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缠生教授:优秀是个习惯

贺缠生教授:优秀是个习惯 | 治学大家谈

几年前,我邀请清华大学的阳坤教授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审阅一份中文稿件。阳教授在很短时间内写了一份近2页的审阅意见,有理有据、建议详实,且以鼓励为主。我看后觉得这样负责、正面和详实的评审书确实不多见,就给阳教授发了封感谢邮件。阳教授回复说:“科研是个习惯”。他多年来已养成这样的习惯了。美国学者Will Durant在上世纪初也说过:“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就表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优秀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一个习惯(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那么对在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我们的习惯应该是什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教训,谈谈自己的理解。

习惯既然是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就必然包括我们的兴趣(interest)、目标(goal)、计划(plan)、行动(action)和评估(assessment)。

兴趣的定义很多,包括爱好、追求、思索等,可以简单定义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喜欢的工作类别和性质。1985年我申请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被3所大学录取,经过认真思考自己的特点并比较这几个学校博士学位点的研究方向,我决定到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导师Jon F. Bartholic教授门下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尺度蒸散发和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明确自己的兴趣在从事流域和区域尺度的研究。

兴趣确定后,如何明晰和细化科研目标?这似乎容易,实际上是一个反复思考、探索和修改的艰难过程,起码对我来说是如此。到达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后,我做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美国宇航局资助的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尺度地表温度和蒸散发的影响。当时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很新颖、很先进。但我完成项目后,觉得我的长处不在卫星遥感和空间分析。感谢我导师的宽容、信任和支持,让我访问相关研究机构,申请、承担并管理相关项目,寻找令我激动的“啊哈”时刻,梳理明晰自己最感兴趣且贴合自己背景的研究方向——流域水文过程和规律,进而细化自己的研究目标,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科研生涯。

目标明晰后,需要制定详实的计划去实施,但这个计划时间尺度有多长呢?我在美国大学任职后,从助理教授做起,需要拿到终身教授(tenure),我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我的目标,但计划不详实。1997年我参加了一个“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培训班,学习综合考虑人生价值、科研、教学、服务、家庭及健康等多种目标,制定长期(10年以上)、中期(5年)和短期(年、月、周和日)的工作计划,并且按紧急、重要、正常等区分不同任务的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放首位去做(First thing first)。此后20多年我一直坚持这样做,对我这个一次只能专注一件事的人来讲收益非常大。

计划制定后,能否实施呢?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譬如开会、仪器故障、经费短缺,计划经常延后或改变。这就要靠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设法完成自己的计划。我坚信笨鸟先飞和持之以恒,晚上最后离开办公室,周末最少花一天时间在办公室。苦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乐在其中,为什么会苦呢?且做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

计划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进行总结和评估。和计划相对应,评估也分长期、中期和短期,特别是日和周的自我评估既能让人感受到小小的满足感,也能看到需要调整的任务和时间。外界的认可和荣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平衡。况且,有耕耘必有收获,实实在在的贡献一定会得到同行认可的。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需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是自我欣慰,对得起学者这个称号。

在高校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难以分割。科研让我们发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而在教授和传播这些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争论,我们会发现新问题、新方向和新人才,从而保持一个良性循环,使我们科研教学相得益彰,共同提高。2005年我在阅读美国本科生对我讲授的一门课的评价意见时,发现有学生指出,“贺教授知识很渊博,也很热情,但他的英语发音有时候难以理解”。尽管全班近80个学生中只有2个学生这样说,但说明我的英语发音是有问题。我不可能100%去掉我的口音,但我完全可以矫正我的发音,减轻我的口音。我主动联系了学校语言门诊部,每周抽1个小时去矫正我的英语发音,从口型、元音、辅音、绕口令等开始,坚持了5年,英语发音有了很大提高。花了这么大精力为什么?就是为了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完善自己,得到内心满足。

目前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高校均延期开学。往年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返校,忙碌在课堂、实验室及图书馆等场所,但今年大部分同学还在家里。在家里照样可以做好学习和科研工作,可以修改自己的月、周和日的工作计划,千方百计地去完成。等学校开学时大家检查评估自己的计划,也会感到满足和欣慰。

以上是我自己多年科研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教训,和大家分享,请大家斧正!祝大家在新春之际,养成优秀习惯,为兰州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贺缠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特聘专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福布莱特高级专家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流域尺度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水文与水资源模型研制及中美水资源政策对比等方面研究。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教务处

主编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