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臺灣歌手陳綺貞在2004年寫了這首歌:旅行的意義。

你品嚐了夜的巴黎

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

你埋葬記憶的土爾其

你流連電影里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我在旅行的時候很喜歡聽這首歌。

想著我們為什麼要旅行?

想著我們為什麼這麼愛旅行?

現在的我很幸運的可以存夠錢之後,暫時放下工作,出去旅行,增廣見聞。

那在古代呢?古代人為什麼旅行,又怎樣看待旅行這件事情呢?


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01 古代的旅行


旅行這件事情,在古代都是有特殊目的的。商人為了貿易報酬走出了絲路,士兵為了帝國的征伐走遍海角天涯,使者為了溝通兩國穿過了荒漠,而僧侶為了傳法東行到中土。旅行本身並不是意義。

或是它只是一個過程。

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為的是尋找一個工作機會,孔子不斷的應徵面試,並且在找工作的空檔,開班授課。他的周遊,並不是旅行。

西漢的張騫,奉漢武帝之命聯絡西域的大月氏,討論結盟並夾擊匈奴。第一次雖然聯絡失敗,但是探知了西域的資料,並且找到了大宛跟汗血寶馬,也走到康居國(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及大夏國(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並且在大夏發現從四川賣到印度又賣到大夏國的布匹。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讓後人得以擁有西域部份的相關的人文地理知識,讓原本僅只是商貿往來的絲路資料得以明文記載在政府手中。張騫因此被公認是中國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及大冒險家。

東晉的法顯,是從六十二歲才開始旅行的。他因為心中有困惑,立志西行印度求得佛經典籍,結伴從長安出發,走過敦煌,西域,順著絲路繞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到達了天竺(今印度)。

在印度留學遊歷十年之後,他又渡海來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在這邊求經求學待了兩年之後,走海陸搭乘商船一路回到中國,在青島登岸。去國十二年,歸國已是七十四歲的老僧。

回國之後,定居南京開始進行佛經翻譯工作,並留下旅遊見聞的佛國記一書,於八十四歲圓寂。

按照現代觀念,法顯應該是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考據到的第一位自發旅行的揹包客,也是第一批外國留學生,去天竺唸了佛學,並帶回來了原文的教科書。

中國與印度的交通,其實在漢代或是更早之前就已經展開了,不論是陸路還是海路,因為商貿的關係,多有人通行。所以法顯可以依靠商貿已經通行的路線,進出印度,追求心靈上的平靜,並帶回佛法普渡世人。

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揹包客的原鄉,許多西方揹包客為了瑜伽,為了靈脩,為了智慧,旅行到印度之後長居,追尋心靈上的喜樂。

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02有關於旅行活動的歷史演進


由於農耕民族的慣性,傳統上是不鼓勵旅行的。

論語里仁篇當中孔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意思是要考慮父母的心情,不要去太遠的地方遊歷,如果真的要外出旅行,要有路線可以跟父母說明白。古代通訊不便,人一離家,要聯繫並不是那麼方便,所以如果要旅行,需要讓父母知道你會去哪裡。

可能有人會問說,孔子自己都外出遊歷了十四年,難道早早準備好路線圖交給了爸媽嗎?

其實,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開始周遊列國的時候,父母都不在了。

旅行這件事情,不論古今,都很花錢。而且交通不便,路途上常有盜賊,所以在古代若是真要出遊到遠方,或是往來於不同的都市,旅人必然有特殊目的或是特殊的身份。

在漢朝,遍訪名儒大師遊學或是考察地方風俗的遊歷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有錢人子弟的特有活動。

司馬遷十九歲就從長安到江淮遊歷考察地方風俗,之後更考察巴蜀一帶。即使到漢末,許多貴族子弟到處尋訪大儒求學,如經學大師鄭玄就有弟子從遠方至者數千。

蜀漢昭烈帝劉備幼時即使家貧,也從河北跑到河南找同鄉的大師盧植求學。

魏晉南北朝由於社會的動盪不止,經世濟民的儒家理想被遺世獨立,看透生死名教的玄學所取代。

玄學崇尚自然的意境,出了阮籍,嵇康等人的竹林七賢,相信萬物皆出自於自然。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到有名的名山大川進行遊觀活動,便相當的流行。

東晉的謝靈運,就以喜歡遊山玩水出名,還因為改良木屐將鞋底木條可以根據上山下山做調整,而開發出新式的登山鞋:謝公屐。頗類似我們現代都會人的假日郊遊模式。

謝靈運的形象是一個太喜歡出去玩而聞名的富家子弟。而因為喜歡出遊也開創出山水詩一派,是文學史上重要發展。

唐宋山水遊記,遊山玩水也發思古之幽情,還有存在哲學的思辨。

像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蘇軾的赤壁賦。

遊觀的活動發展到明朝之後,不再只是單純的山水觀賞,而是進入到文化及體驗,也就是跳出原本生活的世界,去感知不同的文化,知識界也開始推崇愛旅行的人。

所以在明朝晚期出現大量的遊記,除了考察地理風景,也開始記錄其風易俗,以及旅遊時候的見識及思考。

畫聖董其昌在他的書畫經當中更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的話。

明朝以降,行萬里路開始變成了一項正面的意義。

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03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職業旅行家


也就是明朝中期之後,由於江南一帶經濟繁榮,旅行探索在知識份子圈內獲得了一致性的好評,所以產生了像是徐霞客這樣的職業旅行家,不僅不考取科舉,從結婚之後到去世之前都在旅行,探索大明天下。

徐霞客生於明朝萬曆十四年間,他的一生遍走十六行省,考察長江源頭,導正了從古代認為長江源自岷江的觀念,確認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源頭。並在旅行西南時對石灰岩地形地貌做了非常詳盡的考察,也記錄了許多的風土人情。徐霞客非常能享受旅行的樂趣,即使經歷路上生病,遭到強盜搶劫,也沒有打消他愛好旅行的念頭,終生樂此不疲。

徐霞客從二十二歲開始,到五十六歲去世,三十四年間總共有四次的大旅行。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不求功名立志探險,母親理解他的志向,在他的第一次旅行甚至替他製作了遠遊專用的帽子(遠遊冠),鼓勵他遠遊探索天下。

不過,徐霞客並不是需要揹著箱籠的窮遊。他出遊有僕從,常常利用公家制度乘轎跟騎馬遍遊天下,可是財力還是不夠雄厚,旅行到最後傾家蕩產,甚至需要朋友救濟。

徐霞客旅行到雲南騰衝的時候生病了,病到不能走路,最後被當地知府用轎子送回江蘇江陰,病逝於鄉。隔年,清軍攻下江陰,戰亂之際,他的遊記手稿也大部分遺失。最後殘稿被收集起來完成了徐霞客遊記。

也因為徐霞客遊記在五月十九日開篇,這一天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04現代人的旅行

現代人的旅行方式已經跟古代大不相同。旅行也不至於傾家蕩產,路上也少見山大王搶劫。所以漸漸的變化為人們工作閒暇時候的一大消遣,開始有了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的意義也是人人不同。

旅行可以跳出原本生活的環境及思考方法,轉換一個新的地方拋開原有的束縛,並對人的感官產生刺激,帶來新的想法及體驗,讓很多人品嚐到自由的滋味。

有人是為了增廣見聞,有人是為了排遣失戀的難過,有人單純喜愛居無定所的流浪感,更有人旅行是為了刺激原本鈍化的感覺來尋找新戀情。

旅行的意義,從古到今對旅行態度的轉變


你呢?

什麼是你旅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