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國力這麼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興?

木眼


晚清的時候,從1862年到1874年,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十多年的“同治中興”。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出現了“中興”,必然會帶來盛世,整個王朝將會由此往前延續很多年,但是,清朝晚期的時候出現了這樣一個“同治中興”,國家卻很快就滅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慈禧聽政)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在“同治中興”中,有什麼變化。

其一,慈禧確立了領導權。由於同治是小皇帝,又由於慈安皇后不太管事。因此,在這個階段,基本確立了慈禧的領導權,慈禧太后逐漸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國家做到了政令統一。

其二,漢人官員逐漸走上最高政治舞臺。由於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及回民叛亂中的優異表現,包括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內的一大批漢人官員走上了清朝最高的政治舞臺,和滿人官員分庭抗禮。改變了滿人官員在朝廷中一枝獨大的局面。

其三,洋務運動在中國興起。由於在對外國列強的戰爭中,清政府看到了自己武器的落後,因此以奕訢、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代表,大力展開“洋務運動”,讓中國的近代工業興盛起來。並且因此收留了不少流民,解決了很多人的吃飯問題。

其四,加大科舉力度吸納了不少民間有才之人。由於洪秀全因為科舉失敗,揭竿而起的事實,因此,清政府在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以後,加大了科舉考試的力度,把更多的人吸納進來,讓整個社會的怨氣得到了較好的疏解。

因為有以上一些措施和做法,因此使得清政府在那一段出現了短暫的和諧安寧,似乎出現了復興的景象。

(中興大臣)

但是,“中興”以後,清朝卻不斷受挫,一瀉千里。因此,讓人產生懷疑,這個“中興”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中興”以後,清朝反而更衰了呢?

有人說,所謂“中興”,其實是虛構的。是慈禧太后以及李鴻章之類的大臣為了籠絡人心,哄騙全國人民的。

誠然,慈禧太后與李鴻章等大臣,確實會大肆宣揚這個“中興”。因為對於慈禧來說,那是她“垂簾聽政”的政績。為了她能夠繼續“垂簾聽政”,確實需要這樣做。對於李鴻章等漢人大臣來說,也是需要大肆宣傳的,因此這是整個清朝時期,漢人大臣第一次主宰朝廷。他們需要表達漢人很厲害,很管用,比滿人大臣管用,這也符合他們的心理。

不過,這個說法卻抹殺不掉,在那一段時期,清朝確實出現了一段短暫的和諧蓬勃。雖然比較微弱,但至少是一個反彈。那麼,既然那時候已經出現了好的局面,後來清朝為何惡化得那麼快呢?

我認為,恰恰是這一個“中興”的狀況,加速了清朝的滅亡。為什麼說呢? 首先,我們要看看,這個“中興”,究竟“中興”了什麼?

(洋務運動)

從上面的列舉,我們大致可以發現,“中興”實際上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

在政治層面上,就是造成了慈禧的一家獨大。而且這種一家獨大,還在往極端方向發展。特別是同治皇帝早死,以及慈安太后越來越邊緣化,以至於後來莫名去世以後,整個朝廷,就完全到了慈禧的手裡。一家獨大,確實可以保障政令暢通。但是卻也因此造成獨斷專行,造成思想僵化和武斷。在西方逐漸走向民主的同時,中國走向獨裁,政治方向是相反的。

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的上臺,確實是一個新變化。但是這個新變化,只是滿漢之間的人員變化,並沒有帶來思想變化。尤其是曾國藩,大力提倡在當時來說,較為封閉落後的儒家文化,他也成為儒家的“聖人”。這對當時的中國,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

在經濟層面,清朝實施“洋務運動”。但是這個“洋務運動”是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連李鴻章都說,中國與西方人比,就是武器落後,其它方面都比西方人先進。這個認識顯然是極為狹隘和落後的。在這種思想指引下,洋務運動最終只是小敲小打,並沒有引起經濟上革命性的變化。而且由於制度的腐敗,大量財物流入貪腐者的腰包,並沒有給國家帶來什麼幫助。

在文化層面上,當時在科舉制度上的加大力度,雖然說蒐羅了不少人才,但這些人才,並不是對社會發展有幫助的“英才”,反而是在科舉槓桿的指導,蒐羅了一些維護舊制度舊秩序的腐朽之才。靠這樣一些人,怎麼能夠推行社會往前發展呢?

所以,短暫的“中興”,其實是把清朝往更加相反的方向推動了。清朝後期怎麼能不急速往後下滑呢?


張生全精彩歷史


清朝後期,國家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國力漸弱,但在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清朝的統治卻出現了一段難得的回升狀態。

這段時間,清政府在英法等國的支持下,擊潰了太平天國運動,又開啟了洋務運動,政治生態為之一新,經濟煥發生機,因此稱之為“同治中興”。

以奕訢為代表的滿清統治者,認識到了大清王朝面臨的內外危機,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乃至捻軍起義的過程中,一大批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等,脫穎而出,他們認識到了中外之間巨大的差距,於是開始發起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

滿清權貴和漢族知識分子結合起來,對垂危的封建統治進行了調整。

一是對內降低賦稅,減輕人民負擔。鼓勵耕作,安撫人民的反抗情緒。

二是大興科舉。增加考試錄取名額,以籠絡更多人才維護清朝統治,防止類似太平天國運動的出現。

三是舉辦洋務。在外交方面,與西方列強謀求合作。在經濟方面,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後期以“求富”為口號,先後創辦了一系列近代企業,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開平煤礦等等,客觀上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並掀起了一股“實業救國”的思潮。

總之,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朝出現了一段難得的平靜時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因此,稱之為同治中興。








老王古今縱橫雜談歷史


晚清時期,中國內憂外患,清政府對內殘酷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義和團運動和革命黨人的起義,對外屈膝投降,連年的動亂和外國的侵略,導致中華民族積貧積弱。每況愈下。中國國力迅速下降。最終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這是中國社會的悲劇。

在這段時間裡,很多的仁人志士,為了中國的命運的轉變,想盡各種辦法,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當然,這也包括清王朝的一些有識之士。他們為了清王朝能夠維持統治,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做出一些變革。

比如在同治一朝,就出現了史學家所稱的的“同治中興”。

所謂的中興,歷史上有很多,比如漢朝的昭宣中興,唐朝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明朝的弘治中興等等,這些都是朝代的中後期的有作為的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社會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緩解。他們,都得到歷史的肯定。那麼,同治一朝,做出那些貢獻,以致能獲得“中興”之名的呢?

我認為,主要是四個方面:

1、鎮壓叛亂,穩定國內局勢。

清朝自乾隆末年開始,農民起義連綿不斷。1840年的鴉片戰爭,使得清王朝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社會。185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爆發,很快席捲半個中國。1856年,太平天國鋒芒直指北京,1858年英法聯軍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北方的捻軍起義也如火如荼。東北的沙俄則加緊侵略。清朝內憂外患。大有亡國之危機。以至於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皇帝逃亡熱河。

不過,同治上臺之後,局面發生很大的變化。

中俄,中英,中法等條約簽訂之後,外國的侵略暫時告一段落。清政府騰出手來,對農民軍進行大規模圍剿。

天京陷落

這個時候,因為內訌和清軍的鎮壓,太平天國大勢已去。1864年,清軍對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發動大規模的進攻。7月19日天京失守。清軍和湘軍在天京城內展開大規模的屠殺。之後,隨著李秀成、洪仁刊的敗亡,太平天國徹底失敗。

這個時候,北方的捻軍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1868年8月,西捻軍被圍困在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結果全軍覆沒,張宗禹投徒駭河而死。捻軍起義以失敗告終。

隨著太平天國、捻軍的先後失敗,國內的形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2、重視科舉。

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緩和階級矛盾,清朝政府對科舉考試相當的重視。增加了科舉考試的錄取人數。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認識到國子監“專課文藝,無裨實學”,下令“兼課論、策”,“獎勵留心時務者”。

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員的童試加試算學。

丙午,展順天文鄉試於九月舉行,恩科武會試於十月,順天武鄉試於十一月。

補行咸豐十年恩科武會試。

同治辛巳,廷臣議上垂簾章程,懿旨依議。詔開恩科。

同治初元,以國學專課文藝,無裨實學,令兼課論、策。用經、史、性理諸書命題,獎勵留心時務者。 ——《清史稿》

3、賑濟災民,勸課農商

同治皇帝劇照

在這方面,明清時期的很多帝王都做的不錯。同治皇帝也不例外。他多次下令賑濟災民,減免賦稅,以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

戊申,上奉大行皇帝梓宮返京師,免承德及宛平各府縣田賦。

是月,免西寧碾伯被擾額賦。

甲戌,免安徽、江蘇、浙江被賊來年額賦。

庚子,順直久旱,飢,賑恤之。

辛丑,以畿內亢旱,撥閩、廣、贛釐捐三十萬,浙、閩海關洋稅三十五萬備賑需。

己酉,自三月不雨以來,上頻祈雨。至是日雨。是月,免陝西乾州等屬災擾額賦。

——《清史稿》

諸如此類,在史書記載中,還有多處。

4、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大規模開展洋務運動。追求“自強”,“求富”。

內憂外患的局面,迫使清朝的一些有識之士發出變革的呼聲,要求學習西方的技術,使得自身強大起來。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慈禧太后於1861年發動“辛酉政變”,也和國內的頑固派有矛盾,需要利用改革派。於是,也偏向於支持變革。

於是,一場清朝政府自上而下的,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為代表的的洋務運動拉來序幕。

洋務派們紛紛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興辦輪船、鐵路、電報、採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

福州船政學堂

這段時間,還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通過洋務運動,中國引進大批先進的技術,訓練和建立新的海軍,興辦民用企業,加強人才培養,這對中國的現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這也是同治中興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我們應當看到,雖然,同治中興有許多值得稱道之處,但是,它也有很多的硬傷。

1、局勢的平穩是以清政府的賣國求榮為代價的。

“對內勵精圖治,對外積極進取”才是一個有作為的王朝的正常表現,再次一點,也要“對內穩固統治,對外抵禦強敵”。

但是同治時期,對內加強對農民起義的鎮壓。對外,則屈膝投降。先後和沙俄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條約》,和日本簽訂《北京專條》,將巴爾喀什湖以東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給俄國。還送給日本五十萬兩白銀,換取因侵略臺灣被打的抱頭鼠竄的日軍撤出臺灣。大漲日本的侵華野心。實屬不該。

這個時期,連小小的浩罕國也敢於率領大軍入侵新疆,並佔領新疆不少地方。直到後來,光緒年間,左宗棠才率領軍隊收復新疆。

2、局部的革新並不能挽救中國腐朽落後的局面。

清朝末年,中國面臨的局面是腐朽的清政府已經不能夠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了。清政府要做的,廢除帝制,實行立憲,還政於民。徹底的富國強兵。

重視科舉,籠絡人才,賑濟災民,並沒有起多大的效果。因而,雖然太平天國、捻軍起義被鎮壓,但國內的局勢仍然只是維持大體的平穩。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仍然時有發生。

大規模的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落後的體制,決定所謂的運動,並不能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一敗塗地,標誌著“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

新式學堂的開設,留學士子的派遣,使得西方的先進的思想更進一步深入人心。當然也沒有能夠挽救清朝日益衰敗的命運。

而且,要說明的是,所謂的“同治中興”,洋務運動,是在慈禧、奕訢等人的主持下,以“同治”的名義進行的,並不是同治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主持的。同治皇帝,並沒有歷史上的中興之主的才能。

論曰:穆宗沖齡即阼,母后垂簾。國運中興,十年之間,盜賊劃平,中外乂安。非夫宮府一體,將相協和,何以臻茲?泊帝親裁大政,不自暇逸。遇變修省,至勤也。聞災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蘄至中壽,日新而光大之,庸詎不與前古媲隆。顧乃奄棄臣民,未竟所施,惜哉!——《清史稿》

同治皇帝既無執政之實,又無執政之才,更無中興的雄心,所謂的“同治中興”,乃殘花一現而已,《清史稿》中的所謂中興制論,言過其實了。


填哥講史


首先,我們看看是什麼是同治中興。“同治中興”是指清朝後葉,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箇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下開洋務運動。 也有人把清代咸豐至同治時期定為鹹同中興,作為一箇中興的階段,但現時普遍都認為中興時期主要在同治統治年間。同治中興本質來說是封建地主階級,通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一場技術自救運動。

然後,我們要回到這個問題,要弄明白當時的背景,開始同治中興之前的清朝,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力。在1862年(同治中興)之前,由於吏治的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鴉片貿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佈禁菸。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在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清朝戰敗,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51年,洪秀全於廣西金田起義,聯和天地會、三合會北伐。兩年後攻陷並定都江寧,改稱“天京”,並且發動兩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餘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後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變亂後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後於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可以說此時的清朝,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

弄明白這個邏輯之後,我們在切入正題,中興的主持大臣主要是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這時期(1862-1874年)的清王朝得益於關稅收入的增長,財政收入大幅提高。對內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回亂,對外軍事上打贏了中法戰爭收復了新疆,一雪咸豐朝被列強圍堵北京的恥辱。還建立了海軍。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老百姓算是過了二十年的安穩日子。同治中興主要做了這幾件大事。

一、徹底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使中國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統一。同治年間,清政府以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為主要依靠力量,先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從而使得中國避免了一次大分裂。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太平天國的革命精神值得肯定。但其對近代中國的破壞性明顯多於建設性,消極意義大於積極意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固然是為了維護其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確實是避免了分裂局面的延續。

二、為洋務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縱觀古今歷史,任何變革的出現,都是需要相應的環境的支撐。正是在同治中興的環境下,洋務運動才得以順利開展,一大批新式企業才得以建立,從而邁開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觀的說,同治中興一定程度上為中國近代化的開啟提供了某種前提,這一歷史意義是必須要予以肯定的。

三、 與西方列強保持了一段相對友好的時期,引進了西方科學文化知識,促進了國人的思想解放,為今後的社會變革某種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治中興期間,清王朝與西方列強並未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形成了所謂的中外和好的局面。也正是在這一期間,西方的科學知識大量傳入我國,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最終在此時被付諸了實踐。

綜上,清朝後期國力這麼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興?因為,通知中興是相對於前一階段的清朝而言,的確有進步。經過同治中興的清王朝,似有一種迴光返照的跡象。再者,從後世的角度評價,他避免了國家的分裂,直到晚晴滅亡,基本保住了中國的國土,同時,使得中國開啟了近現代化的進程。所以說,就其意義而言,雖然國力沒有極大的上升,但是依然可以稱得上是中興。


一個男人不容易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八位皇帝,在清朝後期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治是清穆宗的年號,原名叫做愛新覺羅·載淳,是咸豐帝的兒子。 

  同治是咸豐帝的長子,在咸豐帝的另一個兒子去世之後,同治就成為了清朝最正統的繼承人,在同治繼位的時候,他才只有6歲。根本沒有什麼治理國家的能力,所以朝廷裡的大小事務都是由八位顧命大臣和慈禧等人一起決定的,然而在同一年的年底,慈禧發動了政變,廢除了八個顧命大臣,開始了正式的垂簾聽政,將整個大清的最高掌控權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同治登位之初八個顧命大臣商議的年號是“祺祥”,但是隨著他們的倒臺,整個朝政的權勢傾斜,慈禧就打起了改年號的主意,有人建議改為“同治”,寓意著太后臨朝共治,也是在變相的拍慈禧的馬屁,慈禧果然非常開心的改年號為“同治”,從此以後“同治”也就成為了愛新覺羅·載淳的稱號。

  同治在位的時期,經歷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大事,比如說鎮壓太平天國、苗民起義等等,大大的延緩了清朝的衰亡時間,同時積極的任用洋務派來增強國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得清王朝在將要滅亡之際煥發了新的生機,被稱為是“同治中興”,不過在這段時間,清朝的實權掌控者不是同治,而是慈禧太后,這樣作為“吉祥物”般的生活也讓同治帝非常的不滿,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

  同治中興為什麼失敗

  同治清朝晚期,整個封建社會制度已經走向沒落。清朝的腐朽主要表現在外交,政治,經濟等方面。外交上同治時期幾乎成為了半殖民主義政權,慈禧等清朝掌權者和西方殖民者共同達成協議來換取自己的統治地位。同治中興為什麼失敗,有它必然的歷史原因。  

  同治中興為什麼失敗首先是因為它本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繁榮恢復社會穩定發展階段。這裡有著官僚大臣們粉飾太平好大喜功的成分。當時清軍消滅太平天國後,確實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和認同。但是這些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同治中興的實質。所謂的興,其實是用更大的犧牲來換取短暫的統治的清朝苟且偷生。同治中興多虧了主張發展生產,改進科舉制度,減輕人民賦稅以及創辦學堂這些措施額實行。在軍事上確實有所改進,但與此同時腐敗的清朝官僚體制註定了清朝的滅亡。在大批購買引進國外軍事物資的同時也是這些大臣貪汙國庫的大好機會。

  同治中興為什麼失敗,很大程度源於封建體制長期積累下出現的根本性的弊端沒有得到改變。如果清朝能夠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就開始勵精圖治改善體制改進腐朽落後的政府體制,也許還能讓清朝通過和平的發展逐步轉化到資本主義社會。然而封建統治者是在掠奪農民階層的基礎上進行權力控制的,因此很難將社會利益與自身利益等同起來。

  同治中興的評價

  同治中興是清政府發起的從中到下的改革,因為不是從上到下,它始終維護的是統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說,改革並沒有動搖最根本的固有利益。它在太平天國動亂後肅清了社會環境,使得經濟得以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大興科舉,籠絡人才,希望廣納賢才將清政府挽於危亡。同治中興的評價不一,它在近代史中呈現一個特殊的地位。 

  有的人關於同治中興的評價過於偏激,認為同治中興打著學習西方的幌子,其實是清朝統治階級的一次洋洋得意的鼓吹變法,它與明治維新出現於同一時期,但與明治維新所達到的效果大相徑庭。雖然政策上也有學習西方的內容,但由於清政府的自我吹捧,實際效果並不大。

  教育上的招賢納士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對內經濟的調整主要體現在生產關係上的調整,收拾太平天國的爛攤子。總的來說,變法的雷聲大,雨點小。

  但是,不得不說洋務運動使一直遭到壓抑的中國資本主義得以發展,因此,有些人對同治中興的評價是正面的。他們認為同治中興在近代史中推動了中國的社會發展,給中國社會潛移默化的播下了近代化的種子。一方面鎮壓國內的人民運動,給人民安定可發展的社會環境,一方面學習西方,明白了發展要靠科學技術,船堅炮利才能夠抵禦外侮。毫不客氣的說,中國的近代史由此開端。


月夜luck


嗨,大家好,我是@上谷丁公子,關於清朝後期國力這麼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興?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看法,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同治中興”是指清朝後葉恢復了國內的和平 經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覺得“同治中興”是指清朝後葉,同治皇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個歷史階段,其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與英法媾和,隨後,太平天國和捻軍相繼被徹底完全的鎮壓下去,恢復了國內的和平。政治上出現了一個相對清明、和諧的局面,吏治的腐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科舉考試在全國範圍內恢復起來。與此同時,在恭親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等重臣的主持和推動下,開始洋務運動,經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表面上看起來清朝的統治轉危為安 裡面看到的只會是苟延殘喘的維持而已

我認為表面上看起來清朝的統治轉危為安,並且又延續了幾十年,好像確實“中興”了,然而,筆者以為,這些不過是假象,假如我們剝去所謂“中興”的華麗外衣,裡面看到的只會是苟延殘喘的維持而已!

首先,與英法的媾和正式終結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但朝廷內部並不是真正的認清了國際形勢和此時自身的地位,而是在武力威脅之下的被動接受,頑固保守派依然牢固的掌握著最核心的權力,以開明著稱的恭親王和曾國藩、李鴻章等重臣始終處在少數派的位置。
其次,吏治腐敗的短暫性遏制只不過是戰亂之後民生凋敝的必然趨勢,當清廷的財政出現壓力之後,買官賣官、納捐迅速的常態化,導致政府機構急劇膨脹起來,據統計,稍微大點的縣竟然有胥吏幾千人,調查一個普通的殺人案,派出的衙役多達兩百人。賣官花出去的錢是投資,是要賺回來的;龐大的僱員是要銀子來維持來養的;鴉片戰爭的賠款是要付的。凡此種種,不可避免的全都壓在底層老百姓的頭上,讓他們時時刻刻掙扎在死亡線上,當然,造反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此時的清軍既有騎兵、又有西洋火器,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再次,清朝賴以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的武力是湘軍和淮軍,雖然表面上忠於朝廷,實際上卻已經演變成了曾國藩和李鴻章的私人武裝,後期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則清楚明白的說明這一點,沒有李鴻章的首肯,無論是派到朝鮮的遠征軍,還是北洋水師,清廷都調不動一兵一卒!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個人認為一個朝廷,對內不能讓子民安居樂業,對外不能抵禦強敵,終日裡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算得上屁的“中興”?這樣的“中興”要它有何用?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上谷丁公子


因為這個時期內部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外部和列強議和。開始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社會慢慢的穩定下來,熱火朝天的興辦洋務,使得經濟文化有了蓬勃的發展。

同治中興時期也就是1862到1874年這十幾年之間,清政府經過英法聯軍的入侵,也覺得自己是太落後了,所以議和之後就大力的提倡興辦洋務。政府還組織了好多孩子送到外國去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學成後回國報效社會。還有好多先進的人物投身於洋務運動中。

同治皇帝繼位時還是個6歲的小孩,所以同治是真的什麼也沒有幹,朝政幾乎被慈禧和慈安太后一起把持朝政。幸運的是那時候很多大臣都有先進的見識和遠略元。這些大臣們全力的輔佐同治皇帝,這些大臣都為清政府做了一番大事業,都是晚清的重要名臣,比如曾國潘、李鴻章、左宗棠等等。

這幾位大臣比如左宗棠收復新疆,創建福州船政局、福建船政學堂等等。為近代化的教育培育了大量的骨幹人才曾國藩在安徽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為近代化開啟了洋務之風氣,前面講得留學兒童都是曾國藩促進的。還有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支西式的北洋水師,組建的淮軍多次與太平軍交戰,成功守住了上海地區。還創辦了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為中國的近代化添磚加瓦。

所以說有了這些晚清大臣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清朝晚期的近代化,為清朝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所以才會有同治中興。


嘉1240嘉


“同治中興”這個詞可不是後人給的評語,而是在同治朝(1862--1874),滿清朝臣和慈禧太后就開始自稱“中興”。

清朝“中興”的標準,其實非常低。他不管百姓死活,只要自己有錢花,洋人不打他,就行。

1,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阻斷了南方各省和北方朝廷的聯繫。南方各省的稅收不是被太平軍搶了,就是截留在各省督撫手中。等滅了太平軍以後,北京朝廷開始重新從江南等地獲得稅收,財政收入較之前十幾年增加了不少。

太平軍動亂18省,僅蘇、浙、皖、贛、閩五省,人口過量死亡就多達7330萬人!以上五省可是清廷的財稅大省,這麼大的損傷,怎麼可能在戰後(1864年才結束)就出現“中興”。當然,清朝不用管百姓的死活,只要朝廷有錢收就行了。只要朝廷的收入增加了就行了。

2,大清國和洋人在1860年達成最終和解,割地賠款求和。通過一系列條約,清廷在賠款通商的同時,丟失150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在清廷看來,丟土地沒有什麼關係,反正離北京很遠。賠點錢也沒事,反正從老百姓身上壓榨的。

而且,讓清廷高興的事來了,此後洋人開始“扶持”清廷。因為,沙俄在西面答應了第十次俄土戰爭,英法需要在東方扶持一個國家,出來硬抗俄國。於是,在英法美等國支持下,清廷開始洋務運動。

由上而起的洋務運動,並沒有給下層老百姓帶來什麼好處。但是,清軍開始洋槍洋炮和洋船以後,與洋人的十年的相安無事,讓清廷開始飄飄然了。垂簾聽政的西太后被吹噓為“聖主”,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湘淮軍將帥也成了“中興名臣”。

可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內的農民運動一直沒有停息。捻軍動亂全國八省十餘年,兵力最高達20萬人。一度打到保定,到1868年才被平定。陝甘回亂,一直到1874年,同治皇帝死的前一年才剛被平定。

“中興”的意思,指的是滿清朝廷收入增加,洋人姥爺不打他。“中興”跟老百姓的生活沒關係。這就能理解,為什麼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老百姓給洋人推獨輪車運物資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中興”的是指某一王朝經過一段衰微或動盪的時期,突然出現復興的局面,社會較安定,政治較清明,經濟得到發展繁榮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裡,清朝統治者降低賦稅,鼓勵農民恢復生產,休養生息,又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啟動了洋務運動,國家實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到8000萬兩白銀,幾乎是康乾盛世的兩倍。

“同治中興”是指清朝統治後期,1862到1874,同治皇帝在位期間一段中興時期。

其一:徹底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使中國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統一。同治年間,清政府以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為主要依靠力量,先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從而使得中國避免了一次大分裂。

其二:為洋務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縱觀古今歷史,任何變革的出現,都是需要相應的環境的支撐。正是在同治中興的環境下,洋務運動才得以順利開展,一大批新式企業才得以建立,從而邁開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三: 與西方列強保持了一段相對友好的時期,引進了西方科學文化知識,促進了國人的思想解放,為今後的社會變革某種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治中興期間,清王朝與西方列強並未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形成了所謂的中外和好的局面。

同治中興只是一段短暫的中興,是清朝統治的迴光返照。


文史清談


同光中興的背景。

清朝在在同治朝前,是咸豐朝,咸豐朝可謂是內憂外患:江南有太平天國和清朝分庭抗禮,欲圖改朝換代;中原腹地有捻軍為患;雲南一帶回教叛亂,割據雲南;整個西北迴回亂,陝西、甘肅兩地人口屠滅殆盡;英法自海上來,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新疆被阿古柏佔據;東北被沙俄鯨吞蠶食。咸豐皇帝每每欲圖恢復,終究被連續的打擊擊垮,在熱河去世,留下了兩宮太后和同治小皇帝。這也是慈禧太后常說的,“孤兒寡母治國”。

同光中心的努力。

第一,領土完整上。

兩宮皇太后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確保帝國西北部的安全,也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海防”、“塞防”之爭是清朝同治光緒時期重大的國政,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堅決支持左宗棠收復了新疆,這是同光中興的第一標誌性時間。

第二,洋務運動。

在收復新疆後,兩宮皇太后立即著手辦理洋務,興辦了一批軍工企業,中國開始可以自行製造洋槍洋炮,江南製造局、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天津電報局、輪船招商局等。建立了新式海軍——北洋艦隊,傲立亞洲,也實現了“海防”。使用洋槍洋炮裝備淮軍,對外戰爭中法戰爭,中國在武器裝備上就不再吃虧。

第三,平定內亂。

咸豐皇帝臨死,清朝內亂中太平天國內亂、西北和雲南的回回亂、捻軍均沒有徹底剿滅。兩宮皇太后利用各種手段,逐步在同治年間平定了這些內亂,整頓了國內秩序,為國家的復甦提供了和平的環境。

第四,漸開外交。

咸豐皇帝拒不換約,拒不簽約,拒絕外國大使駐北京,直接導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身死熱河、國都淪陷。兩宮皇太后認清了現實,設立總理衙門、接受大使、派出外交使節、外派留學生,開始關注和認識世界、主動和洋人展開外交活動,雙方不再因為誤會導致巨大的戰爭,併為貿易的開展奠定基礎。中法戰爭中中國的外交宣傳,就導致了國際上的輿論對法國極為不利;鎮南關大捷後,法國國內也爆發了反戰情緒,才直接導致了中法戰爭中中國的局部戰勝。收復伊利的外交斡旋上,也迫使沙俄同意歸還伊利城,這都是外交開展並取得成功的標誌性事件。

第五,帝國收入的變化。

清代自康熙帝宣佈“永不加賦”、雍正帝“攤丁入畝”後,帝國收入很難得到顯著的提升。在同治光緒以前,主要的收入仍然是田畝稅收和鹽鐵稅,帝國不在乎對外關稅和對內的商業稅。後來,鎮壓太平天國的需要,准許湘淮諸將在戰區徵收“釐捐”,也就是商業稅,後來兩宮皇太后將“釐捐”正式改為國家徵收的商稅,這就增加了帝國的收入,也沒有違背“永不加賦”的祖訓,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引進英國的關稅制度,廢除行商,有政府開始直接按照新式制度徵收關稅,使得關稅收入連年增加,最後超過鹽稅,成為帝國的主要收入。後來,甲午戰敗、庚子戰敗外國政府的賠款就主要是由關稅、鹽稅、商稅來支持,也從側面說明了政府收入的結構發生了變好。至甲午戰敗時,清政府的歲入在八千萬兩,比道光時期的三千萬兩多了很多,這多了的部分,主要就是關稅、商稅的增長。

第六,整頓吏治。

大家提起清朝末年無不認為貪官橫行,其實這是課本的誤導。清末的“清流派”是唯一可以與東漢末年的“清流派”相媲美的一股官場清流。而且清末的清流派是真的在任在職官員,不像東漢末年的清流派更多是太學裡的太學生。這些“清流派”官員自身就潔身自好,而且對貪官汙吏多有制約,最著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就是清流官員對湘淮官員的打擊。而清末在職“清流派”的形成,主要就是由於最高統治者兩宮皇太后和同治、光緒皇帝的支持。

第六,人口增長、經濟復甦。

咸豐末年,全國的人口在三億左右,到庚子國變,全國人口變為四億五千萬人,也就三十年間,期間還經歷了鎮壓內亂的過程,可見同光中興時期,人口還是得到增長的,而人口的增長正是中興的標誌。經濟上,飽受戰亂的江南得到恢復,陝西的三原縣、湖北的漢口鎮也逐步恢復經濟。

第七,文藝的復興

京劇的形成和繁榮,就是在同治、光緒年間,這也算清朝為國粹提供的直接支持了。

總之,同光中興,並不是慈禧太后的一面之詞,的確在清末存在過同光中興。同光中興和後來的清末新政也體現了慈禧太后的治國才能和清朝國家機關並未完全腐爛,大清滅亡更多的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治國、經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