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天都在消失”的农村大家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建议?

梦中的老房子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我在10年前就问过,也和很多人讨论过,甚至呐喊过。10年后这真的是一个好问题,真切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探讨交流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要对农村“每天都在消失”有个正确的认知。

说农村每天都在消失,说的是农村的常住人口,或者说昔日农村的“繁忙”吧,再者就是昔日农村的稀散分布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人口最多,可人均资源却是稀少的,科技的发展和规模化又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必然导致农事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城市工业化和商业化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到城市是必然。与此同时,因为常住人口的减少,农村的一些文化也在减少和消失。

然而,农村人虽然少了,但是农村的发展和产出却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多了、更好了、农村的生活品质也大大提升了。所以,说农村每天都在消失是有失偏颇的。

其次,对于“每天都在消失”的农村,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这也是10年前我呐喊的原因)。

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甚至出现的空心村、老迈村、荒芜村,这在局部区域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要知道,中国人均资源少,特别是土地资源少,土地资源又要承载全体中国人的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留下的大量土地绝对不能“消失”,而且要盘活,这是政府各级部门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其次,在处理土地“消失”的问题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借此机会进行农村权力的变革,让分散的土地规模化、集中化、机械化、科学化发挥效益,真正实现农村产出的提质增效。再者,就是要积极的提升农业人的专业化水准。最后,我个人以为最有效的就是能够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能够发展乡贤,让能人回村,真正以市场手段发展农村,这样既留住了人,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还为城市舒缓了压力,一举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