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

无忧无虑90132


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

对联形式多样且灵活多变,从一字联到百字联,不一而足。但只要遵循平仄“替、对”基本规则,怎么来都是可以的,所以说有多少种是很不恰当的。

一、替

无论你的上联多长,有多少字,采取什么句式,都可自由确定,但必须保证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而行;象骏马盛装舞步行走一样,节奏铿锵,富有韵味,即所谓“马蹄韵”。

二、对

上联字数、句式、平仄格式既已确定,下联字数、句式就必须完全相同,同时平仄格式又要完全相反,即为“对”。一三五可以不论,二四六必须分明;即一三五单数处可以保持相对的自由度,二四六偶数处必须保证节点不乱,当平需平,当仄必仄。

需要注意的是,对联越短,平仄要求越严;对超长对联,前段要求必须严格,到后面可以适当放宽,下联后半部只要保证句式相同,稍许出出律,也无不可。

对于一些趣味联,如怼意联、拆字联、合字联等,重在趣味,平仄格律次之,不符格律也无伤大雅,就不用那么死板苛求了。

玩对联需要规则,就象打牌下棋,打蓝球踢足球也必须有规则一样,不然乱哄哄一锅粥,大家怎么玩下去呢?


云卷飞山


对联,历史悠久,有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一、平仄和格律

对联如果是五字和七字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五、六句)完全相同(限于篇幅不可能讲清五言、七言律诗颔联与腹联的平仄变化,可对照律诗学习、运用)。其它对联比律诗的字句更自由,它可以是四言、六言、八言、九言,乃至十言以上。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对”又要“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互相映照,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朋、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明一件事物,阐明一个道理。

二、注意的问题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由于汉民族语言是以单音为主,文字更是一个个独立的方块汉字,很容易写成整齐的句子,因此,要求在同一幅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能起到整齐美观的作用。如:

万里东风抒壮志

百年美梦入长征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组成的词组。上联的词组是几个字,下联的词组也必须是几个字。如:

遍地一一都藏一一金银一一宝

神州一一尽出一一勤劳一一人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相对 对联的上、下联除词组结构相同,还必须词性一样。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 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协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编对联时,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读时琅琅上口,使人易有动听之感。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

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准,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一一西岭一一千秋一一雪

(平) (仄) (平) (仄)

门泊一一东吴一一万里一一船

(仄) (平) (仄) (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由于是双音步,第一字可不细究。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对联中要求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上、下联的内容要互相合作,发生联系,才能很好地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是一幅名联,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知道国事不妙、志士多忧的情状,强调要努力学习、关心国事的高尚情操。这幅对联如果只在字面上下功夫,上、下联内容不能发生有机联系,不管怎样,也不会成为好联。

对联,是人们生活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给人们的实践以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所以,它不只是门上贴的、眼睛看的、嘴上说的,它能让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把它表现的思想变成实际行动,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是,单凭一个问答是不可能把对联的知识讲清楚的,愿和有志于此的平台师友共同学习、提高。


崇阳37


 对联格律分为两种:一种是句中格律。另一种是句脚格律(指有两个分句以上的对联)。

一、句中格律。

  对联的句中平仄规则: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二、句脚平仄规则

  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简称为句脚)的平仄安排也要讲究,一般是按照马蹄韵为准的(也有例外,叫变形格)。句脚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就是马蹄韵)如下 :(所举例皆为上联句脚,下联和句脚没有列出,公式与上联正好相反,大家自己对照学习。)

对联的格律要求: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2、词性要相同;3、传统对联还要讲究平仄,新式对联不太看重。意义:句子上的齐整和声音上的和谐,应该是对联格律的意义所在,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内容,只是片面流于形式,势必难入佳境。



时尚天水


对联一般为,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十一字联、十二字联、十三字联一直到后续。

通常所见到,四字联,五字联,七字联,九字联,十一字联,十三字联、二十二字联、二十四字联、三十六字联、四十二字联等等。

中华传统自过春节贴楹联以来,到如今久盛不衰,而且越来越盛世。

例如你家春节贴对子,各位看官一看,就基本知道你家主人的思想,这就是其中乐趣无穷无尽。

特别是红白喜事,那就更有意义。红喜事写的是,中听的言语与祝贺,恭谢亲朋好友与嘉宾的妙句。白喜事是寄托与哀思,生前的丰功伟绩。

其次就是学子励志对联,功名成就等。

再就是各行各业的大展宏图,未雨绸缪人生规划等,喜喜出楹联。

写贴对联,就必须要懂得对联律韵,否则行行几个字,就是两句心里话而已。

如今现在还有些人拿了一副对联,不知怎样去贴,一定要记好,首先看整副对联意思,一般一副对联联文两边尾字分平声和仄声,仄声为首联,平声为第二联。如果两边尾字同音,那就要看整副联文意义决定。进家大门右边贴第一联,左边贴第二联。千万不要贴反,贴反了别人家笑话。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兴安步步高。

平安即是全家福,和氣能生四季財。





xrh鸿雁


对联为诗中诗,所以这种文学式样具备诗的一切点。不过由于对联的随意性,(春之联,喜联,庆节,庆祝联,戏对…),较诗有很大的宽范。对联(一)上下平仄相对,(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按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交替进行,(四)禁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对联大体就这几种,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完整意境,平仄可以不顾。


昂首高歌散淡人


真不知噃!两年前我一开始玩就绝不理平仄律音,文字格式对称那是绝对的,讲平仄用现在普通话来郎诵格格不入,在现代玩诗词对联讲究平仄简直是死胡同此路不通,古诗词对简直是玩完了,大多数人都写现代诗,现在更大多古现都不玩了,对对很单调重复,讲究平仄音我就不玩了!



嘉哥64


对联不叫平仄,也与平仄关系不大,并不是外行人说外行话。对联首先要意对,字对,词语对,词性吻合,方为对仗。平仄是讲究有平对平行,仄对仄行,平仄、仄平互行,千变万化,又岂能拘泥于一种,仅韵味协调一种选择与偏向,而事实真象是对联与平仄关系不大,意义也很小


英语不懂


“由以上所例举的平仄格式可以看出,四言联加上三言联即:“平平仄仄”加“平平仄”;“仄仄平平”加上“仄仄平”可以得出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而五言联的平仄则是上例七言联前边去掉“平平”、“仄仄”的结果,同理,九言联的联律实际等于四言联“平平仄仄”加上五言联“平平平仄仄”,得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故乡的浮尘


对联大题我个人认为是有六项那六项呢、三项是看对联三项不同文化不同理解不同认为等的格和吧是一样?下面说吓应对联的一项对联有一种情况是实情应对就是看画事情接对联第二种是菲常有力的应对法第三种情况是没有用心的对上或这说对上了您自已!看都、趣意不大没有认家的好等情况是一样的或这说

就像A、B、C一样、它占住了C的情况


身份证号如合


对联以意境对仗为最佳,符合平仄更妙,有如锦上添花,一味要求平仄韵律,枯燥无味,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