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疫”的面试题——非法野味屡禁不止

2020年1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野生动物是病毒来源。


根据中国绿发会志愿者反馈,粗略估计有数百个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市场散布全国各地,即使在疫情日益严重期间,仍有很多隐蔽的线上非法交易在进行。


尽管由野生动物引起的病毒疫情已不是第一例,尽管国家已经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是人们仍然热衷于销售和购买野生动物,将野生动物摆在餐桌。这不禁引人思考:为何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屡禁不止?


关于“战疫”的面试题——非法野味屡禁不止

主流观点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之所以存在非法收购、运输、销售和消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消费的需要。如果最终的消费市场消失,也就没有谁还会去销售这些野生保护动物了。


@网易新闻

“食疗文化”对国人影响深远。根据古代医书的记载,几乎世间所有动物都可以入药,包括动物的器官、粪便、精血、皮毛。古今中医理论还认为:“药食同源“,有病就吃药,无病要养生,治未病,也就是未雨绸缪。


@中国绿色时报

有关部门对源头管理不严,缺乏具体的检查监督管理措施。在凭祥市区贸易市场,虽然也挂有一横幅标语牌:“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上市。”然而从事野生动物贩卖的贩在该标语牌不到50米处摆卖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经济日报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微博、贴吧关于“口罩价高”“假口罩”等居高不下的网络舆情,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创新处置方式,组织发帖举报网民全程参与调查,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借鉴四川省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关于“战疫”的面试题——非法野味屡禁不止

深度分析


关注点一: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屡禁不止的原因

1.存在利润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2.人们错误的饮食观念。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4.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关注点二:吃用野生动物的危害

1.危害人类健康与安全,产生致命的新病毒。

2.使得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关注点三:禁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对策措施

1. 加大整治力度,依法处置非法行为。

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教育。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如《野生动物保护法》。

4.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第三方力量。


关于“战疫”的面试题——非法野味屡禁不止

面试模拟


野生动物曾多次引发严重的病毒疫情,导致多人死亡,但依然有人吃用野生动物,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屡禁不止。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一员,也是人类的朋友。对于野生动物,我们应当保护而不是想尽各种办法将它成为餐桌上的食物。尽管由于吃用野生动物已经引发了多次重大疫情,但是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依然屡禁不止。


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存在利润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之所以存在非法收购、运输、销售和消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消费的需要,许多人喜欢吃野生动物。而且销售野生动物的利润相当客观,较大的利润驱使有些人愿意铤而走险。


第二,群众存在错误的饮食观念。不少人认为吃一些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可以抬高自身的身价。还有人认为野生动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甚至可以成为中药进行治疗疾病。


第三,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以此次新冠肺炎为例,尽管有群众多次举报华南海鲜市场销售野生动物,但是有关政府部门却没有检查出来,也没有给公众一个交代,最终在疫情爆发后才全面检查和封闭华南海鲜市场。


第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涉及的主要是三类行为:野外猎捕、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在具体的法条上,无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是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包括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和三有保护动物),在满足规定条件下,均可被捕猎、驯养或经营。此外,不在上述名单上的动物,则没有任何明文限制。


销售和吃用野生动物不仅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产生新病毒,还会使得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人与动物应当和谐相处,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行为,具体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等相关工作的信息公开,特别是许可办证信息全公开,涉及全社会关注度高和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许可办证应建立听证制度,让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中来。


其次,全面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社会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并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公众科学、充分的认识到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同时,转变人们的饮食观念,让大众意识到野生动物身上所带细菌的危害性。


最后,应进一步推进修改、完善野生动物繁育、收购、出售、经营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相关许可的发放与审核,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并建立“终身追责”制度,严查非法违规行为。


我相信,通过多方合作,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必然蔚然成风。


关于“战疫”的面试题——非法野味屡禁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