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說起廣州的城市規劃,最出名的是“東進西聯南優北拓”

其次是“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區、三個副中心”

這歸功於某些地產商的功勞。


其實根據政府公佈的公告,廣州未來規劃是這樣的:


目標:美麗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

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作為廣東省會,華南地區經濟文化核心,廣州肩負傳承歷史文化,完成國家職責,對接國際社會的責任。


廣州未來將繼續強化本體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


帶動珠三角、大灣區、華南地區發展,並發展國際貿易、文化交流。


完成本體、區域、國家、國際四級昇華。


計劃:大灣區核心 世界級大都匯

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計劃2025年前完成廣州城市升級,建成大灣區核心引擎。除了本體城市能力達到新水平外,還要帶動大灣區全面發展升級。


2035年前完成國家職責發展城國際大都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商貿中心。各方面達到國際城市一線水平,帶動華南地區發展。


2050年建成“中國特色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成為全球活力城市。


發展方針:一主一副多區聯動

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一主:

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白雲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九龍鎮以南地區及番禺廣明高速以北地區。是承擔科技創新、文化交往和綜合服務職能的核心區域。

保持文化特質,以城市更新、舊改等方式優化,保存具有傳統嶺南特色、廣府特色老城區。


一副:

南沙全域,廣州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門戶。

發展廣東“一核一廊一區”(珠三角核心、廣深科技走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


多區聯動:

花都城區、空港經濟區、知識城、番禺南部城區、從化城區和增城城區,承接主城區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區域和外圍綜合性服務地區。

打造北部宜居新城、科技新城、東部交通樞紐商務區等等,為發展國際化大都市擴張。


主城區規劃:廣府嶺南文化

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傳承歷史根脈,保護和活化歷史文化名城

微改造的"繡花” 功夫,整體保護活化歷史城區

復興古代、近代傳統中軸線, 持續推動六脈渠等歷史水系修復,

營造城廓和騎樓文化景觀帶, 活化提升民俗風情區,擦亮城市文

化地標,推進歷史城區有序疏解。


實施“ 最廣州” 歷史文化步徑

串聯一批最能反映廣州歷史底蘊與文化特色、最能展現廣州傳統

風貌的建築、街道街區, 講好廣州故事,展示廣州魅力。


廣州副中心:大灣區門戶

廣州總規:建成世界級大都匯


南沙全域將成為廣州市副中心,未來將打造為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及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門戶。


堅實的產業基礎,使南沙擁有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並重的產業框架。汽車、船舶、重大裝備等先進製造業齊頭並進,受益於擁有得天獨厚的港口及航運樞紐,南沙在航運物流、科技創新、服務外包、創新金融、融資租賃、跨境電商、總部經濟等代服務業領域上,亦發展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