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谁最幸福?

共鸣共勉共赏


看了这个问题,首先就想到了应该是唐朝诗人贺知章。

  • 贺知章最幸福

这位官场诗人生于公元659年~744年。他出生时,正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父皇李世民交给儿子的大唐天下正是走向鼎盛时期的“贞观之治”。

这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个时代,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而且,这时的中国,是世界最富庶、最文明、最强盛的囯家。

  • 生逢其时

贺知章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会稽人(今杭州萧山区),官至秘书监。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

唐朝在开科取士的问题上,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大量的学子通过考试,获得功名,为进入中央政府赢得了机会。如杨炯、陈子昂、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

但是,大唐王朝入仕门槛也并非任人可进,朝中无人的话,你那张“进士”录取通知书也仅是一张纸。

“贞观之治”并未完全消除由VlP们的推荐功劳。

贺知章中进士的年代恰是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她本人并无显赫的家世,一直受到“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集团的打压,武则天为了对抗这种局面,所以广揽天下人材为其所用,从入仕开始,贺知章是一帆风顺的。

他不象射洪县北漂京城的陈子昂那样用史上最刚烈的诗句表达入仕的艰难。

初唐大诗人王维也是通过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赏识才当上公务员,无限风光和尽情风流的白居易由老资格的前辈VlP诗人顾况的推荐才能当上公务员。

而贺知章却是平步青云,进入武周时期的秘书监任职。所以,贺知章在就业问题上是一帆风顺的。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四川为起点,在中国南方画了一个圆的李白终于北上漂到长安,他来干什么呢?直率一点说就是想进入政界。诗仙其实也是人,酒精麻醉后的狂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同样是托人找的玉真公主, 不知什么原因,所托之亊没有结果。

也许是天作之合,李白在“紫极宫”巧遇贺知章,李白早就拜读过贺知章诗文,此时见到大V,纳头便拜,非常灵醒的顺势从袖中抽出自己的诗文请贺老师指点。

贺知章看完诗文后,一巴掌拍在桌上,李白吓得脸白,却听见贺秘书连声叫好,拍案叫绝。尤其是《蜀道难》和《乌栖曲》,两人相谈甚欢,最后,由于忘了酒资,贺知章取出龟纽金印付帐。(谅那店家不敢使用,龟纽印属于官印,肯定事后由老板登门奉还)

由于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后人谈李白必谈此事,所以贺知章幸运的沾上李白的光。有朋友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也要客观的看到,贺知章由于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创作数量肯定减少,以致《唐诗三百首》只收录了他的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这是一首从反面写久客伤老之情的伤感之作。这当然是可以弦耀一辈子的杰作。

现在有许多书籍在谈到唐代诗坛的高龄诗人时,大都指白居易(享年74岁)、刘禹锡(享年70岁)罗隐(享年76岁)而贺知章(享年84岁)仅次于前面提到的顾況(享年88岁),顾况就是和白居易开玩笑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唐朝几千名诗人的大多数都是在仕途上失意,又遇上安史之乱的影响,生活在颠沛流离中,如李白、杜甫。

而贺知章却是一帆风顺的渡过了自己的一生。

当李白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接受了唐玄宗的黄金厚赏离开长安大游八方之时,恰是贺知章在养老故乡病逝之时,李白闻知消息后,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那一幕,于是写下巜对酒忆贺监二首》:“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良人执戟2


幸福,所有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带给他们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在古代的诗人中,谁最幸福?有人说李白,有人说王维,有人说苏轼,我个人觉得是孟浩然。

一、幸福地睡觉

中国儿童启蒙诗歌排行榜上,稳居前三名的当然是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还有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那是春困的时候,外面的鸟叫声却把我吵醒了,啊,原来下雨了,那么你们上班去打卡吧,记着带伞,我要再睡会儿,睡会儿,睡——会儿——呼——呼——能把睡懒觉也写得这么理直气壮、这么有诗意、这么任性的,只有孟浩然了。

二、幸福的少年

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湖北襄阳西南的岘(xiàn)山上,有一处叫做“涧南园”的庄园,这家女主人生了个男孩儿,孟老爷咬定他们是孟子的后代,所以给儿子起的字也是出自孟子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家有自己的田产,生活小康,如果照孟老爷的安排,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谋个一官半职,不求他做多大官,也不求他发多大财,只要是铁饭碗,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小浩然果然不负他爹对他的期望,聪明好学。平时他埋头在一堆堆的四书五经里,累的时候,最喜欢手拿一本《陶渊明集》,走出书房,走出庄园,坐在岘山的最高峰上大声朗读。

有时候他会和弟弟划船渡过汉江,到对面的鹿门山去游玩,孟浩然最崇拜的庞德公,东汉末年就隐居在这里

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湖北襄阳西南的岘(xiàn)山上,有一处叫做“涧南园”的庄园,这家女主人生了个男孩儿,孟老爷咬定他们是孟子的后代,所以给儿子起的字也是出自孟子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家有自己的田产,生活小康,如果照孟老爷的安排,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谋个一官半职,不求他做多大官,也不求他发多大财,只要是铁饭碗,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小浩然果然不负他爹对他的期望,聪明好学。平时他埋头在一堆堆的四书五经里,累的时候,最喜欢手拿一本《陶渊明集》,走出书房,走出庄园,坐在岘山的最高峰上大声朗读。

有时候他会和弟弟划船渡过汉江,到对面的鹿门山去游玩。

三、幸福的婚姻

孟浩然不愿参加科考,离开家在他在家对面的那座鹿门山住了下来。

他要模仿庞德公隐居这里,东汉末年是乱世,现在天下也乱得很,从他出生到现在,已经换了三个皇帝了。

有几位朋友经常来拜访他,他们就是“襄阳七子”,这几个热血青年在这里谈诗论文、纵论天下。

就是这时候,孟浩然认识了一个美丽动人、身世可怜的女孩儿,十七八岁的如花妙龄,因为没有了父亲,她要赚钱养家,跑出来做了歌女。

情窦初开的孟浩然很快就爱上了她。

但他料定父亲不会同意他娶一个歌女做妻子,直接跑到女孩儿家里拜堂成亲了!

四、幸福的旅游

众所周知,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也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孟浩然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大都是五言短篇,主要写山水田园和自己的隐居逸兴。其诗风格冲淡自然,不事雕饰。富有浑然天成之妙,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他一生有326首山水诗歌。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幸福的死法

求仕失败离开长安,孟浩然回到家乡,做了短暂停留后,从开元十七年(729年)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开始了第三次吴越之旅。

回归田园的孟浩然当起了自由自在的农夫,这时,他已经51岁了。

而孟浩然最后一次任性,是在他52岁那一年,好友王昌龄从边塞贬官路过襄阳,他因为陪王昌龄喝酒,吃了不该吃的海鲜,背疽发作而亡。为了自己喜爱的海鲜而送命,死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爱吃的海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固有一死,孟浩然的死是幸福的。


阳高快乐


梅尧臣。

梅尧臣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其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时不时就夸赞自己的妻子 。

在《梅雨》中,梅尧臣描写到“妻子笑我闲,曷不自举觞。已胜伯伦妇,一醉犹在傍。”也就是说,梅雨季节没人来同他饮酒,妻子就劝他自己喝酒取乐,所以梅尧臣觉得妻子胜过刘伶妻子。他出去玩,看到美好的景色,就想到自己的妻子,想着要是妻子也能看到就好了,于是写了一篇《往东流江口寄内》,曰“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因为妻子不能马上应和自己,于是又以妻子的口吻写了一首《代内答》:“结发事君子,衣袂未尝分。今朝别君思,历乱如丝棼。征仆尚顾侣,嘶马犹索群。相送不出壶,倚楹羡飞云。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并作千里愁,愁极翻成泣”。诗中情意绵绵,实在令人感动。梅尧臣第一任妻子38岁就去世后,梅尧臣写了《悼亡三首》悲痛欲绝:“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并夸自己的妻子“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浩瀚独醉920


公元742年,李白与贺知章在长安相遇 ,也是疏宕不拘的酒徒,虽然他们相差42岁,却一见如 故。

初到长安的李白向老前辈呈上一首《乌栖曲》,年过八旬的贺老一边痛饮一边吟诵,感叹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李白大受鼓舞,又从诗袋中取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蜀道难》,危乎高哉,“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贺知章读完前几句,酒杯就快拿不稳了,全诗读完,激动不已。给李白狂点赞,公非世间凡人,一定是天上的太白金星遇谪下凡。


“谪仙人“,这个流传千古的名号,正是老贺送给小李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賀、李这对忘年交在长安酒肆纵酒高歌,一时竟花光了酒钱,贺知章二话不说,手一挥,解下腰间皇帝御赐的金龟,将这一朝中高官才能佩戴的宝物拿来换酒钱。

贺知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诗人,有着很好的天赋,他写的诗也一直被后世传扬。其实通过观察贺知章的诗也可以发现他很少写那种悲伤的,这与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贺知章也被称为古代最幸福的诗人之一。他的政治方面很顺畅,家庭和睦,贺知章在古代的时候活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这是在古代来说是很难得的。如果没有好的心态,是不可能这么高寿的,很多人羡慕。

贺知章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温柔善良,儿女孝顺。他的生活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学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官途顺畅。每一样都被贺知章占了,所以他被称为最幸福的诗人!


情比天高259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词的巅峰时期乃是唐宋,此后历代虽然有不少佳作和诗人,但总体而言都难以与唐宋时期匹敌,叫得出名号的诗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后世对于清代诗人,总体有着“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的说法。“容若”自然是指纳兰容若,那么后者到底是谁,又有何德何能可与“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容若相提并论呢?

▲纳兰容若剧照此人便是有清代第一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小说家之称的顾太清。顾太清,本名西林春,字梅仙,道号为太清,本姓西林觉罗氏(汉姓鄂),满洲镶蓝旗人。顾太清本是清朝名臣鄂尔泰曾孙女,其祖父鄂昌因受文字狱株连被迫自尽,所以顾太清在出生之时便已是罪臣之后。顾太清年幼时,跟随父亲鄂实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自述“半生尝尽苦酸辛”。

▲顾太清画像尽管家道中落,鄂实峰却依然不忘对儿女们进行通识教育。顾太清的哥哥鄂少峰、妹妹西林霞仙也都能诗善词。顾太清更是专攻诗词歌赋,学问也愈发精深。据《名媛诗话》记载,“(顾太清)才气横溢,援笔立成。待人诚信,无骄矜习气,唱和皆即席挥毫,不待铜钵声终,俱已脱稿。”

▲清代王府内景不久之后,顾太清的生活重新迎来了转机——顾太清有一个堂姑西林觉罗氏,早在多年之前便嫁给和硕荣亲王永琪(乾隆皇帝第五子)为嫡福晋。在荣亲王嫡福晋的收留之下,顾太清虽然身世凄苦,但也终究不再是无根飘萍。就这样,顾太清得以经常出入荣亲王府,并逐渐结识永琪之孙奕绘。

奕绘与顾太清是同年出生,又都是精于诗词之人,因而在西林觉罗氏的撮合之下,奕绘和顾太清之间也逐渐生出好感。在顾太清五世孙金启孮所撰《顾太清与海淀》一书中,顾太清最初是荣亲王府内的家庭教师,曾与妙华夫人一同教导王府后辈,妙华夫人是奕绘的正妻赫舍里氏。

▲金启孮近照或许是曾在一起相处的原因,妙华夫人深知顾太清的为人,因而她对顾太清与奕绘之间的交往也保持着赞许态度。就这样,顾太清最终答应嫁给多罗贝勒奕绘为侧室。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决,那就是顾太清曾为罪臣之女,是没有资格嫁给皇室宗亲的。奕绘几经周折,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在奕绘的安排之下,顾太清放弃原有姓氏,假托为王府护卫顾文星养女,这才得以如愿嫁给奕绘为妾。

▲奕绘及顾太清画像顾太清的生活,也在这一年发生了重大转折。她和自己的夫君琴瑟和谐,经常在花前月下探讨诗词,即便是与正室妙华夫人,两人的感情也是极好,常以姐妹相称。不难发现,顾太清在这一时期的词作也一改往昔的孤苦飘零,从而转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奕绘不仅博学多才、精通诗词,而且他在生活中也对顾太清呵护有加。两人婚后六年,妙华夫人因病去世,顾太清限于身份原因没法成为正妻。奕绘索性便放弃续弦的打算,专心守候着顾太清一人,先后育有三子四女。两人的幸福生活,也传为一时佳话。参考资料:《顾太清与海淀》《顾太清全传》


中式精致生活


贺知章是古代诗人中最幸福,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点原因:1,生活的年代,贺知章生活在唐朝经济最鼎盛时期,当时国民收入都偏高,世界各地商旅都来首都长安,进行贸易。人口突破百万,是同期罗马帝国的四倍,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老百姓生活富裕,粮食吃不完,就酿酒。

2,贺知章寿命长,他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4年,一生从无大病,活了八十六岁。况且他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令人羡慕。

3,贺知章官运亨通,他在唐武后证圣元年中进士,状元,是有资料记载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从国子四门博士一路做到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死后还被追封礼部尚书。

4,贺知章朋友多,有“醉八仙","仙宗十友"等,多名知己。古人曰,得一知己足矣,而他的知己可以用卡车装。

贺知章性格开朗和大时代的背景,造就了这一不世出的大诗人。他一路走来,总是顺风顺水,所以我们无理由,不相信他是古代诗人中最幸福的!

`


新星满满


幸福不是比较,而是一种自觉。

子非鱼,焉知鱼乐?你能分辩出身边人谁更幸福吗?中央电视台都不能,我们只能通过相交互处确认,某人姓福或姓傅。

亲友尚不能知其乐,你怎么判定古人呢?

仅因“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或”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少名。”你说大小杜幸与不幸。

或者考史提供他们的生活轨迹,其只言片语又怎能决定一个诗人的幸与不幸呢?

幸福的感受因人而异,国王羡乞丐可以随时晒太阳,乞丐慕国王夜夜作新郎。

不过,我还是可以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他们现在同样幸福。

零落成泥碾作渣,一抔黄土掩风流。


六笨99


我认为陶渊明是最幸福的。相信大家都学过这么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自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41岁改任彭泽令后,某日,陶渊明赋《归去来》后"解绶去职",结束了他一度亦官亦隐的政治生涯,真正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当他脱掉那套官袍的时候,意味着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回归田园,陶渊明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主动辞官归田,是对自然恬静的田园生活心向往之的内心需要。在他的情感世界里,他对于自由的田园生活,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

于是,他能够真正俯身于田园,像一个农夫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埋首于基本生活所需的劳动之中。这种劳动,是纯正的,是天然的,甚至也是艺术的。他甚至觉着劳作后,洗洗身子,都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会眺望远处的山寨,不禁诵出"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句子。陶渊明像所有农夫一样,春播秋收,经历着经历着躬耕农亩的辛劳,享受着自然的生活。

在田野间,他常常在劳动的间隙,登临山水,喝酒赋诗,弹琴高歌,一派悠然自得的模样。陶渊明用一张无弦琴弹奏心灵的音乐,与朋友把酒言欢,末了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陈小二do


李白,因为他是最自由的。

他没有牵绊,荣华富贵视作无物,只要现在快乐。

他有抱负,心怀天下,为了梦想和朋友隐居,以图荐选到朝廷。到了朝廷,不如意,也不会委曲求全。

像李白这样放纵不羁的人,很幸福,了无牵挂。唐朝,这个自由发达的时代,那个诗人可以畅所欲言,而他随心随性。


慕水大法师


首先这个题目有点太大了,因为中华文明五千年,诗人太多,且不说大多数诗人的详细生平我们后人并不熟悉,即便是那些比较著名的诗人,我们也仅能从不多的史料和他本人的诗作中大概推测他在他生活的时代幸福与否。

何况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开疆扩土权倾天下是幸福,如曹操;生逢盛世位高权重是幸福,如贺知章;隐居南山酒味悠悠是幸福,如陶渊明;纵情山水放飞自我是幸福,如李白;美人倾情左拥右抱是幸福,如柳永。依现代人的幸福标准,有权有势有钱,有地位有事业有朋友,吃的潇洒玩的潇洒写的潇洒,当首推苏轼了。

首先,苏轼一生身处宦海,虽数次贬官,但始终有职有权有地位,一直生活在当时的上流社会。

其次,在政治上有自己的抱负,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疏浚杭州西湖,建了苏堤。

第三,苏轼有朋友,不说文人墨客僧道,就连与他政见不同的王安石,两人也是惺惺相惜。

第四,会玩会吃,心态好,密州出猎,东坡肉,岭南荔枝,放在现代肯定是美食家。

第五,苏轼之前,宋词以婉约为主,是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所以苏轼是集婉约与豪放为一身的第一人,很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

第六,情商和文采极高,他有幸福的家庭,有深爱的妻子,同时得到其他很多女人的倾慕,甚至在他政治上遭遇低潮的时候陆续有三位皇后皇太后为他说情,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