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交媒體和社區創作生態“頭部化”的一些探討

昨天和朋友在聊各個平臺的「頭部化」。

實際上很多朋友是很容易混淆「頭部程度」和「頭部流動性」兩個概念的。為此我做了一下類比,「頭部程度」可以理解為「基尼係數」,「頭部流動性」可以理解為「階層流動性」,另外「時長*用戶量*arpu」可以理解為「GDP」。

以這個類比來說的話,就很容易理解了。

抖音:「基尼係數」高,但「階層流動性」很好的社會,整體「GDP」增速奇高,很像過去的美國。

快手:「基尼係數」較低,「階層流動性」也不錯,整體「GDP」增速也很不錯,很像某個社會主義國家。

B站:「基尼係數」不低,「階層流動性」很差,「GDP」增速目前還不錯,但地寡人稀未來增長不確定很大,很像韓國。所以如果B站的「GDP」增速下來,搞不好就會變成「寄生蟲」社會。

進而也有朋友問我,怎麼去理解社交媒體和社區的「基尼係數」和「階層流動性」這兩個概念。我們都知道「基尼係數」是用來表述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平均性」的指標,而「階層流動性」則主要與「長期財富分配製度」和「階層躍遷通道」有關。

本質上,「頭部化」這個問題就是在探討,社交媒體和社區的「財富分配」問題。那麼為了徹底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了解另外兩個概念,什麼是「社交貨幣」和「社交資產」。

所謂「社交貨幣」,也就是人類之間,為了獲取對方認同所儲備的知識(信息)量,也叫談資。具象表現出來的形式,基本上為「內容」,以不同媒介展示出來的「內容」可以是「公號文章」、「朋友圈動態」、「一條短視頻」、「一首歌」、「一部電影」……;

所謂「社交資產」,就是人類通過「社交貨幣」交易來的社會認同,具象出來包括社會身份、社交地位等形態(比如加V認證),也可以量化成粉絲量、點贊數……;

需要明確的是「社交貨幣」最初是天然的獲取的,也就是人自己獲取的,不是由平臺分配干預的,「社交資產」才是平臺分配後的產物。

每個人類所持有的「社交貨幣」是天然不同的,每個人獲取「社交貨幣」的效率也是不同的,實際上這就是人類個體在獲取信息和理解認知信息能力上的差異,你也可以把這個理解為,每個人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的不同。

同時由於人類的信任機制的特殊性,「社交資產」會改變「社交貨幣」的「匯率」(exchange rate),也即是具備更多的「社交資產」的人,他可以付出較少的「社交貨幣」換取更多的「社交貨幣」換成人話說,就是“人微言輕”、“權威說了算”。

這意味著,即便平臺機會平均的分配「社交資產」,分配的結果也會天然的存在明顯的馬太效應。而且,創作門檻越高的內容,這種馬太效應會越強(我和徐崢拍電影的水平差距大於我和徐崢拍自拍水平的差距)。

所以,平臺如果想要降低「基尼係數」,就需要在「社交資產」的分配中,做很多高風險的事情,比如把可能不那麼受歡迎的內容展示出來,減少確定性更高更受歡迎的內容的曝光量。

而「階層流動性」實際上就是平臺的頭部創作者,在擁有了很高的「社交資產」的情況下,會否有非常強的馬太效應。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抖音的創作者說:“幾百萬粉絲也沒什麼用,雖然賺錢,但也不保障每條視頻都火”,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表達抖音的馬太效應其實不強,即便一個創作者擁有了很高的「社交資產」,但他並不壟斷「階層躍遷通道」;

相反我們經常能夠聽到B站Up主說:“B站的用戶黏性很好,我們和粉絲的互動非常重要,他們經常會回來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反饋的是B站Up主的「社交資產」很穩固,B站的「社交資產」分配有很強的馬太效應。

當然,我目前舉的主要是這三個例子,大家可以用類似的思路去看看其他一些社交媒體和社區的創作者生態。另外類比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方法(我應該是聽王慧文講過這句話),但是個很好的降低理解門檻的方法。理解和思考的差異是,理解以後是否進行推理演繹,所以我其實不太建議用類比法去演繹推理。

最後,我的朋友chaos,在讀了我pyq的碎碎念之後,有段評價非常妙(雖然是類比的演繹),我決定附在文後。

關於社交媒體和社區創作生態“頭部化”的一些探討

寫在最後的話:

這次的後言和正文沒什麼關係,正好前兩天還和朋友探討B站到底目前值不值100億美金,當時我做了個圖,雖然也不是很科學的角度,不過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角度。


關於社交媒體和社區創作生態“頭部化”的一些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