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作?

想必这个标题很多开始写作的人都写过类似的文章,毕竟这问题就像“人为什么活着”一样让人值得思考。 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谈他为什么写作是这样写的:“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话直接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吧。"王小波是多么笃信自己有这方面的文学天赋,而且压根他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他。毕竟在那那个年代,他写的那些内容确实不大被当时的社会认可。他说的这句话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他对写作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哪怕世人不能理解,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我为什么要写作?

有那个表情比专注于创作时思考的表情美呢?

王小波的这种写作态度,是我辈可以学习借鉴的。要坚信像我这种平凡的小人物也是有那个写作才能的。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也可以写作。其次,哪怕外界对我们写的内容有再大的质疑也要持之以恒的写作。开始写作之初相信自己可以写作,这种自我暗示的心理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还有写作之初完成写作也比完美重要,哪怕觉得写的不够好也要坚持下去。对于我们刚开始写作的平凡人,自信和坚持就是写作之初的胜利。

再说说我国现代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打小我们就知道他弃医从文。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写作是为了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种写作格局就不是我这种平凡人所拥有的写作抱负了,至少目前没法达到这种境界。

我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时键盘的敲击声,是我听到最动听的乐律。

因此写作可以给自己定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太空洞的话,会导致以后质疑写作的目的,从而失去创作的动力。因此,像改变国民思想这种就只有少数的作家才能做到,概率太小我们平凡人就不去凑热闹了。而我的长期写作的目标是:三年内出一本书。这种长期目标只要是坚持写作都是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是:每周写三篇文章,写作的频率还可以根据写作的状态而增加。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也像鲁迅先生一样弃医从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渡边淳一这个作家。首先,渡边淳一为了自己的爱好写作,辞去了工作十年的骨科医生职位,做出这种改变得做出多大得勇气啊。没有哪个作家的创作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渡边淳一也不例外。没有了体面工作的经济支撑,生活就大打折扣。哪怕是穷困潦倒,他也一直坚持创作。他的创作的心酸经历让我明白,创作不易,要有心里准备。其次,渡边淳一对自己写作的定位非常清楚,他创作的作品大多是关于爱情、情爱相关的素材。写作一旦有了方向下笔就不难了,这也是写作之初值得学习的呢。

我为什么要写作?

写一本广为流传的小说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要写作?琴棋书画我真的是没有一个擅长的,业余爱好也就只有宅着看文学作品了。书看多了,自己的小想法就有了。每次看书看到心情澎湃的时候就萌发了这么一个念头,我要是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该多好啊。以前,只是有这个想法,现在我要把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我为什么要写作?因为我也想写一本被广为流传的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