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每日一讀——《學而》1.5

《論語》每日一讀——《學而》1.5

《論語-學而》1.5

1.5 子曰:“道⑴千乘之國⑵,敬事⑶而信,節用而愛人⑷,使民以時⑸。”

【譯文】孔子說:“治理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工作,信實無欺,節約費用,愛護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閒時間。”

【註釋】⑴道——動詞,治理的意思。

⑵千乘之國——乘音剩,shèng,古代用四匹馬拉著的兵車。春秋時代,打仗用車子,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春秋初期,大國都沒有千輛兵車。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所記載的城濮之戰,晉文公還只七百乘。但是在那時代,戰爭頻繁,無論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必須擴充軍備。侵略者更因為兼併的結果,兵車的發展速度更快;譬如晉國到平丘之會,據叔向的話,已有四千乘了(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國,在孔子之時已經不是大國,因此子路也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間”(11.26)的話了。

⑶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工作態度,因之常和“事”字連用,如衛靈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⑷愛人——古代“人”字有廣狹兩義。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這裡和“民”(使“民”以時)對言,用的是狹義。⑸使民以時——古代以農業為主,“使民以時”卽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違農時”,因此用意譯。

(摘自 楊伯峻《論語譯註》)

《論語》每日一讀——《學而》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