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善良正直勤劳质朴,但沉迷游戏,不听我的教导,该怎么办呢?

幸福悟道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改变百分之一,孩子成长百分之九十九。”首先,做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家长是一种职业,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既然陪就要做到有效陪伴。

      那什么是有效陪伴?如何陪伴孩子,才能既表达爱与支持,又不阻碍孩子自然成长的力量呢?

     一、创造安全的环境。

      安全的环境不仅指人身安全,还包括心理安全。即不管孩子怎么表达,都不会被指责、被批评、被否定。如果孩子早期受到的伤害较大,这一过程会很难。孩子会不断地挑战你的底线,你的包容真正达到孩子的底线时,孩子才会确信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才会真实地表达自己。

     二、引导孩子消化情绪、表达情绪。

     和孩子交流玩游戏的利弊时,孩子的行为家长可以不接纳,但孩子的情绪应该无条件接纳。比如孩子一直沉迷游戏不完成作业父母进行批评,孩子受到了惩罚,很生气,很愤怒。甭管他的行为怎样,家长都要接纳他的情绪,而且要引导他把情绪表达出来。他的情绪甭管多大,都是合理的。不会表达情绪的人,往往是危险的,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平时不会表达情绪,压抑情绪,最终导致负面情绪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如果孩子充分表达了情绪,一般就会生发出力量——改变的力量、前行的力量。

     三、给孩子提供适度的帮助。

     孩子充分表达了情绪后,就会生发出力量——改变的力量。他自己就会想办法改变,也许他自己走很多弯路才找到真正对的方法,但这个探索是孩子人生必须经历的。如果家长过早帮助他,就好像家长把嚼过的馒头喂到孩子嘴里,会阻碍孩子自然成长的力量。当孩子真正遇到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孩子还是改变的主体,是他为了解决问题请家长帮忙。家长尽可能让孩子成为成长的主体,而不要代劳。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幼儿教师Lily


给你结合我的教学经历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有的孩子是双面性格,在家长面前是一种状态,在学校又是另外一种状态。我之前带过一个孩子,作业从来没写过,考试成绩也不好,我开始带他第一次期中考试过后,决定把他家长叫来,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

一而再再而三的与孩子家长打电话孩子家长终于来了,经过沟通才知道这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妈妈带着,妈妈在工地开航吊,一听我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她压根都不敢相信,因为这个孩子回到家就开始做饭,炒菜,熬粥,做的非常好,帮妈妈洗衣服,做家务,她妈妈回到家就吃热腾腾的饭,在家里表现的很乖。很会体谅大人赚钱不容易。但是在学校完全完全不一样。

因为条件实在有限,我也很体谅这位家长的不易,我对他的建议就是:

第一点,孩子在家懂事,我为孩子感到欣慰,毕竟他只是孩子,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家庭作业我不要求你给孩子批改。但是你要检查他有没有完成!做家庭作业认不认真!态度端不端正!

第二点,在学校我会对他严格要求,但是毕竟孩子还是与自己的家长单独相处的比较多,所以在家里一定要多和孩子聊聊天,沟通沟通,多聊一些学习上的事情,碰到哪些开心的事情,哪些令自己烦恼的事情,并给予一定的夸赞。由于情况特殊,切记不论孩子怎样,一定要积极的引导,让孩子意识到只有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来可选择的路才会更广,更多,不要一味地批评打骂。

第三点,多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坚持就一个学期,这个孩子学习进步特别快。在学校表现的也不那么消极了。


国老师数学课堂


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我看上我孩子爸爸,也是因为他善良正直,可是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在相处的日子为了游戏吵了不少架。我孩子姑姑的男朋友也是沉迷于游戏,虽然孩子未来姑父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但是不工作的时候天天盯着屏幕玩游戏,孩子姑姑跟他说话他都是光嗯不行动,很影响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游戏无可厚非,偶尔娱乐一下没关系,但是没事就玩,与人的沟通也变的少了,也影响性格的养成。怎么说呢,我觉得父母很难改变孩子的玩游戏的坏习惯,等他找女朋友,让女朋友来管吧[捂脸]


TDCQ123


这说明你儿子游戏上玩过头了,上瘾了。首先是不要打骂孩子,不要强硬阻止孩子玩游戏,想指望一下子就解决孩子游戏上瘾的事情是很难的。我认为要解决孩子游戏上瘾的事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和孩子好好谈下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让孩子知道他在这段时间玩游戏产生了什么后果,如:学习成绩下降;视力下降等。只有孩子自身认识到沉溺游戏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危害,并且要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发展,孩子才有可能转变思想,产生不想再玩游戏的想法。

2、当孩子有了认识,产生想戒游戏的想法,这时家长就不要错过机会,应立即和孩子制订一个戒游戏的计划。计划以孩子制订为主,家长修改下,孩子同意后,就要严格执行,家长重点做好监管。计划中最主要一条是要逐渐缩短玩游戏的时间,这点一定要把好关。

3、由于孩子的自律比较差,允许有反复,家长要有耐心。孩子戒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把孩子引导到其它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有利于促进学习的事情上,培养一些其它兴趣爱好,如:音乐、书画等。


吴早雄


儿子在你眼里全是优点,但是,这是每个母亲都说过的,只是这些优点只让你发现有用吗?沉迷游戏,不自拔就是人人痛恨的恶习,不改的话,你能怎么办?

新闻,眼见的太多了,劝说,强制好像没用,大多是顺其自然。

他如果靠你给钱玩游戏,你可以不给他,靠你吃饭,你也可以不管他饭。釜底抽薪,让他自己想办法,如果他一意孤行,用非常手法要挟父母,甚至为了达到目的打骂父母,或者骗,偷发现之后马上报警,不要留后路。

如果因为你的软弱,下不了狠心,只怕后患无穷,以后不得安生了!

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现在有父母支持,自己也年轻这样好的条件不去努力做有益的事情,提高自己,学门技术,开拓人脉,争取有份固定的看得见的收入,而是对一切置之不理,沉迷游戏,没有冲劲,也没了责任。以后没有技能,没有经历,他也就没啥能力,只能啃老了。你愿意吗?你有那个本钱吗?

一切的改变,全靠自己,他想改变,水到渠成,他不愿改变,其他都是空谈,只有做到我们该做的,不要给他条件去继续,其他随他去,因为父母做不了。


138see


个人观点:孩子被游戏吸引,实属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也是大概率事件。

对策:

1.强制控制:孩子的自律能力有限,千万不要期望通过说教能改变,随便想一想目前有多少80后爸爸还沉迷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2.制定规则:任何强制“堵”都是不现实的,前面说的“强制控制”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重视,对于解决问题,我们更需要“疏”,孩子自律能力确实很弱,但现代教育基本也给孩子输入了很多正能量(问题中也说到了孩子正直善良),因此和孩子一起商定,针对游戏,约定各种双方一致同意的规则。

3.恪守承诺:千万不要认为约定好了就一切ok了,孩子习惯的形成是“漫长而又反复的”,更何况我们需要改善孩子的习惯(注意用词是“改善”不是“改变”),不要动不动想“改变”人,否则现实会不断打我们脸。“督促并帮助孩子恪守承诺”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付出的,注意“表扬和惩罚”的结合应用,孩子胜利了,家长也就成功了,教学相长!

4.科学手段:上面说的是逻辑,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更容易“恪守承诺”呢,天天罚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日日讲大道理,你觉得会有用吗?!非常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找个“替代品”,赤裸裸地转移注意力呗,说不定最终结果是:新兴趣养成了,坏习惯没有了,偷着乐吧!

结语:泼点冷水,教育是“影响”,不是“革命”,所以要理性积极看待孩子目前的现实情况(注意是理性、积极),一定要用心陪伴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说教要不要?要,但需要在付诸行动之后[赞]


玩好数学乐


一直想回答一下有关孩子玩游戏的话题,因为现在这个是家长最头疼的话题,孩子沉迷游戏,有再好的天赋也无法施展,父母再努力也失去希望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原因有:

1.孩子对父母没有敬畏心,这个要回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去找,孩子早期的成长是如何跟父母相处的,父母有没有陪伴孩子,是不是小时候老人带大的,然后大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孩子对父母没有敬畏心,就使得孩子敢无所畏惧,否则家长可以跟孩子好好聊聊,孩子会担心家长不爱他了,会有所动的

2.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肯定与赏识不够,虽然这个家长在说儿子善良正直勤奋质朴,但在平时估计对孩子的肯定与表扬不够,还是指责多(传统父母都这样),孩子在其他地方(如学习上)没有获得肯定与成绩,就容易沉迷游戏(游戏里没有批评指责,有不断的积分奖励)

3.孩子的伙伴们都沉迷游戏,天天拉着孩子打游戏,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父母要怎么办?温和而坚定

1.如果孩子对父母没有敬畏心的,父母也不要生气,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问题造成的,父母还是要对孩子尊重,以身作则,互相好好对待,家长要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回孩子对父母的敬畏心

2.孩子确实沉迷游戏过于深的,家长要有温和而坚定的决心,明确跟孩子说,如果你还是沉迷游戏,我们也没有义务为你做家务,从此你的事情都要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饭自己做。

3.注意:家长虽然不打不骂,但是温和而坚定,不再跟孩子嘻嘻哈哈,一定要把孩子沉迷游戏的事情截止。家长的意见要一致,不能有家长又给孩子开后门,导致孩子的教育流于形式。

4.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家庭系统,家长要协商一致,坚决把不正之风打下去,家长也以身作则,自己做好榜样,绝对不允许打游戏,大家都把时间放在正事上来,孩子也就会在好的系统上逐渐改变自己,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

以上为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个家长,我们是信奉人本主义的,不建议家长使用过于激烈的做法,建议按照正面管教的精神对待孩子

家长是不容易的,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心,把自己做好,再去改进孩子

基于爱的家庭教育,爱在,希望就在,爱在,信心就在,爱在,幸福就在。


基于爱的家庭教育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沉迷于网络,喜欢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说明孩子内心是比较空虚的,对未来没有什么期待,没有什么梦想,没有什么目标,因此呢,需要到虚拟的世界里去找自己的东西来刺激自己,通过玩游戏找到成就感,当你把他拉回现实,帮他在现实中找回成就感时,他就不会玩游戏了。但是这个过程有点难度,需要更多的耐心,方式方法和技巧,更多还要母亲家长自己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方式的问题!明白一点“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家长”



小鹿媽媽


请内修自己,再管孩子。

对于父母,如果修不出“五指山”,你就别抱怨孩子“大闹天宫”。

当孩子没有是非观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是“红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能做到一亮即止。如果我们家长做不到,那么说明我们的内修不够,需要学习。去抓住孩子的脉,治未病,当自己孩子的神医。别等孩子出现问题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们要治未病,防微杜渐,从源头杜绝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孩子不够好,说明家长肯定问题也很多。请努力学习正面教育。

至于沉迷游戏,不听教导,家长只能下狠招了。

孩子沉迷游戏,于大人来说不亚于沉迷毒品。别不当回事!

可以断网,隔离手机了。

愿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愿所有的游戏都不会让孩子沉迷!


赛老师初中数学


首先,要分析清楚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

大体有这几个原因

1.平时父母的关爱太少,爷爷奶奶带大比较溺爱,导致沉迷在虚拟世界中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2.自控能力差,明知沉迷游戏不对,但是无法自拔。

3.从学校班级教育角度,同学玩游戏的间接带动,没有在初期及时制止。

解决办法

1.家校联动,端正对游戏等虚拟世界的态度,逐步控制使用时间,坚持21天即可养成一个好习惯。

2.找到孩子的其他兴趣点。比如,孩子喜欢打乒乓球🏓或者踢足球,那么积极引导孩子把时间转移到有益身体的运动上来,逐渐转移注意力,孩子游戏便慢慢走出来了。

总之,要认识到小孩在成长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正常的,只要及时纠正就好,放平心态。相信您的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