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大家都在家怎么过啊?有什么习俗吗?

小宝妈妈爱看剧


东北二月二有剪龙头的说法,二月二这天男生都去发廊剪头发,女生洗头发,二月二,龙抬头大家都用龙抬头的寓意,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吃炒糖豆。南北方二月二的过法不一样,南方有些地方不过二月二!今年的二月二就在家待着了!


康乃馨97697


二月二,龙抬头,拾柴火,摊煎饼。

小时候,每到二月初二妈妈都会摊煎饼,那时候家里都很穷,摊煎饼很费油的,所以平时很少摊煎饼。

现在,长大结婚了,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煎饼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奢侈品”了,但是到了二月二还是会迎接习俗摊煎饼。

还有就是,二月二理发,家里习俗是立春后就不能理发了,正月不理发(正月剪头仿舅舅),都等到二月二去理发,当然理发店人特别多,但是人们还是会赶在这一天,图个好彩头。


喔喔牛


很高兴能够回答您这个问题,我家乡就有以下这些习俗,

1.

剪头发。 根据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很多人在这一天剪头发。

2.

互发祝福短信。 二月二到了,亲朋好友之间常会互相发送祝福短信。

3.

吃手搓面条。 有些地方有这一天吃手搓面条的习俗。

4.

企盼学业有成。 这一天,有开笔一说,可以互相送些文房四宝之类的礼物。

5.

炒玉米、炒豆子。 这一天有地方有炒玉米、炒豆子的习俗。

6.

逛庙会。 有的地方在二月二会有传统庙会。

之前我家老二出生都没有剪头发过,老人家就说到二月二在给他剪,所以我白天上班只能晚上回家才给他剪了[呲牙]

不知道这个回答是你想要的答案吗





闽南老古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因为有正月不剃头的风俗,所以二月二老少爷们都要理发,婆姨们要洗头。家家户户烤制棋子豆,炒制各种豆子,像黄豆,青豆,豌豆之类的,小时候妈妈还炒过玉米粒,还可以爆玉米花,爆大米花,中午再吃一碗妈妈做的手擀臊子面,那个高兴啊!简直就是过大年。

老家还有一个风俗:送豆子。不管谁家只要是出嫁的女儿要在婆家过第一个二月二,那娘家就得去给姑娘送豆子。从正月底开始,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就着手准备各显其能了,炸,烤,炒,爆样样精通。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娘家妈妈,婶婶,姨姨,姑姑(主要是女眷,男人们都外出干活了)有一个算一个,大家一起赶往姑娘的婆家去送豆子,看看姑娘在婆家的生活,解解姑娘的思亲之苦。婆家肯定是盛情款待一番,吃好喝好再拉拉家常,送豆子才算结束。等到娘家人离开了,婆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散豆子。娘家家大人多,送来的豆子也多,装满了各家伙什儿,单靠家里人肯定吃不了,那就送呗!左邻右舍,同族同组,家家有份,小孩子家的随便装,多少都行。要是那一年队里娶的媳妇多,那才叫热闹呢!

时代变了,生活习惯也跟着变了。加上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不知道这种习俗还有没有?以后只是一种回忆了吧!


向日葵butterfly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我们这自古就有老规矩。

家人要早点起床,打扫庭院内外,用草木灰在庭院画粮顿,祝福今年粮食大丰收。撒些清灰在门前。有道是清灰拦门,不进瘟神。

这一天,早餐煎馅子。即用绿豆芽,面粉做煎饼,寓意吃掉蝎子蜈蚣,害人虫就不敢伤人了。

小孩子们会手拿瓦片使劲拍打,一边拍,一边喊:拍,拍,拍瓦子,蝎子蚰蜒沒爪子;拍,拍,拍铜锣,蝎子蚰蜒不得活。

那个时候,家家都有土院墙,胆大的孩子们爬到墙头上拍。为此,邻家的孩子们暗暗叫劲,比赛谁家小孩拍得最响,最热闹,虽然沒裁判,也会觉得好光荣。

唉,真是好怀念小时候的二月二。



以书为家


今天就是二月二,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根据山东流传下来的风俗,也是有许多的讲究的。总的来说,今天不准干活,不能动土,不能穿针引线。最有益的事情就是理发,所以每个理发店都盼着这个节日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赶庙会。

今天是一个赶庙会的好日子,大大小小的庙会都开始了。比较大的庙会要热闹三天(二月初一、初二、初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到庙会上,烧香拜佛,磕头求神,许愿还愿,买东卖西,看戏剧、魔术、品尝当地美食,选择自己喜爱的服装,小孩子们则买自己喜欢的小零食,花食团、芝麻糖等。整个庙会上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到处是摩肩接踵、前拥后挤,好不热闹。记得去年我到菏泽的龙王峰去赶庙会,看到许多武警都在那里维持秩序,可见是什么样的盛况了。

二、围囤。

在二月初一的下午,每家都要在自己的庭院中,用草木灰围一两个大囤的图案,还要在边上用草木灰围起来一个大梯子,表示那个盛粮食的囤很高大,粮食很多,只有趴着梯子才能上去。然后在囤中间埋上小麦、玉米、硬币等东西。期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存款花不完。

三、饮食丰盛。

这一天当然还要做些好吃的,鸡鸭鱼肉是必须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点美酒,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前景。吃饭必须是饺子。还要把一个硬币包在饺子里,一家人谁要是吃住那个硬币饺子,就是最有福的人。孩子吃了必然能考上好大学,老人吃了自然就是健康长寿,年轻人吃了就是事业有成,前程万里了。

还记得有一句民谣:二月二,龙抬头,闺女翻身真自由。绸缎鞋,烫发头,头上擦着桂花油······

二月二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节日。各地的风俗也是五花八门,不尽相同,只要过得开心,过得心满意足就是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愿你过个好节日。


半瓶茅台


1、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在北京地区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二月二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前后,此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通常还要念吟唱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天津)、“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

2、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3、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中国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4、吃龙鳞

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还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卷成筒状而食。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

5、家家户户炒豆子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

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吃豆子山东农村人讲法是:炒蝎子爪,辟邪祈福的意思。


Sean小姐姐


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生日,称“土地诞”。土地公公,因“造福乡里,德泽万民”而被称作福德正神,俗称福德老爷、土地爷、社神、土帝君等,属于道教神祗中的地神。

据《太上说安宅土地龙神经》记载,福德正神的形象是“身长六尺,腰系宝带,脚踏宝履,手执曲木杖”的老人。《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土地神“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於国城之内,立坛祀之”。

因为管理土地神祇,很多地方都建有土地庙。道教尊为“中央镇位真官土地大道神祇”。民间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街头巷尾、店铺门口、家户门口都有供奉,民众尊称为“福德正神”。

在甘肃天水地域,有谚语: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炒豆豆等。当天,人们都争抢着去理发,称为“龙抬头”好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豌豆(如今不仅限于豌豆,属于坚果豆类都可以。农村的爆米花,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也是忘不掉的美好童年记忆。),希望今后生活吉祥如意,阖家幸福,和睦美满,一切顺顺利利的。


周风


二月二,龙抬头,虽然已经一个月多月没出门,但是这日子是过得真快。二月二在农村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又叫做青龙节,意思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掌管下雨的龙神就要开始工作,从二月二开始,降雨就会多了起来,农民也要开始了新的一年多耕作。每一个节日都有想对应的风俗习惯,那么在二月二这一天,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1、二月二,剪龙头。每年在2月2这一天,都是理发馆最忙碌的时候,稍微去的晚一些,可能到中午都轮不到自己剪头发,这个情况在全国都是如此,因为有在“二月二,剪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很多地方都有在正月不能剪头发的说法,在正月即便是头发长得已经很长,但是大家依然会忍着,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才会去剪头发。所以很多理发店在正月并不营业,因为即便是营业也没有多少人来剪头发。

2、二月二吃糊塌子。说到糊塌子相信在北京生活或者是去过北京的人都不陌生,因为糊塌子是北京很有名的小吃之一。糊塌子的做法很简单,用面粉加上当季的时令蔬菜,加水搅成面糊后放到饼铛里煎成两面金黄即可。现在北方最多的蔬菜还是大白菜,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都会将大白菜剁碎后做成糊塌子。听老人说,之所以在这一天要吃糊塌子,因为糊塌子的油水比较大,从二月二开始,农民就要开始耕作,老人们觉得,多吃点油水大的东西干活就会有劲,所以慢慢的便有了二月二吃糊塌子的风俗习惯。

3、吃糍糕。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小吃,糍糕是用糯米面做得,用红糖做馅,做成小饼状后放到饼铛里烙成两面金黄的小饼,类似现在的糯米饼。在这一天吃糍糕的寓意有两种,一是是过了二月二,年也就过完了。在我们这里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蒸年糕,蒸年糕意味着春节的到来,蒸年糕时用的就是糯米面,以前粮食匮乏,人们在蒸年糕时都会留下一小部分糯米面,等到二月二时煎糍糕,吃完了糍糕,年也就算过完了。二是糍糕有节节高升的寓意,出了正月,年过完了,农民也要开始新的一年的耕作,在二月二吃糍糕有新的一年里,粮食有个高收成的好兆头,小日子也会蒸蒸日上。

每个地区在二月二龙抬头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你们那里在二月二这一天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康定溜溜的城1


二月二龙抬头,汉族习俗就是在这一天剪头发,因为正月不理发,头发长了一个月要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