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祕密

每個老師都能把孩子領進教室,但不是每個老師都能讓孩子愉快地投入學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了殘疾人海倫一生的學習經歷。

海倫在一歲多的時候,由於生病,很不幸的成了又盲又聾的殘疾人,但是她不甘於平凡,用她驚人的意志力,學會了多種語言,學會了說話,並且還考上了哈佛大學,在常人看來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但是海倫就是做到了

海倫可以如此成功的做到很多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除了她有與常人不同的意志力以外,還與一個對她至關重要的人有關,那就是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

海倫在書中寫道:"莎莉文小姐的到來,讓我的人生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在接受教育之前,我就像大霧中的航船,無助地在廣闊的大海上漂浮。我的手中沒有任何可以為我指路的儀器,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達對岸。我呼喚著陽光,渴望驅散那籠罩著我的濃霧,就在這時,莎莉文小姐來了,用她獨特的教育方法照亮了我的心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海倫對莎莉文老師的評價很高,可以說,莎莉文老師是對海倫的人生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希望之光。正是因為莎莉文老師對她的教育,才成就了了不起的海倫。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做好教育工作,就像書中說的那樣,每個老師都能把孩子領進教室,但不是每個老師都能讓孩子愉快地投入學習。那麼,作為教育者怎樣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呢?從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工作來看,需要做到三個方面。

教育要有耐心

莎莉文老師在教海倫的過程中很有耐心,因為海倫是又盲又聾,可以想象,教一個正常的學生有時候都很難讓學生理解一些知識,更何況是身體有缺陷的海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海倫在書中說到:"莎莉文小姐對我特別有耐心,如果我有哪個問題不是很清楚,她會想各種方法一遍遍地給我講解。莎莉文老師鼓勵我多與人交談,讓我一遍一遍地重複日常用語,指導我在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怎樣說才是得體的。正是有了莎莉文小姐不厭其煩的教導,我漸漸地掌握了與人對話的能力。我可以主動地跟別人交談了。"

莎莉文老師在教她學習的過程中是很有耐心的,要教會一個耳聾眼盲的孩子說話,莎莉文老師花了很多心思。而且有時候,當海倫在學不會一些知識的時候會很急躁,而莎莉文老師也對海倫很理解,很包容,很有耐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那麼,莎莉文老師為什麼能這麼有耐心的教育海倫呢?這其實與莎莉文老師的經歷有關。

莎莉文老師在五歲的時候曾失明,後來進入盲人學校學習,她的運氣稍微好一些,通過動手術恢復了部分視力,不像海倫完全看不見,但是視力也是很模糊的。

或許正是因為莎莉文老師有過失明的經歷,她才體會到失明的痛苦,才會對海倫有如此的耐心,才能真正的站在海倫的角度思考問題。

作為老師和父母,要怎樣耐心的教育孩子呢,其實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自己當年也是從孩童一路走到現在的,每個人在年少時,都會遇到自己很難解決的問題,當遇到難題時,也是希望老師和家長能夠耐心的對待,而不是沒耐心的責罵。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方法,並運用到教育中

因為海倫的身體原因,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僅僅只是有耐心是遠遠不夠的,當海倫學習遇到困難時,莎莉文老師會想各種辦法讓海倫克服困難,最終獲得知識。

當海倫認為杯子和水是同一種事物的時候,不管莎莉文老師怎麼解釋,海倫都堅持自己是對的。後來,莎莉文老師在她用手感受水的時候,告知她感受到的流動事物是水,最終海倫明白了水和杯子是不同的事物。

當海倫在學習什麼是"愛"時,這個抽象的概念讓她難以理解,莎莉文老師就讓她學習翫串珠子,海倫在串珠子時,明白了"想"這一抽象概念,同時明白了"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具體的實物,最後慢慢的自己理解了什麼是"愛"。

每當海倫遇見學習難題時,莎莉文老師都會積極的尋找各種方法,最終讓海倫學習到相關的知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不管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題,應該探索不同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突破難題,從而成長。

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裡有這樣一個劇情,女主角安安去豆豆的幼兒園,無意間被老師叫去講小鴨子的故事,而男主角許朗同樣也講了小鴨子的故事,但是,安安講得生動有趣,而且用漫畫的方式講解,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而許朗講得很有哲學道理,可是孩子們聽不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不同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安安講故事的方法更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而許朗雖然講得很有道理,但是不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所以,兩人在講故事時,孩子們的反應完全不同。

作為老師,要根據學生能理解的程度授課,研究不同的教育方法,並且運用到課堂上,才會有好的教育教學結果。當學生聽不懂時,別忙著發脾氣,首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學方法不太適合學生。

真正的教育,在於引導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

在對海倫的教育過程中,莎莉文老師經常想一些辦法激發海倫的學習興趣。

在莎莉文老師第一次見到海倫時,她只是在海倫的手上寫了英文字母,並沒有急著告訴她寫的是什麼,而這樣的方式就讓海倫對學習單詞有了興趣,然後再用實際的物品告訴海倫那些單詞的意思,這讓海倫覺得很有趣,愛上了這種學習單詞的方式。

在海倫學句子的時候,莎莉文老師給海倫設計了單個的單詞卡片,讓海倫把單詞卡片拼成句子。通過這種遊戲的方式,讓海倫對句子產生了興趣,並且沉浸在這樣的學習中,樂此不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在教海倫閱讀時,莎莉文老師給她讀她可能會感興趣的書,讀到有一本書,海倫很喜歡,徹底的激發了她對閱讀的興趣,讓她喜歡閱讀,可以說很多眼睛看得見的人,讀的書可能都沒有她多。

"她抓住一切時機,用我感興趣的方法來引導我,讓我自己領略知識的美好。"海倫在書中這樣寫到。

正是因為莎莉文想方設法的讓海倫對所學的感興趣,海倫才會想要積極的去學習,去探索,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進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並不是將所有的知識一概的灌輸給學生。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才會主動去學習,去探索。

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對自己要學的知識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潛能。

如何做到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呢,不妨可以試試莎莉文老師的方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比如一些相關的遊戲,相關的電影,相關的歌曲等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勵志的背後,隱藏著教育成功的三個秘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僅僅是一本勵志的書,也是一本教教育者如何做好教育的書籍,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看一看這本書。


結語: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只要用心的教育,耐心的引導,在將來的某一刻,總會發光發熱,體現出自己的社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