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有哪些風俗民情呢?

山東松子a


我們臨沂這主要是理髮,吃糖豆。 二月二,龍抬頭嘛,圖個吉利,大都這一天理髮,正好也出了正月。 另外,就是吃的了,小時候一般是把過年炒的花生沒有吃完的,扒了把紅衣去掉,然後鍋裡熬糖,就和做拔絲地瓜一樣,等到扯絲的時候把花生放進去,放到案板上涼透了就可以吃了,又香又甜,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就是把黃豆放鍋裡炒熟,也非常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超市裡又有很多樣式的糖豆,雖然方便了,品種也多了,但是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味道,那種高興勁,上學的時候同學之間還互相換著吃,雖然都是同樣的食物同樣的配料,但是味道卻各不相同,現在找不到這樣的感覺了,也許我們真的老了?。


盛夏的獵戶座


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有的地方也叫作“春耕節”,就是因為二月初二一過,農民正式進入春耕,開始忙碌起來了,而且正月裡的各種禁忌,在這一天也就破除。傳說中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二月二這天之後,雨水將逐漸多起來,因此民間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俗語。

我們河北這邊,二月二還有吃驢打滾、、春餅、豬頭肉的習俗,驢打滾我們都知道是要用糕點在粉裡滾動而成,寓意著“沾龍氣”。而豬頭肉在我小時候每年過年殺年豬,豬頭肉都會保留起來,到了二月二這天全家人一起吃豬頭肉,從頭開始,事事順心。


總有晴空1314


二月二龍抬頭,也是傳統的民族節日,我們這裡有以下幾種風俗:

一.剪龍頭.正月裡不剃頭,都等到二月二剃,這一天小孩子比較多一點,所以理店生意很好,要排隊等候。

二.圍倉.太陽沒出來之前,用家裡做飯時,燒鍋時遺留下的草木灰圍倉,代表糧食囤,人站在中間,用鐵鍁鏟滿灰畫圓,最少三圈,最外層再圍一個梯子,意思是糧食囤太高,要踩著梯子去拿糧食,然後圓中心挖個坑,裡面放點玉米,大豆,和高糧,雞看到了,一下子吃光了。還有,用草木灰撒在牆邊上,或床下,不會生蟲子或有害動物。

三.煎臘肉,煎雞蛋.我們這裡的臘肉是,臘月裡買回來的肉,煮熟了撒上鹽,用紙包著用繩子繫住掛起來,等到二月二吃,怎麼煎呢?把臘肉切成簿片,用水和麵調成糊狀,放上調料,不要放鹽了,把臘肉片放在裡面,粘上面糊,鍋裡放油燒熱,用筷子夾著一片一片地放在鍋裡,煎至兩面金黃,非常好吃。煎雞蛋也很簡單,同樣調成麵糊,把蔥或韭菜切碎放在裡面,放進鹽,調料,打幾個雞蛋攪勻,舀一勺子放在,燒熱的油鍋中,煎至兩邊金黃即可。

今天,我做了很多,孩子們都吃撐了,這就是我們這裡的風俗。





MXM一生平安


1.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2.吃出好運 為納吉,龍抬頭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吃豬頭肉稱“挑龍頭” 吃麵條是“扶龍鬚” 吃水餃叫吃“龍耳” 吃米飯是吃“龍子” 春餅又稱“龍鱗餅” 3.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 龍抬頭禁忌 1,忌針線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傳說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 2,照房梁 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3,忌洗衣 有的地方婦女禁忌洗衣服,怕傷了龍皮。 龍抬頭開運法 一、踏青:龍抬頭之際,正處春旺之時。踏青可以改換自己的心境與運勢,解胸中積鬱,給人帶來好運與吉祥。 二、穿紅:國人喜紅,吉祥旺運,傳說可驅逐邪惡。龍抬頭穿紅,寓意整年都好運吉祥,無病無災。


冬木依舊


二月二龍抬頭,春耕節,龍一直被譽為吉祥尊貴的象徵物,經過一個冬天的沉寂萬物開始生長了,一年的勞作可以開始了。

二月二這天我們老家老人們都會前一天跟我們小孩說明天要早點起床,不然會被牛借力氣,接下來的一都會疲累或者生病。小時候是爺爺跟我說這大事的,媽媽說她是從外婆那聽得來的,這也提示了祖輩們是從二月二開始春耕勞作的。小時候平時大人的話不怎麼聽,但這種充滿了正義感的和神奇色彩的事情總是毫無疑問的相信的,這一天都早早的起床,以免被狡猾的牛借了力氣去。現在想想那牛挺冤枉,白白得了那麼多怨氣。

二月二還有剃頭剪髮的風俗習慣,沾沾龍的吉祥福氣,小孩這一天理髮寓意著一年裡快高長大,健康聰明。姐姐在這一天裡也意思意思地幫三歲的小外甥女剪了一小截頭髮,雖然說這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這也算是傳承傳統文化,做了也不會有害,也不算是盲目的迷信行為,討個好意頭。大家也挺高興的畢竟是從祖輩那把這項傳承民族文化的任務接過來了,也標誌著我們真的長成大人了。

我們希望更多像這樣的中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得到一代一代人的傳承下去!





凌淩柒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2)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可愛liang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是干支歷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髮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

二月二有什麼習俗呢?

1、奉祀土地神

二月二“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所以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以為該神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這天敬祭土地神。二月二是土地公的聖誕,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2、吃龍食

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3、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據說二月二理髮會帶來一年的好運,加之臨沂有正月裡不理髮的風俗,二月二這天理髮的特別多,有句諺語說的好:“二月二,龍抬頭,大人孩子要剃頭。”

4、開筆寫字

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5、吃糖豆

臨沂人過二月二,農家就開始準備炒糖豆的原料。二月二早上,家家戶戶都用糖炒花生和黃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蠍豆,還有的爆玉米花。過去都是自家制作自家食用,現在不同了,一般沒有自家制作的了。城裡的超市裡,農村的集市上,二月二前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糖豆,大概有十幾種甚至更多。隨吃隨買,香甜可口。二月二這天,農家的餐桌上要擺多種糖豆,以示慶賀這個節日。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鬚”、“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俗。

6、引田龍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

7、圍糧囤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農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點夢成真吉先生


二月二,龍抬頭,我以前給我奶奶作伴時,二月二這天了,早上都會喝小米粥裡下掛麵,說是挑龍鬚,當然,這天了理髮店裡呢就會特別忙,人們都會在這一天理髮,寓意著好彩頭,好運。一個地方一個風俗。



Nicey


1、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則是“扶龍鬚”,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2、理髮

二月二這天,理髮店裡特別忙。這一天人人都要理髮。有“正月裡不理髮”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多人在臘月理完髮後,一個月都不會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3、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孃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裡“姑娘”是不能住在孃家的,初二到孃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


老周講故事


農曆二月初二日,名曰“龍頭節”,俗稱青龍節,也叫龍抬頭。龍抬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漢族有,其他民族也有。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故這一天人們便到江河水畔祭龍神。《中華全國風俗志·壽春歲時記》雲:“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龍神。”

擴展資料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

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