.0最新升級

阿里巴巴構建了企業生態圈,全面涵蓋了企業間交易、個人零售購物、個人生活服務三大互聯網板塊。中小企業、自主創業者、消費者是阿里巴巴生態圈中的三大群體。阿里巴巴、淘寶網和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生態圈的三大平臺。阿里軟件、支付寶、阿里旺旺等是生態圈中的工具或資源,為搭建信息平臺服務。阿里巴巴企業級綜合平臺“旺鋪”等一系列網絡營銷工具陸續加入,促動生態平衡進化,整個阿里體系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萬億。



總結:

華為是品牌價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態型公司:如果核心價值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那麼生態型公司就值千億量級。


願與同眼光的創業者相互結交-互動:願用我的經驗教訓總結,助力粉絲們的創業賺錢:更多有關創業投資營銷相關原創回答,請關注-點贊-留言。

今日頭條孫洪鶴:十年以上創始管理諮詢機構資歷、商業模式專家、專注互聯網創業投資、品牌營銷領域、《創業五部寶典》等著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