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春明:阳光总在风雨后!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2月24日,滨州“双招双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此次集中开工的全市重大项目共87个,总投资739.2亿元。 在主会场开发区魏桥国科项目现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讲话并宣布开工 。

佘春明:阳光总在风雨后!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佘春明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动工的87个项目,总投资739.2亿元,涵盖产业转型、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科教民生等领域,各具优势、亮点纷呈,给滨州带来良好预期和发展愿景,尤其是渤海科技大学等项目,是我市补齐创新创业短板、助推战略转型的奠基工程和重大引擎。由衷希望大家工地变为阵地,现场变为战场,进度变为尺度(衡量干部标准),迅速掀起大干快上重大项目的新高潮。

佘春明指出,阳光总在风雨后。疫情动摇不了我们“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坚定信心,更阻挡不了我们起势成势的坚定步伐。让我们以“抢”的意识、“拼”的精神、“战”的姿态,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争分夺秒抓项目、抢进度、保质量、真帮扶,努力实现防控和发展“同推进、两不误”!

佘春明强调,当前要求新求强抓招引、见行见效抓进度、保质保量抓建设、用心用力抓帮扶

求新求强抓招引。

面对战疫情、抓运行、保民生的两难、三难和多难考验,各位企业家、投资者与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者携手并肩,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不但拉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更开辟了双招双引的纵深战场。此间此地,我们见证了各级各部门各专班,抢抓一切机会、动用一切力量,展开疫期招商引资的大戏好戏。一方面,探索招商新方式,充分发挥“10+5”招商专班、专业化招商队伍的创造性,特殊时期热情不降、力度不减、节奏不乱、落地不停,积极开展网上推介、网上洽谈、网上签约。据统计,疫情期间新建、续建项目20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7.5亿元(不含交通基础设施到位资金),形成“四个一批”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认真研究疫后经济新格局,精准对接我市优势主导产业,瞄准防疫带来的医药、医疗防护、医养健康产业新商机,对接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推动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拓展广阔空间。

见行见效抓进度。看项目就是看干部、亮进度就是亮才能。这其中看出各级干部的政治自觉、攻坚担当、为民情怀、专业能力。在发展主战场,发扬抗击疫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攻坚精神,分秒必争拼项目、时不我待抢进度,争创滨州新效率,跑出滨州加速度,推动项目早一天落地、早一日投产,增强防疫的一份信心、一份力量,

全力提速,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施工进度,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全力以赴抢工期、补任务,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土地供给、用工保障、原料供应、物流畅通、金融信贷等方面全力支持,为企业寻计问策、扶危定倾;为项目真帮实扶、保驾护航。

保质保量抓建设。千秋基业,质量为本,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力所在。要突出效益优先、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滨州发展负责的使命感,精心组织实施好每一个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严把疫情防控关,指导帮助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落实物资供应、防疫消杀、人员核查、隔离防护等措施,确保风险可控、人员健康。严把安全生产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企业生产安全。严把项目效益关,

科教项目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要素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真正建成经济效益一流、社会效益一流、生态效益一流的精品工程。

用心用力抓帮。帮扶是最好的监管。抓政策落实。用足用好1号、2号、3号、4号公告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惠企暖企政策,做好精准推送和上门服务,尤其要“一企一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千方百计为企业复产、项目开工创造良好条件。抓精准帮扶。完善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开展精准化、定制化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项目建设、金融信贷等方面的困难障碍、关键诉求和问题短板,苦累由政府担,爽甜让企业尝。抓流程优化。实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