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臉測溫,不用再演“無間道”!這種成都造戰疫黑科技已投用

不論進出小區、地鐵,還是超市、菜市場,工作人員用測溫槍衝著額頭“滴”的一下進行測溫排查,已是必備環節。網友戲稱,電影《無間道》裡劉德華與梁朝偉在天台對峙的經典場景最近在生活裡頻頻上演。比起水銀溫度計,測溫槍顯然高效了許多,但隨著城市有序復產復工,各場合人流量逐漸增加,人們對於更加高效、安全的測溫技術的需求也逐漸提升。

近日,成都一街道開始使用的“黑科技”測溫設備,就引起了市民網友的關注。這一設備乍看起來很像企業進出打卡時使用的人臉識別鏡頭。行人經過時,只要屏幕掃到人臉,即刻會顯示體溫數據。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這是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所研發的“5G智慧雲紅外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目前正在成都永興街道試點投用。在該街道的街道辦辦公樓及永興農貿市場兩個點位,該設備均已安裝完畢並開始使用。下一步,設備還將在更多復工企業、人流密集地投入使用。

扫脸测温,不用再演“无间道”!这种成都造战疫黑科技已投用

↑測溫屏幕顯示

測溫避免接觸

高溫自動報警

位於成都市永興街道的永興農貿市場,隨著城市秩序的恢復和採買物資需求的增大,人流量也開始大了起來。在農貿市場的入口處,這一“5G智慧雲紅外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取代了手持測溫槍,成為了市場入門的“把關者”。

“體溫正常,36.2攝氏度。”當成都永興街道辦駐農貿市場檢查點工作人員站到這一設備前方,設備馬上開始了對他的體溫監測播報。據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有人經過入口進入農貿市場,設備的實時攝像頭會立即將人臉投射到屏幕上,與此同時,屏幕會顯示出該名通過者的實時體溫,並進行語音播報。

而一旦設備監測發現體溫異常者,會立即發出語音報警聲,“通常,我們檢查人員會在現場值守,一旦出現警報,就會作出快速響應。”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人流量每天在200到2000人次,人流量逐漸增加,很需要高效的測溫設備。

而除了永興農貿市場,永興街道辦的辦公樓也正式啟用了這一設備。“因為街道工作人員一直處於一線疫情防控的工作狀態,所以每天上下班的測溫排查都是非常嚴格的。”據永興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辦前期使用測溫槍測溫,效率相對較低,並且近距離接觸,存在傳染風險。而新設備更加高效迅速,“一方面,免去了工作人員逐一測額溫的操作時間,另一方面,也減小了工作人員與測溫者近距離接觸的風險”。

而除了在疫情防控期間測溫排查,據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還將與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合作,結合社會治理,圍繞社區防疫、居民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開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建模分析,搭建社區治理共享平臺。

可3米內智能測溫

數據自動備份可查

“5G智慧雲紅外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是針對測溫排查環節而研發的設備。而其研發公司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與成都市簽約進行校地合作的背景下所成立的科技創新企業。

“設備可以在3米範圍內自動監測人體溫度。”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技術總監沈偉表示,系統採用哈工集團自主研發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以及雲端人臉識別技術,可在車站、機場、商場、企業、學校、社區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快速體溫篩查,可大面積排查並確認人群中的發熱人員信息,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大大降低傳染風險。此外,設備還可接入後端電腦設備,篩查的歷史數據可查可追溯。

“如果後期在企業、學校等等機構進行日常使用,那麼根據用戶機構的需求,設備還可錄入固定排查人群的信息”,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進行了信息錄入後,設備和企業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類似,可以通過面部識別精準確認排查人員的身份,並大數據記錄人員的每日監測信息。

“我們還有適用於車站、機場等應用場景的高空裝置”,據該負責人介紹,高空設備適用於更大流量的交通樞紐等場合,鏡頭中捕捉到的人臉,都能夠即時測溫。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