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曾經在某網站看到一個育兒分享的帖子,有一位嚴格的媽媽對娃吃零食的管理簡直

遠近聞名:“家裡沒有多餘的零食,偶爾給吃一點小餅乾,時間也是規定好的,吃完要自己收拾乾淨,還要立刻刷牙,不然下次減量!”,底下一眾感慨,覺得生為她家的娃實在有點可憐。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這位寶媽可謂是嚴厲派的代表,但即使在其他家庭中,關於零食的“戰爭”也十分常見。

“爸爸,我想吃炸雞。”

“不行!垃圾食品沒營養。”

“媽媽,給我吃塊巧克力吧。”

“不能吃!巧克力太甜了,吃多了會長蛀牙的。”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非常熟悉?相信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大同小異,收穫的也往往是孩子們的大哭大鬧耍賴撒嬌,家長們束手無策然後無奈妥協的同時,心裡也必然犯起了嘀咕,這樣阻止孩子吃零食到底好不好呢?孩子到底能不能吃零食呢?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答案是——必須吃!

孩子為什麼那麼愛吃零食?

  • 生理需求難以阻擋

小孩子的胃容量相比成人要小很多,而且精力旺盛又好動,消化也會隨之加快,對能量的需求自然變大,僅憑一日三餐是根本無法滿足的,因而有的孩子一天要吃5~6餐都是常見的。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 小零食事關心靈需求

除了生理原因外,據相關調查顯示:孩子愛吃零食,表面上是生理需要,其實也與心理安全感和愛的需要密切相關。

家長們越是堅定地扼制孩子們吃零食的慾望,孩子就越想要堅持,越覺得零食的魅力無與倫比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 好吃誰不想吃

其實最簡單的原因還是因為零食的味道,不管是甜甜的糖果,還是又香又脆的油炸食品,都難逃一個“好吃”

“好吃”是孩子對零食最直觀的感受,即使是成年人,對待火鍋、烤肉這類美食也是同樣難以自持的,又何況是幼小的孩子呢。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 交朋友神器

這點可能是大人們想不到的,零食很多時候不只是用來吃,還能夠用來交朋友聯絡友情

孩子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之餘,總是想帶一些玩具和零食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沒有零食的孩子,自然會感覺委屈,也難以融入,因此零食和孩子並不是敵人!

重點是身為家長在對待零食時,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父母要了解零食的危害,以及如正確地幫助孩子健康地享用好零食。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零食的危害確實不容小覷

1、易引發疾病

因為製作安全問題,也為了迎合兒童嗜甜的口味,許多零食都存在防腐劑添加劑超標高鹽高糖色素過量等食品完全衛生問題。

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孩子嘔吐洩肚等症狀,長期食用可能會導致臉上長痘,嚴重的還會慢性中毒

例如過量長期食用爆米花、罐頭類等食品,會導致兒童“血鉛高”的問題。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2、導致營養不良甚至發育不良

零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幾乎不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無法滿足快速成長的孩子身體需要的,吃多了也必然會影響正餐的攝入量,久而久之就會嚴重營養不良,最終導致發育遲緩

例如,現在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卻變成了小胖子,得了肥胖症,就是零食吃的太多導致結果。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3、對牙齒危害最直接

吃零食過量對牙齒健康的影響最直接,孩子常吃含糖量較高的零食,又不注意防護的話,就極容易導致蛀牙發生,牙齒的發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4、影響食慾、消化不良

孩子常吃零食,必然影響一日三餐,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此外,零食中的冷飲及麻辣食品,會加重孩子胃腸負擔,破壞正常的消化系統,因而造成消化不良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如何改掉孩子吃零食的習慣

(1)首先要允許孩子吃零食

孩子的年齡和生理狀況就決定了他們對零食的需求是正當合理的,如果還沒有到正餐時間,孩子又消耗了一些能量時,就不妨給他們一些零食,這樣既滿足了他對熱能及營養素的需要,又緩解了燃眉之急

家長們無須對零食持完全否定的態度合理、適度地吃健康營養豐富的零食,不僅對孩子的健康無害,還能為孩子簡單的生活增添快樂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2)家長更需要以身作則

家長可謂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會時刻影響到孩子。

因此如果家長平時就對零食過度依賴沒有節制的話,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難以自律,所以家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爭當健康飲食的好榜樣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3)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

吃零食既然是被允許的,就需要更合理更健康的去吃,零食尤其不應該安排在即將吃正餐前吃,如果孩子在正餐前吃了過多的零食,吃正餐時自然就沒有食慾了。

零食應該儘量安排在兩餐之間,如午睡後就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能量,但像是睡覺前,就儘量不要再吃零食,如果特別想吃,不妨用一杯酸奶或者牛奶代替,然後一定記得漱口刷牙後再睡覺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4)切忌不要用零食當獎勵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如果孩子表現好會用零食來當作獎勵,這其實容易使孩子對食物的本質產生一種思維錯覺,認為零食是好東西,因此更加嚮往

其實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比如,玩具、書本等更有益的事物或者出去遊玩等。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5)讓孩子害怕零食的小妙招

有時候父母還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來改掉孩子吃零食壞習慣,如果看見孩子拿著零食不撒手,家長可以假裝好奇地嘗一嘗,然後吃完後可以假裝肚子疼或者噁心,裝作是因為零食導致的。

趁機告訴孩子其實零食好看的外表裡,是可能含有很多毒素的,吃過量了就會肚子痛,通過這個小妙招相信孩子會對零食有更生動的認識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家長們請記得,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情上,首先是需要正確引導的,其實是需要智慧的!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擺脫零食的捆綁,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英子為6歲前的寶寶們推薦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繪本,《陪你長大》共30冊,裡面包含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五方面的啟蒙。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科學中有關於讓孩子認識季節的科普內容,樹立孩子時間觀的基礎。還有引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語言發展,讓孩子學會社交,增強想象力多個方面,個人認為這套早教書籍很全面。還有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也值得推薦,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2-5歲寶寶一站式生活養成,讓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自理懂事,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要注意這5點,不讓娃“上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