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盛新材二闯关:股东低价入股疑利益输送,供应商环保违规多次被罚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零售额将突破3000亿元。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据亿邦动力网统计,2019年双十一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品牌数量为15家。其中,化妆品占4席,分别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Olay。

基于下游化妆品市场表现亮眼,主营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盛新材”)再次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不过,公司业绩波动风险依然存在,此外,新旧招股书前后披露数据不一致、关联方的股东“低价”入股、供应商环保违规等问题或将成为公司本次上市的“拦路虎”。

毛利率波动较大,净利润不稳

锦盛新材成立于1998年,主营产品为化妆品容器,包括膏霜瓶和乳液瓶两大系列。近年来,随着下游化妆品市场规模扩大,化妆品容器的需求逐渐增加。

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201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同期,Wind数据显示,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上市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9.75%至160.3亿元。

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猛增,身处中游的锦盛新材的营业收入逐年增加。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锦盛新材营业收入由2.89亿元增至3.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76%。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

然而,公司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并未与营收增速趋同。

2016-2018年,锦盛新材的净利润分别为5316.48万元、4287.29万元、5351.31万元,其中,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9.36%,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82%。

对此,锦盛新材表示,2017年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未产生投资收益、产品毛利率下降、汇兑损失所致。2018年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以及产生汇兑收益141.63万元。

作为塑料包装制造商,锦盛新材产品以亚克力(PMMA)材料为基础,涵盖PP、ABS、PETG、AS等多种材料。报告期内,受石油价格波动等影响,塑料原料价格波动较大。

尤其是2017年,PMMA价格由年初的1.8万元/吨增至年底的2.5万元/吨,2018年9月之后,PMMA价格有所回落,截至目前,约为2万元/吨。

锦盛新材二闯关:股东低价入股疑利益输送,供应商环保违规多次被罚

基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2017-2018年,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33.37%、32.39%,较2016年36.07%的毛利率分别下降了2.7、3.68个百分点。随着2019年原材料价格下跌,公司毛利率小幅回升至37.54%。

除此之外,汇兑损益亦对公司业绩波动存在一定影响。

锦盛新材的客户主要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迪奥、百雀羚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营收比重为62.46%、58.45%、56.62%、64.25%。同期,公司汇兑损益为-273.64万元、279.18万元、-141.63万元、7.59万元。

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而目前看来,公司又很难规避上述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未来,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汇率持续波动,公司将如何维持业绩的稳定性呢?

高管、股东“突击低价”入股?

事实上,早在2017年,锦盛新材就对上市发起过一轮冲击。

彼时,公司拟登陆主板,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募资3.28亿元用于年增产1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技改、4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新建以及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

随后,2018年3月,锦盛新材主动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对此,发审委要求公司说明前次撤回申请的原因,以及相关导致撤回申请的事项是否落实或消除。

对此,锦盛新材在回复财经网采访函中表示,“2018年3月,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长远规划,经与保荐机构友好协商,决定撤回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申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锦盛新材拟主板IPO前一年,即2016年,公司进行了三次股权转让,且每次估值迥异。

2016年2月,公司实控人阮荣涛以3.33元/股,将持有的公司9%、4%、3%股权转让给洪煜、郭江桥、何文铨,转让价格合计约为2066.47万元。洪煜、郭江桥分别为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以此估算,公司当时估值约为1.29亿元。

两个月后,阮荣涛再次将持其有的30.6%股权,以4元/股转让给上海立溢、王建潮、叶立方、王秋良,转让作价合计约为5153.04万元。其中,王建潮为公司关联法人绍兴市上虞中金黄金饰品销售有限公司、绍兴市锦舜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彼时公司整体估值约为1.68亿元。

在2016年7月第三次股权转让时,公司实控人阮荣涛、高丽君以6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1.5%、5.5%的股权,转让给锦盛投资,本次转让金额合计为1768.2万元,粗略统计公司整体估值为2.53亿元。

锦盛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成立于2016年。阮荣涛、高丽君均为其股东,二者分别持股23.93%、14.29%,其他46名出资人合计持有出资比例61.78%。

半年以后,锦盛新材发起主板IPO。据国际金融报此前报道,本次锦盛新材估值目标高于13.11亿元,前后时间相差不足半年,公司估值猛增5倍。这不免让人生疑,公司是否存在向部分高管及关联方股东进行相关利益输送呢?

此外,通过对比新旧两版招股书,公司前后披露的2016年产品产量、销量数据还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回溯2017版招股书,2016年锦盛新材产品销量为5892.14万套;而最新一版招股书显示,2016年公司产品销量为6208.3万套,前后数据相差316.16万套。

除此之外,公司2016年产量的数据也出现偏差。在2017版招股书中,2016年公司产品产量为5900.82万套,而在最新招股书中,2016年公司产品产量为6188.67万套。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新旧招股书中,公司2016年的营业收入却是相同的,均为2.89亿元。

对此,锦盛新材表示,“上述差异是由产销量统计口径差异导致。更新后的统计口径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产能利用情况。本次申报中,2016年-2019年1-6月公司均采用同一口径披露生产、销售数量”。

关联交易频繁,供应商环保违规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与中商情报网数据统计,2012-2017年,浙江、广东两省的塑料制品稳居全国前列,其中2017年,浙江以13.78%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而锦盛新材就发家于浙江。

锦盛新材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上虞华光电讯器材厂,后更名为 “上虞市电子电器职业学校实验厂”,1997年改制为上虞市锦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下称“锦盛包装”);随后,2002年阮荣涛受让锦盛包装55%股权,高丽君受让锦盛包装45%股权,二人为夫妻关系。

历经多次股权转让、增资后,阮荣涛、高丽君合计控制公司46.82%的股权,共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中,阮荣涛直接持有公司27.1%股权,高丽君直接持有公司3.72%的股权,二人通过锦盛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的股权。

同大多数拟IPO企业一样,锦盛新材也是家族企业,与实控人及其亲属存在多起关联交易,然而,频繁的关联交易背后是否暗藏“猫腻”呢?

报告期内,因自身产能有限,锦盛新材曾向实控人亲属控制的企业顺源塑料、新凯包装、新弘包装、华祥塑料、圣克思塑业采购零部件。

锦盛新材二闯关:股东低价入股疑利益输送,供应商环保违规多次被罚

2016年,公司向新弘包装、顺源塑料、新凯包装、华祥塑料、圣克思塑业采购零部件金额分别为435.02万元、426.95万元、219.02万元、114.55万元、68.1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分别为3.57%、3.5%、1.8%、0.94%、0.56%。

2017-2019年6月,公司逐渐减少了关联交易,仅向新弘包装采购零部件,金额分别为443.42万元、1173.39万元、528.32万元。2018年至今,新弘包装位列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名单。

天眼查显示,2017-2018年,上述关联方存多起违规行为。

2017年8月,新弘包装因污水总排口废水超标而被绍兴市上虞区环境保护局依法立案并处罚款1558元。一个月后,上虞区环境保护局在复查时发现,新弘包装未按要求停止环境违法行为,仍持续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属拒不改正违法行为,对其处以罚款43624元。

2017年,顺源塑料年产500万件化妆品包装注塑生产项目因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未建设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就投入生产,被上虞区环境保护局责令停止生产,并罚款5万元。此外,2018年,华祥塑料制品建设项目未经环评报批擅自开工建设并投入生产,被行政处罚。

此外,财经网还注意到,锦盛新材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的绍兴市怡合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下称“怡和塑料”)报告期内也频繁发生违规事项。

2016年,怡和塑料因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被处以罚款3万元;2017年8月,怡和塑料因私设排污口或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物,三次受到上虞区环保局的处罚,合计罚款金额为21.8万元。

一般来说,为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确保生产的包装产品能满足质量和安全要求,化妆品企业对包装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比较高。然而,锦盛新材的关联方、大供应商却屡屡出现生产、环保违规等问题。交易之前,锦盛新材是否会对关联方、大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评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