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话说军世】最然现代海军、空军以及无人作战装备的发展飞快,陆军装备尤其是坦克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陆军仍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环,因为目前阶段来说,完成阵地或要地的实际占领,必须要有陆军来实现,而坦克作为主战装备,其发展虽然飞快,但实际上其框架主体设计理念,都是源于现代坦克的“鼻祖”:FT-17坦克。


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欧洲“豆战车”FT-17:亮相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雷诺FT-17坦克研制于一战期间,1917年开始生产,1918年5月31日的雷斯森林防御战中FT-17首次参战,一战期间共生产了3187辆,是坦克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型坦克。


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FT-17坦克属于轻型坦克,其生产过的基本型主要有三种,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二种,其装备有37毫米短管火炮,最大速度只有10公里每小时,看似速度很慢,但是限于当时动力技术的原因,坦克拥有这样的速度毕竟不算慢。

FT-17的战斗全重只有7吨,尺寸也很小,主要是基于轻便灵活,利于战场机动的设计理念,就外形来看,与二战时代日本的“豆战车”十分相似,实际上雷诺FT-17坦克却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起到的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两大特点定义现代坦克雏形:传承至今

现代坦克中,最好的就是德国豹2A7、美国M1A2SEPV2、俄罗斯T-14、我们的99A等重型主战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方面做好当前坦克的极限,而信息化水平也十分高,不过这些坦克的主要布局,其实都是沿袭自现代坦克雏形FT-17轻型坦克。

1、火力布局:360度旋转炮塔、炮塔中置

一战时代设计制造的坦克“异彩纷呈”,在坦克尚未定义公认设计雏形的时候,设计师们各自展开“脑洞”,不过FT-17却创新性的将坦克炮塔布置于坦克中段位置,这与我们看到的一战坦克有很大区别,不在各个角度布置火炮,而二战前多炮塔坦克也曾为各国研究,如前苏联T-35多炮塔坦克,最终被证明失败。


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同时,坦克炮塔置于坦克最高的位置上,拥有360度旋转的能力,这种具有全回转炮塔能力的炮塔设计,其实在当时的装甲车上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这就让FT-17拥有全向火力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坦克成员和车体尺寸及重量。

2、舱室布局:动力舱后置、驾驶舱前置

不仅调整了炮塔的设计,FT-17坦克对于内部结构的设计也进行了调整,将动力舱后置、驾驶舱前置,让坦克驾驶员拥有了很好的前向视野,更有利于坦克的操控,而前段为驾驶舱,中段为炮塔,后段为动力舱,也让坦克的前后重心得到了平衡。


现代坦克的“鼻祖”:欧洲“豆战车”FT-17


最终,经过百年的发展,现代坦克依旧沿袭着中置360度旋转炮塔、动力舱后置、驾驶舱前置的经典布局设计,尤其是二战后,坦克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后,主流坦克的研发,依旧没有放弃过这样的设计。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二战依旧“客串主力”的FT-17

一战后,世界坦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采用相同布局设计的新坦克,不但更快更大、火力也更为强大,而FT-17轻型坦克已经明显老旧落伍了。

不过实际上在德国闪击法国并占领后,就俘获了多达1704辆各型雷诺FT这种“老前辈”坦克,令人意外的是,拥有更先进坦克的德军并没有把这FT-17扔掉或重新锻造,反而是分发到各处充当了装甲力量,执行低级别的警戒巡逻任务,直到1944年,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